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5章 戰鼓起!欲平倭寇,先收臺灣!

第165章 戰鼓起!欲平倭寇,先收臺灣!

自一衆皇親國戚因商稅改革風波而顏面盡失後,商稅新政便猶如脫繮野馬,勢不可擋。

昔日重重阻礙,彷彿晨霧般一日之間消散無蹤。

畢竟,連皇親國戚都被收拾了,其他人又哪裡還敢對抗呢?

加之全國輿論如潮,紛紛譴責逃稅之徒,盛讚稅務司的鐵腕治理。

聰明人都知道此時應韜光養晦,以免引火燒身。

偶有愚昧之徒不識時務,也很快被稅務司整治得服服帖帖。

短短數月間,稅務司所徵得的商稅,竟高達兩千萬兩之巨。

其中固然包含追繳的歷年逃稅款及罰款,但新徵稅額亦超千萬兩之多。

據此推算,大明一年的商稅收入,竟可躍升至三千萬兩以上。

這一數字不僅令朝臣譁然,連老朱都被驚得瞠目結舌。

要知道,此前大明全年稅賦總和,包括糧食折算在內,也不過兩千多萬兩。

而商稅所佔份額更是微乎其微,不足百分之五,僅有百餘萬兩而已。

按常理,朱允熥將商稅率自三十稅一加至十五稅一,僅能增收百餘萬兩稅銀。

然而,事實卻是大明稅賦整體激增一倍有餘。

國庫爲之充盈。

此中不難窺見,昔日商稅逃漏有多嚴重。

老朱原本對加徵商稅,心裡是持反對意見的。

畢竟,當初減收商稅,將其定爲三十稅一,就是老朱親自劃定的。

只是念及朱允熥剛剛監國執政,老朱不願在此時反對,才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讓他一試。

在老朱眼中,這不是多大的事。

若是行不通,再換回原來的老法子就是了。

卻沒有想到,加徵商稅和變革徵收之法的結果,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自大明立國以來,國庫裡還從來沒有過這麼多銀子。

