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二八五章 墻倒眾人齊推

楊開遠真的決定三路齊發了,不過作為一個老于戰陣的帥臣,他當然不會對三路都平均用力。楊開遠知道,這三個方向如果能夠打通,戰略意義最大的當然是向西,因為東北和山東實際上都能通過海運進行聯系,而河東則不行,如果塘沽軍能順利和河東軍勢連成一氣,所形成的軍勢力量簡直可以與折彥沖在大定府所部署的大軍相媲美。不過,向西也將是最難的一路,因為宗弼也防著呢!

如果是蕭鐵奴來用兵,也許他會選擇不顧一切,集中力量向西沖,但楊開遠卻不是,他還是比較傾向于先易后難的用兵模式。他的部署是:以六成的機動兵力進逼河間,將宗弼軍的注意力都吸引到這里,而由以次少數的兵力南下收取滄州南部和濱州、棣州,和山東軍勢連成一氣,最后也是最少的一路兵力,才是作為襲取灤州的奇兵。對于北上的這支兵馬楊開遠實際上沒有寄以很大的希望,這次用兵行動的重點還是以大軍牽制宗弼,而收戰果于塘沽南部的渤海沿岸州縣。當然,如果攻打河間的人馬進展順利,那就盡力向西。

楊應麒看到這個計劃之后就笑了,暗道:“大軍進入河間府吸引宗弼,其實還是跑到戰場上去‘守’。三哥究竟還是三哥,就是進攻了也是用‘守’去攻。”

在楊開遠動手的同時,楊應麒的文官系統也沒閑著。楊開遠的三路軍隊后面,都跟著一個頗成規模的文官團體。比如向南的這一路,只要軍隊進入濱州掃除金軍在這里的盤踞,跟隨其后的文官團體馬上就能接掌這片地面,分別負責人民安撫、錢糧屯運、刑法整頓和政策宣傳。漢廷中樞對于這些行政人才的準備已有多年,這些隨軍進入的文官,大多是漢廷中樞吸收其本地的人才到塘沽政學或管寧學舍培養,然后下放到地方上歷練過的干臣,有這些人在后面跟著,楊開遠的軍隊便可能真正做到得一地,拓一地,甚至做到因糧收兵于本土,越戰越強!

這三路兵力幾乎是同時行動,往北邊的秘密行動由張忠漢領銜,兵馬五千人,從海路進發,登岸后直取灤州南部的據點馬城。楊應麒的樞密系統為這次行動提供了一個謀略上的輔助,那就是馬城的一員守將曾和漢軍這邊的官吏眉來眼去,并答應一旦兵臨城下會開門出迎。

李世輔也在張忠漢的隊伍之中,他統領著一個百人隊,如果不是因為對這一帶的地形不熟,他非搶著作先鋒不可!

這五千人在離開灤河入海口約三十里的地方,趁著夜色悄悄登岸。金軍雖然有防著漢軍從海上來襲這一著,但以金軍如今的兵力,畢竟不可能在上百里的海岸線上步步都有重兵把守,只能隔一段距離設立一個哨崗而已。

漢軍登陸的這個地方,其實也有哨崗監視,但因為守衛早已為漢軍的密子收買,所以這支漢軍才能來得神不知鬼不覺。不過,盡管塘沽到這里的海上直線距離并不長,但由于沒有合適的港口,所以兵馬、物資的卸載就顯得很慢。

李世輔是第一批上岸的五個百人隊之一,上岸時才二更,眼見二十多艘小船正忙忙碌碌地來回與大船與海岸之間,不知還要多久才能將人馬物資卸載完畢,便來見張忠漢,請他允許自己率兵先取馬城。

張忠漢吃了一驚,說道:“如今船上的物資尚未卸載完,兵馬也才五六百人上岸,如何去得?”

李世輔道:“我們這次北上是奇襲,若失了先機,這奇襲也不用干了。我們才五千人,如果迪古乃那邊有了準備,那就算物資都全了也不是他的對手。”

張忠漢看了李世輔兩眼,對這個從西邊來接受“重點培養”的小伙子并不信任,像他這樣從基層一步一個腳印升上來的將領,對于有家世背景的子弟一般都不怎么看好,不過,偏偏除了李世輔之外還有兩個小隊長也都贊成李世輔的主張,并愿意接受李世輔的節制前去奪城。張忠漢道:“軍隊打的是后勤,是糧草!大將軍那邊,就是因為糧草不繼,白白有十幾萬的精兵強將也沒法南下,你們這些年輕人,別把打仗看得太兒戲了!”

