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臣之道,當盡心盡力效忠自己的國君,豈可在危難之際,勸說朕捨棄江山社稷,而向他人稱臣呢?”李軌聲色俱厲地責備道,“安愛卿乃朕所器重之大臣,自當爲朕解憂排難,而非遊說朕棄國降他人也。方纔所言,實令朕失望至極!”
“臣知罪!”安興貴見自己無法說服李軌,只好明哲保身,轉變思想,連忙謝罪道,“臣當盡心盡力效忠皇上!”
“好,安愛卿,請平身吧!”說著,李軌的臉色緩和了許多,神情嚴肅的面龐上竟露出一絲微笑,雖極淡,卻令安興貴安心了。
出了莊嚴肅穆的大殿,安興貴就朝弟弟的府邸疾步走去。穿過幾條曲徑,繞過花香撲鼻的園圃,他便來到了一座古色古香的大宅院。恰巧,一位眉目清秀的家僮從府門內閃了出來。他舉目一望,瞧見安興貴朝自己這兒走過來,就小跑似的走上前,把他迎進了門。
這時,安修仁正坐在廳堂一面動作優雅地舉杯品茗,一面低頭沉思。他聽到家僮稟報,猛地擡起頭,一見兄長走過來,就趕緊站起身給他施禮請坐。安興貴有密事要與弟弟商談,不便在來人來往的大廳傾心相談,因而就附在他的耳邊說了聲。安修仁會意,立馬把手裡的茶具擱在矮幾上,起身領著兄長向自己的書房走去。
來到散發著濃濃書香氣息的書房,安修仁請兄長就座,然後親自替他泡了杯綠茶。接著,他在身邊那把硃紅色的鏤花木椅上坐下。安興貴沒有馬上開口說事,只是默默地啜飲著幽香四溢的佳茗。安修仁瞧見兄長神色凝重,很快就猜到了是怎麼回事。於是,他壓低聲問句:
“兄長,皇上沒有采納你的諫言?”
“沒有!”安興貴簡短地回答了句,沉吟一下,又補充道,“李軌的態度很堅決,不論我怎麼勸,他就是不肯歸順大唐,唉!”
“這事,其實我早就料到了。”安修仁口氣平淡地說,“以皇上的性格,他是決不會輕易向他人俯首稱臣。更何況,因上次拒絕大唐的封爵而稱帝得罪了大唐皇帝,因而怕舉兵降唐後遭他殺害。這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大唐皇帝天生胸襟寬廣,是不會計較前嫌。何況現今是用人之時,皇上怎麼會因那點小事殺誠心歸順自己的人呢?”安興貴解釋道。
“我也深知大唐皇帝寬容仁愛,因而天下英雄豪傑紛紛歸附於他。”安修仁點頭認同道,“大唐皇帝肯定不會殺害皇上,可皇上並不這麼想啊!”
“你說的也對!”安興貴想了想說,“李軌心裡十分忌憚皇上,怕自己一旦解甲歸唐,便成了刀俎之上的魚肉,任人宰割了。所以,儘管他清楚自己勢單力薄,無法與強大的唐軍相抗衡,也要破釜沉舟搏一回。如此看來,我先前在皇上面前的許諾要落空了,這可是我最不想看到的呀!”
“這是肯定的!”安修仁說道,“看來兄長是不大瞭解皇上呀,他這人出身將門望族,心氣高傲,寧爲玉碎也不爲瓦全。因此,降唐是萬萬不可能!”
“就這一點,我還是挺佩服李軌的,此人確有一股英雄氣!”安興貴忽然感嘆道,“只可惜天命不歸他,不久自當滅亡,真是可惜了他!”
“是呀,命由天定,豈可逆天!”安修仁也流露出一絲惋惜之情,“這就叫生不逢時,奈何奈何!”
說到這,兄弟倆突然默然無語。過了會兒,安修仁替大哥擔心了,問道:
“兄長,你不能完成使命,那大唐皇帝不會責罰你嗎?”
“會呀,果真如此,皇上一定會重重處罰我的。”安興貴語氣沉重地說,“兄長我來大涼之前,就當著皇上和各位大臣的面下了軍令狀,如若不能拿下河西,便任由皇上處置。修仁,你也知曉河西對大唐有多重要。倘若兄長我真不能取下河西,完成使命,那皇上肯定會要了我的小命哪!”
“真是這樣?”安修仁喃喃說句,“可如今皇上不肯聽你的諫言歸附大唐,那兄長該怎麼辦呢?”
“辦法倒是有,就看你肯不肯幫兄長了。”默然良久,安興貴對弟弟狡黠一笑,意味深長地說道,“若你肯幫,那兄長我就可轉禍爲福了。”
“此話怎講?”安修仁撞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低聲問句,“兄長之事,我能幫上什麼忙呢?修仁愚鈍,請兄長明示!”
