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6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殺黃子澄!

bookmark

第246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殺黃子澄!

老朱對此亦是非常清楚。

也一直想將豪紳勢力清除。

爲此,老朱多次大規模移民,效仿漢武帝的方法,遷富戶大戶豪紳去別的地方。

但因爲種種原因,收到的效果並不理想。

歷史上,明清兩代,地方豪紳對地方始終有著十分強大的影響和控制。

皇權不下縣,也意味著地方豪紳在實際上與國家分享了統治權力。

在朱允熥的計劃中,是打算將徭役全部廢除的。

日後國家要搞建設,全部付錢僱傭,而不是依靠免費的徭役。

如此一來,也可以實現“以工代賑”。

沒有土地的窮人,能通過給國家做工養活一家老小。

還能用投資多少工程建設,來調節國民經濟。

獲得錢的窮人,會拿錢出來消費,從而形成經濟正向循環。

但廢除天下徭役,絕對是一件天翻地覆的大事。

首先,錢財開支激增。

貨幣投入量會達到一個天文數字。

由此帶來的影響難以預知。

諸如物價猛漲。

即使國家能控制糧價,卻絕對難以控制布匹等物資的價格。

這方面的生產缺口太大了!

現在老百姓大多數都是穿得破破爛爛的。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再穿三年。

更有甚者,很多衣服都成了傳家寶。

婆婆傳給兒媳婦,兒媳婦再傳下一代。

一旦貨幣量供應上去,百姓拿著錢去改善如今的生活,這些物資的價格,立刻便會迅速炒上天。

因爲棉花以及其他原材料供應限制,目前的衣服布匹生產,是絕對趕不上的。

其他許多物資亦是如此。

在物資供應量上不去,生產不能迅速擴大的前提下,單純的增加貨幣供應沒有任何意義。

其次,如果基層不再組織民衆服徭役,其統治力便會迅速削弱,剛剛被壓制的地方豪強士紳,又會趁虛而入,侵蝕基層政權,獲取實際權力。

除了這些,還有更多更復雜的影響。

……

某種意義上,對現在的大明來說,廢除徭役比廢除天下賦稅的影響還要大。

這一步,必須要非常足夠小心謹慎,而不是任性隨心的決定。

然而,徭役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十分顯著的。

楊士奇的話,說得很委婉。

今年無妨,但不能年年都這樣。

恐怕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只是眼下朱允熥正是大展雄心之時,楊士奇身爲其麾下謀臣,不願在此時勸阻他,使其灰心喪氣,才說出今年無妨的話語來安慰。

民間多半早有怨言了。

雖然朱允熥並沒有增加徭役,但服同樣的徭役,所做的事情不同,服役的地點不同,區別就會很大。

在本縣,或者本鄉境內,修修路,修繕一下衙門的房子,再或者是隨著正式衙役去幫忙丈量田地等等,乃至許多整天無所事事,只是點一下卯,應付一下,也叫服“徭役”。

國家沒有大動土木建設的時候,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百姓,服的便是此類徭役。

在本鄉本地幹活,工作輕鬆,百姓們也不會有太大的怨言。

可一旦國家有大工程建設,諸如建設大的城池,修長城,挖運河……那便需要背井離鄉,前往指定地點服徭役。

兩者絕對是天壤之別!

朱允熥如今大興土木,建國道,修堤壩,建水庫……百姓們要離家鄉去服役,或多或少,會有些怨言。

楊士奇此前沒說過,姚廣孝的探聽司沒有呈報,百官的奏摺裡,也沒有提及此事……大約只是因爲事情還不嚴重,大家都十分默契的閉口不提。

因爲誰都知道,這是太孫殿下大力推動的。

大臣們不願觸怒眼下權傾天下的太孫。

楊士奇、楊廣孝等親信之人,亦不願因爲這樣的事而挫傷太孫殿下的積極性。

所以,便出現了無人言說的局面。

若非齊泰在咒罵他時說出來,恐怕朱允熥現在還沒有任何察覺。

這就是上位者困局。

很多時候,很難了解實際情況。

不要說久居深宮之人,就算是後世大城市的孩子,對農村的情況也是很難真正瞭解的。

以致後世網絡上有些人發表的對農村的評論,能讓人啼笑皆非。

那還是資訊非常發達,人口流動衆多的社會。

不同階層之間的人,便已經難以理解對方的世界和生活了。

深宮中的朱允熥與民間百姓的生活距離,何其遙遠。

要時時刻刻了解民間具體的情況變化,又談何容易?

