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18章 金錢 (2)

類似問題我還碰到過很多次,案子出來之后有一個人要逃跑,跑之前給我們打電話,要30萬美金,給是不給?我們看了一下,他在我們這兒有股份,有股份我們就應該給他分紅,所以就批了這筆錢,作為分紅給他,我們也沒問他具體干什么。最后他跑到洛杉磯,前年又回來了,事兒也沒了。但就為這事,有一天我在車上的時候,接到一個電話,讓我過去協助調查,要我必須馬上到。我想了一下,給公司和律師打電話,我說好像我跟這個案子沒什么牽扯,你們律師去吧。后來田宇去了,去了以后對方就問這筆錢,說這個人跑的時候拿的錢是你們匯的,為什么給他錢?我們說他是股東,給他分紅,不是單給他分,別人也分,我也不知道他要跑。而且關鍵是那個時候誰也沒說他是罪犯、他要跑,那你該分紅的就得分紅。律師說了這個道理,這事就算沒了。

還有一件事也挺有趣,前兩年有一個著名的公司出了事,當事人的兄弟來找我,希望給點錢,一方面去“營救”,再一方面還有其他的事情。我見了他以后,當時就說可以,沒問題,大家都是兄弟,反正出來混不容易,出這么大事能幫就幫一下。可是接著他說要借錢,這事到底應該怎么處理?我跟一個好朋友討論了一下,決定給錢而不借錢,為什么呢?在這種情況下借錢給他,第一,明知不可能還還借,分明是糊涂;第二,你借錢要利息,給人感覺你不仗義;如果不要利息,你會覺得不舒服;還有就是借多長時間,借短了你知道收不回來,借長了什么時候收回來也沒譜,總之你借出去之后就會對這件事有一個念想,和給予的心態是不一樣的。另外,如果是借,他就可以理直氣壯地多借,反正給利息,借1000萬也是借,不會心存感念。

后來我對那兄弟講,也別借錢了,干脆拿點錢過去就完了,然后我們就說了個數,我說你明天下午來拿吧。這么一來,就轉化成另外一個問題了,就是說從哪兒拿這個錢?是從萬通拿還是從我個人處拿?最后我是預先提的工資,我等于把半年還是幾個月的工資先預支了,因為工資是稅后所得,我在公司預支我的工資最多是利用職權,占公家一點點小便宜,但問題不大,我想可以解釋得清的。但我清楚地知道這個錢應該由我自己出,不應該從公司出,因為他不是萬通的朋友,萬通也沒有這個預算來支付這個錢,并且法律上也不允許支這個錢。我個人花自己的工資,別人不會有什么意見,所以首先這就是個是非的判斷。另外,你給他錢,用什么方式給?你明知道給他這個錢他就有可能去行賄,如果行賄被抓住了那你就得跟他在法律上兜圈子了。所以為了不惹這個麻煩,我讓律師寫了一個東西,表明我送他這個錢只能用于合法目的,不能做違法的事情。我讓對方來拿錢時簽字,做出承諾,我再把簽字收起來,這事才算辦妥。

所以錢的事很玄,一不留神就變成了陷阱。你光顧仗義了,不問是非,錢一給出去,麻煩就來了。一般來說在所有的公司,你如果是這種創業者身份的董事長,你蠻橫不講理非要這么做也就做了,但是不能那樣做,這里頭是有是非的。

所以,目前最難處理的全都是這些處在法律邊緣上的問題。如果不清醒的話,隨時都可能被扯進去。從萬通最初開始,我在金錢的是非上就特別在意,所以到目前為止,就像王石說的,萬通的人不管是離開的還是留在公司的,沒有一個是因為錢被抓起來的。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經驗,就是要在中國特別復雜的社會制度變革當中弄清楚錢的是非,不清楚的時候寧愿不要,或者把它放在中間狀態。

