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文儀帶著天策海軍四支主力艦隊,以及西班牙呂宋艦隊與荷蘭人大戰的時候,天策軍陸軍與明軍的戰斗,則算不上多激烈。
范景文和熊文燦的策略被孔有德看穿,根本就不上他們的當,反其道而行之,向其他沒有重兵駐守的地區推進,反正現在軍事學院的政事學員不少,加上收編的明軍降官,加上土改,收復民心,能夠迅速的建立統治。
截止到十一月底的時候,天策局已經完全控制了懷慶,衛輝,澤州這三個州府,不過熊文燦固守河南府北部的黃河防線,占據著兵力優勢,天策局你也沒有強攻。
而南邊,河南的歸德府已經全部被納入掌控,徐詩銘也認清了事實,白蓮教三次大規模起義,均以失敗告終,她雖然沒有徹底放棄,但已經失去了爭斗之心,選擇加入天策軍麾下。
不過為了避免戰線拉得過于寬大,孔有德并沒有像南直隸進攻,范景文也是個老手,萬一被他找到機會,集中兵力發動進攻,天策軍的兵力無法收縮就麻煩了。
況且,拿下南直隸,那是第六軍團和海軍的任務。
而開封府一帶,天策軍只是把戰線推進到了鄭州,尉氏,太康一線,作為一道警戒線罷了。
可以說,整個崇禎七年的冬天,孔有德都窩在開封沒挪窩。
這期間,孔有德與朝廷之間的口水戰也是不斷地,朝廷一開始并沒有做好徹底撕破臉的準備,崇禎皇帝只是下旨斥責,勒令他率軍回到山東,一切過錯既往不咎。
而孔有德則說自己是協助朝廷,剿滅中原流寇,總之理由正大光明,跟朝廷打嘴仗。
然而,朝廷說歸說,但并沒有什么實際上的舉動,哪怕天策軍帶了十萬大軍出山東,但天策軍在和遼東還有七八萬野戰軍,外加一些守備軍團,治安隊之類的地方兵馬。
現在朝廷忙著防備天策軍的主動進攻,根本沒有那個底氣去主動進攻,萬一去圍攻山東,遼東的天策軍沿用當年皇太極入寇的道路,來一次突襲京畿,崇禎只能困守北京城了。
進入十二月,天氣也徹底寒冷下來,不知怎地,今年的冬天特別的冷,連往常不會結冰的黃河河南段,部分水流較緩的河段,竟然也結起了冰層。
而張華率領的海軍戰艦,也開始在黃河上來回城池,破開這些河冰,也算是日常訓練的一種。
此外,海軍們也拿出了自己的拿手絕活,在黃河上捕魚,這是海軍的必備技能之一,在海洋上馳騁的軍中,如果不能做到靠海吃海就太丟人了。
于是乎,天策軍的戰士們幾乎是頓頓有魚吃,甚至最后都吃吐了,即使如此,消耗量還不足捕撈量的三成,剩下的那些魚,一部分用于賑濟災民,一部分流入市場銷售,補充大家餐桌上的肉食。
原本天策軍進入河南的時候還有大量的災民,但經過這一個多月的時間,不少災民都被遷移到山東境內,進而被遷移到遼東,參與新地盤的開拓去了。
即使是一些不方便遷移的人,也就地安置下來,土改進行的如火如荼,開春之前他們也被天策軍征召起來建設道路,河堤,以及其他一些攻城,只要等到開春,他們就可以在分到的土地上耕作了。
可以說,天策軍在百姓心中的地位迅速攀升,統治地位也得到了極大的加強。
對此,熊文燦和范景文都極為憂心,他們原本是打算拖延時間,消耗天策軍的戰力和物資儲備,雖然現在天策軍的攻勢暫時停下來了,對他們也極為有利,但他們總感覺這一系列的行動透露出一些詭異的氣息。
孔有德實在是太沉得住氣了,他既然沒有直接西進或者南下,肯定是猜出了他們的意圖,但為啥孔有德卻絲毫沒有擔心的樣子,難道他真的不擔心明軍重新編練,搞出十幾萬比天策軍弱不了多少的大軍嗎?
