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程少主一定要格外小心,有些事情可以交給下人去辦。你剛回到老爺太太的身邊,這些日子,堯箐終於從太太的臉上看到了笑容。你要是有一個好歹,老爺太太一定不好過。”
堯箐小姐在說這番話的時候,眼圈有些發紅,她的話中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除了老爺太太,牽掛你的還有堯箐啊!
“爲琛會格外小心的。這件事情,請堯箐小姐不要跟任何人說,爹孃如果知道的話,一定會擔心的。”
“堯箐明白。程少主,請隨我來。”堯箐朝前走幾步推開自己的閨房。
“伯父、伯母在等我們下樓吃飯呢?”譚爲琛道。
“吃飯不急,你隨我來嗎?”堯箐拉住譚爲琛的手。
譚爲琛突然有觸電的感覺,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和女孩子有機膚的接觸。
義妹程向南雖然喜歡程向東、親近他,但從沒有拉過他的手。
其實,兩個人並非兩小無猜,至少不是兩個人都無猜。
程向東進程家班的時候,程向南已經七歲,那時候,程向南就喜歡上了這個生活中突然出現的玩伴。
那時候,程向南就對程向東就有了異樣的感覺,正是這種異樣的感覺,她才故意和程向東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如果她無猜的話,就不會顧忌那麼多了。
程向南生活的環境和一般的女孩子不一樣,她跟隨父親走南闖北,耳聞目睹的大都是才子佳人、花前月下的愛情故事和經典的唱詞。
程向南是一個冰雪聰明的女孩子,耳濡目染是不可避免的。
至少是過早地知道了男女之間的一些事情吧!
堯箐小姐的閨房分內外兩間,裡面是臥室,外面是休息活動區,內室和外室之間有一個圓形的門,門內掛著珠簾,圓門兩邊是隔斷。
堯箐小姐走進珠簾,背對著譚爲琛,像是在解衣服上的鈕釦。
譚爲琛轉身背對著臥室。
不一會,堯箐小姐一邊扣鈕釦,一邊走出臥室。
她的右手上拿著一個掛件,一根繩子的下方綴著一個綠色的玉佩。
堯箐小姐走到譚爲琛的跟前:“程少主,這個玉佩是我娘送給堯箐的平安佩,從我出生的那一天起,這塊玉佩就一直掛在堯箐的脖子上,堯箐將它送給程少主,願平安永遠與程少主相伴。”
“這——既然這是伯父伯母送給你的平安佩,還是戴在堯箐的身上比較合適。”
“去年,堯箐十五歲生日的時候,爹孃又送給我一對平安鐲,一直戴在堯箐的腳脖子上,我已經有了平安鐲,堯箐希望這塊平安佩能保佑程少主一生平安無恙,只要看到這枚玉佩,就能想起堯箐的話。”
“堯箐儘管放心,爲琛一定會特別小心,爲了堯箐,爲琛也要特別小心。至於這塊玉佩還是戴在堯箐的身上比較妥當,爲琛也希望堯箐一生和平安相伴。”
譚爲琛深情地望著堯箐小姐水靈靈的大眼睛,“堯箐平安,爲琛就平安。”譚爲琛一邊說,一邊從腰帶上解下那塊九龍玉佩。
譚爲琛抓住堯箐小姐的左手,將玉佩放在堯箐小姐的手上:“爲琛來的匆忙,這塊玉佩,爲琛送給堯箐作爲信物,一表爲琛心意,二望堯箐一生平安。”
“程少主,你送給堯箐任何東西,堯箐都不會拒絕,唯獨這塊玉佩,堯箐不能從命。”
“這是爲什麼?”
“堯箐已經知道了,這塊玉佩是皇上送給程少主的見面禮,這麼重要的物件,程少主怎麼能隨便送人呢?程少主不能這麼做,堯箐更不能這麼沒規矩。”
堯箐將九龍佩重新掛在譚爲琛的腰帶上:“茲事體大,程少主一定要三思,日後,程少主和皇上肯定有相見之日,皇上要是看不到這塊玉佩,程少主何言以對呢?”
堯箐掛好玉佩,理了理玉佩下面的穗子:“程少主的心意,堯箐心領了,程少主實在想送堯箐東西的話,也不在乎今天,來日方長嘛!”
