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三章日美矛盾

1936年8月7日,廣田弘毅內閣提出日本的“國策基準”就決定“在外交和國防兩方面確保帝國在東亞大陸的地位,同時還要向南方海洋方面擴張發展”,即把“南進”和“北進”兩方面作爲國策方針 。爲了實現“國策基準”,日本先侵略中國,實施中間突破,卻陷於中國戰場無力自拔。日本急需從“南進”和“北進”上尋找新的突破口,在1938年和1939年先後對蘇聯用兵,結果都以失敗告終,“北進”戰略受到衝擊 。

當時國際局勢發生了急劇變化,1940年夏,德國閃擊西歐成功,荷法相繼敗降,英國也危在旦夕。1940年4 月15 日,外務大臣有田發表聲明,宣稱日本與東南亞諸國及南洋地區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日本**對這一地區的任何變化“不能置之不理”。6月29日又發表了所謂“建設大東亞新秩序”的演說。7月26日,第二屆近衛內閣拋出了《基本國策綱要》,制定了《適應世界形勢演變的時局處理綱要》,宣稱日本**的根本方針是“認爲“在歐洲戰爭中,舊勢力正屈服於新興國威力之下,僅剩英國一國在茍延殘喘中,世界局勢轉變頗激,日本當前之急務,必須促進其實現者,爲脫離歷來受英美拘束之情勢,而以日滿華爲基幹,以印度以東及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北的南洋區域爲一圈,確立自給自足之態勢,連成此一目的之機會,除今日以外,絕難俟諸來日,良機不再” 。8月1日,外務大臣松岡洋右在就職後的第一次演說中正式提出了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口號。此舉意圖,一是在經濟上,爲日本的製造業提供巨大和可靠的市場以及穩定的原材料來源;二是在軍事上, 阻斷盟提出要把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變成日本的殖民地,進而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經濟體系 。至此,日本的“南進”政策最終確立, 1940年12月中旬在中國臺灣省成立軍事研究部,負責“南方各地軍事情報及兵要地理之調查”,同月又命令華南方面軍對其所屬部隊實施熱帶及登陸作戰訓練。次年3~4月,日本大本營又進行依次假想佔領馬來亞之後繼續攻佔新加坡的陸海空實際兵力聯合演習,對航空軍部進行海上遠距離飛行(包括夜間飛行)及其與海軍通訊聯絡訓練,並於1941年9月創設空降部隊。

日本資源極端貧乏,主要戰略資源大部分要依靠進口,而東南亞地區資源豐富,尤其“荷屬東印度是東亞的石油寶庫,年生產量約800萬噸,計爲日本的20倍。日本當時每年需用石油約500萬噸,而其自給能力尚不足十分之一” ] ,東南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佔領東南亞既可以切斷美英等國援華的兩條重要的路上交通線 :滇越鐵路和滇緬公路,又可以向西進入印度洋威脅印度,並與德軍在中東會師,向南則可以攻佔澳大利亞,稱霸西太平洋。

自1853年馬修·佩裡率美國軍艦“訪問”日本爲日美關係掀開新的一頁後直到美西戰爭前,日美關係相對平緩。美西戰爭中的勝利者美國和中日甲午戰爭中的勝利者日本從19世紀末開始了在中國和太平洋地區爭奪霸權的角逐。

日俄戰爭後,日本在中國東北的勢力大增,日美關係急轉直下,雙方都開始把對方當作假想敵,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日美兩國在中國問題上的矛盾一度變得尖銳。1917年1月2日,日本代表石井和美國國務卿藍辛簽訂了關於中國問題的石井-藍辛協定。在協定中,美國承認日本在中國,特別是在南滿的“特殊權利”,但同時提醒日本不得獨霸中國,必須保證中國的門戶開放和對各國工商業的機會均等。

1921年11月到次年2月,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召開了由美、英、日、法、意、葡、比、荷、中九國參加的九國海軍裁軍會議和關於遠東問題的華盛頓會議。簽訂的《九國公約》宣佈在中國實行“門戶開放”、各國“機會均等”的原則,日本交出所獲得的原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華盛頓會議以美國勝利而告終,使日美兩國矛盾公開化,並加劇了美日爭奪遠東太平洋地區的矛盾。1923年2月,日本在修改帝國國防方針時,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 把美國列爲了第一個假想敵國。