很顯然天策軍能做大到現在的地步,說明孔有德不是個傻子,但他目前的所有行為都如此的反常,難免會讓人懷疑有陰謀在其中。
但無論熊文燦和范景文如何思考,終究是想不到什么好辦法,甚至他們還發文給湖廣巡撫盧象升,三邊總督洪承疇,以及山西巡撫楊嗣昌,結果他們也都是一頭霧水,搞不清楚天策軍在想什么。
不過,天策軍和明軍之間的戰斗雖然不算激烈,但明軍和農民軍之間的戰斗卻沒有平息。
早在天策軍進入河南之前,河南境內的殘存農民軍勢力,便紛紛被堵黃河,逃到山西去了,主要還是范景文的新軍嚇到他們了,三萬人十來天就消滅了二十幾萬白蓮教,這戰績雖然不是打他們的,但新軍給了他們巨大的壓力。
尤其是聲勢浩大,擁兵十幾萬,甚至擁有一百多們火炮的闖軍,都扛不住新軍的進攻,這些農民軍不是傻子,等到闖王完犢子了,他們這些規模不大的勢力,肯定是下一階段的清掃對象。
離開河南,回到山西才有茍活的機會。
Www ?тtkan ?CΟ
于是,楊嗣昌便跟這些農民軍硬剛起來了,這也使得天策軍在黃河以北的行動極為順利。
對于農民軍,孔有德是抱著同情心理的,畢竟基本上都是快餓死的災民組成的,不造反就只能等著被餓死了,所以才抱團搶糧食活命,當然后來性質也會發生變化,他們也會從受害者變成加害者。
現在天策軍有能力處理災民,這些農民軍自然就會失去生存的土壤,現在他們若是愿意歸順,成為天策軍治下的順民,孔有德也是不介意收留他們的。
在北直隸方面,天策軍也開始了滲透行動,原本就有大量的暗裝,現在是以各種方式為掩護,將部分兵馬以零散的單位調派進入北直隸,配合開春之后的行動。
此外,根據從日本方面傳回來的情報,多爾袞率領族人已經在日本站穩了腳跟,當初跟幕府一番大戰,幕府的直屬力量和幾個親藩大名損失都不小,對其余各藩的掌控力度削弱。
而面對多爾袞這樣的梟雄,各藩都想著保存實力,沒有在登陸之初,便集結全部力量將他們趕下海,讓多爾袞迅速的拿下了一塊不小的地盤,然后故技重施,將俘獲的日本百姓變成女真人的奴役,征倭大將軍府也正式在三河國的岡崎城建立。
之所以選擇這里,就是多爾袞獲知這里是德川幕府一代將軍德川家康起家的地方,在這里建立將軍府,能夠很好地惡心德川幕府一把。
后來德川幕府也數次派遣兵馬進攻,但多爾袞不是吃素的,孔有德給他留了一半的兵馬,外加少量的火炮,對付火炮稀缺的德川軍來說,輕松的很。
雖然現在還沒發快速擴張,但德川家康想要趕走多爾袞已經是不現實的了,他們之間的爭斗,還將持續很長時間。
隨著一場漫天大雪的降臨,時間來到了崇禎八年。
這是一年新的開始。
如果說天策軍去年的主要任務是消滅后金,那么今年的主要任務,便是取代大明王朝了。
既然范景文不愿意跟天策軍決戰,那就逼著他決戰就好,所有的準備工作,早在年前的這兩三個月中完成了。
崇禎八年正月十五,徐文儀率領的天策海軍主力艦隊,進入長江。
過年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抵達了廈門,南澳島,香港島,熱蘭遮城等幾個天策軍的主要軍事基地,除開留守巴達維亞和馬六甲,防止荷蘭人東進報復的艦隊外,其余主力戰艦,悉數北上。
自從崇禎六年的料羅灣之戰后,大明沿海的海上霸權就已經歸屬天策軍了,這次荷蘭人在南洋的勢力被清繳一空,更是沒有任何勢力能夠抵擋天策海軍的兵峰,哪怕是西班牙呂宋艦隊都不行。
進入崇明沙海域,艦隊進行了短暫的修整。
經過兩年多的經營,崇明沙已經變成了擁有近十萬居民的據點,天策軍第六軍團的第二師便駐扎再次,當年不過是只有五百人的規模,現在已經擴展到近萬人了,擁有了三個較大的碼頭。
