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不見,阿瞞的嗓門倒是大了不少,李某竟然沒有聽出你的聲音,誤以爲是哪家的野狗跑出來肆意亂吠。近前一看,原來是孟德啊!”
“李、、、盟主別來無恙。曹某方纔失言了,盟主勿怪。”被李利當衆羞辱的曹操本想惡語相向,但是話到嘴邊卻被他生生嚥了回去,轉而壓低語氣,佯作心平氣和與李利見禮。
也許曹操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他內心深處對李利頗爲忌憚。再加上,在昨夜之前他便與李利相處多日,一直時刻陪著小心,處處迎合奉承李利,無形中讓他被迫習慣了這種交流方式。是以他沒見到李利之時可以肆意謾罵,但是真正面對李利的時候卻顯得底氣不足,本能地改變態度和語氣,再不敢逞口舌之利。
說白了,便是長期屈居李利之下,猛然間吐氣揚眉,曹操頗感不適應。
“孟德無須多禮,李某一切安好。”
站在城樓上,李利皮笑肉不笑的敷衍一句,旋即話鋒陡轉:“看這陣勢,孟德來了,李某若想無恙只怕不易。然,孟德當知,李某征戰多年,歷經大小百餘戰,無數次刀口上舔血,直到現在李某依然活得好好的。是以孟德此番盛情挽留李某於此城,恐怕是枉費心機,李某身系五十萬大軍的前途命運,實在是身不由己,不得不辜負孟德一番好意。”
臨末。李利神色平靜的補充一句:“此外,你我也算舊識,李某理應提醒孟德一聲。此番我若無恙,那孟德的處境就相當危險了。”
曹操聞言眉頭一皺,暗忖道:“威脅,這是赤裸裸的威脅!李利這廝當真好生狂妄,死到臨頭了竟然還敢威脅於我,倒是不愧爲天下第一霸主!”
暗生感嘆之餘,曹操不禁有些擔憂。因爲李利確實是個非常難纏的大奸雄。姑且不說其人帳下猛將如雲,單說其自身便是一位能征善戰、勇猛兇悍的沙場宿將。征戰至今未逢一敗。最爲可慮的是,確如李利所說,他經歷過無數次險象環生的危機,卻屢屢化險爲夷。逃出生天。
想及這些,曹操的心頭不由得蒙上了一層陰影,隱隱感到此次若想一舉誅殺李利只怕沒那麼容易。尤其是看到李利有恃無恐的出現宮門城樓上,曹操便莫名地心頭一沉,隱隱感到不安,感覺自己好像有把柄落在李利手裡,似乎遺漏了什麼
。
頓時曹操心中疑竇叢生,目光閃爍,看向李利的眼神愈發陰冷犀利。沉聲道:“大將軍果然好氣魄,處變不驚,臨危不亂。著實令曹某好生佩服。只是大將軍似乎並沒有看清形勢,尚不知將軍此刻已然身陷囹圄,插翅難逃!”預感到不安,曹操便出言試探,想看看李利究竟有何依仗,以致身陷絕境居然這般有恃無恐。
李利聞言後輕輕點頭。毫不掩飾的坦言道:“目前形勢於李某而言確實不容樂觀,說是危在旦夕亦不爲過。李某萬萬沒有想到袁本初竟有如此胸懷。居然捨棄祖宗基業於不顧,將冀州拱手送於孟德。此舉著實讓我大感意外,始料不及;易地而處,李某自認沒有這份氣魄,也沒有如此捨己爲人、爲他人做嫁的博大胸懷。
而整個謀劃當中,孟德的所作所爲亦讓李某刮目相看,驚歎不已。孟德以身作餌,冒死領兵前來與我會盟,忍氣吞聲、低眉順目,處處謹小慎微,藉此打消李某的疑慮,繼而一步步誘我入城。與此同時,孟德不惜自損五萬精兵而取信於我西涼將士,這等視人命如草芥的膽識氣魄,李某自愧弗如,甘拜下風。
是以袁本初慷慨凜然拱手讓江山,曹孟德以身作餌誘我入甕城。事已至此,李某不得不承認,爾等當真是好算計,好心機,好謀劃,李某此番被爾等設計陷害,著實敗得不冤,心服口服!”這番話亦真亦假,褒貶相加,的確是李利有感而發,稱得上是肺腑之言。
事到如今,身陷絕境的李利纔算是真正識破了曹操和袁紹二人的整個謀劃。
顯而易見,鄴城之戰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陰謀,一個專門針對李利而精心設計的絕殺死局。