身爲上位者,對此必須保持足夠的警覺。

朱允熥朗聲道:“既然國庫存糧充盈,傳令下去,以後凡服徭役者,皆由朝廷給付米糧,不再自帶糧食。”

“所需開支從糧庫劃撥,肉菜所需錢財消耗,各地按人頭如實上報,由朝廷撥款?!?

“派出官員巡視檢查,一定要讓民工吃飽吃好?!?

“此外,民工在服徭役的路途上所需要的開支,也由朝廷按標準給付,折算成米糧發放。”

“百姓可拿憑據去糧倉兌換,亦可去大明銀行兌換成錢財?!?

百姓服徭役,有一項非常大的開支,便是吃飯!

按規定,是要自帶米糧去服徭役的。

雖然說自己在家也要吃飯,但做工肯定比平時吃得更多。

如果在家鄉服徭役還好一點。

若是地點較遠,來回路途上的消耗,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朱允熥的法子,就是雖然現在無法給付工錢,但吃的東西,皆由朝廷供應。

如此便可以大大減輕百姓的負擔。

對於特別貧困,餓得吃不飽飯的老百姓來說,服徭役反而成了一項“救擠”措施。

對勉強夠吃的家庭來說,將糧食折算成銀錢,也是一筆意外的收入。

這樣一來,雖然仍然難免會有人對服徭役不滿,可絕不會因此而造反,引發動亂。

對大明朝廷而言,僅僅只負責吃的糧食和肉菜,這筆開銷也不算很大,尚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

也不會因此而引發物價動盪。

還爲將來徹底取消徭役埋下伏筆。

一旦跨入工業社會,就沒有農忙農閒之分了。

國家也不太可能再徵發大量民衆服徭役,只能採用僱傭做工的形式。

強制百姓中斷生產勞動來服徭役,對國民經濟帶來的損失,遠遠大於所得。

楊士奇聞言愣了下,猛地拜了下去:“楊士奇替天下千千萬萬百姓謝太孫殿下!”

身爲底層出身的人,他太清楚這項政策一旦實施,對底層百姓的影響有多大了。

大明是農業社會,絕大多數人都以農耕爲主業。

但實際上,至少一半以上的人,是沒有一分一毫田地的。

他們靠租種地主的田地爲生。

剩下的一半人裡面,十之八九也只有少量的田地。

天下的田地,有十分之九,掌握在不到十分之一的人手中。

即使是元末戰亂,人口大量死亡,人均耕地激增,但天下田地控制在極少數人手中的局面,並沒有因此而改變。

雖然理論上,按朝廷的政策,開墾出荒地,就算是自己的田地。

但實際上,無權無勢的人,除了朱允熥實行了徹底變革的臺灣,通過向官府購買荒地開墾,能保住自己開墾的荒地之外,在其他地方,即使開墾了荒地,也是保不住的。

必須是在當地有一定勢力的人,才能保住墾荒之後的土地,不被別人找藉口搶奪走,纔有墾荒的資格。

無地或只有極少田地的的人,佔據了人口的絕大多數。

不過,同樣租地主的田地種,人口少的時候,還是有一些好處。

地主手中的土地很多,但租田種的人相對少一些,因此,田租會稍微低一些。

到了後期人口變多,就變成了你不租多的是人租,田租價格不斷上漲。

服徭役能混一口飯吃的,對底層來說,絕對是天大的福利。

請...您....收藏_6Ⅰ9Ⅰ書Ⅰ吧(六\\\九\\\書\\\吧!)

故而,楊士奇的反應才這麼這般大。

“不用謝我?!敝煸薀仔Φ溃骸叭≈睹?,用之於民,本屬應該。”

“但給千萬百姓提供米糧,以及在工地建食堂,供應百姓伙食,這勢必會成爲貪官污吏貪墨錢財的重點,你的都察院,對此一定要加強監督,不要讓好事變成壞事。”