李世輔道:“那怎么相同!大將軍那邊無法南下,正是因為那是大軍,沒有糧草輕易動不得。但我們這邊是‘小軍’,只要隨便得到一點補給也能撐個十天半月。我們如今隨身帶有干糧,這些夠我們撐到后天了!馬城雖小,但只要能順利進去,我們這幾百人便能因糧于本地!”

шωш⊙ Tтkд n⊙ ¢o

張忠漢打仗是把硬手,話卻說不過他,再則李世輔的話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猶豫了片刻終于答應,說道:“好,你們先出發,不過不是去奪城,是去探路。”

李世輔心想:“等軍馬一動,那就可以隨機應變了。”便道:“末將領命!”

便以那個和馬城將領有聯系的密子作向導,引了三百人連夜出發。歸他直接統領的一百個士兵只和他相處了七八天,但這些士兵都是年輕人,李世輔是個激情漫溢的好漢,很容易就與他們打成了一片,另外兩個小隊長也都和李世輔相契,所以剛才才會那么幫腔。三百人走出一段路程后,在無人曠野中李世輔下令停下,說道:“遼口軍學那幫鳥人總說我們塘沽軍只會守不會攻,甚至說我們一場勝仗也沒打過,今天便讓他們看看我們會不會打勝仗,如何?”

豎立一個憤怒的對象,乃是激發士氣的不二法門,眾士兵在塘沽服役,自然對塘沽軍勢帶有一份自尊與自豪,所以聽到遼口軍學非議楊開遠的言論后無不跳腳,這時聽了李世輔的話,怒氣和自豪一起迸發,均道:“愿隨李校尉建功立業!”

整頓人心后行軍又再次開始。那個作向導的密子對道路極熟,取一條捷徑,于天方亮時,便已到了馬城外頭。

其中一個校尉徐常智對李世輔道:“我們才下船便行軍,走了一夜,人馬都疲了。再說張將軍只命我們來探路,可沒讓我們來奪城,不如先找個偏僻的地方休整一番,以待后面的援軍。”

李世輔往士兵們的臉上望去,見他們雖有在喘息的,但精神都旺,便說道:“大家還有精神,可以作戰!張將軍雖然有命令,但我們都到了敵城邊上了,如何還能猶豫?”

另外一個校尉黃震也贊成李世輔的說法道:“我們請命先行,本來就是犯險取功勞來著,難道真是為了來探路嗎?”先前那個校尉一聽便沒話說了。

李世輔便下令眾人就地作戰前休息,隨時準備動手,又派那個密子入城聯系那個有意叛降的將領周家齊。那密子不久便回來了,傳達消息道:“周家齊聽說我們來又高興又擔憂,還抱怨說:‘怎么來得這么晚!’”

李世輔問:“出了什么事情了么?”

那密子道:“迪古乃派來的巡城將領就在城里,所以周家齊不敢動手。”

李世輔問:“迪古乃派來那人帶兵馬沒有?馬城里面又有多少兵馬?漢人多少?契丹多少?女真多少?歸周家齊統率的又有多少?他可控制著哪個城門?”

那密子道:“那人只帶了十來騎,馬城里只有八百多兵馬,大多是漢人,女真不多,契丹有一百多。歸周家齊直接統率的有三百多人。馬城只有東西兩個門,周家齊控制著西門。”

“好!”李世輔道:“你馬上去告訴周家齊,我現在就要進城!讓他點了人馬準備開城接應。”

密子才出發了一會,李世輔不等他回來便下令向馬城西門出發,三百人馬到得城門下。馬城城墻不高,城上站列著若干兵丁,望見李世輔等來也不叫喊,想必都是周家齊的人。一個將領探出頭來,說道:“李將軍,你怎么就來了?現在時機不對!”聲音中十分彷徨,旁邊又站著那密子,想必這人就是周家齊。

李世輔道:“怎么時機不對?后面大軍就要到了,這么樣一座小城,就算全力防備也擋不住大軍一沖!要建奇功,就得趕在大軍開到之前。你快開城門,讓我進去!”

周家齊無法,只好開了城門,李世輔進了城,問周家齊道:“迪古乃派來的巡城使者現在何處?本城主將在何處?”

