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微臣愚鈍,恐有失皇上所望!”孔德紹溫文儒雅地拱手道,“微臣以為劉大人和裴大人皆是社稷之臣,他們所言甚是有理?!?
“正因如此,朕才猶豫不決,遲遲拿不定主意!”竇建德頗為苦惱,皺著眉頭說道,“朕今日請愛卿前來,就是想聽聽你的見解,請愛卿直言吧!”
“微臣以為,皇上當采納劉大人的諫言,親率大軍援救東都。”沉吟良久,孔德紹鄭重其事地答道。
“愛卿為何也這么認為,請細說一下你的理由吧!”竇建德心內涌起一陣莫名的歡喜,他眼含微笑地望著孔德紹輕聲說道。
“皇上,今唐軍氣勢洶洶前來東都,其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滅鄭,也有吞并我大夏之企圖呀。”孔德紹解釋道,“鄭與夏實乃唇齒相依,互為依靠。若鄭亡,夏也實難拒唐,恐有危亡之虞。今若救鄭,唐軍必懼鄭、夏兩軍內外夾擊而退入長安。如此,鄭得以保全,皇上也就無憂矣!”
“愛卿所言與中書舍人劉斌如出一轍,并無異議。”沉吟會兒,竇建德又問道,“愛卿,你對右仆射裴矩建議連和唐國有何看法?”
“微臣以為,皇上不可與唐修好!”孔德紹果斷地答道,“李淵狼子野心,欲吞天飫地,一統天下。他前些時日遣使與皇上言和,只是為了穩住皇上不發兵救鄭,以便唐軍順利攻取東都,平定王世充。待鄭滅亡后,李淵一定會背信棄義遣軍攻打我大夏。到時皇上失去鄭這一重要外援,想要擊退強大的唐軍就非常困難,甚至是決無可能。故而,微臣以為,皇上不可聽從裴大人之言與唐修好,當與鄭結盟,共抵唐國。”
“嗯,愛卿言之有理!”竇建德點了點頭,滿意地笑道,“朕也看出了李淵老賊的心機,他想先拉攏朕消滅王世充,然后再消滅朕。此人陰險狡詐,實不可為友,朕當拒絕他。好,既然愛卿也認為不可與唐修好,那朕就決定不再遣使入長安議和了。”
“皇上英明!”孔德紹拱手道,“自唐軍侵入鄭國以來已有數月,鄭之懷州、回洛、洛口、伊闕、軒轅等地盡被唐軍占據,從而切斷了外圍鄭軍對東都的增援。因此,現今洛陽已成了座孤城,雖城池堅固,然也難以持久。若皇上不盡快發兵相救,恐有失呀!故而,微臣請皇上盡快出兵東都!”
“愛卿所言甚是!”思索了良久,竇建德終于下定了援救王世充的決心,就語氣堅定地說道,“朕主意已定,三日后將親率十萬大軍救鄭!”
“皇上,您為何要如此興師動眾?”孔德紹惑然不解地盯著竇建德,低聲問道,“微臣以為有十萬就夠了,且不必煩勞皇上親征,遣一上將即可!”
“哈哈,孔愛卿這一回你可沒猜出朕的用心吧!”竇建德頗為得意地笑道,“愛卿聰明穎敏,善察朕心,此時怎不解朕意呢?”
“微臣愚鈍,請皇上明示!”孔德紹從竇建德的眼睛似乎看出什么,卻依舊揣著明白裝糊涂,一本正經地拱手央求道。
“愛卿也知鄭已被唐所累,國勢漸蹙,兵力日衰,難與我大夏相爭?!备]建德思忖著說,“既然如此,朕何不乘虛而入,一舉拿下東都呢?”
“皇上圣明!”孔德紹見竇建德與自己不謀而合甚是歡喜,面帶微笑道,“微臣以為此計甚妙,可一舉而滅兩國!皇上親率大軍援鄭,唐軍獲知必退去。待唐軍入長安后,皇上再發兵攻東都,平定鄭國。然后,皇上合兩國之兵乘唐軍疲憊之際,向西長驅直入。如此,關中可得,唐國可得也!”
“愛卿所言,正是朕之用心!”竇建德撫掌笑道,“好,朕意已決,明日朝議時下旨以詔告眾臣!”
“皇上英明神武,必能一統天下,成帝王霸業,且千秋萬代!”孔德紹信心滿滿地說道,“此乃臣等之幸,天下蒼生之福也!”
