從華北回來之后,謝昌云就讓李一權派遣了一個聯絡組去了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經過密切的調度,果然出動了大批B-17轟炸了正定機場和平漢線的日軍據點,在正定以北五十多公里處將日軍沿平漢線兩側布置的碉堡悉數炸毀。
接著,活動在冀中的三千多部隊又以八路軍的名義很快肅清了殘敵,在空軍的支援下阻擋住了日軍妄圖彌補缺口的企圖,使平原地區的糧食很順利的通過封鎖線運進了山區。
為了這批糧食,謝昌云派出去的部隊犧牲了一百三十多人,晉察冀根據地特意為這些犧牲官兵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并全部給予了厚葬。
九月份有半數的時間,謝昌云都往返于漳州和泉州之間,督促并檢查攻臺部隊進行最后的準備。
想想自己因為打臺灣被一炮炸回到了近百年前,而在現在這個世界又要指揮千軍萬馬再打臺灣,謝昌云真是感慨連篇,恨不得再帶兵當一次登陸突擊隊。
不過今世他是再沒有這種機會了。
東南方向在緊張準備的同時,潘文華的四十一集團軍將防地交接完畢后,也開始了向北方的調動。由于一個軍調往了新疆,四十一集團軍目前在外只有兩個軍,但川南的兩個新的師又編成了,并且將從川南直接前往潼關,所以執行山西戰役南線作戰任務的部隊比原計劃又增加了三萬多人。
另外,潘文華還按謝昌云的命令,在參加過筑路的民工中招募了一萬八千多人組成了一個鐵道師,準備緊跟在野戰軍后面搶修同蒲鐵路,以便盡快實現通過鐵路向華北集群和八路軍進行補充。
十月中旬,一場臺風剛過去三天,盟軍就發起了登陸臺灣的“048號”戰役行動。
十月十四日晚十點剛過,近兩百艘艦船載著數萬登陸部隊和大批裝備,從漳州和泉州兩地分頭起航駛往了臺灣。
十五日凌晨四點三十分,兩個艦隊在臺灣臺中以北十五海里的海面上會合,接著繼續向東駛去。
五點二十分,登陸艦隊迫近了臺灣西海岸。
五點五十分,隨著海面上多顆信號彈的升起,盟軍艦隊的數百門火炮向臺灣海岸開始了炮擊,預定登陸地點周圍幾平方公里的范圍立刻就籠罩在了劇烈的爆炸和煙塵之中。
六點零五分,炮火剛一延伸,七艘登陸艦和一百余艘登陸艇就全速的開始了搶灘,兩分多鐘之后,登陸艇上的官兵躺著海水登上了沙灘,然后便快速的向前沖去,七艘登陸艦也在淺灘處放下了底艙門,一輛輛的坦克裝甲車隨即便開出了登陸艦,在一米多深的海水中向海岸上駛去。
天上這時也出現了四航司密密麻麻的機群,一些飛機繼續向前飛去,一些飛機則低空盤旋在了登陸場的上空。
日軍設在海灘處的防御工事在炮擊中已全部被擊毀,兩百多名日軍幾乎全部喪命,只有隱蔽在距海灘一公里遠處的山上的幾門日軍火炮,向登陸部隊發射了幾十發炮彈,但隨即就被艦炮和攻擊機所摧毀。
六點二十分,飛向海岸縱深的運輸機群,向地面空投了兩千多名傘兵,這些傘兵著陸后很快就搶占了多個橋梁和交通要道,并且開始構筑防御陣地準備阻擊可能向海岸增援的日軍。
七點三十分隨著第二批又一個團的兵力登陸,登陸場已擴大到了三十多平方公里,上岸的坦克裝甲車達到了二十八輛,登陸場可以說是穩定住了。
接到登陸總指揮余漢謀的報告,謝昌云緊繃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下一步就要看日本如何從海上增援了。如果消除了日軍從海上的威脅,臺灣的光復就只是個時間問題了。
這一次何欣怡又軟硬兼施的讓謝昌云同意了她到臺灣前線,不過謝昌云提出的在登陸部隊沒有開始向臺灣縱深發展前不準何欣怡登陸的要求,何欣怡也答應了,十五日那天一直呆在了陳紹寬的旗艦上,在距海岸三海里處進行登陸戰斗的報道。
但即便這樣,巡洋艦上發射炮彈時震天動地的聲音,也還是讓聽眾獲得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對何欣怡身為盟軍中國戰區副統帥的夫人,又一次冒著生命危險赴前線播音感到了由衷的敬佩。
此外,只要是何欣怡播報出的戰報,即便不公布部隊番號,聽眾也都知道這意味著是謝昌云在指揮戰役。
所以兩方面因素的結合,讓何欣怡為謝昌云撈取了大量的民心。
現在中國軍隊不光是開始了對日反攻,而且要以收復臺灣來血半個世紀前的甲午海戰和《馬關條約》之恥,使得全國人民的目光不約而同的都集中在了這里。