堯箐突然有些動情:“今天,程少主能到盛家來,堯箐喜不自勝。堯箐期待這一天,已經有很久了;今天,堯箐失態,聽說程少主昨夜回到了歇馬鎮,堯箐沉不住氣——一大早就跑到譚家大院去了,結果和程少主失之交臂,還望程少主不要見笑。”
“爲琛也想早一點到盛府來,無奈有事在身,又不能耽擱,完事以後,纔到盛府來。爲琛姍姍來遲,還望堯箐多多原諒。”
“程少主,你把這塊平安佩收下,堯箐就高興了。”
“行,我收下。”
“程少主,你低下頭,堯箐給你戴上。”
譚爲琛低頭彎腰。
堯箐將平安佩戴在譚爲琛的脖子上。
在堯箐將玉佩掛在譚爲琛的脖子上的時候,譚爲琛感受到堯箐的呼吸。
在他的身體頓時變得僵硬,不知所措的時候,堯箐小姐將朱脣貼在譚爲琛的腮幫上親吻了一下,然後轉身飛出了房間,跑下樓去。
譚爲琛在感受到堯箐小姐的呼吸的時候,還感受到了她的體香,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女孩子身上的氣息,至於堯箐小姐留在他腮幫上的吻,譚爲琛將它留在了自己的心底。
緩過神來以後,譚爲琛將玉佩塞進衣領之中。
吃中飯的時候,譚老爺和盛老爺商定了譚爲琛和堯箐小姐的婚期——婚期定在元旦。
元旦,新年伊始,一對新人將從這一天開始新的生活,譚家大院的也將開始新的階段。
生活就像流水一樣,不會因爲遇到一些風浪和阻礙就停下向前的腳步。
之所以把譚爲琛和堯箐的婚期定在元旦,除了這是一個良辰吉日,還考慮到了譚爲仁回歇馬鎮的日子——從歇馬鎮到北京,一去一回,至少要一個月左右。
程家班已經離開歇馬鎮到應天府去了 。
譚爲琛在離開應天府前買下了秦淮戲院,從此以後,程家班就可以在應天府定居下來了。
譚爲琛已經瞭解過了,在應天府和應天府的附近,沒有唱黃梅小調的戲班子,除了程家班到應天府去過一回,也沒有其它唱黃梅小調的戲班子進過應天府。
南方人除了喜歡京劇和越劇之外,也喜歡黃梅小調,所以,程家班完全可以解決溫飽的問題。
戲院的後面還有一個院子,院子裡面大小房間有十幾間,程家班正好可以住在院子裡面。既有唱戲的舞臺,又有住的院子。從此以後,程家班便可以結束居無定所、東奔西走的生活。
譚爲琛把在應天府買戲院的事情告訴譚老爺和昌平公主的時候,譚老爺和昌平公主非常高興。
他們也在想程家班的事情,如何安置程家班.
在譚老爺和昌平公主看來,這件事情非常重要,程班主和程家班有恩於琛兒和譚家,給他們錢,或者安排好他們的生活,程班主肯定不願意,既要讓他們繼續幹老本行,又要讓他們不至於太辛苦。
譚老爺一直沒有想出一點頭緒來。他們正爲這件事情苦惱著呢?
現在,琛兒做了最妥當的安排。在應天府買一個戲院送給程家班,不但解決了程家班二十幾個人的生計,還解決了程班主和程向南父女倆歸宿的問題。
昌平公主覺得非常妥當——她既然收程向南爲義女,也應該給她一個交代,琛兒的安排正合她意。
因爲這件事情,譚國凱對兒子有了更深的認識。
譚爲琛的安排使程班主和所有程家班的人感到非常的意外,自從程向東認祖歸宗以後,程班主就在考慮程家班今後的出路。
以前,程家班之所以東奔西走,除了職業的特點之外,主要是爲了幫程向東尋找生身父母。現在,既然程向東已經找到了自己的生身父母,程家班確實應該找一個地方安頓下來了。
本來,程班主想回鳳陽老家,然後以鳳陽爲落腳點,在鳳陽和鳳陽周圍一些城市跑一跑就行了。穿衣吃飯不是問題,戲子嗎,能解決溫飽就行了。
發財,那是商人想的事情。
馬家的堂會結束以後的第三天,譚爲琛親自送程家班到應天府去,曹錕、黑鷹和高鵬隨行。
譚老爺和昌平公主帶著譚家所有人到碼頭爲程家班送行。
盛老爺、盛夫人和堯箐小姐也來了——堯箐小姐主要是來送爲琛少爺和程向南的——堯箐小姐和程向南已經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程班主和譚老爺、昌平公主說好,元旦之前,程家班會準時回到歇馬鎮,程向東的是他的義子,義子大喜的日子,義父哪有不來之理。
程向東在程家班生活是十二年,程向東大婚之日,程家班——程向東的師兄師弟、師姐師妹怎麼能不來喝一杯喜酒呢。
當譚爲琛領著程班主和程向南走進秦淮戲院和戲院後面的院子的時候,程班主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
十二歲那年,程五洲就跟著父親、跟著程家班走南闖北,過著四處漂泊的生活。
本來,他只想在不能動彈的時候回到鳳陽老家過完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