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是過得逍遙自在,不過有些人就看不下去了。比如原何進的部將鮑信,這鮑信字允誠,乃是泰山郡平陽人,先前泰山郡的郡守張舉造反,被鎮(zhèn)壓之后,直接逃回幽州漁陽,泰山郡就苦于沒人管理。
作為何進的親信心腹,又是泰山郡本地人的鮑信順理成章地遷職為濟北相,代為管理泰山郡的大小事務,就在鮑信回京師洛陽述職的時候,大將軍何進偷偷授權給鮑信,讓鮑信在泰山郡等各地大肆招兵募勇,然后等待何進的傳檄。
到時京師洛陽有何進坐鎮(zhèn)和部將吳匡等人,而洛陽之外,又有鮑信帶兵前來相助,則大事可定。這也是何進為什么一定要傳檄天下各地,目的就是想給鮑信一個名正言順可以帶兵進駐京師洛陽的機會。
可惜的是泰山郡被張舉造反之后,人員大減,鮑信沒有在約定時間之內(nèi),招募到大將軍何進所交代的兵馬,為了完成任務,耽擱了些許日子,直到回到京師洛陽,何進已死,少帝也順利回宮。
而董卓卻差不多控制了整個洛陽的進出權,唯有皇宮還在袁紹和曹操的苦苦支撐之下,沒有淪為董卓的玩物。鮑信的兵馬只能也學董卓一樣,駐扎在洛陽城附近,盯著西涼大軍,以防有所亂動。
鮑信總覺得這樣下去,不是個事兒,于是主動來找袁紹,說道:
“袁司隸,那董卓整天帶著西涼大軍禍害皇城,橫行霸道,如今更是目中無人,無法無天,竟然敢隨意出入皇宮,毫無忌憚。依我看來,董卓此人肯定早有異心,想借此刺探,欲顛覆我大漢基業(yè),還請袁司隸群起而攻,速速除掉董卓,以保大漢江山社稷,千秋萬代。”
鮑信是以前何進的部將,袁紹出身四世三公的袁氏素來就與鮑信不太對付,況且袁紹和袁術現(xiàn)在忙于搬空皇宮之內(nèi)的錢財珍寶,哪有空尋思對付董卓的二十萬西涼鐵騎。
不過,袁紹也知鮑信此行前來,是出于好意,有心想相助除掉董卓,但袁紹并不想冒險,明明可以悶聲發(fā)大財,為什么要當出頭槍,去跟坐擁二十萬大軍的董卓硬干?袁紹才沒傻到這種地步。
于是,袁紹意味深長地對鮑信說道:
“允誠呀,紹知你是心懷大漢,忠君護國之人,最是看不慣董卓其人,招搖過市,欺人霸道,且言語粗鄙,我雖有心想懲罰那無禮的董卓,奈何朝廷剛剛安定下來,手下兵馬又不及董卓的十分之一,實在不宜輕舉妄動?!?
“若是我等貿(mào)然而起事,成則成矣,若是失敗,豈不是陷天子于敵手之中,害大漢基業(yè),百年天下毀于一旦,成為千古罪人么?此事萬萬不可,還需另尋良機,確保萬無一失,方可與董卓作殊死一搏?!?
鮑信無奈,雖是袁紹說的條條有理,極有依據(jù),但鮑信內(nèi)心就不是個滋味,畢竟袁紹對待鮑信的態(tài)度,別說是這種時候,就連平時也是不拿正眼看鮑信的。鮑信自討了個無趣,只好灰溜溜向袁紹告辭,不想再與袁紹有太多的瓜葛。
畢竟鮑信有心相助,并且學吳匡一樣,就勢投靠一下袁氏的大樹蔭,奈何袁紹不領情,不會意,鮑信肯定還得保留一絲顏面,不能熱臉老去貼袁紹的冷屁股。
不過,鮑信沒死心,本來是何進的部將,現(xiàn)在何進死了,總不能帶著兵馬來京師洛陽游一圈,隨后就徒勞無功地返回泰山郡吧,于是鮑信又去找了王允,還是同樣的事情,同樣的勸說方法,將董卓必須盡快除掉一事,告訴了王允。
王允這老狐貍,更是心中清楚,董卓是個領兵橫行的將軍,要想除掉將軍,理應由太尉楊彪出頭,袁紹和曹操等人出手,怎么排也排不到作為司徒的王允來出謀劃策。
況且王允也明白,就算除掉了一個董卓,無非就換成另一個將軍領著重兵把守京師洛陽罷了,要么是鮑信,要么是袁紹等等,王允算是文臣,除掉董卓,根本就是一攤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王允聽了鮑信的話后,比袁紹更加圓滑,沒有直接拒絕鮑信,而是語重深長地對鮑信說道:
“允誠,你能有此想法,可見是腹有才學,能夠見微知著,知曉那董卓乃是京師洛陽,甚至是大漢的一個大禍害,不過允誠,你久不在京城,不知其中復雜,根盤葉茂,牽連極多,想要除掉董卓一事嘛,老夫看來,還得從長計議,慢慢商議出個萬全之策方可。”
鮑信一聽王允所說,內(nèi)心同樣是大失所望,畢竟也是長年為官,雖為武將,但哪里還聽不出來王允的推托之詞,于是鮑信茶水也不喝了,直接起身向王允告辭。
一想到整個京師洛陽烏殃瘴氣,鮑信就無心繼續(xù)待下去,于是出了京師洛陽,徑往城外的軍營而去,當夜就清點兵馬,自領本部軍兵,打算一路回到泰山郡,繼續(xù)當濟北相就是了,管它洛陽翻出個什么洪水濤天,坐視不理即可。
原來是興沖沖地被何進派去泰山郡各地負責招兵募勇,而后返回京師洛陽,再和吳匡一起里應外合,一舉誅殺了十常侍張讓等人,誰知鮑信回到京師洛陽,物是人非,就連大將軍何進都身首異處。
十常侍張讓等人是被誅殺了,但大漢也沒清明多少,依然是一盤散沙,令人心亂得很。鮑信當初一個人帶領著兵馬趕來,而今又一個人帶領著兵馬離去,顯得極為落寞。
鮑信的泰山大軍,沒走多遠,就來到了繩池,諸葛亮的青州大軍駐地。之前,繩池被董卓的西涼大軍所占,諸葛亮等人只能駐扎在繩池附近,后來天子回宮,董卓直接將西涼鐵騎像個釘子一樣,釘在京師洛陽城外,繩池也就空了出來。
諸葛亮自然不會和董卓客氣,率領著青州大軍待董卓的西涼大軍前腳一走,后腳就駐扎了進來,董卓走后,許多軍營都沒有拆掉,也就便宜了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