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為了收取張郃的忠心,畢竟張郃新投,要是給張郃大量的兵馬,張郃會覺得受到重用,另一方面也是做給天下人看,對比袁術,袁紹的心胸多寬廣,能夠給一個新投的將領這么多兵馬。
不過,對于張郃,袁紹也是同樣寄予了足夠的希望,是真心的希望張郃能夠拿下虎牢關,其實這么多兵馬,只要張郃不是一頭豬,想拿下虎牢關并不是一件多難的事情。其實,只是礙于身份,袁紹無法親自沖鋒陷陣,不然給袁紹十萬兵馬,袁紹都有信心拿下這所謂的天險虎牢關,活活生擒華雄不在話下。
張郃趕到虎牢關的時候,一看虎牢關易守難攻,當然不會像孫堅一樣急躁,立即帶著兵馬就強行攻關,這也是張郃帶兵比孫堅要強得多的原因,張郃不止要拿下虎牢關,還不想折損太多。
唯一的辦法就是利用袁紹難得大方給的十萬兵馬,直接圍住虎牢關,然后專攻一點,不斷集中力量進攻虎牢關,這樣就算有傷亡,虎牢關守兵也討不到好處,最多就以一換一,張郃早就打探到虎牢關的守兵數量。
于是,當張郃領兵十萬出發之時,內心早就做了決定,這一戰絕不能折損超過虎牢關華雄統領的兵馬數量。張郃明白若是強攻,十萬兵馬一揮而上,虎牢關絕對撐不過三天。
然而那樣傷亡太大了,不符合張郃的性格,也體現不了張郃的能力。
果然,張郃這么一搞,倒是打破了華雄想以逸待勞的想法,一開始華雄看張郃帶著十萬兵馬前來攻打虎牢關,華雄還以為張郃又是一個孫堅,打算在城墻之上等待張郃的到來。
結果可想而知,張郃在圍住了虎牢關之后,就集中力量打擊虎牢關其中一點,導致虎牢關兵馬的傷亡不斷增大,最慘的是華雄還不敢調集全部的兵馬用來撲滅張郃主攻的那一點,畢竟張郃早早就分兵,或多或少,多的二三千,少的五百一千,圍住了虎牢關,若是華雄集中兵力,那其他地方就極可能被張郃攻下去。
華雄看這樣拖下去也不是辦法,張郃有十萬兵馬,而華雄手中不過二三萬,還得負責守關。主動權在張郃那一方,華雄實感無奈,只得嘆了一口氣,畢竟再繼續堅持下去,虎牢關被攻破,無非是早晚的時候。
不得已,華雄只能留下五千兵馬繼續守住虎牢關,而親率二萬多兵馬出關,準備和張郃斗將,唯有在大軍面前,把張郃斬殺于前,才能使張郃的十萬大軍群龍無首,軍心渙散,最終潰敗千里。
華雄見張郃眼生,料想不是什么厲害角色,況且帶了二萬多兵馬,真的拼殺不過張郃,想退回虎牢關也綽綽有余,就算折損多也無所謂。
畢竟三萬對十萬,和二萬五對十萬,差別并不大。這步棋還真讓華雄給下對了,當華雄出關迎戰張郃大軍的時候,張郃軍兩面受敵,難以多面作戰。
張郃不得不下令全軍暫時停止攻打虎牢關,退出合理距離,讓虎牢關守兵成為了擺設,轉為攻打華雄出關所部。張郃一退,正合華雄心意。
兩軍原本就因攻城拖了不少時間,眼看天色已是不早,華雄想試下張郃的斤量,看能否陣前取將,若是不能再退回虎牢關。故而華雄上陣前搦戰,說道:
“無恥反賊,誰敢與我華雄一戰?”
華雄喊完,就靜靜等待,要是張郃沒上鉤,華雄也只能作罷,退回虎牢關,華雄才沒膨脹到能率領二三萬兵馬去追擊擁有十萬兵馬的大軍。
張郃一聽,以張郃的領兵能力判斷,自家大軍兵力遠遠高于敵軍,完全沒必要,也不值得前去和敵軍將領斗將。只要稍微運作一番,這場大戰最終勝利的那一方肯定屬于自己。
然而,張郃不能這樣做,張郃的兵馬是很多,足足有十萬多兵馬,但張郃沒有糧草啊,再拖下去,軍中缺糧,而軍兵又沒飯可吃,還得去攻打虎牢關,很容易發生炸營和嘩變。
張郃不能退縮,必須迎戰,只有殺了華雄一途,華雄一死,虎牢關失去主將,自然再也守不住張郃的十萬大軍進攻,到時拿下虎牢關,肯定有折損,需要的糧草自然不用供應十萬大軍那么多,況且虎牢關的糧草絕對不少,董卓軍也許沒有猛將,卻是裝備精良,軍資充足,無須置問。
再說了,敵將邀戰,不出戰難免影響軍中士氣,到時再攻城,效果肯定不佳,略微思考,張郃快馬出陣,向華雄迎去,喊道:
“忤逆盜國,助紂為虐,我張郃豈能饒你,若不速速下馬受縛,就納命來吧?!?
兩軍本來距離不遠,況且華雄和張郃都有意力斬彼此主將。于是很快兩人就會面交手。
華雄和張郃兩人半斤對八兩,針尖對麥芒,彼此沒想到的是對方的武藝竟然與自身差不多,實是不俗,沒多久,兩人斗了上百回合,依然不見勝負,各有千秋,一時之間倒是伯仲之間。
無奈,兩人斗了許久,不論輸贏,皆氣力所存無多,不得已只能暫時鳴金收兵,各自退去。接下來,幾日情況依然如此,張郃奈何不了華雄,拿不下虎牢關,而華雄也拿張郃沒辦法,殺不退張郃。
直到第五天,張郃又一次進攻無效的情況之下,張郃只能帶領袁紹給的大軍,先行撤退,畢竟張郃拿著袁紹給的那么一丁點糧草,能撐這么久已是不易,再攻下去,先撐不住的肯定是沒有糧草的張郃軍。
況且,張郃此行雖說損失了上萬兵馬,那華雄也不好過,同樣兵馬損失過萬。張郃有信心回去拿足了糧草之后,再與華雄磨多幾次,肯定能拿下虎牢關。
看到張郃退卻,華雄長吁了一口氣,終于熬走了張郃這個難纏的對手。再讓張郃持續攻下去,華雄知道虎牢關早晚得易手。
華雄是安心了,可張郃回到酸棗,原想再向袁紹討要糧草,話未說出口,就看到袁紹一張黑臉,張郃暗叫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