“九一八”事變後日美矛盾進一步發展,1934年,日本宣佈廢除海軍軍備條約,1936年1月又退出倫敦裁軍會議。日本脫離華盛頓、倫敦條約,嚴重地衝擊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這意味著日本與美歐列強之間的矛盾開始激化 。1940年,《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在柏林簽字,使得美國的戰略地位與戰略環境嚴重惡化。於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一年,美國在亞太地區採取了三項互有聯繫的行動:加緊援助中國抗戰;加緊對日經濟制裁 ;開始與日本談判。這樣的軟硬兩手構成了當時美國遠東戰略的實際內容 。

德國閃擊西歐成功,致使歐美帝國主義把主要精力投放在歐洲戰場,無暇東顧,使東南亞上空呈現“真空”狀態,給日本帝國主義以可趁之機 。 日本改變了此前對簽訂德意日三國軍事同盟的觀望猶豫態度,1940年9月27 日,《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在柏林簽字。它實現了日本帝國主義的“適應世界形勢之驟變,迅速建設東亞新秩序 ,謀求加強日德意軸心”的基本方針。

美英與日本在遠東的矛盾由來已久,特別是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嚴重損害了美英在華的經濟利益。然而由於歐洲局勢日趨緊張、英國綜合國力的下降以及美國國內強大的孤立主義勢力,他們儘量避免在遠東與日本發生衝突,妄圖“以犧牲中國利益爲代價,換取日本的讓步,實現雙方有條件的妥協,從而保全西方國家在華的基本利益” 。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美英對日採取了妥協退讓的綏靖政策。英國在處理對日關係問題上力圖把美國推到第一線應付危局。爲表示誠意,英國還同日本簽訂了“承認日本在華特殊地位與日軍在佔領區維護法律與秩序的責任”的《有田--克來萁協定》。

“九一八”事變後,在日本不斷擴大侵略的情況下,美國的對日貿易,尤其是對日戰略原料的輸出仍不斷增加。1932年以後至“七七事變”前,美國供應了日本進口所需的90%的廢鋼鐵,65%的石油與石油產品,90%的銅和45%的鉛,以及擴大軍事工業所必須的70%的機牀 。1937年美國出口日本的物資共28855.8萬美元,其中戰爭物資佔58%;1938年出口日本的物資共23957.5萬美元,其中戰爭物資佔67%;1939年,日本進口石油的90%來自美國。

美英推行的綏靖政策助長了日本的野心,加速了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步伐。歐洲戰爭爆發以後,日本趁法國敗降,英國困守英倫三島之際,先後強迫他們關閉了滇越鐵路和滇緬公路,並於9月強行進駐印度支那北部,邁出了用武力奪取歐美在東南亞殖民地的第一步。1941年7月,又強行進駐印度支那南部,並迫使法國簽訂《日法共同防衛印支議定書》,從而控制了西貢、金蘭灣海軍基地,將印度支那變成其實現“南進”計劃的戰略基地和後勤基地。

德國閃擊西歐成功,致使歐美帝國主義把主要精力投放在歐洲戰場,無暇東顧,使東南亞上空呈現“真空”狀態,給日本帝國主義以可趁之機 。 日本改變了此前對簽訂德意日三國軍事同盟的觀望猶豫態度,1940年9月27 日,《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在柏林簽字。它實現了日本帝國主義的“適應世界形勢之驟變,迅速建設東亞新秩序 ,謀求加強日德意軸心”的基本方針。

美英與日本在遠東的矛盾由來已久,特別是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嚴重損害了美英在華的經濟利益。然而由於歐洲局勢日趨緊張、英國綜合國力的下降以及美國國內強大的孤立主義勢力,他們儘量避免在遠東與日本發生衝突,妄圖“以犧牲中國利益爲代價,換取日本的讓步,實現雙方有條件的妥協,從而保全西方國家在華的基本利益” [21] 。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美英對日採取了妥協退讓的綏靖政策。英國在處理對日關係問題上力圖把美國推到第一線應付危局。爲表示誠意,英國還同日本簽訂了“承認日本在華特殊地位與日軍在佔領區維護法律與秩序的責任”的《有田--克來萁協定》。

“日本佔領東南亞後,在日本不斷擴大侵略的情況下,美國的對日貿易,尤其是對日戰略原料的輸出仍不斷增加。1932年以後至“南方事變”前,美國供應了日本進口所需的90%的廢鋼鐵,65%的石油與石油產品,90%的銅和45%的鉛,以及擴大軍事工業所必須的70%的機牀 。1937年美國出口日本的物資共28855.8萬美元,其中戰爭物資佔58%;1938年出口日本的物資共23957.5萬美元,其中戰爭物資佔67%;1939年,日本進口石油的90%來自美國。