朝廷有了錢,自然是花的。

於是,大規模修路的計劃就提上了日程。

以金陵城爲中心,輻射四方。

東至松江寧波,北抵北平,南至廣州,西連武昌,包括太原、西安、開封等地,皆規劃了直達金陵的大道。

同時,大量的水利工程,亦被提上日程。

往年開春,朝廷各部堂官聚集一起討論新一年的開支,往往都因爲收入不夠,開支過大而頭痛。

各衙門爲了爭銀子吵成一片。

今年卻是非常和諧。

朝廷發放給各部衙門的銀子,都是足足的。

唯一美中的不足是,太孫殿下簡拔原國子監監生夏原吉入朝爲官,新設審計司,專門審計各衙門的財務開支,令官員們都有些煩惱。

不過,整體上還是挺好的。

至少都有錢了。

不再是東拉西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的局面。

商稅的事情,雖然讓諸多勳貴和官員都深感肉痛,但在強大輿論壓力下,他們又不得不出來表態支持。

《大明日報》的威力,在這場紛爭中盡顯。

原本被士紳們通過“讀書人”控制的輿論,漸漸轉移到了朝廷手中。

儘管還不是全然如此,至少趨勢已現。

朱允熥從來沒有說過“新政”的事,朝野卻都在討論“太孫新政”。

去年冬天無戰事。

但朝中已經有人提議,既然如今國庫充盈,兵精糧足,不如趁此機會,出兵北元,徹底掃清大明北方之患。

這一提議得到了許多大臣的贊同。

塞邊的藩王們,更是一個接一個上書,請求出兵。

太孫並沒有明確反對,對此不置可否,但卻經常前往大明軍事學院,培訓將領,檢閱新軍。

這也被視作是正在備戰的信號。

於是,大臣們的上書更頻繁了。

若要出兵北元,春季便是最好的時間。

因爲經過一個冬天後,草原上的馬都餓瘦了,戰馬的戰力大減。

在此時進攻韃子,往往能收到極佳的效果。

就在許多人以爲朝廷必定要出征北元,兵部衆官員都在爲北征做準備的時候,突然傳來一個驚爆的消息。

故太子妃所在的呂氏一族,滿門皆被“倭寇”屠戮。

這當然是蔣璩暗地裡悄悄率錦衣衛做的。

老朱早就下了將呂氏一族全部誅滅的聖旨。

但事情要秘密的做,找好背鍋者,就只能靜待時機,不能操之過急。

呂氏喪禮過後,在朱允熥的有意安排下,呂氏一族都離開了金陵城,回到其老家壽州。

隨後,便有了倭寇突襲之事。

這個手法談不上有多高明。

但既然官府調查後,認定是“倭寇”所爲,那便沒有什麼人懷疑。

畢竟,這些年,倭寇做過許多類似的事情。

其中有不少是真正的倭寇,還有許多就是本地的盜賊,裝扮成倭寇。

要不然,大明朝廷也不會發布海禁。

海禁與其說是防止倭寇侵擾,不如說是防止大明的百姓出海,搖身一變,成爲“倭寇”。

這些人入則爲民,出則爲寇。

就真的剿之不盡,殺之不絕了。

消息傳來的第二天,《大明日報》就進行了整版報道。

一是倭寇殘暴無比,致呂氏滿門被屠,慘狀勝過地獄。

二是盡數倭寇昔日種種暴行。

此外,還刊登了以前被倭寇屠戮了家人的受害者的採訪報道。

Wωω.?????.C 〇

他們在採訪中聲淚俱下的訴說自己家人的悲慘遭遇,痛斥倭寇的殘暴無人性,呼籲朝廷徹底剿滅倭寇,出兵討伐倭國,使其永不敢再犯大明邊疆,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

老百姓總是很容易被煽動的。

何況金陵城本就地處東南,東南沿海的百姓,一直都深受倭寇之害,有切膚之痛。

《大明日報》的報道,立即引發了強烈的反響。

百姓對倭寇,皆是一片喊打喊殺之聲。

一個個都強烈要求朝廷出兵。

文華殿。

朱允熥召集衆官員議事。

“下官以爲,倭寇不過是疥癬之疾,雖時有侵擾,然只要加強海禁,使片板不許入海,即可防範。”

“北元纔是我大明的心腹之患。當此時刻,朝廷應全力對付北元。”

“下官亦以爲如此!”

“下官附議!”

“倭國遠居海外,昔日北元兵強馬壯,橫掃天下之時,尚且未能征服倭國,我大明更不能隨意興兵?!?

“倭寇殘暴,惡行累累,實令人氣憤,但主不可怒而興師,還望太孫殿下明鑑?!?

……

與民間的輿論相反,朝堂上的衆官員,大多數都認爲朝廷應該集中精力對付北元,反對出兵倭國。

這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在他們看來,北元是可能威脅到大明朝存亡的。

草原遊牧部落,數千年以來,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要不然,秦始皇也不會修萬里長城。

近一點的說,就在數十年前,這片土地都還在元庭的統治之下。

如今好不容易纔掙脫出來。

可元庭並沒有被徹底消滅,仍在北方草原上游蕩。

這始終是一個隱憂。

一個關係到所有人身家性命的隱憂。

大明的官員、將領,無不希望能永遠消除這一禍患。

相比之下,雖然倭寇在沿海一帶殺燒搶劫,無惡不作。

但若站在全局的高度考慮,倭寇是一小股一小股的,他們只能劫掠民間,卻不太可能推翻王朝的統治。

如此一比較,孰輕孰重,自是一目瞭然。

不過,也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

“北元已經被趕回草原,只要加強邊防,便再難犯境??少量苤畞y,卻傷及我東南腹地,連故太子妃一家都慘遭屠戮,尋常百姓,又該如何防範?”

“倭寇不平,則東南不穩?!?

“東南不穩,則我大明江山不穩?!?

請...您....收藏_6Ⅰ9Ⅰ書Ⅰ吧(六\\\九\\\書\\\吧!)