然而,第二天晚上何欣怡在臺灣島上播出的首條戰報,去不是關于臺灣作戰的,而是中國軍隊于當日從風陵渡成功強渡了黃河天險、并于當日下午占領了永濟,以及在同蒲北線攻克了代縣、殲敵三千多的消息。
臺灣的槍炮聲還在耳邊環繞,山西南北又同時開始了大舉進攻,讓中國的民眾歡呼雀躍的同時,也都感到好消息應接不暇了。
而日軍大本營和華北方面軍此時更是亂作了一團。
日本現在在中國的東南沿海既沒有飛機,也沒有艦船,漳州泉州等地的人口又被聯防組織和警衛隊控制的死死的,因此雖然察覺到了四戰區在這一帶有些異動,但卻沒有料到是在為進攻臺灣而做準備,尤其是沒有想到中國、美國和英國的海軍被整合到了一起,所以盟軍對臺灣發起的大規模登陸進攻竟讓日軍大本營整整核實了半天之后才敢最后肯定。
臺灣如果被盟軍占領,下一個目標就很有可能是琉球,只要盟軍在琉球隨便拿下一個稍平緩一些的島嶼、哪怕只有幾平方公里大,也會很快就建起機場,這樣美軍的轟炸機就可以滿載炸彈攻擊日本本土了。
這對于已遭受了一年多轟炸、工業和交通都受到了嚴重破壞的日本,絕對是一個更大的災難。
“臺灣不能丟!”這是日本大本營從將軍到參謀的一致認為。
但臺灣不能丟不是僅在嘴上說說而已,必須要采取實質性的行動。而增援臺灣的唯一途徑就是海上,唯一方式就是首先擊垮盟軍的海上力量,剪除其對運兵船隊的威脅、并使已登陸的盟軍失去補給而受到削弱,然后才能以步兵登陸臺灣,消滅島上的盟軍部隊。
于是日軍大本營迅速調集了在日本本土和琉球的六十余艘軍艦和三十余艘運輸船,準備將兩個師團的兵力運送到臺灣。
按日軍的計劃,第一批四十七艘各類軍艦組成的艦隊將先行出發,在部署在中國東部的航空兵掩護之下與盟軍艦隊進行決戰,即使不能擊垮盟軍艦隊,也必須阻攔住其不能向北移動,以便后續的運輸船隊能夠安全抵達基隆港。
十月十八日下午日軍的艦隊開始離開本土港口向南駛去,同時兩個師團的步兵也在港口完成了集結,一些重裝備已開始往運輸船上吊裝。
對于中國軍隊在山西發動的兩面進攻,日軍大本營除了想華北增派了八十余架飛機之外,就再也無能為力了,其余只得靠華北方面軍自己來想辦法。
但日軍華北方面軍現在手頭的兵力也相當吃緊,部署在中原地區的三個師團和兩個旅團基本處在了中國軍隊的三面包圍中;山東的兩個師團和兩個旅團已經遭到了由魯南出擊的中國軍隊的大舉進攻,連自身都不一定能支撐得住;剩下的冀南一個師團、保定一個師團、察哈爾兩個旅團,無一不面臨中國軍隊的直接威脅,只有在北平天津的一個師團和一個旅團還勉強可以調動。
要以一個師團和一個旅團穿過太行山增援第一軍肯定是不夠的,于是日軍華北方面軍只好采取了東拼西湊的辦法,從各個師團和旅團中又抽調出了四個聯隊和四個大隊的兵力補充到了增援集群中,并從晉東南撤出了一些不很重要的據點,將數千守備兵力補充到了南同蒲線。
此外日軍華北派遣軍的一個參謀還提出了另一個方案,在增援山西的同時,以中原地區的三個師團集中兵力首先向豫中地區的中國軍隊發動攻擊,佯做要沿平漢線南下奪回武漢的戰略姿態,在消除了豫中的中國軍隊的側翼威脅之后立刻轉頭西進向豫西發起進攻,以突然的戰役行動力求能夠奪取潼關,一舉切斷晉南中國軍隊后路。
這個方案受到了日軍華北方面軍的高度重視,打中原地區的湯恩伯,日軍還是有很大把握的。只要把湯恩伯部擊潰或消滅,再往豫西方向就沒用了中國中央軍的主力部隊,極有可能一鼓作氣打到潼關。
于是華北增援、中原進攻并舉的方案就被確定下來了。
不過對華北方面軍來說,對山西的增援似乎要比在中原發動進攻還要困難。
由河北通往山西的最主要通道正太鐵路,由于盟軍空軍的持續轟炸和八路軍的破襲,現在已全面癱瘓,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恢復的,而且數萬部隊行進途中肯定還會面臨天上和地下的威脅,要付出的代價可想而知。
但是如果不走這條道路,就只剩下了穿八路軍晉察冀腹地的那條路了,那條經由易縣、淶源、靈丘的道路更是山高路險,而且幾處縣城也都落入了八路軍的手中,八路軍只要是堅壁清野,將道路全部破壞,就是不用兵力進行阻擊,沒有大半個月的時間休想到達北同蒲線上。
大半個月,山西的情況還不知變成什么樣子了。
于是日軍算來算去只能是走有公路并行的正太線這條路了。