美英推行的綏靖政策助長了日本的野心,加速了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步伐。歐洲戰爭爆發以後,日本趁法國敗降,英國困守英倫三島之際,先後強迫他們關閉了滇越鐵路和滇緬公路,並於9月強行進駐印度支那北部,邁出了用武力奪取歐美在東南亞殖民地的第一步。1941年7月,又強行進駐印度支那南部,並迫使法國簽訂《日法共同防衛印支議定書》,從而控制了西貢、金蘭灣海軍基地,將印度支那變成其實現“南進”計劃的戰略基地和後勤基地。

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前,中英兩國已經意識到緬甸戰略位置的重要性和受到日本進攻的可能性 ,開始籌劃共同防禦計劃,於1940年12月23日簽訂《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但是英國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則以中英“形式上的結盟就足以保證緬甸的安全”爲由拒絕中國軍隊入緬佈防,直到1941年2月,英國才意識到單憑自己力量無法保證緬甸的安全,要求中國軍隊入緬作戰。

面對日本步步緊逼的侵略態勢,美英兩國對日本採取了相應的經濟制裁措施。美國於1940年7月26日宣佈對日本實行“道義禁運”、“出口許可證”、“經濟禁運”等措施,在日本進駐印度支那後又對日本實行廢鋼鐵出口許可證制度,英國也於10月18日重新開放了滇緬公路,開始輸運援華物資。1941年7月28日,美、英凍結了日本在美、英的資本,這是“自1931年日本開始侵略擴張以來兩國第一次對日本的侵略行徑採取的抵制措施,是兩國第一次的協調行動” 。但從這些制裁中美英仍不願意過分地刺激日本,特別是未對石油實行禁運。1940年7月26日~1941年1月15日,美國向日本簽署了700萬桶的石油輸出許可證,其中有300萬桶石油已經輸入日本,佔1936~1939年出口平均率1/3的數量 。直到1941年8月1日,