“倭寇之患,實乃我大明心腹之患,萬不可輕視?!?

“朝廷理應將倭寇全部蕩平,而不是一味退縮了防禦?!?

但他的話,立即遭到了激烈反對。

“倭寇遠在海上,怎麼蕩平?嚴加防範,纔是上策?!?

雙方爭論了起來。

“派海軍出戰,未必不可!”

“茫茫大海,何其遼闊,又無處問詢,派船出海,就能找得到賊窩嗎?”

“那就出兵倭國!”

“荒謬,連元庭最強盛時都沒有能征服倭國,我大明豈能隨意出兵?”

“元庭不行,我大明未必不可以?!?

“用兵是何等大事,豈可如此草率?”

“難道就任由倭寇爲害我大明嗎?”

……

雙方你一言,我一語,吵成了一片。

下方。

站在人羣內的黃子澄,臉色卻變得有些奇怪起來。

自從呂氏身死,朱允熥被立爲太孫,朱允炆被關押,他雖然未被治罪,身份地位卻是一落千丈。

從前許多刻意討好他的官員,都消失不見了。

讓黃子澄深刻領會了一下什麼叫人情冷暖。

不過,或許是朱允熥推行商稅的手段太狠太快,原來的許多江浙豪紳,又已經在私下裡串聯,希望能再次將其搬倒。

這令黃子澄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對呂氏一族滿門被滅之事,他亦是充滿了懷疑。

因爲許多豪紳其實私下與倭寇是有聯繫的。

還有部分倭寇乾脆就是豪紳們花錢養著的。

黃子澄向他們打聽,卻無人知道此事。

那屠戮呂氏一族的“倭寇”,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聯想到獻王殿下發瘋時對太孫的指控,答案呼之欲出。

作爲之前儲君之爭至關重要的參與者,黃子澄立即便想到,這或許是朱允熥的手筆。

不僅殺了呂氏,還屠戮她滿門。

至於爲什麼不懷疑皇帝陛下,大概是因爲黃子澄還不太敢往這上面去想。

時至今日。

連獻王都被圈禁,僅憑他自己,就算再加上江浙豪紳,也不可能將朱允熥搬倒。

但是,若是請倭國出兵呢?

因爲這個時代的信息交流太少,黃子澄並不瞭解倭國的具體情況。

在他看來,少量從倭國流浪出來的倭寇,都能攪得大明沿海難以安寧,如果倭國能出動大規模的軍隊,那……

逼迫皇帝陛下廢掉朱允熥,改立朱允炆爲儲君,也未必沒有可能?。?

一念及此,黃子澄心中激動起來了。

“下官以爲,我大明應出兵征討倭國!”

他站出列說道。

場中衆人都詫異的望向黃子澄。

沒想到他竟然會力主出兵。

“呂妃娘娘一手將太孫殿下撫養長大,如今呂妃娘娘滿門遭戮,不報此仇,太孫殿下枉爲人子!”

“太孫殿下乃是我大明儲君,大明未來的皇帝?!?

“太孫殿下之恥辱,即是我大明之恥辱?!?

“此仇不可不報!”

黃子澄振聲而語。

朱允熥用略帶奇怪的眼神,望了他一眼。

黃子澄接著道:“出兵倭國,畢竟非同小可?!?

“下官以爲,還是應先遣使前往,逼迫倭國交出殺呂氏一族的兇犯,並承諾約束其民其兵,永不再犯我大明邊疆?!?

“如若倭國不同意,到那時,我大明再發兵不遲。”

朝堂上安靜了下來。

衆人皆是你看我,我看你。

半晌,纔有人出言道:“十多年前,皇帝陛下曾經派使臣前往倭國,要求倭國取締倭寇,可使臣卻反被倭人所殺。”

“如今再派人前往,又有何意義呢?”

黃子澄反駁道:“那時候我大明初平天下,統一未久,國力尚且不強,倭人自是不害怕?!?

“如今經過多年的治理,大明國富兵強,倭國的國王必定會慎重考慮的?!?