淮南袁術前一刻被剿滅,後一刻冀州袁紹便登基稱帝,此舉霍然是挑戰李利身爲諸侯盟主、天下兵馬大將軍的權威。緊接著,袁紹封賞天下所有諸侯,甚至連各路諸侯帳下有頭有臉的文臣武將都逐一封賞,唯獨將李利放在最後,封賞他一個不入流的雜號將軍,並特意指明讓他永鎮西域;言外之意便是暗指李利只配與西域蠻夷爲伍,不配執掌大漢兵馬。這是明目張膽的公然挑釁,肆無忌憚的羞辱李利,藉此挑起他的怒火,從而引誘他率軍攻打冀州,圍攻鄴城。
當這一步計劃達到目的之後,接下來纔是重頭戲。袁紹以拱手讓出冀州作爲交換條件,出兵出力出錢,換取曹操以身作餌,冒著生命危險率軍與李利會盟,並設法誘使李利集中所有兵馬直接攻打鄴城,從而實現畢其功於一役的戰略目的。
而這恰恰是整個計劃中最重要的一環。如果李利分兵攻打冀州其他郡縣或城池,那麼屯軍於鄴城的袁紹便不得不分兵阻擊,節節抵抗。如此一來,冀州大軍就會分散出去,無形中削弱軍力,從而無法集中優勢兵力在城中設伏。倘若袁紹執意不分兵,那麼整個謀劃就會露出破綻,以李利久經沙場的統兵經驗必定能夠看破虛實,繼而導致整個計劃徹底落空,化作泡影。果真如此的話,以身作餌的曹操必然難逃一死,誘敵不成反倒成了羊入虎口,自己找死。
所幸,皇天不負苦心人。曹操以自身性命和五萬精兵爲餌,誘使李利調集十幾萬戰騎圍攻鄴城併成功地將李利誘入鄴城。至此,整個謀劃完成了最爲關鍵的一步,將原本只有五成勝算的絕殺計劃提升至九成,已然勝券在握
。
實際上,曹操和袁紹之所以煞費苦心制定這個絕殺計劃,是因爲他們深知李利其人詭計多端,身經百戰,用兵之精妙絕對不在他二人之下。是以尋常計謀或策略根本瞞不過李利的眼睛,只能是枉費心機,徒勞無功。何況李利麾下謀士極多,其中不乏驚才絕豔之輩,比如軍師郭嘉、陣前主將周瑜,以及久經沙場的公孫瓚等將領。這些人都不是善善之輩,或聰明絕頂或征戰經驗豐富;尋常計謀即使能夠矇騙李利,卻矇騙不了這些人。
所以曹操和袁紹二人謀劃許久,經過半年的籌備,最終選擇了以自身爲代價,袁紹讓地盤,曹操擔風險,二人通力合作,假戲真做,誘使李利率軍入城。因此,整個謀劃與其說是處心積慮的陰謀,不如說是以自身性命和江山爲代價的陽謀。
陰謀尚有破綻可循,存在許多假象,極有可能被智者識破。但實實在在的陽謀卻是無跡可尋,一切都是那樣真實,不留破綻不留死角,是以陽謀纔是王道。不管李利如何英明睿智,郭嘉如何奇謀迭出,周瑜如何用兵如神,最終都被親眼所見的事實所矇蔽,一步步走進甕中,墜入必死之局。
站在宮門城樓上,李利心思急轉,回憶著之前所經歷的一切,尋根溯源,迅速理順了脈絡。直到此時他恍然發現,自己之前的直覺是對的,對危險的判斷絲毫不差。只可惜他仍然相信自己所見到的事實,而對這種直覺抱以懷疑態度,最終被曹操和袁紹合謀算計了。
大錯已然鑄成,後悔亦是徒然。
爲今之計只能是坦然面對,孤注一擲,全力一搏。此刻李利心中所想的已經不是此戰的勝負,因爲勝負已定、無力迴天,他現在所想的是生死,是如何逃出生天。
“大將軍果然了得,僅僅幾個時辰而已,將軍便已洞察一切。想來大將軍已經猜到了,爲了賺將軍入甕,曹某和本初兄爲此謀劃了半年之久,反覆推演,一次次權衡利弊,力爭做到天衣無縫,完美無瑕。而今終於僥倖成功了。”
聽到李利道破自己和袁紹的謀劃,曹操亦不隱瞞,坦然承認,但話語中頗爲感慨,乃至深爲慶幸。
話音一頓,曹操摒棄心中的雜念,朗聲道:“此番爲了能讓大將軍打消疑慮,曹某麾下五萬精銳將士爲此死傷殆盡,曹某對此痛心疾首。然而這一切都是爲了此刻的到來,只要能夠將大將軍永久留在此城,即使付出再大代價,曹某亦在所不惜。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李利神情微變,心頭一轉,瞬間扭曲了曹操話中的原意,沉聲道:“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負我,好一個曹孟德!現如今,天下諸侯都說我李利乃世之奸雄,今日看來,你曹操纔是名副其實的亂世奸雄!”
曹操聞言後臉不紅心不跳,裝模作樣的揖手道:“承蒙大將軍擡愛,這亂世奸雄之名曹某便愧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