美國才宣佈對日實行石油禁運,9月美英兩國才停止了與日本的所有貿易。

第九十九章列寧格勒戰役第一百零四章榆遼戰役第九十九章列寧格勒戰役第七十九章中國遠征軍第一百四十二章卡延慘案第二百二十三章阿拉曼槍聲(一)第二百二十六章阿拉曼槍聲(四)第一百三十一章天寧島戰役第六十八章孫殿英第一百六十六章諾曼底戰線(四)第一百一十章血戰硫磺島第一百五十二章集寧戰役(二)第一百六十章根據地轉移(一)第二百一十章強大的傘兵部隊(一)第一百四十二章卡延慘案第三百三十四章破壞行動第七十章盜取清東陵第四十六章在戰南京(一)第一百零九章斯大林格勒會戰(下)第一百二十八章再戰諾曼底(四)第一百一十五章聖克魯斯海戰第七十一章震驚中外的國寶案第一百一十七章貝里島戰役(中)第五十九章徐州會戰(二)第一百九十五章航母之戰(四)第六十八章孫殿英第二十八章凡爾登戰役(一)第一百二十八章再戰諾曼底(四)第一百九十章防備第二十八章凡爾登戰役(一)第二百二十七章阿拉曼槍聲(五)第一百五十三章集寧戰役(三)第一百八十一章地中海(三)第三十八章中俄談判第二百零三章海上戰火(一)第三百五十七章海洋下的財富(上)第三百三十六章資源戰備(二)第六十七章歐洲貿易第九十五章藏南戰役第二百零三章海上戰火(一)第一百二十四章潛艇部隊第一百八十七章要塞失陷第一百三十一章天寧島戰役第四十五章南京保衛戰(下)第一百五十章上黨戰役第一百九十九章狼羣戰術第九十九章列寧格勒戰役第一百一十三章諾曼底登陸(二)第一百四十三章上架感言第一百五十五章血戰孟良崮第二百二十四章阿拉曼槍聲(二)第二百零三章海上戰火(一)第一百八十三章主動出擊(一)第一百六十二章撕毀協議第二百二十六章阿拉曼槍聲(四)第六十五章倫敦陷落第一百一十一章萊特灣海戰第九十七章歐洲做生意第一百章羅馬政變第一百九十三章航母之戰(二)第一百二十四章潛艇部隊第一百八十二章地中海(四)第一百二十八章再戰諾曼底(四)第一百五十九章張家口戰役(三)第一百九十三章航母之戰(二)第一百九十七章世界海軍之父第八十四章重創阪恆師團第二百零二章復仇計劃(三)第一百零二章百團大戰(上)第一百六十六章諾曼底戰線(四)第二百一十六章加扎拉之戰第一百七十一章強大的人民解放軍第一百二十四章潛艇部隊第一百五十三章集寧戰役(三)第六十六章敦刻爾克大撤退第一百五十四章集寧戰役(四)第二百一十三章強大的傘兵部隊(四)第二百一十三章強大的傘兵部隊(四)第一百六十四章諾曼底戰線(二)第四十二章淞滬抗戰(一)第二百零七章海上戰火(五)第二百二十一章東進第八十五章中德協議第八十章滇湎路戰役第一章穿越第一百六十章根據地轉移(一)第八十六章克里木戰役第八十七章擴大戰爭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三帝國特種部隊(二)第一百三十八章日本戰敗第三百五十七章海洋下的財富(上)第一百六十四章諾曼底戰線(二)第一百四十一章歷史回憶第七十一章震驚中外的國寶案第八十五章中德協議第二百一十二章強大的傘兵部隊(三)第二十九章凡爾登戰役(二)第一百九十三章航母之戰(二)第三十八章中俄談判第五十八章徐州會戰(一)
第九十九章列寧格勒戰役第一百零四章榆遼戰役第九十九章列寧格勒戰役第七十九章中國遠征軍第一百四十二章卡延慘案第二百二十三章阿拉曼槍聲(一)第二百二十六章阿拉曼槍聲(四)第一百三十一章天寧島戰役第六十八章孫殿英第一百六十六章諾曼底戰線(四)第一百一十章血戰硫磺島第一百五十二章集寧戰役(二)第一百六十章根據地轉移(一)第二百一十章強大的傘兵部隊(一)第一百四十二章卡延慘案第三百三十四章破壞行動第七十章盜取清東陵第四十六章在戰南京(一)第一百零九章斯大林格勒會戰(下)第一百二十八章再戰諾曼底(四)第一百一十五章聖克魯斯海戰第七十一章震驚中外的國寶案第一百一十七章貝里島戰役(中)第五十九章徐州會戰(二)第一百九十五章航母之戰(四)第六十八章孫殿英第二十八章凡爾登戰役(一)第一百二十八章再戰諾曼底(四)第一百九十章防備第二十八章凡爾登戰役(一)第二百二十七章阿拉曼槍聲(五)第一百五十三章集寧戰役(三)第一百八十一章地中海(三)第三十八章中俄談判第二百零三章海上戰火(一)第三百五十七章海洋下的財富(上)第三百三十六章資源戰備(二)第六十七章歐洲貿易第九十五章藏南戰役第二百零三章海上戰火(一)第一百二十四章潛艇部隊第一百八十七章要塞失陷第一百三十一章天寧島戰役第四十五章南京保衛戰(下)第一百五十章上黨戰役第一百九十九章狼羣戰術第九十九章列寧格勒戰役第一百一十三章諾曼底登陸(二)第一百四十三章上架感言第一百五十五章血戰孟良崮第二百二十四章阿拉曼槍聲(二)第二百零三章海上戰火(一)第一百八十三章主動出擊(一)第一百六十二章撕毀協議第二百二十六章阿拉曼槍聲(四)第六十五章倫敦陷落第一百一十一章萊特灣海戰第九十七章歐洲做生意第一百章羅馬政變第一百九十三章航母之戰(二)第一百二十四章潛艇部隊第一百八十二章地中海(四)第一百二十八章再戰諾曼底(四)第一百五十九章張家口戰役(三)第一百九十三章航母之戰(二)第一百九十七章世界海軍之父第八十四章重創阪恆師團第二百零二章復仇計劃(三)第一百零二章百團大戰(上)第一百六十六章諾曼底戰線(四)第二百一十六章加扎拉之戰第一百七十一章強大的人民解放軍第一百二十四章潛艇部隊第一百五十三章集寧戰役(三)第六十六章敦刻爾克大撤退第一百五十四章集寧戰役(四)第二百一十三章強大的傘兵部隊(四)第二百一十三章強大的傘兵部隊(四)第一百六十四章諾曼底戰線(二)第四十二章淞滬抗戰(一)第二百零七章海上戰火(五)第二百二十一章東進第八十五章中德協議第八十章滇湎路戰役第一章穿越第一百六十章根據地轉移(一)第八十六章克里木戰役第八十七章擴大戰爭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三帝國特種部隊(二)第一百三十八章日本戰敗第三百五十七章海洋下的財富(上)第一百六十四章諾曼底戰線(二)第一百四十一章歷史回憶第七十一章震驚中外的國寶案第八十五章中德協議第二百一十二章強大的傘兵部隊(三)第二十九章凡爾登戰役(二)第一百九十三章航母之戰(二)第三十八章中俄談判第五十八章徐州會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