“你們若是害怕,我願意當使臣,出使倭國?!?

“倘或能憑藉三寸不爛之舌,便令倭國臣服,自是更好。”

“如若被殺,那時朝廷再出兵也不遲?!?

他心中暗暗謀算,只要自己奪得了使臣之位,等見了倭國國王,怎麼和他說就是自己的事了。

衆官員聞言,都沉默不語。

朱允熥再度深深望了他一眼。

目光深邃,仿若早已看穿他心中所想。

“好!”

“勇氣可嘉?!?

“既然如此,本宮就封你大明使臣,令你出使倭國?!?

“不過,僅以三個月爲限,若三個月之內,倭國還不交出兇犯,那就休怪本王不客氣了。”

黃子澄頓時喜出望外,忙拜道:“下官定竭盡全力,不辱使命!”

朱允熥從上方的座位站了起來。

一揮手,立時有幾名太監上殿,呈上來一副巨大的地圖。

他目光緩緩掃過下方衆臣,沉聲開口。

“倭寇爲害我東南沿海多年,所行暴虐之罪無數,罄竹難書,百姓深受其苦?!?

“如今更是屠戮我母妃呂氏一族,若不蕩平倭寇,我有何面目爲人子?”

“今雖派出使臣前往倭國問罪,但如今已在沿海的倭寇,卻只能出兵蕩平。”

“本宮決定,親自率兵出海,蕩平沿海的倭寇?!?

他伸手指著地圖上的臺灣,道:“自寧波至東番一帶,海上島嶼無數,皆可能成爲倭寇藏身之處?!?

“本宮要自長江出兵,收復沿海大小所有島嶼,直至東番,澎湖列島,令倭寇從此再無處匿蹤?!?