自古以來,食堂都是貪污腐敗的重災區。

朱允熥對此深有體會,故而纔出言警醒楊士奇。

……

一場由黃子澄案引發的風波,終於平息。

法部成立,三法司變革。

朝堂迎來了空前大調整。

讓許多官員目不睱接。

不過,由於三法司因黃子澄的事而遭到整頓,這次變革,進行得非常順利。

楊靖和周志清被釋放出來,自是對朱允熥千恩萬謝,對於調整部門權力和職位,也無任何怨言。

法部成立後,要擴充人手,增加官員名額,也皆進行得非常順利。

官僚機構對於擴大,天生就有著極強的推動力。

因爲擴大意味著更多的位置及權力分配,這是無數人所渴望的。

他們會爭奪權力和官位,但誰都不會阻止擴大。

故而,擴大總是很容易的,縮編裁員才困難。

刑部本身就極大的擴權了。

增加的法部又是從刑部分裂出來,許多人趁著擴充的東風而得到提撥,自無不滿。

大理寺轉爲立法機構也順風順水。

唯一大動干戈的,就是原來的都察院。

不過,以前的左都御史袁泰因與黃子澄,齊泰勾結而獲罪。

也無人敢給他求情,或替他鳴冤。

否則,都不用朱允熥出手,滿朝文武口誅筆伐,天下百姓的唾罵聲,都能讓那樣的人無法安身立命。

楊士奇整頓都察院也無人敢攔。

說到底,都察院不過是一羣既無職權,更無兵權的書生而已。

自許清流,能挾“大義”之名,發動輿論的時候,自是聲勢浩大,朝野莫敵。

一旦不能佔據“大義”,自己理虧,那就只能任人宰割,無還手之力了。

開始朱允熥還有點擔心楊士奇,畢竟第一次執掌都察院,怕他被那些個個都有一千六百個心眼子的讀書人不小心給算計了,故而讓楊靖也去都察院輔佐他。

後來見一切皆順風順水,便將楊靖調到大理寺去了。

他曾是刑部尚書,對於刑名非常熟悉,也清楚法律的不足之處。

去管立法工作,也算是行家了。

但這次改革,最核心之處,實際上是削弱地方官府的權力,加強中樞的直接統治。

畢竟,刑部和法部,在地方都有了一級一級相對應的下屬機構,實行雙重管理。

……

這一日,金陵城萬人空巷。

曾經的倭國大將軍足利義滿,以及黃子澄、齊泰、袁泰等人,一齊押赴刑場。

前來觀看的,除了京城百姓和大明的諸多文武官員外,還有倭國派遣來做質子的王子,其他周邊諸國在大明的使臣。

這當然是朱允熥特意安排,要讓他們親眼看到侵犯大明的下場。

與從前刑場直接動刑不一樣。

這一回,法部官員宣讀了每個人所犯的罪行,以及對他們的審判結果。

“黃子澄,想不到你也有今日!”

人羣中,不知是誰喊了一聲。

頓時,衆人紛紛出言。

“枉讀聖賢書,卻做下如此卑劣之事,賣國求榮,還不知悔改,若不誅你九族,我都恨意難消!”

“你死了也要下十八層地獄!”

“在油鍋裡面煎煮千萬年,世代不得超生,纔是你的下場。”

“待會兒,我要買他身上割下來的肉,將其拿來生吃,方泄我心頭之恨?!?

“呸,吃他的肉我都嫌髒,我要拿去喂狗?!?

……

臺上。

足利義滿和袁泰,早已嚇得屎尿齊流。

黃子澄和齊泰的表現,倒還是淡定得多。

黃子澄有些茫然望向臺下罵自己的百姓,轉向一旁的齊泰,喃喃道:“我們真的錯了嗎?”

“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麼意義呢?”齊泰嘆道:“聽說他給天下所有服徭役的百姓發放糧食?!?

這一刻。

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初入官場時的豪氣。

那時可是自許將來爲官,一定遵聖賢之言,爲百姓辦事。

可到來,卻落得如此下場。

然而,這一切,又怪得了誰呢?

朱允熥,或許真是千古未有之聖君。

而自己,纔是那個千古唾罵的逆臣賊子。

臨死之前,他終於想通了,但也已經晚了。

“嚓!”

劊子手一刀割下一片肉。

直痛得他汗珠滾滾而落。

“做一個反面典型,就如同那秦檜一樣,被萬世唾罵。也讓後世之人,以我爲戒,這或許就是我最後的一點價值吧。”

他心中想著,漸漸在劊子手的一刀又刀中,失去了念頭,唯有無盡痛苦瀰漫全身。

……

洪武二十六年冬。

黃子澄、齊泰等人被處死,黃子澄案終結。

與此同時,隨著黃子澄的死,一場新的風暴,正在形成!

