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公主和冉秋雲的目的達到了。她們知道老爺的心情不好,譚家大院也需要一點喜事來沖淡一下籠罩在老爺心頭的陰霾。
於是,三個人隨蒲管家走下樓來,進入東堂。
此時,盛老爺和盛夫人正站在東堂的門口迎接。
譚國凱拱手道:“讓盛老爺、盛夫人久等了,快請坐——快請坐。”
盛老爺、盛夫人待譚國凱、昌平公主、冉秋雲坐下後方才坐下。
“老爺,盛老爺和盛夫人帶來了幾盒上好的人蔘。”蒲管家走到譚國凱跟前道。
譚國凱已經看到了擺放在茶幾上的幾盒包裝講究的人蔘:“德罄兄,來就來吧!還帶什麼東西啊!”
“國凱兄,最近,德罄剛買了一些人蔘,用了以後,覺得不錯,就順帶了幾盒。”盛老爺道。
“譚老爺,昨天晚上的事情,我們已經聽說了,”盛夫人道,“昨天晚上,德罄就想到府上來,但又怕打擾。”
“可不是嗎?國凱兄,你差點把德罄嚇死,聽說你出事了,德罄的心裡一直不得勁啊!”
“國凱在這裡賠禮了,無端驚擾了德罄兄和夫人,國凱深表歉意。”
“盛老爺,盛夫人,國凱這樣做,也是出於無奈,”昌平公主道,“盛老爺和盛夫人都看見了,這些日子,譚家大院發生了太多事情。”
“無妨——無妨,德罄與國凱兄深交多年,深知國凱兄行事一向穩當謹慎,俗話說的好,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好在,譚家大院有國凱兄在,一定會化險爲夷、遇難成祥。”
盛夫人接著道:“可不是嗎!榮華富貴,自有定數,望譚老爺多保重自己的身體。”
“謝謝德罄兄和嫂夫人關懷,國凱感激不盡。”
前面說的都是一些客套話。
“盛老爺,盛夫人,堯箐小姐怎麼沒有跟你們一起來啊?昌平有幾天沒有見到堯箐小姐了。”昌平公主道。
“堯箐,她病了。”
“病了?哪裡不好?有沒有請郎中瞧瞧啊?”冉秋雲道。
“這孩子,讓我們慣壞了,茶飯不思,消瘦了許多,可就是不讓我們請郎中。女大不由娘啊!堯箐一向不讓我們操心,這些日子,不知道是怎麼了?”盛老爺有意試探譚國凱和昌平公主。
“老爺,要不然,吃過飯以後,我們和樑大夫過府看看堯箐小姐。”冉秋雲道。
“萬萬使不得,這孩子的性子,我們老兩口越來越琢磨不透了,千萬不要讓她衝撞了國凱兄和大太太。”
“算一算,再過幾天,堯箐就十五歲了。”昌平公主道。
“可不是嗎,按虛歲算,她已經十六歲了。”
雙方都在試探,誰也不願意先捅破那層窗戶紙。
“德罄兄,盛夫人,國凱有一句話不知道當問不當問?”
“國凱兄,你太客氣了,我們兩家是世交,有什麼不當問的?”
“德罄兄,不知道我們兩家十五年前的婚約還算不算數?”
“怎麼不算數?這些年,有不少人家請媒人上門提親,我們都婉言謝絕了,不就是因爲我們兩家有婚約在先嗎!”
“我們譚家可是一直在等盛老爺和夫人發話呢?”
“說來慚愧,堯箐這孩子一直不開口,你們也知道,都是我們太嬌慣她,如果她說出什麼不知進退的話,我擔心弄得我們兩家都尷尬。這些年,你們也應該能看出一點眉高眼低來。”
盛老爺的言下之意是,雖然盛譚兩家有婚約在前,但堯箐並不十分喜歡爲仁少爺。
“十五年前,我們兩家定下婚約,說好二選一,這個婚約還是可以作數的。”
“還可以作數?二選一?爲義——他已經,就剩下爲仁少爺。”盛老爺望了一眼盛夫人。
“盛老爺,國凱沒有誑你,堯箐小姐確實還可以二選一。”昌平公主道。
“大太太,您不妨明示。”盛夫人還在裝糊塗——她應該聽出來昌平公主的潛臺詞——這正是夫妻所要的答案。
盛老爺已經掩飾不住了:“大太太,您是不是想說,讓堯箐在爲仁和爲琛兩位少爺中選一個啊!”
“正是,在譚家大院,能讓堯箐小姐選的就這兩個人。”
“這——”
“怎麼,德罄兄和嫂夫人,這兄弟兩難道也不入你們夫妻倆和堯箐小姐的法眼?”