……

第202章 穩定的根本!稅務司的轉機!第171章 瘋狂的理念!引狼入室!第101章 引爆京城!老朱的疑慮和信任!第314章 帝王權柄,冊皇后,大明天軍的傳說!第293章 欠了一屁股債的大明楊榮的招!第191章 大明的沸騰!驕傲自滿?第164章 改革的春風,討伐倭國!第203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31章 姚廣孝點破陰謀,老朱的猜忌第101章 引爆京城!老朱的疑慮和信任!第176章 釣魚嶼!賣國賊!第94章 獻王和燕王背刺?殺了,殺了,全部都殺了!第258章 朱允熥醉酒,給你們出一個主意!第84章 不信我,亦不信別人!滅亡之日!第五十八章 抓藍玉只是因爲誤會?第二十六章 陽謀!第五十八章 抓藍玉只是因爲誤會?第二十九章 孝順兒子!第236章 統治的藝術!多謝相助!第七十二章 楊士奇的謀劃第139章 爺孫談話!老朱的決斷!驚天指認!第123章 皇命無用,被氣炸的黃子澄!第83章 天下蒼生!朱允熥的志向!姚廣孝的選擇!第312章 開商路,設行省,登基大典!第105章 輿論的威力,金融革命!第157章 輿論的變化,嚴懲皇親國戚!第220章 草原新神朱允熥,文章署名朱元璋!第十五章 朱允熥的理由!第288章 金陵城的戰爭機器第142章 老朱的哀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99章 官倉沒糧?大善人放糧啦!第二十六章 陽謀!第十一章 抄家,殺人!第317章 大改革!永盛新政!第288章 金陵城的戰爭機器第278章 優秀的演技,沒讀過多少書!第189章 老朱的提議,根本國策的轉向!第273章 相思!識破演戲!第215章 申城見聞!呆若木雞的老朱!第88章 身敗名裂朱允炆,揚名立萬朱高煦!第155章 與老朱的矛盾!我在大明講“科學”!第197章 老朱的見聞,消息!第311章 千古一帝!用兵之道,蕩平女真!第二十一章 皇爺爺,這是爲了讓您能真正的長生不老!第七章 兄友弟恭!第226章 大工程!大明的稀奇事!第187章 定策!賭氣出走的老朱!第101章 引爆京城!老朱的疑慮和信任!第139章 爺孫談話!老朱的決斷!驚天指認!第336章 美人計的真諦!重情重義的老朱!第347章 御前應對!考校 封賞和算計!第139章 爺孫談話!老朱的決斷!驚天指認!第一章 皇爺爺,請立我爲皇太孫,登基稱帝!第212章 草原的心,另一手佈置!第216章 大明頭號經濟學家朱元璋!第六十章 打死!立刻打死!第157章 輿論的變化,嚴懲皇親國戚!第232章 齊泰認罪,機密與疑惑!第257章 儒家的兩面性,勳貴的不滿!第217章 老朱的驚天發現危機!第101章 引爆京城!老朱的疑慮和信任!第119章 你可願爲天下蒼生,背千秋萬載之罵名?第232章 齊泰認罪,機密與疑惑!第149章 速射炮!熊孩子的正確使用方法!第五十三章 國策,定計!第三十章 宰輔之才!第206章 開火,剿滅北元之戰!第四十二章 誰是反賊?千鈞一髮!第296章 老朱:何惜一死? 天子駕崩!第四十章 譁變!第299章 老朱的問題!爺孫配合,才能成大事!第325章 權力是最好的春藥!聖旨!第151章 鐵面無私的熊孩子!皇親國戚,統統下獄!第223章 解決大明糧食危機的方法!第十四章 想借舅舅的屁股一用!第118章 以身許國,以死效忠!第187章 定策!賭氣出走的老朱!第168章 真正的名將!真正的神器!第256章 迂迴進行土地改革,意外的反應!第118章 以身許國,以死效忠!第六十章 打死!立刻打死!第216章 大明頭號經濟學家朱元璋!第99章 朱棣投誠,江山野望!第151章 鐵面無私的熊孩子!皇親國戚,統統下獄!第218章 草原之變,除名!會盟!第120章 皇權之外的第二權力!第166章 一石三鳥!老朱的罵與愛!遠征!第五十一章 用意!第204章 威望!意外的驚喜!第227章 一場豪賭!新的難題!第317章 大改革!永盛新政!第296章 老朱:何惜一死? 天子駕崩!第111章 最大的外掛!駕馭之法!第七十八章 帝威恐怖!風起於浮萍之末!第348章 三條建議!科學大會!命運的改變!第十八章 孝順之道!第256章 迂迴進行土地改革,意外的反應!第265章 小插曲,以及老朱發現的大隱患!第100章 大改革時代,來了!跨出關鍵的第一步!第十八章 孝順之道!