在開始由全民聯營變成我們6個人的合伙公司時,我們就做過很多決議,決議說當時我們按照現行的制度變成了私人合伙企業,如果未來的法律政策不允許,或者有出入,我們就把公司再還給公家。我們還把這些決議做成了文件,大家也都認可。因為我管這個事,每次文件都加一條這類的話,就是說如果怎么著就怎么著,這就叫不欺暗室,雖然是合伙人,但你做的事將來拿到桌面上要沒有問題。所以,從那時開始到公司正常運營,一直到現在,我們在每一次的錢的問題上都很費心思。總之,錢的是非要特別在意,千萬別光看錢不看是非。

錢的是非有兩種,一種是法律性、政策性是非,這是比較剛性的:還有一種是道德的是非,屬于軟性的是非。比如說碰見弱勢群體,你個人又力所能及,幫助不幫助,這就是道德上的是非,不幫助其實也不犯法,但是你會被別人認為麻木不仁,面臨道德的壓力;所以道德的是非在中國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你怎么用錢,怎么花錢,怎么看待錢,在道德的取舍上往往有非常大的一個空間。一個人在這個空間的位置決定了他一生怎么把握金錢和自己的關系。

有很多人把錢放在口袋里,但也有人要給爹娘修個墳,他沒錯,法律上都是對的,但是別人指責他惡性消費,道德壓力就很大,盡管在中國盡孝本身也是一種美德。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個領導人、一個管理者,特別是民營企業的管理人,你在金錢上要特別考慮到道德的是非,就是你必須做到你所有經手的錢,出去的和進來的,要在道德上經受得住各方面的質疑。

比如說有一些民營企業的領導人有很多慈善之舉,捐了很多錢,可是他在企業經營當中又不斷在坑人,坑害股東,大家就會說,你不能對股東誠信,怎么能相信你對社會的回報和慈善的捐款是出自真心的?反過來,你如果特別認真,特別誠信,工作特別好,但是你從來不捐錢,也有人會說你對社會公益不熱心。所以,企業在這個問題上,特別是你——管錢的人要平衡這件事情。我們平衡這件事情的方法就是制定一個公益的戰略,每年有一個預算,這個預算跟我們的營業收入有一定的關系。我們開董事會就曾討論這個事,究竟是跟利潤掛鉤,還是和營業收入掛鉤?有人說用毛利,要是沒有毛利,說明公司不賺錢,那就不用捐什么錢了;也有人說我們應該用營業收入,只要有營業收入,就說明我們跟社會有一個交換關系,我們就應該給社會一個回饋;有人說是根據公司的管理費用成本,確定可以承受的一個幅度。總之,你要根據公司的一個合理的指標確定一個比例,然后每年堅持做這件事情,這是我們的一個戰略。

另一方面,我們把它納入公司的文化,把它當做價值觀來堅持,這樣的話在道德和企業經營上就取得一個平衡。如果你不這樣平衡,等于在金錢的道德是非上特別受牽扯,扯得你很難受。曾經有一個基金管理人給我打電話,說到另外一間公司的事,他說現在不跟他們打交道,說這些人在資本上老讓別人脫褲子套進去,人家拿他也沒辦法。他卻還在裝好人,還在捐錢,等等。錢的是非,除了法律政策的是非,還有道德的是非,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人一生的三個錢包

人(擴大說也可以指一個公司)一生會有三個錢包,他可以使用三種錢。一個是現金或資產,這些東西是物化的,可以看到。比如在銀行存了100萬,還有100萬房產、100萬股票,這是一個錢包,是可以計算的錢包。多數人每天在算的就是這個錢包。第二個錢包是信用,別人口袋里的錢你能支配多少。比如我給某某打電話借100萬,結果下午錢就到賬了。雖然這個錢在法律上是不屬于我的,但是我能支配的,這種錢比較難度量,它是抽象的、虛位的。在你急難的時候,你可能借到這筆錢,這是信用的錢包。第三個是心理的錢包,有人花100萬,覺得挺少的,因為他有一個億;有人只有10000塊,花了9999塊,心想完蛋了,要破產了。同樣一種花錢方式在不同情境、不同心態下,你感覺錢的多少是不一樣的。比如,在困難的時候,一塊錢對你而言可能頂100萬;當你有一個億的時候,就覺得100萬也似乎不是錢,尤其是在和平環境、生活無憂的時候。