……

第212章 草原的心,另一手佈置!第271章 美貌少女!一切由我這個妹妹做主!第233章 權力與人心,最高明的謀略!第286章 老朱的感慨,誤會大了第二十九章 孝順兒子!第五章 我的才華能力,勝過他十倍!第177章 倭國大軍的末日!第229章 激烈爭論!老朱的殺機!第243章 熊孩子的妙用!佈局!第107章 第一批槍支的問世,大明製造局!第94章 獻王和燕王背刺?殺了,殺了,全部都殺了!第349章 明軍的困境!女真來降!第206章 開火,剿滅北元之戰!第六章 詩詞歌賦,終是小道!第105章 輿論的威力,金融革命!第250章 權力運作的兩條線,反腐風暴!第六十九章 立威在前,施恩在後第327章 兄弟爭執!走火入魔!第五十四章 成功在此一舉!第239章 沒想到的結果!姚廣孝的建議!第七十六章 陛下,天家總是不一樣的!第七十八章 帝威恐怖!風起於浮萍之末!第299章 老朱的問題!爺孫配合,才能成大事!第126章 老朱的深意?時代浪潮,隱憂!第303章 登基稱帝!傳言起!第一章 皇爺爺,請立我爲皇太孫,登基稱帝!第251章 老朱:沒咱也行,正式傳位!第三十九章 闖府!第165章 戰鼓起!欲平倭寇,先收臺灣!第269章 應對老朱的辦法,朱允熥的婚姻大事第290章 背鍋之人!參見陛下!第221章 另一條路的難題!第268章 老朱的明悟!一條繩上的蚱蜢!第221章 另一條路的難題!第164章 改革的春風,討伐倭國!第158章 殺瘋了!滿朝盡是二五仔!第325章 權力是最好的春藥!聖旨!第二十九章 孝順兒子!第四十六章 武將與文官的區別!第289章 男人的快樂,出大事了第144章 變革之法!給老朱獻上世界地圖!第六十七章 老朱的帝王術!第107章 第一批槍支的問世,大明製造局!第十章 辦差第230章 利益衝突的選擇!新風萌芽!第120章 皇權之外的第二權力!第132章 陰狠毒辣的妖僧,誅殺呂氏!第261章 起風了,四處傳播的“機密”!第176章 釣魚嶼!賣國賊!第132章 陰狠毒辣的妖僧,誅殺呂氏!第七十八章 帝威恐怖!風起於浮萍之末!第265章 小插曲,以及老朱發現的大隱患!第195章 潛藏的危機,金融戰爭!第161章 潘多拉魔盒打開! 轉進如風的朱棣!第182章 蒸汽機!朱允熥的承諾!第227章 一場豪賭!新的難題!第一章 皇爺爺,請立我爲皇太孫,登基稱帝!第282章 徐妙錦的分析!關鍵原因!第二十四章 尋人,收服!第286章 老朱的感慨,誤會大了第252章 鄭和的消息,出海!第111章 最大的外掛!駕馭之法!第239章 沒想到的結果!姚廣孝的建議!第170章 全部殺光,一個不留!第三十七章 最佳時機!第286章 老朱的感慨,誤會大了第二章 藍玉萬死不敢!第337章 情報的遺漏!消息!第248章 老朱的建議,解決之法!第332章 謀略與掌握!何懼一死!第八十章 爲了救你們,一定要狠狠地打!第290章 背鍋之人!參見陛下!第338章 平叛!逼宮!第90章 悲慘的朱允炆!最後的謀劃!第346章 大明的新時代,再添一把火!第270章 老朱的好勝心!被瞞住的隱情!第二十七章 真正的孝順第128章 佛前應對,拈花一笑!第123章 皇命無用,被氣炸的黃子澄!第120章 皇權之外的第二權力!第七十二章 楊士奇的謀劃第五十一章 用意!第98章 天數有變!從來就沒有真相!第三十二章 解決之法第282章 徐妙錦的分析!關鍵原因!第321章 優勢在我!爲營救皇帝而來!第三十八章 風險與收穫,後手!第149章 速射炮!熊孩子的正確使用方法!第四十四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90章 悲慘的朱允炆!最後的謀劃!第118章 以身許國,以死效忠!第十二章 蔣瓛的提議,老朱的懲罰第89章 坑爹的熊孩子朱高煦,徹底崩潰的朱允炆!第四十七章 聖旨到!第126章 老朱的深意?時代浪潮,隱憂!第107章 第一批槍支的問世,大明製造局!第327章 兄弟爭執!走火入魔!第199章 官倉沒糧?大善人放糧啦!第143章 殺秦王朱樉!削藩?