第202章 穩定的根本!稅務司的轉機!第171章 瘋狂的理念!引狼入室!第101章 引爆京城!老朱的疑慮和信任!第314章 帝王權柄,冊皇后,大明天軍的傳說!第293章 欠了一屁股債的大明楊榮的招!第191章 大明的沸騰!驕傲自滿?第164章 改革的春風,討伐倭國!第203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31章 姚廣孝點破陰謀,老朱的猜忌第101章 引爆京城!老朱的疑慮和信任!第176章 釣魚嶼!賣國賊!第94章 獻王和燕王背刺?殺了,殺了,全部都殺了!第258章 朱允熥醉酒,給你們出一個主意!第84章 不信我,亦不信別人!滅亡之日!第五十八章 抓藍玉只是因爲誤會?第二十六章 陽謀!第五十八章 抓藍玉只是因爲誤會?第二十九章 孝順兒子!第236章 統治的藝術!多謝相助!第七十二章 楊士奇的謀劃第139章 爺孫談話!老朱的決斷!驚天指認!第123章 皇命無用,被氣炸的黃子澄!第83章 天下蒼生!朱允熥的志向!姚廣孝的選擇!第312章 開商路,設行省,登基大典!第105章 輿論的威力,金融革命!第157章 輿論的變化,嚴懲皇親國戚!第220章 草原新神朱允熥,文章署名朱元璋!第十五章 朱允熥的理由!第288章 金陵城的戰爭機器第142章 老朱的哀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99章 官倉沒糧?大善人放糧啦!第二十六章 陽謀!第十一章 抄家,殺人!第317章 大改革!永盛新政!第288章 金陵城的戰爭機器第278章 優秀的演技,沒讀過多少書!第189章 老朱的提議,根本國策的轉向!第273章 相思!識破演戲!第215章 申城見聞!呆若木雞的老朱!第88章 身敗名裂朱允炆,揚名立萬朱高煦!第155章 與老朱的矛盾!我在大明講“科學”!第197章 老朱的見聞,消息!第311章 千古一帝!用兵之道,蕩平女真!第二十一章 皇爺爺,這是爲了讓您能真正的長生不老!第七章 兄友弟恭!第226章 大工程!大明的稀奇事!第187章 定策!賭氣出走的老朱!第101章 引爆京城!老朱的疑慮和信任!第139章 爺孫談話!老朱的決斷!驚天指認!第336章 美人計的真諦!重情重義的老朱!第347章 御前應對!考校 封賞和算計!第139章 爺孫談話!老朱的決斷!驚天指認!第一章 皇爺爺,請立我爲皇太孫,登基稱帝!第212章 草原的心,另一手佈置!第216章 大明頭號經濟學家朱元璋!第六十章 打死!立刻打死!第157章 輿論的變化,嚴懲皇親國戚!第232章 齊泰認罪,機密與疑惑!第257章 儒家的兩面性,勳貴的不滿!第217章 老朱的驚天發現危機!第101章 引爆京城!老朱的疑慮和信任!第119章 你可願爲天下蒼生,背千秋萬載之罵名?第232章 齊泰認罪,機密與疑惑!第149章 速射炮!熊孩子的正確使用方法!第五十三章 國策,定計!第三十章 宰輔之才!第206章 開火,剿滅北元之戰!第四十二章 誰是反賊?千鈞一髮!第296章 老朱:何惜一死? 天子駕崩!第四十章 譁變!第299章 老朱的問題!爺孫配合,才能成大事!第325章 權力是最好的春藥!聖旨!第151章 鐵面無私的熊孩子!皇親國戚,統統下獄!第223章 解決大明糧食危機的方法!第十四章 想借舅舅的屁股一用!第118章 以身許國,以死效忠!第187章 定策!賭氣出走的老朱!第168章 真正的名將!真正的神器!第256章 迂迴進行土地改革,意外的反應!第118章 以身許國,以死效忠!第六十章 打死!立刻打死!第216章 大明頭號經濟學家朱元璋!第99章 朱棣投誠,江山野望!第151章 鐵面無私的熊孩子!皇親國戚,統統下獄!第218章 草原之變,除名!會盟!第120章 皇權之外的第二權力!第166章 一石三鳥!老朱的罵與愛!遠征!第五十一章 用意!第204章 威望!意外的驚喜!第227章 一場豪賭!新的難題!第317章 大改革!永盛新政!第296章 老朱:何惜一死? 天子駕崩!第111章 最大的外掛!駕馭之法!第七十八章 帝威恐怖!風起於浮萍之末!第348章 三條建議!科學大會!命運的改變!第十八章 孝順之道!第256章 迂迴進行土地改革,意外的反應!第265章 小插曲,以及老朱發現的大隱患!第100章 大改革時代,來了!跨出關鍵的第一步!第十八章 孝順之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岭县| 邻水| 中西区| 乌兰县| 宝应县| 龙胜| 通江县| 鄂伦春自治旗| 石楼县| 通江县| 阿克苏市| 龙岩市| 措美县| 武乡县| 新干县| 普安县| 出国| 阿拉善右旗| 武隆县| 阿合奇县| 明溪县| 利津县| 济源市| 古浪县| 佛学| 石柱| 乌海市| 元氏县| 吉木萨尔县| 张家口市| 涟水县| 诏安县| 基隆市| 南川市| 新乡县| 平安县| 浏阳市| 湘潭市| 宝坻区| 文昌市| 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