周家齊說:“巡城的將軍,現在正在主將鄂洛家里歇著。”

李世輔道:“那你派個人給我帶路,我這就去取他二人首級。”周家齊便指了他的副手出來。周家齊手下有三百人,這時都已結束待命,李世輔便將人手分為三撥,每一百名塘沽正軍配備一百名降軍,徐常智留下看守西門,黃震隨周家其去勸說城內其他兵將投降,他自己帶著周家齊的副手,徑朝馬城守將鄂洛家里而來。

這時天色方亮,城內軍民沒有輪到值班的都還沒起身。李世輔一行踩到鄂洛府前,一個降軍頭目拍開大門,門子打著哈欠開門,不悅道:“干什么啊!這么個大早的……啊!你們……”

早被李世輔縱馬踩翻,幾十個兵將分別看住前門后門、偏門角門,一個降軍頭目逼迫著鄂洛的家人指認鄂洛和那巡城使者睡臥的房間,沖進去將這兩個還在被窩里的北國大漢揪出來綁了。

李世輔問周家齊的副手:“認清楚了,是這兩個人么?”

周家齊的副手道:“是!絕對沒錯。”

“好!”也不聽那兩人高聲呼嚷,便讓手下割了二人首級,傳示城內。

這時周家齊已到東門,勸說馬城另外一個有實權的將領耶律兀剌,耶律兀剌雖然心動,卻還不敢就動手,誰知李世輔已將鄂洛和巡城使者的首級送過來了,耶律兀剌看得心膽俱裂,心想:“現在大金已經完了,撐不了多久。我若不想跟著死,投降是遲早的事!何況他們現在又控制了局面,連鄂洛都死了,我若不降,馬上就得和鄂洛一樣!”于是指天發誓,愿意效忠。又說道:“現在東西二門都已被我們控制,但城內還有不少鄂洛的死黨,不如我們留下二百人守住西門,其余人立刻出發去把鄂洛的死黨給剿了!”

周家齊大喜,耶律兀剌便將東門交給黃震,又留下副手帶領一百弓弩手幫黃震防守,自己帶了一百多步騎和周家齊一起去剿殺鄂洛的余黨。

變起突然,鄂洛的余黨來不及集結,見到鄂洛的首級后又是慌張又是恐懼,大半在周家齊和耶律兀剌的威嚇下棄械投降,但仍有少量悍勇的女真奮起反抗,但人數既少又分散,不久便被周家齊和耶律兀剌二人剿殺干凈。兩人綁了降軍,拿了首級來向李世輔報功。

這時西門傳來消息,原來張忠漢雖然答應了讓李世輔先行,但事后越想越擔心,等第二撥兵馬上岸后,便派出五百步騎前來接應。這一次領軍而來的是一個都尉,位在李世輔之上,等他進得城來,發現李世輔已經平定了馬城,心中暗暗佩服。

李世輔道:“都尉大人,馬城灤城,相去不遠。如今馬城破得迅捷,灤城那邊多半還沒收到消息,我想趁機取了灤城,那平州便在吾等掌中了!”

那都尉道:“會否太急?”

李世輔道:“若等灤城得了消息,那時便難取了!馬城太小,五千兵馬進來無法久守,不得灤城,終究成不得大功!再說馬城甚小,有三五百人足以防守,我便所圖失敗,仍然不會影響馬城的防守。”跟著說了自己取灤城的計謀。

那都尉聽了喜道:“好計!”此時馬城共有漢軍兵馬八百人,新降軍馬六七百人,那都尉有心讓李世輔成就奇功,除了同意他率領耶律兀剌前往襲取灤城之外,還答應增益他兩百漢軍。又派人飛馬前往海邊,催促主將張忠漢進兵。

李世輔擔心黃震、徐常智所部人馬太過疲倦,就想換兩個百人隊,誰知道黃、徐所部聽說都鼓噪起來,叫道:“我們都不累!這等大功,如何能讓別人去!”李世輔想帶兵之道,生不如熟,這次攻克馬城已讓這兩支百人隊對自己有了信任,若帶他們去有利于指揮,便答應了,率領漢軍五百人,以耶律兀剌三百人為前部向灤城進發。李世輔自己穿了巡城使者的衣裝,要冒認巡城使者騙開灤城城門。

馬城這個據點離灤城甚近,到得灤城,正是下午,耶律兀剌派人拿了印信去報信,沒多久灤州知州曹玄亮便帶人迎了出來,李世輔拍馬上前,曹玄亮見到這么多人馬,不知為何竟然滿頭大汗,連連道:“榆關那邊出什么事情了么?為何……咦!”原來李世輔所部畢竟是倉促改裝,前面耶律兀剌沒什么破綻,他這邊卻很容易就被識穿。

曹玄亮左右看看,再望著李世輔,訥訥道:“漢……漢軍?”

