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闆發話,所有人沒有一個不支持的,特別是陳諮小小年紀,沒說幾句話就直接讓大家動手做,給所有人一個非常鮮明的特點。
那就是這外資的老闆完全不像國內的領導,丁點小事要嘰嘰歪歪半天,而是地地道道的行動派。
陳諮的帕傑羅裡有全套的圖紙還有三臺發動機的配件。
七個大工都有大羣徒弟,招呼一聲,車間裡立馬就動了起來。
陳諮讓宋君和謝宜華姚治中他們這幾個去處理事情,自個兒和胡可虎兩教授就蹲在了車間開始看各個大工們的表演。
不過陳諮首先就不滿意車間的衛生和次序,打算稍後讓姚治中他們引進ISO9000的質量標準和日本的著名的5S現場管理法。
國家92年才引入9000標準,現在基本沒幾個人知道,日本的現場5S管理法還要晚幾年,這都是能夠大幅提高工廠管理的好制度。
而日本啓源現在實力不錯,想來找一個這樣的專家不用太難。
幾個大工先拿著圖紙就在車間的會議室裡討論上了,有張遠航和邵在田在,各種問題都難不倒他們,不一會兒就給解釋了清楚明白。
兩位頗有名聲的教授的理論知識在國內來說都是各自領域頂尖的,只是他們對工藝細節不是那麼清楚而已,陳諮拉著他們過來,還有一個隱含的意思就是讓他們的理論結合技工們的工藝,看看能不能產生化學反應。
所幸兩個幹這行的教授,顯然經常下這樣的車間,看起來很是熟悉。
於是陳諮和胡可虎兩個成了看客。
首先就是那位邱定山的七級木工,帶著自己的徒弟們立馬拉開了架勢動起了傢伙,他們開始製作木模。
又有大工領著邵在田去看材料。
然後就是翻砂工開始配砂子,等模具做出來了後,就用模具在型砂裡面按模具製作出模型空腔。
稍後就把鑄鐵水澆在這個型砂模具弄出來的空腔裡,冷卻後就得到了原來木模一樣的器具,這就是整個鑄造過程。
這套流程就是著名的“砂型鑄造”,方法雖然老土,但是卻一直是發動機缸體加工必不可少的一道流程。
當然後來的很多全鋁製發動機的工藝有點點變化,譬如重力鑄造和金屬膜鑄造等等。
但是大體的流程還是差不多的。
這工藝其實挺有意思的,兩人一直津津有味的看著各個大工熟練的擺弄各種器具,實際上七八級大工直接動手的時間不多,多是在旁邊指導著做,關鍵的時候動動手看看標準和火候。
直到宋君和謝宜華兩個人來叫,陳諮才意猶未盡的跟了出來。
砂型鑄造的時間很快的,按照這些大工的手段,又不是大批量製作,陳諮估計及明早應該就可以看到初步的成品。
宋君謝宜華帶著陳諮和胡可虎觀看了下廠裡的工作進度。
這一個多周以來,由於職工們知道了自己工作的公司是合資公司,而工作關係還是保留著國家職工的身份,解決了這個最大的後顧之憂後,早點拿到工資成了所有人的迫切期望,導致工作熱情高漲,衆人拾柴火焰高,生產線的安裝倒是飛快。
“陳總,目前的這條生產線足夠應付每月5萬臺發動機的生產,至於整車組裝生產線,目前都在採購國內的設備,我設計的是半自動化的,預計可能需要20天左右。“
“所以前期的話只能夠使用原來的全手工的生產線了!”謝宜華站在現在空蕩蕩的一號巨大車間門口,對陳諮說道。
“趕得上工期就行,就目前發動機的研發情況,我估計就是一月後我們能夠小批量生產就不錯了,到時候手工生產就足夠應付了。”
看完預備大車間,四人整個工廠都看了一遍,胡可虎還一路和很多職工聊了聊天,發覺所有的職工除了對合資公司的各種嚴格工作要求不熟悉導致的忐忑外,更多的是對比以前高了快半倍工資的興奮。
……
“嗯!間隙在0.08mm左右,這個已經達標了,果然不虧是大工!”張遠航教授高興的舉起大拇指對著大家讚揚道。
一班人中,六級以下的技工都喜笑顏開,但是七個七八級工卻不動聲色,這樣的話他們聽到的多了。
不過邵在田可是專門做材料的,卻沒有感覺這麼樂觀,反而直接對著八級工田有才問道:“田老,如果大規模生產能夠達到這樣的精度嗎?”
田有才不加思索的道:“不可能的,這小批量的都是我們幾個老兄第手把手的弄出來的,也是六七級車工掌手的,大批量的生產現在即使有了日本這批好設備,能夠到0.11-0.13就不錯了!”
這話讓氣氛一頓,陳諮張、邵兩位教授明顯的露出大失所望的形色。
這批技工卻沒覺得多大的事,木工師傅陳秀天不大懂這道道,疑惑的道:“我們原來生產長江750摩托車,那間隙不是0.15都多嗎?這次提高了這麼多還不行?“
張遠航道:”確實是不行,長江750的動力多大啊!那是上了24-32p的大馬力發動機了,它的缸體巨大還沒事,現在這90cc的才5.5p動力左右,它的缸體這麼小,大家想象一下,如果間隙大了,氣都漏了啊!動力就軟了!“
這話說的簡單的,所有人都明白了,原來發動機越小,反而對這些加工精度的要求更加高些。
因爲排量越小,相對來說每點動力都相對的珍貴。
很簡單的例子30p的動力你損失十分之一還有27p,如果5.5p馬力的損失十分之那就只有不足5馬力了。
陳諮心下嘆了口氣,不由皺眉直接道:“各位前輩,現在有改進的途徑嗎?”
這羣老技工都看向田有才,作爲八級鉗工,他們是金屬加工老油條,也最是有發言權。
他沒多做思考道:“昨晚我就和張教授和邵教授交流過,省城研究所那邊提出來的解決途徑是可行的,武城第二鑄造廠那邊的技術,我們都知道,他們對型砂和工藝的改進都對初步產品的精度有良好的把控。”
“其次就是材料選擇。”
“另外,就是我們廠子裡的小夥子們的技術還有改進的餘地,這批日本的新設備比我們以前的好多了!“
“這樣多管齊下,以後應該能夠達到0.08mm甚至更高的精度……”
PS:陳秀天由書友提供
感謝“冷水洗頭會變傻”的打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