第212章 草原的心,另一手佈置!第271章 美貌少女!一切由我這個妹妹做主!第233章 權力與人心,最高明的謀略!第286章 老朱的感慨,誤會大了第二十九章 孝順兒子!第五章 我的才華能力,勝過他十倍!第177章 倭國大軍的末日!第229章 激烈爭論!老朱的殺機!第243章 熊孩子的妙用!佈局!第107章 第一批槍支的問世,大明製造局!第94章 獻王和燕王背刺?殺了,殺了,全部都殺了!第349章 明軍的困境!女真來降!第206章 開火,剿滅北元之戰!第六章 詩詞歌賦,終是小道!第105章 輿論的威力,金融革命!第250章 權力運作的兩條線,反腐風暴!第六十九章 立威在前,施恩在後第327章 兄弟爭執!走火入魔!第五十四章 成功在此一舉!第239章 沒想到的結果!姚廣孝的建議!第七十六章 陛下,天家總是不一樣的!第七十八章 帝威恐怖!風起於浮萍之末!第299章 老朱的問題!爺孫配合,才能成大事!第126章 老朱的深意?時代浪潮,隱憂!第303章 登基稱帝!傳言起!第一章 皇爺爺,請立我爲皇太孫,登基稱帝!第251章 老朱:沒咱也行,正式傳位!第三十九章 闖府!第165章 戰鼓起!欲平倭寇,先收臺灣!第269章 應對老朱的辦法,朱允熥的婚姻大事第290章 背鍋之人!參見陛下!第221章 另一條路的難題!第268章 老朱的明悟!一條繩上的蚱蜢!第221章 另一條路的難題!第164章 改革的春風,討伐倭國!第158章 殺瘋了!滿朝盡是二五仔!第325章 權力是最好的春藥!聖旨!第二十九章 孝順兒子!第四十六章 武將與文官的區別!第289章 男人的快樂,出大事了第144章 變革之法!給老朱獻上世界地圖!第六十七章 老朱的帝王術!第107章 第一批槍支的問世,大明製造局!第十章 辦差第230章 利益衝突的選擇!新風萌芽!第120章 皇權之外的第二權力!第132章 陰狠毒辣的妖僧,誅殺呂氏!第261章 起風了,四處傳播的“機密”!第176章 釣魚嶼!賣國賊!第132章 陰狠毒辣的妖僧,誅殺呂氏!第七十八章 帝威恐怖!風起於浮萍之末!第265章 小插曲,以及老朱發現的大隱患!第195章 潛藏的危機,金融戰爭!第161章 潘多拉魔盒打開! 轉進如風的朱棣!第182章 蒸汽機!朱允熥的承諾!第227章 一場豪賭!新的難題!第一章 皇爺爺,請立我爲皇太孫,登基稱帝!第282章 徐妙錦的分析!關鍵原因!第二十四章 尋人,收服!第286章 老朱的感慨,誤會大了第252章 鄭和的消息,出海!第111章 最大的外掛!駕馭之法!第239章 沒想到的結果!姚廣孝的建議!第170章 全部殺光,一個不留!第三十七章 最佳時機!第286章 老朱的感慨,誤會大了第二章 藍玉萬死不敢!第337章 情報的遺漏!消息!第248章 老朱的建議,解決之法!第332章 謀略與掌握!何懼一死!第八十章 爲了救你們,一定要狠狠地打!第290章 背鍋之人!參見陛下!第338章 平叛!逼宮!第90章 悲慘的朱允炆!最後的謀劃!第346章 大明的新時代,再添一把火!第270章 老朱的好勝心!被瞞住的隱情!第二十七章 真正的孝順第128章 佛前應對,拈花一笑!第123章 皇命無用,被氣炸的黃子澄!第120章 皇權之外的第二權力!第七十二章 楊士奇的謀劃第五十一章 用意!第98章 天數有變!從來就沒有真相!第三十二章 解決之法第282章 徐妙錦的分析!關鍵原因!第321章 優勢在我!爲營救皇帝而來!第三十八章 風險與收穫,後手!第149章 速射炮!熊孩子的正確使用方法!第四十四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90章 悲慘的朱允炆!最後的謀劃!第118章 以身許國,以死效忠!第十二章 蔣瓛的提議,老朱的懲罰第89章 坑爹的熊孩子朱高煦,徹底崩潰的朱允炆!第四十七章 聖旨到!第126章 老朱的深意?時代浪潮,隱憂!第107章 第一批槍支的問世,大明製造局!第327章 兄弟爭執!走火入魔!第199章 官倉沒糧?大善人放糧啦!第143章 殺秦王朱樉!削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