李世輔哈哈一笑,大喝道:“不錯!”就要下令動手,曹玄亮頓足道:“唉!怎么來得這么早!”

李世輔聽了這話不禁一呆,便聽曹玄亮道:“不是說好了是明天嗎?”

李世輔且不回答,順口道:“提前了。”

曹玄亮道:“唉,來了就好,來了就好!快,快,進城!”說著就在前面帶路。

李世輔大感奇怪,拍馬跟上,半步不離地跟在曹玄亮后面,等進了城,見曹玄亮并無敵意,心中更奇,曹玄亮邀李世輔進州衙議事,李世輔便命耶律兀剌且接受其中他們經過的南城門,曹玄亮知道他是謹慎之意,也不以為意,下令讓城門將領交接防務。

進了州衙,曹玄亮笑吟吟捧了一本冊子來道:“還不知將軍如何稱呼?任何職位?”

李世輔坦言道:“李世輔。”卻不說職位。

曹玄亮道:“這里是灤州的城防圖冊、糧草賬目,請將軍過目。”

李世輔拿起看了兩眼,心中還是不太明白,隨口問城中兵馬多少,錢糧多少。

曹玄亮道:“步卒三千,輕騎兩千二百人,錢糧足支一萬人三月。”

李世輔略一沉思,便將圖冊都交給曹玄亮道:“我所部只是前鋒,此來只是打仗,不是來奪曹大人的權,后勤的事情還由曹大人主持,城中守軍,也仍然聽曹大人指揮,一切事宜,且等主將來了再說。”

曹玄亮一聽大喜道:“韓相果然是信人!”

李世輔心道:“韓相?難道是韓昉?這么說是北邊的人和他接的頭!”微微一笑道:“曹大人立此大功,他日大將軍面前,自有封賞。”

曹玄亮大喜道:“大將軍也會來么?我道只是種將軍南下而已。”

李世輔心道:“種將軍?難道是蕭帥帳下那位名聞遐邇的種去病么?聽說這人因為仰慕種少保而改姓種,戰績功勛都不在種忠武之下,不愧此姓!”

曹玄亮道:“平州蕭德欽兄,亦已有意于大漢,他雖然是個副將,但在平州一呼百應,種將軍來到,得此城不難。但南邊的馬城,城池雖小,但甚堅硬,離灤城又近,那鄂洛又是個女真,恐怕會有些麻煩。”

李世輔笑道:“你認得鄂洛?那你認不認得耶律兀剌?”

“耶律兀剌?”曹玄亮道:“下官對臨近州城將領都有打聽,知道他是馬城一偏將,不過也沒什么了不得的,又沒來往過,所以不認得。李將軍為何忽然提起?”他是灤州知州,地位不低,鄂洛亦在他下,耶律兀剌卻不足以和他相提并論。

李世輔笑道:“原來如此。怪不得你不認得現在守灤城南門的那位,就是馬城的耶律兀剌。”

曹玄亮吃驚道:“這……這是怎么回事?”

李世輔笑道:“曹大人,你認錯人了,我雖然也是漢軍將領,但不是蕭字旗麾下,而是塘沽三將軍麾下,此來是渡海奇襲,目前已經取了馬城,鄂洛已經授首,耶律兀剌等也已投降。塘沽那邊的大軍即日就要開到,所以你放心好了。”

曹玄亮又喜又驚,喜的是漢軍兩路夾攻,成算自然更大,驚的是自己身處楊三蕭六兩巨頭之間,不知歸漢之后會否因此有所觸忌。

李世輔道:“你干什么這樣?好像不樂意似的。”

曹玄亮忙道:“不敢,不敢。”

李世輔道:“別亂擔心,反正不敢是三將軍來還是六將軍來,這功勞都少不了你的。”

曹玄亮忙說道:“是,是。”

李世輔道:“且不說這些,我們先整頓整頓軍務,傳令城內,看看可還有誰不服歸漢的。”便脅著曹玄亮去辦事。曹玄亮對此事綢繆已久,早有一幫子心腹分布于灤城各要害,異己則多已革除,此時暗中易幟歸漢,阻力甚小。

到得第二天上午,南北共有三撥人馬前后到來。第一撥是南邊開來的援軍約五百人,他們進城后不久,北邊平州方向便有金軍使者入城求援,原來昨夜平州發生叛亂,雖然發動叛變的蕭德欽謀泄被誅,但漢軍也已兵臨城下,此刻正在廝殺。平州守將尚不知灤州之變,竟然派使者前來求援。

曹玄亮且安撫住那使者,入后來問李世輔,李世輔道:“答應他,就說我們馬上派援軍去救!”