“豈敢——豈敢。不瞞國凱兄和大太太,堯箐應該是看上了大少爺爲琛,看到眼裡就拔不出來了,她哪裡是有病啊!她是得了相思病。”
“我們已經看出來了,可大少爺是什麼身份啊!大少爺剛剛認祖歸宗,和小女沒有見過幾面,他能看上我們的女兒堯箐嗎?”
譚國凱望著盛老爺道:“這——德罄兄不必多慮,我譚國凱什麼時候做過不靠譜的事情啊!夫人已經問過爲琛了,他很喜歡堯箐小姐。緣分到了,擋都擋不住。”
譚國凱又望著盛夫人道:“堯箐和爲仁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可他們兩有緣無份,爲琛雖然初來乍到,但老天爺早就安排好了他們的姻緣,要不然,老天爺也不會安排他和我們夫妻倆在歇馬鎮團聚啊。”
“太好了——太好了,只是——”
“德罄兄,你還有什麼疑慮啊!”
“堯箐要是選擇大少爺爲琛,不是傷著了爲仁少爺了嗎?這不就是堯箐遲遲不開口的主要原因嗎!”
“這——盛老爺又多慮了,爲仁的心裡已經有了意中之人。”冉秋雲道。
“爲仁的意中之人是誰?”盛夫人道。
“我和秋雲剛剛接回來的女兒婉婉啊!我們有意將婉婉許配給爲仁。這兩個孩子的姻緣在十六年前就定下來了。”
“太好了——太好了。”盛老爺喜不自勝,他端起茶杯,喝了半杯茶。
“老爺,我們現在就回去,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堯箐。”盛夫人迫不及待。
“夫人稍安勿躁。讓阿香回去告訴堯箐不就行了嗎?”
“是啊!”盛夫人站起身,走到東堂的門口,“阿香。”
阿香原先是站在門外的。
“盛夫人,阿香已經回府去了。”昌平公主道。
“這個鬼丫頭,她什麼時候走的?”
“您看——已經走到平園了。”昌平公主指著門外道。
盛夫人定睛一看,果然看到阿香的背影。
此時,阿香已經走到平園的中堂。
自從林蘊姍和譚爲義母子被趕出譚家大院以後,前後四園的門就不曾關過——連晚上都不關了。
在建造北院之初,老太爺是這麼想的,既然是一家人,各自爲陣,自成一統,肯定不符合中國人“家”的理念。
一家人,彼此無猜,親密無間,互相融合,你我照應,是多少封建大家庭追求的理想追求。
譚國凱就是按照老太爺的意思建造北院的。
林蘊姍爲譚家生下兩個兒子以後,提出要晚上關園門。
林蘊姍嫁到譚家大院的時候,孃家確實陪了不少東西,在三房太太中,確實是怡園的林蘊姍最有錢。
她擔心人來人往,人多眼雜,一些眼皮淺的下人會順了她怡園裡面值錢的東西。
林蘊姍從小受父母溺愛,又不善與人交際,所以才提出晚上關園門的想法。
更深人靜之時,大家都在睡覺,不需要交流溝通,既然不需要交流溝通,也就沒有必要把園門打開。
這對防範外賊也有利嘛。
老太爺、老太太和老爺考慮到林蘊姍爲譚家生了兩個兒子,就隨了她的心願,每天晚上在熄燈之前,各園都把自己的園門關上。
如需出入,就走側門。
第二天早晨起牀之前,將各自的園門打開。
現在,爲智和爲信兩兄弟仍然住在怡園,老爺已經把兄弟倆交給冉秋雲照應,所以怡園和平園之間的園門用不著再關上了。
因爲怡園和平園已經合爲一家。
冉秋雲和昌平公主一向情同姐妹,冉秋雲和譚爲仁母子早晚要到和園去請安和伺候昌平公主,走院門比走側門方便了許多,所以,平園和和園之間的園門就更用不著關上了。
至於和園和泰園之間的院門,從來都不曾關過,昌平雖然貴爲公主,但孝敬公婆,噓寒問暖,從不含糊。
當然,按照譚家大院的規矩,傭人和家丁進入四個園子,仍然走東西兩邊的側面。這些年來,譚家大院的傭人和家丁一直守著這個規矩。
昌平公主早看到站在門口的阿香側耳偷聽東堂裡面的談話,當老爺說到讓堯箐小姐在爲琛和爲仁兩個少爺中選一個人的時候,阿香就開始往平園去了。
昌平公主和盛夫人相視一笑。
盛老爺站起身:“國凱兄,大太太,二太太,我們夫妻倆到泰園去看看老太爺和老太太。”
“德罄兄,喝茶,喝完茶,我們隨你們一起到泰園去。”
盛老爺和盛夫人給老太爺、老太太請過安之後,和譚國凱、昌平公主、冉秋雲在一起商量了一下訂婚和完婚的時間。
完婚的時間初步定在新年的第一天。
至於訂婚的時間,等爲琛從應天府回來以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