雖說是陸軍師,不過他們也有自己的師屬戰艦,雖然最大的也就是一號福船,但對付進出上將口的商船是足夠的,這里也成為天策海軍規定的海貿港口,所有往來商船,必須要按照天策軍的規矩交稅。
所以別看他們沒有在本土,但依靠著按規定截留下來的部分商稅,這個師也過的相當滋潤,現在到了該用他們的時候了。
搭載了第二師的大部分兵馬后,艦隊繼續前行,逆流而上,目標直指南京。
當龐大的艦隊駛入長江之后,龐大的艦隊占據了主航道,使得來往的商船,都只能避開主航道,沿著兩側的水道前進。
看著這么多的大戰艦進入長江,而且懸掛的都是天策軍的旗幟,往來的商人們都極為震撼,以前只知道天策海軍非常強大,當真切的看到這些龐大的戰艦后,他們才有了最直觀的認識。
天策軍已經在河南跟朝廷開打了,這些天策軍的戰艦進入長江,目的再明顯不過了。
兩年多以前那次倭寇奇襲南京,不少消息靈通的人都知道是天策軍假扮的,當時實力還不算強大的天策軍靠著不足萬人就差點拿下南京,這次南京怕是不???。
一些目光長遠的人已經看出來了,不單單是這南京城,這大明朝廷的日子也不長遠了。
天策軍戰艦直撲南京的消息,也被這些來往的商船們傳開了,對此徐文儀一點都不在乎,在絕對的實力面前,根本不需要擔心敵人刷什么陰謀詭計。
現在讓南京城的那些勛貴文官武將們得知消息,一些意志不堅定的恐怕直接就跑路了,讓南京城內產生更大的恐慌,到時候一番齊射,說不定就能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了。
正月二十日,天策海軍艦隊兵臨南京城下,隨即海軍突擊隊和第六軍團的戰士們開始登陸。
對于天策軍的登陸行動,南京城的守軍根本不敢出城迎戰,當年天策軍區區幾千人就吊打南京各部兵馬,現在天策軍來的戰艦更多,帶來的軍隊也更多,根本不是他們能夠抵抗的。
而南京京營雖然在那之后開始整頓,訓練,裁汰老弱,但在范景文當上南京兵部尚書后,采取了精兵策略,主要培養新軍六營去了,而新軍現在在河南跟孔有德對峙,城內剩下的都不是什么強軍。
雖然這些兵馬已經不是當年那支不堪一擊的軍隊,甚至達到了一般明軍的水平,但天策軍也早已不是當年的天策軍了。
在南京城外站穩腳跟后,徐文儀就寫了一封勸降信,射進了南京城內,希望南京城的守軍不要執迷不悟,盡快獻城投降,可以保全他們的人身安全。
對于這封勸降信,南京的高層再度分裂城兩派,文官集團和宦官們主張投降,他們的理由很充分,兵部尚書范景文不在,新軍也被帶走了,南京城以及周邊雖然還有十萬大軍,但面對實力強悍的天策軍,根本不頂用。
兩年前的那一戰給他們的心理陰影太大了,當時的天策軍就已經擁有了攻陷南京城的能力,只不過他們不愿意與朝廷徹底撕破臉,收了一千多萬兩白銀后,便選擇了撤退。
而這一次,人家擺明了是要拿下南京城的,像上次那樣拿錢擺平是不可能的,而天策軍一向優待他們這些降官,有能力的繼續留用,沒能力的降級留用,或者發點路費滾蛋。
總之,只要不跟天策軍對著來,基本的生存權是有保障的,有能力的話甚至將來還能在天策軍中混出頭。
而勛貴們則集體反對,他們這些文官可以改換門庭,但勛貴們想要改換門庭是不可能的,他們的榮華富貴來源于先輩的功勞,是與大明朝廷捆綁在一起的,如果大明朝廷完了,這一切權勢地位都將是過眼煙云。
文官們能被天策軍留用,他們這些勛貴能有幾個是有本事的,有本事的諸如常延齡,李弘濟,郭培民,湯國祚這些,都被范景文帶走了,這些人哪怕投了天策軍都能混出頭,而他們這些留下來的都很清楚自己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