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三天梁左都被關二爺打得吐血,完全沒得打。
哪怕一向不服輸的他也不得不暫時放棄,有一線機會贏就去爭取最大的可能性,可沒有任何機會去打那就是自虐了。
他再次回到了八哥給他安排的正軌上來,進入石柱書館學習。
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梁左學到了很多,有有效的“關于陣法的解析和釋放”的課題,也有目前對他毫無意義的“生命結構與能量的關聯”這樣的巨大抽象課題,前者比起后者來說要少很多。在石柱書館中,理論知識比起應用實踐還是要更多一些,并且由于種類太過于駁雜,不少梁左看不懂也超出了他的理解能力,像是什么調查某顆星球的生命進化史,一個小星系的三星環繞體系的分析……
不過這些知識讓他大開見識,無形之中已經讓他眼界和思維方式有了不小的變化。
在此期間梁左不斷在嘗試沖擊“具象化形”,說是沖擊,其實他就是處于女研究員所描述的第一個階段,先是最大限度讓體內的氣加速沸騰起來,讓它們以極限邊沿的速度運行,然后感受它們帶給身體的疼痛感,同時腦子里構建自己寶具的“形態”。
梁左最先想到的是,自己需要一件攻防一體的寶具。
縱觀地球歷史,攻防一體的武器似乎都是較為平庸的,于是他改變了原本想法,瞄上了關二爺那樣的一把冷艷鋸,不如自己也搞一把高仿青龍偃月刀?
摸著下巴,梁左不斷在腦子里思索著各種可能的兵器。
青龍偃月刀?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或者是唐代陌刀?由古漢斬馬劍改良,可做雙手短兵器,也可加長柄變成長武器。
戚氏軍刀?名將戚繼光在與倭寇作戰中由日本刀啟發,刀型狹長,護手與刃相接處有吞口,面長背短,便于雙手握持,可攻可守,殺傷性極強。
在梁左腦子里對于劍一直不是特別有興趣,這也是由于他常常外出旅行,所以見識還算比較寬廣的緣故。
古代劍更像是一種儀器而非戰具,古人不少佩戴“儀劍”,后來國內到處都出現的有劍穗的長劍大多數屬于此類,古代并不是用來對敵,而是一種純粹的裝飾物,用來表示君子六藝的象征。真正的殺人之劍幾乎大多數都是江湖豪強、刺客使用,劍多用于穿刺,易折,是一種不成功便成仁的兵器,上戰場的劍也并非沒有,只是大多數都是厚背劍,闊劍,以避免戰爭中武器對砍被崩斷,其實已經極為類似于刀。
劍被尊崇有很大的原因是來自于劍是代表了精英階層,古代士大夫,百兵之君的稱呼也表名了劍真正的身份。它的象征意義更大于實戰意義,像是極為著名的越王勾踐劍就是君王所持,魚腸劍這一類殺人之劍則是刺客所屬。梁左看到過不少古劍,卻大多數是裝飾和展覽用,一看就明白,持有這樣的兵器根本很難在戰場上生存。
真正戰場上,刀槍才是主角。
武諺道,棍為百兵之祖,槍為百兵之王,劍乃百兵之君,刀乃百兵之膽,戟為百兵之魁。
棍子,最簡單的兵器,折斷一截樹干就能使用,使用最為早也最為廣泛。因而被稱作百兵之祖,它將距離和力量的概念融合了起來,為后來各種衍生出來的槍戟提供了標準。
槍,戰場搏殺利器,往往古代士兵都得熟練使用,由于能夠快速成型,只需要熟練使用幾種技巧就能夠殺敵,所以最為廣泛。
刀,近戰肉搏,刀背可擋隔,刀身可劈砍,刀鐔能鎖對方兵器,相當完美的短兵器,可也需要持有人的膽氣,因為持刀肉搏最容易也最快兩敗俱傷,膽氣不足刀的氣勢與劈砍就無法施展。
……
從個人喜好而言,梁左喜歡刀。
真正的實戰利器……好像這個詞有點不對。
他撓了撓頭,坐在石柱書館里閉上眼,開始在腦子里勾勒出自己的武器。
一把刀。
一把彎曲一點的長刀。
刀背偏厚,刀刃也不能太薄,方便劈砍,刀柄要長一點,可以單手雙手手持切換。
要有血槽,避免砍入敵人身體時被卡住。
腦子里漸漸浮現出了一幅畫面……那是組合戰刀的模樣。
梁左猛地睜開眼,將腦子里構建的形象抹去。
不行不行,這就真變成高仿了。
睜眼之后他只覺得無比疲勞,不由靠著石柱緩了緩。要一邊在體內令氣急速運行,又得高度集中精神在腦子里勾勒出武器的細節,這是極為耗神的步驟。
旁邊的六景依舊坐在地上,單手觸碰在石柱上,閉著眼在汲取其中的知識。
他每天除去呆在石柱書館就是閉目沉思,失去了往日的健談,看起來就像是變成了皈依佛門的教徒。
佛門?
弄個降魔杵怎么樣?
梁左思維開始跳躍……
幾天之后梁左發現自己犯了一個巨大錯誤。
完全可以將自己想要打造的兵器先從外界畫出來嘛!
自己卻死心眼按照女研究員所說,硬是嘗試在腦子里勾勒……這簡直是愧對了一個工業時代過來的人類名稱。
在地球上,制造一項商品或者工藝品,都需要提前畫設計圖,整理細節與參數,然后校對,嘗試做模板,接著批量化生產。梁左卻差點忘記了這一個已經驗證過很有效的制造流程,這些可都是地球的財富。
于是梁左開始制造出了一團三維“軟泥”,用氣來一點點加工,嘗試。
先是拉伸,將它拉長到兩米的長度,然后決定寬度為十厘米,長度為一百六十厘米,雕刻一條血槽,將刀鐔設計朝著刀身的直角支起狀,接著是小心翼翼打磨拋光……
廢了梁左大概兩個小時功夫,他終于將自己的“梁刀”模型固定下來,不再是之前軟塌塌和灰蒙蒙的樣子,在拋光的加工下,整個刀身呈現半透明狀。在制造的過程中,他腦子里對于這把虛擬之刃的形態已經記牢,這就是梁左的思路,通過一種接近“實體”的建模方法將自己構想的兵器一點點從胚胎中打磨出來,如此就有了一個清晰的形象。
可當梁左嘗試將腦中形象和身體里告訴沖涌的氣接觸時卻發生了意外。
原本梁左設想的是,應該是類似于3D打印的過程,利用“氣”為基礎材質來填充原本就設計好的模型,固定形態……結果氣充斥進去之后,“梁刀”握在手里才兩秒鐘就如同烈日下的雪糕一樣融化,氣也逸散而空。梁左不由懊惱不已。
為了嘗試這個過程他耗費了接近三個月,結果只是剛剛讓“梁刀”勉強維持住形態,與其說是一把武器更像是一件玻璃工藝品,看看還成,一不小心自己就碎裂了。
梁左請教了一番六景。
“很簡單的原因,這不是屬于你的‘武器’。”
六景經歷過石柱書館的熏陶,整個人越來越沉靜,簡直有些古波不驚的影子。
梁左看他也越來越覺得深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