曹玄亮一聽,喜道:“妙計!”

兩人商議定細節,北邊又有使者迂回前來,這次卻是種去病的密使,原來平州變起突然,種去病打平州不下,便派人來灤州希望曹玄亮率軍來援。李世輔便讓種去病的使者回去回復,約定好取平州之策略。

當即李世輔便率領漢軍五百人,降軍一千人為前部,曹玄亮率兩千為后部,向平州方向開來。

兵馬渡過欒水,黃昏時到達平州城下,攻打平州的漢軍數不過萬,偵騎望見灤州這邊有援軍數千人開來,回去稟告,種去病便引軍稍退。

平州守將石魯命開南城門相迎,曹玄亮卻不進城,派了使者進城與石魯約定:明日待漢軍來攻,雙方便出城內外夾擊。

當晚李世輔、曹玄亮便駐扎在城外,第二天種去病果然率軍來攻,李世輔領軍沖殺過去,將漢軍截成兩截,石魯大喜,領兵出城夾擊。李世輔望見,軍馬轉了個方向向城門沖來,似乎要和石魯會合,漢軍望見李世輔軍紛紛退避,石魯看得暗暗佩服,心想:“曹玄亮麾下這將領是誰?這么厲害!在漢軍之中如入無人之境!”

石魯畢竟是懂得打仗的人,待得李世輔部奔近,漸漸看出不對來,然而這時雙方已靠得極近,李世輔手一招,數十騎射手一起朝石魯放箭,石魯肩頭中了一箭,**之馬中了兩箭,登時人摔馬倒,李世輔趁勢沖了進來,直抵城門,種去病的軍馬從兩翼包抄,將出城迎擊的金軍切割消滅。

殘余的金軍眼見事不可為,或投降,或逃竄,曹玄亮入城張榜,召集城內豪族士紳,申明歸漢之意。眾豪族士紳都道:“我們等漢部軍馬多時了!怎么今日才來!”

