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這幾天有點忙,沒時間碼字,好在快忙完了)
這位大清狀元馬屁拍的之深刻,爲人之無恥,抄的許仙都臉紅。
簡直就是胡人不入侵漢人的江山,這漢人便完蛋了,老天爺也不再眷顧中原。
好在這傢伙不知道西方神話,否則什麼神滅世人,他都編造得出來。真到那份上,他就不會是小小的狀元郎了,絕對又一丫的董仲舒。
但是有什麼辦法?爲了好名次,爲了氣運,還是要抄他丫丫的。
看許仙寫考題時咬牙切齒兇惡的樣子,巡到他這兒的差人小腿肚子直打哆嗦。
許仙可是個兇人啊!他這萬一做不出來,牽怒於你我,那豈不是白白吃了苦頭?
老實說,雖然許仙大街上刷氣運的行爲結束了,但是也造成了他在“體制內”的名聲實在是不好。沒有人不怕他。
這本是高高在上,俯視蟻民的人物,卻是那麼的丟面子。
沒錯,許仙打了他們,搶了他們銀子(在他們看來這付銀子給百姓看病,便是搶他們銀子)也好,他們都不覺得。因爲許仙與老朱的關係太好了,有老朱護著,這搶了也就搶了。他們認了。
這權臣佞臣欺壓他們這些“君子”,這不是正常的嗎?反倒是他們既要向打傷的百姓道歉,又要付治病的銀子……他們記恨於心。從古自今,沒有這樣的說法,這纔是真真地在羞辱人。
正因爲如此,許仙雖然在鹿鳴宴上一鳴驚人,結識了不少士子,入了士子們的大團體,但是他們反而下意識地希望許仙學業(yè)不成,千萬不要高中。
這樣下意識的行爲,連帶著許仙的威名更盛。
名望、威名,都是名。名之所在,人之所注,氣之所聚。
剛剛抄改完這大清狀元郎的文章,許仙剛停下筆,便注意到自己的氣運又多了。
他不由低頭看看這文章,也不知道是感激他纔好,還是對華夏漢人哀悼一聲纔好。
雖說這八股文起於明,但是明朝的皇帝奇芭太多,這有不愛上朝的,有不愛做皇帝做大將軍的,有愛做木匠的……更有這以罵皇帝博清名的士林……
多麼奇芭的朝代,多麼奇芭的皇帝,多麼奇芭的士子……這便是許仙準備了半天不得不放棄明朝狀元,選擇清朝的原因。
不管怎麼說這清朝的文章絕沒有敢譏諷皇帝的,爲了這氣運,許仙都不知道自己是對是錯了。
特別是這濁氣竟然隱隱露出了親近之意,許仙更是鬱悶的無以復加。
對也好,錯也罷。抄了也就抄了,許仙也就不再去想它。
取出美食,手—揮,去掉外層的鬼氣,那冰凍開始融化。
不要看這時代沒有冰箱,但是先把做好的飯菜凍住,再包上一層鬼氣。這比冰箱還冰箱,只要鬼氣不散,這冰便化不了。再加上急速冷凍,這飯菜加了熱,幾乎與才做好的—般無二。
只看許仙附近考監(jiān)的同窗,那一副口水直流的樣子,便可明白。
如果不是這考監(jiān)無法隨意走動,早聚了一幫人。
說到冰,今年的考官大人絕對是幸福。鹿鳴宴上都有冰塊,這科考自然也是少不了。
大人們的審卷室裡,—桶桶的冰塊散發(fā)著寒意,驅散著暑氣,這南京,至少是這個地方,是一點兒暑氣也沒有。
士子們做好的卷子已經(jīng)是送了進來。
三位考官大人也開始了閒聊。“噫,民爲本、社稷次之,君爲輕。今科考題不知哪位大人所出,實在是大有水準。”
這儒家的學子,無論是何門何派,哪位賢人的弟子,對於亞孟的民爲本,都是不得不認賬的,甚至大加讚揚。
因爲在古代,這民並不僅僅是平民百姓,而是士農(nóng)工商全有了,甚至在某些儒家弟子的解讀下,這“民”只有一個,天下士紳。至於其他階級。
工商不說,平民百姓直接換了個稱呼,泥腿子,—腳踢了出去。
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自然也就有了“明朝皇帝與民爭利”的傳說。什麼“礦”啊,什麼“士紳納糧”……這捱得上老百姓嗎?士紳本就是統(tǒng)治階級。
扯遠了,就是說在這樣的認識下,是絕沒有人說這“民本”不好的。
“這是丞相大人親點的考題。”主考官泄露“天機”說道。
“原來是丞相大人,果然是高瞻遠矚。”
“看看這篇文章,把皇權與民權並立,了不起,了不起!實在是了不起!”另一個也不甘示弱,讀起了這士子的文章。
三人聽了無不讚許。“噫!以相領百官,百官治於民……好,好,好!寫的好!”
“這個就評爲甲等。二位大人以爲?”主考官問道。
“同意。”
“同意。”
一篇民爲本,大多是有意無意寫了皇權與相權的問題。這是明初,雖說經(jīng)歷了戰(zhàn)亂,但是正是如此,纔開闊了士子的眼界。就是不明白皇權與相權關係的,也寫了民心民意的文篇。
皆大歡喜。
直到……
嘶-
一聲抽冷風,吸引了其他二人的注意。
“怎麼了?”
“二位大人看看這文章。”
“怎麼了?民爲本……胡鬧,胡鬧!實在是胡鬧!這是哪個士子的文章!”主考官勃然大怒。
從宋代開始,科舉開始實行糊名和謄錄,並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到審卷官手中的文章不僅沒有名姓,就是字跡,也是小官的字跡。
另一人放下手中的卷子,問道:“大人,發(fā)生了何事?”
“何事?你聽聽這句:君當與民知,民知,共監(jiān)百官。百官賢則天下安,百官貪腐,天下必亡。故,官爲牲口,當時時鞭撻以行……無禮,無禮至極!”主考出離了憤怒。
不要以爲這主考是禮部官、員,便是禮部做主了。實際上他王文做得上主考,是他分明體會深刻了李善長的佈局,即:以相權限制皇權。
可是這個士子的文章呢?通篇都是教皇帝防著百官的,並告訴皇帝這百姓比百官要值得信任多了。
若不是這文章到了他們這,有多人審過,王文都能氣得當場撕了。他甚至在心中罵著:這個魂淡,到底是哪—個?我倒想知道這魂淡還到底是不是士子?還什麼百官好大言,好欺上瞞下……什麼天下,中央歸朝庭,地方歸百官。有如樹木,主幹健壯,枝葉全無,長久不得……又什麼百官不過捕蟲之鳥,鳥不在,樹仍在;枝葉若無,天下必亡。是故,民爲本……魂淡,你自己知道就算了,但是這事能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