所以,人一生就在不斷翻動著這三個錢包里的錢。第一個錢包里的錢是最容易度量的,也比較易于管理,就像煤球,踢一腳就踢一腳,臟了爛了反正都是那么一堆。第二個錢包是最難管理的,信用資產是飄在天上的氫氣球,它可以飛得很高,但也很脆弱,一扎就爆了。所以越偉大的公司,越害怕投訴,越害怕有人扎他的“氣球”。好的公司好的人用了別人的錢,用得多了也自然有人要監督你,所以第二個錢包輕易不能打開;但是不打開調動的資源又有限;資源調動得越多,信用越大,你也越脆弱。所以,公眾公司容易被丑聞打倒,而私人家族公司反倒不怕。第三個錢包實際是心理感覺。

有兩種感覺決定錢包的大小,一種是情境的變化,順利和困難時支出錢的多少會讓人有心理反差;第二種取決于錢的稀缺程度和它在你心里實際占的比例,而不是絕對的花了多少錢。同樣都花100塊,一個占50%,一個占10%,是不一樣的。人一生在調配錢包的時候,實際是每天都在算三個錢包。做一個好的企業,是要放大第二個錢包,調整第三個錢包,守住第一個錢包。守住第一個是根本,放大第二個來促進第一個錢包的增長,最后是調整心理預期和實際的風險控制,不讓自己處于高風險的地方,讓心理錢包總是很平衡。如果預期脫離實際,你的心理錢包老是不穩定,就會做出急躁的決定。

我們看一下第一個錢包是怎么鼓起來的。我算過人一生賺的錢大概有三個三分之一。第一個三分之一就是我們講的現金和資產,它是怎么掙來的呢,就是在專業化領域里慢慢積累,賤買貴賣,尋找價差,通過管理慢慢增長,賺的量取決于所占市場份額、整個市場的增長。第二個三分之一是全國人民給你發的獎金,所以你要做守法公民,等待人民發給你。什么時候發呢?我算過李嘉誠在1993年港幣兌換人民幣時賺的獎金,原來人民幣4毛錢兌1元港幣,1993年、1994年做了一次匯率調整,1元人民幣兌換1元港幣,港幣升值了一倍。在這之前李嘉誠掙的現金資產如果是100塊的話,一晚上就變成了200塊,第二個100塊沒有再付出勞動,這100塊錢就是全中國人民幫他掙的。但要拿這個獎金必須做好人,要熬得住不違法,發獎金的時候你得在,如果人民幣升值的時候你在坐牢,這事兒就沒辦法了。