“兄長此言不虛,就怕你不肯出手相幫呀!”安興貴微微一笑說。
“兄長,請你放心好了,只要我能做到,就一定會盡力而爲!”安修仁發誓般地答道,“請兄長直說吧!”
“好,既然修仁你如此念及手足之情,那兄長我就直說了!”安興貴面露喜色地高聲說道。
“請說吧,兄長!”安修仁面部表情仍然輕鬆淡定,可心頭忽然七上八下,有些忐忑不安了。此刻,他壓根兒就不知道兄長要自己幹什麼。
“勸降一事已宣告失敗,所以要取下河西之地向皇上交差,那就只剩下攻城這一下策了。”沉吟一下,安興貴無奈似的搖頭說道。
“攻城?”安修仁驚詫道,“兄長,你隻身前往大涼,並無一兵一卒,如何攻城哪?”
“兄長手中是無兵馬,然在涼州頗具威望,擁戴我的人也不在少數。”安興貴信心十足地說,“只要我振臂一呼,羌胡之兵必應聲雲集於我麾下。”
“兄長之言不無道理,我們安氏世居涼州,爲涼州豪望,深得羌胡擁戴。只要兄長舉事,他們定當呼應。”稍頓,安修仁又嘆著氣說,“儘管如此,可畢竟兵力有限,難以與大涼軍相抗衡,到時恐難取勝哪!”
“李軌兵馬雖多,然君臣不同心,將帥不用命,不足爲慮也!”安興貴不以爲然地說,“羌胡人馬雖不多,卻皆肯用命,何愁不能擒李軌!”
“兄長,你過於自信了。”安修仁一臉憂慮地說,“今大涼人心雖有所浮動,但大都忠於皇上,若遇兵臨城下,必將會三軍用命,力保城池不失。到時,兄長兵敗,必爲皇上所殺,且滅我安氏九族。如此,我等子孫有何面目去見列祖列宗呢,請兄長三思而後行!”
“凡欲成大事,必有冒身死滅族之決心!”安興貴言辭激越道,“如若能擒住李軌,取下河西,那必能得到皇上重賞,加官進爵,世代榮祿。”
“而今你我都是朝廷大臣,深得皇上信任與賞識,可謂榮祿已極,又何必冒險去另求功名呢?”安修仁反問句。
“大涼偏安一隅,無帝王之氣,不久必爲大唐取代,到時我們只有死路一條,談何功名榮祿?”安興貴駁道,“修仁,你也是飽讀詩書之人,難道還會看不清天下形勢嗎?今大唐國運昌盛,兵強馬壯,不用多久便能掃平諸雄,一統天下。如若此時,我們能爲大唐建功立業,博取功名,必能使子孫萬代享盡榮華富貴。若不思進取,固守於大涼小朝廷,待其滅亡之時,也就是你我的末日。到時安氏斷送在你我手上,豈不愧對列祖列宗!”
“兄長說的也對!”安修仁思忖著說,“只是……現今大涼尚能自保,待其搖搖欲墜之時,再起兵反之,不是更好嗎?”
“修仁你可以慢慢等,可兄長我已經沒有時間了。”安興貴急忙說,“我與皇上約定的時日將到,如若延期必受處罰。修仁,難道你願看到爲兄之頭懸於開門嗎?爲兄跟你說句心裡話,約期到時,我一定返回大唐,交由皇上處置。爲兄頭可斷,然不可背叛大唐,不可做不忠不義之逆賊!”
“修仁深知兄長爲人忠義,不會久留大涼。然兄長無功而返,恐爲李淵所斬。”安修仁爲難地說,“可貿然舉兵起事,又恐反遭其害,唉!”
“修仁,你也知道兄長我向來謹慎行事,不會做毫無把握之事。故而,你大可放心,只要你我兄弟同心協力,事必成!”安興貴堅定地說。
“但願如此吧!”安修仁考慮了半天,終於同意道,“不管前途如何,我都要與兄長同甘苦共患難。因爲,我不忍心兄長因違背旨意而罹難!”
“修仁,你真是我的好兄弟啊!”安興貴激動得一把握住弟弟的手,深情地說句。
彼此沉默地對視了好一會兒,然後動情地望著對方微微笑了笑。接著,他們兄弟倆一起出謀劃策,制定切實可行的周密計劃。
次日,安興貴兄弟就按照既定的計劃悄悄地展開行動。他們分頭秘密前往各處羌胡部落做思想工作,動員他們起來反叛大涼,歸附大唐。部落首領們大都對李軌不滿,心生怨恨。同時他們又非常信得過安興貴兄弟,經他們一番入情入理的勸說,很快就紛紛表示願跟著他們兄弟倆舉兵起事,團結一致攻打涼州,活捉大涼皇帝李軌,然後歸順大唐。安興貴看見羣情激昂,衆志成城,不由欣喜萬分。他與衆部落首領商量好了起事的時間,然後就日夜兼程地趕往庫門,與弟弟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