這種局面日軍會算,占據了主動的李一權更會算,因此在戰役發起之前,他就把十五集團軍的由皖南新四軍部隊編成的獨立第十師調到了正太線上,并為其加強了兩個山炮營和兩個迫擊炮營。
此外,八路軍晉察冀部隊和一二九師也集中了十二個團的兵力投入于正太線,并首先奪取了娘子關。
所以日軍的增援部隊從井陘出來不遠,就遭到了中國軍隊地面和空中的堅決阻擊,用了三天的時間好不容易打到娘子關前,就已經損兵三千多了。
這其中最讓日軍頭疼的就是盟軍的空軍,沒完沒了的轟炸掃射使得白天時間兵力根本無法集中,甚至連炮兵都不敢暴露,主要的進攻大部分是放在了傍晚進行,天上完全黑下來以后就得收兵。兩三千兵力參加進攻,后面四萬多兵力在等著看著,日軍有力都使不上。
有一次日軍增援集團冒險在白天使用了兩個大隊的兵力,試圖迂回攻擊中國軍隊陣地,結果二十多架飛機飛了過來,十幾分鐘就把兩千人的部隊打得只剩下了四百多,連抬死傷者的人都不夠。
但是對實力強大、而且有空中和地面雷達引導的盟軍空軍,日軍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從國內調來的航空隊隊不知天高地厚,一來了就極力要求出戰,結果出動的五十多架戰斗機,只與盟軍空軍交戰了一個照面就被打落了三十多架,最后只能是龜縮在天津機場不敢露頭了。
雖然其后幾天中國軍隊又主動放棄了娘子關陣地,向后撤了十幾公里,但日軍還是舉步艱難,眼見十天的增援限期已經過了一大半,可路程才走了一小半,要以增援來解救第一軍的燃眉之急顯然是不可能了。
八路軍的指戰員,這次也親眼見識了獨立十師現代化陣地作戰的打法。以一個加強連扼守的陣地,面對日軍不小于一個大隊兵力的進攻,各種輕重火力搭配得當,人員分工有序,有負責打日軍擲彈筒的。有負責打沖鋒的敵人的,有負責呼叫炮火和轟炸支援的,日軍只要是一進入到一定區域,很快就會遭致不同火力的打擊。特別是獨立十師指戰員精準的射擊技術更是讓八路軍佩服不已,兩百多米內日軍只要敢暴露出身體,結果基本就是非死即傷。
獨立十師自皖南事變之后,到現在已經整整訓練了兩年半多,期間又經歷了綏察地區的幾次大戰,不論基本戰術素質還是實戰經驗都相當豐富,在天上有飛機、身后有大炮、手里有先進裝備的情況下,打起阻擊來自然是得心應手、從容不迫。
更讓八路軍感到高興的是,這么強大的一支軍隊,居然是由共產黨直接控制的,其中半數人員和所有指揮員都是原新四軍人員,營以上的干部中甚至還有不少是紅軍,有的還就是從陜北派過去的原一四方面軍人員,與冀中軍區和一二九師同出一源。
而且由于山西戰役關系到共產黨接管山西大部地區的重大戰略,所以八路軍這次也是豁出來了,派遣到正太線的全是主力團隊,由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統一指揮,給各部的命令也是異常的嚴厲。
在這樣的情況下,獨立十師與八路軍的配合自然是十分默契,以獨立十師居中,以八路軍防衛兩翼的防御體系沒有給日軍留下任何可乘之機。
山西的戰局暫且放下,再把目光轉向臺灣。
十月十八日日軍增援艦隊從本土出發之后一路航行順利,十九日下午便由華東方面軍的航空兵接管了艦隊上空的掩護,預計二十日夜間即可駛入臺灣海峽,二十一日清晨便可與盟軍艦隊交戰。
日軍增援艦隊在艦只數量上雖然不及盟軍艦隊,有卻三艘戰列艦和八艘重巡洋艦,而盟軍艦隊只有一艘戰列艦和四艘重巡洋艦,所以日軍對擊敗盟軍艦隊還是有充足信心。
可是大艦巨炮的傳統海戰模式已經飛快的在逝去,日本海軍一方面自己已經先走出了一步,但另一方面卻沒有真正摒棄舊的觀念,沒有像美國海軍那樣迅速完成以艦載機為主要打擊力量的海戰理論的轉換,因此其愿望與現實之間便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鴻溝。
二十一日清晨,中國空軍和美國航空兵突然出動了一百六十余架轟炸機和戰斗機,首先是以B-17在高空水平投彈,接著又以俯沖轟炸機和戰斗機低空襲擊,對日軍的杭州和寧波兩處機場進行了毀滅性的轟炸,一舉將在這兩個機場的一百二十余架日軍陸軍和海軍飛機全部擊毀,機場的跑道和建筑也全部被炸毀。
居住在機場附近的中國居民也死傷了上百人,但與成千上萬的中國官兵的生命相比,謝昌云實在無法顧全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