第4章 原罪 (3)第31章 企業公民 (1)第42章 幸福 (1)第29章 偉大 (2)第12章 投資 (1)第21章 金錢 (5)第22章 政商關系 (1)第34章 企業家(上):王石 (2)第46章 女人 (2)第22章 政商關系 (1)第5章 合伙人 (1)第35章 企業家(上):王石 (3)第46章 女人 (2)第24章 政商關系 (3)第6章 合伙人 (2)第32章 企業公民 (2)第12章 投資 (1)第45章 女人 (1)第25章 關系 (1)第46章 女人 (2)第38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3)第22章 政商關系 (1)第42章 幸福 (1)第19章 金錢 (3)第37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2)第20章 金錢 (4)第36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1)第41章 歷史 (2)第10章 流變 (3)第30章 偉大 (3)第39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4)第26章 關系 (2)第1章 清清白白的湯唯干干凈凈地脫(自序)第16章 管理 (2)第13章 投資 (2)第22章 政商關系 (1)第47章 死亡 (1)第25章 關系 (1)第2章 原罪 (1)第23章 政商關系 (2)第47章 死亡 (1)第24章 政商關系 (3)第7章 合伙人 (3)第12章 投資 (1)第34章 企業家(上):王石 (2)第45章 女人 (1)第17章 金錢 (1)第42章 幸福 (1)第11章 流變 (4)第30章 偉大 (3)第47章 死亡 (1)第41章 歷史 (2)第45章 女人 (1)第38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3)第18章 金錢 (2)第13章 投資 (2)第32章 企業公民 (2)第2章 原罪 (1)第25章 關系 (1)第13章 投資 (2)第16章 管理 (2)第15章 管理 (1)第37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2)第21章 金錢 (5)第6章 合伙人 (2)第42章 幸福 (1)第37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2)第21章 金錢 (5)第15章 管理 (1)第16章 管理 (2)第42章 幸福 (1)第42章 幸福 (1)第13章 投資 (2)第37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2)第6章 合伙人 (2)第7章 合伙人 (3)第21章 金錢 (5)第7章 合伙人 (3)第41章 歷史 (2)第47章 死亡 (1)第18章 金錢 (2)第18章 金錢 (2)第30章 偉大 (3)第42章 幸福 (1)第44章 幸福 (3)第43章 幸福 (2)第5章 合伙人 (1)第8章 流變 (1)第25章 關系 (1)第30章 偉大 (3)第38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3)第47章 死亡 (1)第30章 偉大 (3)第10章 流變 (3)第16章 管理 (2)第9章 流變 (2)
第4章 原罪 (3)第31章 企業公民 (1)第42章 幸福 (1)第29章 偉大 (2)第12章 投資 (1)第21章 金錢 (5)第22章 政商關系 (1)第34章 企業家(上):王石 (2)第46章 女人 (2)第22章 政商關系 (1)第5章 合伙人 (1)第35章 企業家(上):王石 (3)第46章 女人 (2)第24章 政商關系 (3)第6章 合伙人 (2)第32章 企業公民 (2)第12章 投資 (1)第45章 女人 (1)第25章 關系 (1)第46章 女人 (2)第38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3)第22章 政商關系 (1)第42章 幸福 (1)第19章 金錢 (3)第37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2)第20章 金錢 (4)第36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1)第41章 歷史 (2)第10章 流變 (3)第30章 偉大 (3)第39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4)第26章 關系 (2)第1章 清清白白的湯唯干干凈凈地脫(自序)第16章 管理 (2)第13章 投資 (2)第22章 政商關系 (1)第47章 死亡 (1)第25章 關系 (1)第2章 原罪 (1)第23章 政商關系 (2)第47章 死亡 (1)第24章 政商關系 (3)第7章 合伙人 (3)第12章 投資 (1)第34章 企業家(上):王石 (2)第45章 女人 (1)第17章 金錢 (1)第42章 幸福 (1)第11章 流變 (4)第30章 偉大 (3)第47章 死亡 (1)第41章 歷史 (2)第45章 女人 (1)第38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3)第18章 金錢 (2)第13章 投資 (2)第32章 企業公民 (2)第2章 原罪 (1)第25章 關系 (1)第13章 投資 (2)第16章 管理 (2)第15章 管理 (1)第37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2)第21章 金錢 (5)第6章 合伙人 (2)第42章 幸福 (1)第37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2)第21章 金錢 (5)第15章 管理 (1)第16章 管理 (2)第42章 幸福 (1)第42章 幸福 (1)第13章 投資 (2)第37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2)第6章 合伙人 (2)第7章 合伙人 (3)第21章 金錢 (5)第7章 合伙人 (3)第41章 歷史 (2)第47章 死亡 (1)第18章 金錢 (2)第18章 金錢 (2)第30章 偉大 (3)第42章 幸福 (1)第44章 幸福 (3)第43章 幸福 (2)第5章 合伙人 (1)第8章 流變 (1)第25章 關系 (1)第30章 偉大 (3)第38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3)第47章 死亡 (1)第30章 偉大 (3)第10章 流變 (3)第16章 管理 (2)第9章 流變 (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都市| 永善县| 仙居县| 汶上县| 清流县| 天津市| 建水县| 九江市| 陇南市| 弋阳县| 鄂温| 庆安县| 金平| 神农架林区| 滨海县| 施秉县| 社旗县| 民和| 于都县| 合山市| 布拖县| 子长县| 库车县| 五原县| 怀来县| 玉环县| 鸡东县| 五寨县| 乌兰浩特市| 榆林市| 武功县| 茌平县| 清流县| 呼伦贝尔市| 六安市| 临汾市| 师宗县| 顺昌县| 东城区| 荣昌县| 达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