種去病取出委任文書,即時命曹玄亮為漢平州知州,兼領灤州政務,又取出一封有折彥沖親筆畫押的慰勉書信,曹玄亮大喜,向北磕頭,以示忠誠。

第一一四章 虎迫龍角疆第十章 絕地第二五三章 盟友的恐懼感第二八三章 年少正當磨練第六十八章 阿骨打的精明第三二五章 破西夏第三一八章 大漢軍心第三零五章 西夏的將相第二四七章 回首實有怨第一三四章 特設新軍第六十七章 遣宋使的人選第二一零章 困猛虎第一一零章 歡迎丈母娘第一零七章 何去何從悵惘第七十九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第三三八章 洗衣槌第一七六章 詔第九十八章 情義利益分明第一五七章 新城第二十四章 反契丹第九十八章 情義利益分明第八十一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第二七九章 姜桂之性多老辣第二七八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第二十一章 配佳偶第二四二章 南北孰為先尾聲第二四三章 熊魚不可兼第一六一章 民議第七十九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第二二八章 牙疼之惱第八十八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第八十章 禪門佛鑒的威力第一一七章 楚州傳噩耗第三三七章 珍珠衫第三五二章 勤王第二六五章 大敗之后當反思第四十三章 潛流暗涌第一七八章 會第四章 過冬第二八三章 年少正當磨練第二一七章 窺九鼎第二八零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第二九一章 漠北漢地孰先第二六零章 卻為誰家守土第一一四章 虎迫龍角疆第三二一章 當世活佛第二章 部勒第六十五章 維吾爾族來客第一一一章 塘沽展方略第三零六章 南宋的君臣第八十四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第三三四章 漢皇都第二六三章 威逼利誘和解第一三四章 特設新軍第三三一章 七軍沒第二三九章 王者歸故園第一一八章 進退重思量第一八七章 匕第一四零章 揚帆濟海第二二五章 暗香浮動第三零七章 理想與現實第二九六章 東海的不滿第十六章 入女真第一六三章 表決第一九二章 密見第五十五章 打到你求和第一五八章 故國第一三五章 養軍之策第一五四章 蒙古謠第三三八章 洗衣槌第三五四章 審判第三三四章 漢皇都第一七零章 安撫第一三八章 燕京襲取第二三零章 中原戰局第二八五章 墻倒眾人齊推第七十八章 漢部墻角窺伺者第二零六章 學生潮第三五一章 囚君第二九一章 漠北漢地孰先第一八二章 諾第六十六章 宋使團的苦惱第三一五章 兵來將擋第二零九章 河套局第六十七章 遣宋使的人選第一一二章 十萬口頭糧第三二四章 漠北金帳第二九六章 東海的不滿第二七三章 勝負定前各為主第一二三章 王侯無家事第二十九章 再破遼師第一二六章 童貫巡邊第一八四章 戰第三一零章 火急密奏第二十五章 收俘虜第一一八章 進退重思量第三三三章 靈壽墳第十三章 狼群第二零三章 巨變
第一一四章 虎迫龍角疆第十章 絕地第二五三章 盟友的恐懼感第二八三章 年少正當磨練第六十八章 阿骨打的精明第三二五章 破西夏第三一八章 大漢軍心第三零五章 西夏的將相第二四七章 回首實有怨第一三四章 特設新軍第六十七章 遣宋使的人選第二一零章 困猛虎第一一零章 歡迎丈母娘第一零七章 何去何從悵惘第七十九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第三三八章 洗衣槌第一七六章 詔第九十八章 情義利益分明第一五七章 新城第二十四章 反契丹第九十八章 情義利益分明第八十一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第二七九章 姜桂之性多老辣第二七八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第二十一章 配佳偶第二四二章 南北孰為先尾聲第二四三章 熊魚不可兼第一六一章 民議第七十九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第二二八章 牙疼之惱第八十八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第八十章 禪門佛鑒的威力第一一七章 楚州傳噩耗第三三七章 珍珠衫第三五二章 勤王第二六五章 大敗之后當反思第四十三章 潛流暗涌第一七八章 會第四章 過冬第二八三章 年少正當磨練第二一七章 窺九鼎第二八零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第二九一章 漠北漢地孰先第二六零章 卻為誰家守土第一一四章 虎迫龍角疆第三二一章 當世活佛第二章 部勒第六十五章 維吾爾族來客第一一一章 塘沽展方略第三零六章 南宋的君臣第八十四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第三三四章 漢皇都第二六三章 威逼利誘和解第一三四章 特設新軍第三三一章 七軍沒第二三九章 王者歸故園第一一八章 進退重思量第一八七章 匕第一四零章 揚帆濟海第二二五章 暗香浮動第三零七章 理想與現實第二九六章 東海的不滿第十六章 入女真第一六三章 表決第一九二章 密見第五十五章 打到你求和第一五八章 故國第一三五章 養軍之策第一五四章 蒙古謠第三三八章 洗衣槌第三五四章 審判第三三四章 漢皇都第一七零章 安撫第一三八章 燕京襲取第二三零章 中原戰局第二八五章 墻倒眾人齊推第七十八章 漢部墻角窺伺者第二零六章 學生潮第三五一章 囚君第二九一章 漠北漢地孰先第一八二章 諾第六十六章 宋使團的苦惱第三一五章 兵來將擋第二零九章 河套局第六十七章 遣宋使的人選第一一二章 十萬口頭糧第三二四章 漠北金帳第二九六章 東海的不滿第二七三章 勝負定前各為主第一二三章 王侯無家事第二十九章 再破遼師第一二六章 童貫巡邊第一八四章 戰第三一零章 火急密奏第二十五章 收俘虜第一一八章 進退重思量第三三三章 靈壽墳第十三章 狼群第二零三章 巨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州市| 康乐县| 通江县| 桃园县| 金门县| 曲松县| 伊吾县| 石景山区| 尚义县| 平远县| 丰都县| 花垣县| 兖州市| 金华市| 辽源市| 天气| 集安市| 枞阳县| 建水县| 武义县| 甘洛县| 团风县| 江油市| 河北省| 郁南县| 上栗县| 元氏县| 牙克石市| 开平市| 平陆县| 彩票| 青龙| 八宿县| 恩施市| 扶风县| 九江县| 铜梁县| 句容市| 益阳市| 太原市| 云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