哈哈,哈哈哈!竇建德聽孔德紹這么一奉承,忍不住仰面哈哈大笑起來。孔德紹陪著皇上笑了回,然后就起身告退了。
第二天早朝時,竇建德正襟危坐于皇位,用威嚴的目光逐一掃視了階下群臣一圈,然后用不可辯駁的語氣宣布自己的決定。眾臣聽說皇上要率十萬大軍援救東都,人人臉上都流露出異常驚訝的神色。他們當中大部分人都預料到了竇建德會出兵救王世充,但他們萬萬沒想到他會親自出征,而且兵馬十萬。這太出乎他們的意料了,使得他們都一個個瞪大眼睛注視著端坐在龍椅上的皇帝。
對大臣裴矩來說,他臉上的神情不僅是驚詫,更多的是憤懣與迷惑不解。他不知道皇上為什么要這么不惜血本救援自己的仇敵,為什么要不顧強大的唐國的報復而與鄭結盟。他兩眼疑惑地凝視著高高在上的皇帝,沉默良久,他終于忍不住大聲勸阻道:
“不可,皇上,您切不可引軍救鄭!您若這樣做,大夏會因得罪唐國而引來滅頂之災?。』噬希济八勒埱竽艞夁@個錯誤的決定!”
“大膽,竟敢說朕的決定有誤!”竇建德臉色一沉,怒道,“忤逆國君,按律當斬!然朕念你一片忠心,且有功于大夏,故而不治你罪!”
“謝皇上不殺之恩!”裴矩看見竇建德一臉兇巴巴的樣子,也就不敢再多說什么了,只好伏地謝罪。
曹旦也認為竇建德這樣做不夠妥當,卻也因懼于至高無上的皇權而不敢再提反對意見。于是,殿內突然一片沉靜,一點聲響都沒有。群臣們只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敢發一言。他們當中大多數人保持一種淡然處之的姿態,那些將領心里倒是特得意特高興,不過面部神色依然平淡。
竇建德抬眼掃視了下立在兩旁的文武百官,見他們再無異議,面色忽地緩和了許多,居然露出絲淡淡的笑容。然而就在這時,謀士凌敬出計道:
“皇上,今唐以重兵圍攻東都,其它地方防守相對薄弱。此時,皇上若能遣大軍渡過黃河,必可輕取懷州、河陽。然后再以重兵把守兩地,而大軍繼續前進,逾過太行山,攻入上黨,向附近的州郡傳達檄文,招撫他們納城歸順大夏。之后,大軍再進攻壺口、蒲津,收取河東之地。這樣做,有三方面的好處。一是乘虛而入,可輕取諸地而我軍不會有多大的損失。二是可以開疆拓土,擴充大夏的領土和人口,使大夏更加強大。三是可以此來震懾唐國,迫使李世民不得不撤出東都,這樣鄭國之危急就自然而然地解除掉。此乃上策,請皇上采納!”
“皇上,凌大人之計乃是萬全之策,既可使我大夏乘機開疆拓土,增強國力,又可解東都之圍。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裴矩連忙進諫。
“是呀,皇上,臣等也以為此計可行!”接著,崔君肅、何稠、曹旦等人也相繼出列,拱手向皇上進言。
竇建德聽凌敬這么一說,也覺得有些道理,就微蹙著兩道又粗又黑的短眉沉思了起來。一旁的孔德紹見皇上如此這般,猜到他被凌敬的計策打動了心,有些猶豫不決。說心里話,他也認為凌敬的提議不失為一道良策,可因出于對凌敬的忌恨,他不想勸竇建德接受此計。不過,他也不想公然反對凌敬,以免讓同僚認為自己公報私仇。于是,他只那么眼含微笑地凝望著舉棋不定的竇建德,眼神有些異樣。
“皇上,臣以為不可渡河入懷州等地,當引軍直入東都,以助鄭主解東都之圍。”將軍張清特昂首闊步走出班列,兩拳一抱諫道,“且皇上素以俠義聞于天下,今鄭主有難,皇上豈能見死不救?如若皇上聽信凌大人所言,只顧興兵攻城掠地而不引軍前往東都救鄭主,勢必為天下所恥笑。”
“張將軍說的對!”將軍范愿接著說,“我等愿舍身忘生追隨皇上,皆因皇上為人仗義,心懷仁厚。今鄭主身陷困境,且遣大臣親自前來苦苦相求,皇上豈能置之不顧呢?若真如此,豈不寒了天下義士之心!臣以為,皇上欲以義氣服天下眾人之心,當引兵前往東都救鄭主?!?
“俠義乃是小節,為君者當以社稷為重!”凌敬振振有詞地答道,“今舉兵取懷州、河陽,收河東之地,以開疆拓土壯大軍力,使我大夏國勢強盛,雄霸天下。此乃皇上之大業也?;噬夏艘粐?,當以江山社稷為重,豈能因小義而失天下呢?臣請皇上三思而后行哪!”
“仁義乃朕立身之本,豈是小事!”竇建德是個非常重江湖義氣之人,他聽凌敬這么一說,不禁怒道,“朕有今日皆由仁義而得,豈可背信棄義!”
“皇上真乃天下仁義之主!”張清特高聲贊了句,隨即又說道,“且我軍剛剛擊敗孟海公、徐圓朗,士氣正盛,此時若出兵東都,一定能大勝李世民。一旦擊敗唐軍,我軍便可乘勢攻取河東之地,直入長安。如此,皇上不僅保全了俠義之名,而且也可平定唐國。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