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5章 賣命!時勢造英雄!

第245章 賣命!時勢造英雄!

“好!”

朱允熥站起身來,走上前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從今日起,你就是本宮的人。”

“你是江湖武夫出身,對於綠林強盜,山賊盜匪等人的行事,皆極爲熟悉。”

“刑部要成立緝盜司,總管全國緝盜剿匪之職,本宮令你爲緝盜司郎中。”

“要你將天下盜賊,全部清剿乾淨。”

“什麼江湖幫派,英雄俠客,綠林好漢……在我大明境內,不許有這麼牛逼的人存在。”

“你有信心將他們全部剷除嗎?”

俠以武犯禁。

在朱允熥看來,民間的秩序應該由官府來維持,而不是所謂的英雄俠客。

更不是什麼江湖規矩,兄弟義氣。

至於綠林好漢,山賊盜匪,就更不用說了,不能讓他們有容身之地。

元代統治者長期不介入基層管理,這些人有了生存發展的土壤,在社會上很是活躍,也極大的影響了民間百姓的思想。

元末的戰亂又加劇了這一點。

大明建立後,雖然對此採取高壓之勢,但始終沒有能徹底清除。

倘若大明不發展商業和工業,仍然持續從前自給自足以農耕爲主體的社會和生活,那這些人,倒也不會成爲多大的問題。

畢竟有地方勢力壓制。

流竄江湖,闖蕩四方的人也很少,影響不大。

但朱允熥要全面放開,讓大明的商業和工業騰飛。

那時候,大明將快速開啓城市化進程。

同時,也會有大量的流動人口。

不及早將這些人剷除,並杜絕其生產的土壤和環境,便會帶來極來嚴重問題。

必須要先未雨綢繆。

各部郎中乃是正五品,與知府同級。

在部裡辦事,乃是手握實權的京官,其實際地位還遠在知府之上。

驟然從一介白衣之身,江湖草莽,提撥爲五品高官,這是何等潑天的富貴?

一時間,紀綱只覺得腦瓜子嗡嗡嗡作響,熱血上涌。

因爲太渴望往上爬,他對大明的官職十分熟悉。

也清楚緝盜司郎中的份量。

在此之前,一個縣太爺都是他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

別說是他,就算是他從前認識的江湖“大佬”,被無數“混混”,“好漢”吹捧上天的大人物,在一個縣太爺面前,也不敢大聲說話。

何況緝盜司郎中,主管清剿全國的盜賊,綠林好漢,江湖幫派……

毫無疑問,這是跺一跺腳,都能讓整座江湖抖三抖的“高官”!

從此之後,便是麻雀變鳳凰,真正出人頭地了。

跟隨朱高煦這麼久,雖然被安排在身邊做事,可始終連一個正式“編制”都沒有,更別說封官了。

想不到今日第一次見太孫殿下,竟然被委以重用。

這讓紀綱如何能不欣喜若狂?

“謝太孫殿下!”紀綱忙跪拜道:“草民必竭盡全力,將天下盜賊全部剷除,使大明境內,再無江湖幫派,以報太孫殿下知遇之恩。”

朱允熥卻搖了搖頭,厲聲道:“本宮將你提撥重用,便不是要你竭盡全力,而是要你一定做到。”

“本宮會給你調撥兵馬,武器,人員……授你大權,令地方衙門捕快皆全力配合你,有不聽令者,從嚴處置。”

“給你一年時間,若是不能將江湖幫派和盜賊都清剿乾淨,那本宮便拿你是問。”

紀綱心中一凜,立即醒悟明白,太孫殿下要用自己,必定是要自己做出一番不同凡響的大事。

朝廷這麼多官員不提,爲什麼偏要提自己一介白身呢?

無非是要讓自己做到別的官員無法做到的事情!

倘若做不到,等待自己的,恐怕就是問罪下獄,刀斧加身了。

正途出身的官員,對此都躲之不及。

但自己本就是爛命一條,拼死也要搏一個前程出身,當然也願意賭這一把。

一念及此,紀綱當即開口道:“草民願立下軍令狀,一年之後,若不能將天下的盜賊都清剿乾淨,負了太孫殿下的厚望,願領千刀萬剮之罪!”

夠狠!

朱允熥在心中暗暗讚許了一句。

“行,你的話,本宮記住了。”

“以後你就不再是草民,也不要再自稱草民。”

“下去做準備吧,從明日起,便正式走馬上任。”

紀綱應道:“是,卑職遵命!”

他再度磕頭行禮,然後方恭恭敬敬地退了下去。

……

“紀綱此人,確實是一柄鋒利的刀。不過,太孫殿下也要小心被此刀所反傷。”

紀綱離開後,姚廣孝出言提醒道。

有野心有能力是好事。

但若是爲人沒有底線,事情的性質就起變化了。

如楊士奇這樣的讀書人,雖然也追求功名,卻絕不能接受出賣自身的尊嚴和道德底線。

假如朱允熥對他動輒打罵,侮辱人身,那楊士奇會寧願放棄出人頭地,放棄建功立業的機會,也不會給朱允熥賣命,效忠於他。

可紀綱卻不一樣。

只因朱高煦能給他帶來上升的機會,不管朱高煦如何對待他,紀綱都能忍受。

他心裡到底怎麼想,沒有人知道。

至少表面上,任打任罵,始終裝出無比恭敬的樣子。

這樣的人,往好了說,叫“能忍常人所不能忍”。

往壞了說,叫“沒底線”。

一個毫無底線,爲了往上爬能忍受一切的人,他的人生目標,一定不會是甘爲人臣,一輩子效忠於某個人。

而會想著自己有一天,能爬到最高的位置。

所以,他才能無底線的忍受一切。

簡而言之,這樣的人,天生反骨!

相反,願意甘居人下,一輩子當謀臣的人,他一定會劃出底線,挑選一個對自己足夠好的“領導”。

朱允熥想起歷史上的紀綱,在被朱棣重用,權勢滔天之後,漸漸變得不可一世,暗中陰養死士,蓄藏數以萬計的兵器和盔甲,秘謀造反,最終被朱棣處死。

不得不說,老和尚的眼光很毒。

此時便一眼看出了紀綱的問題。

但朱允熥對此早已知曉,笑道:“大師只管放心,我對此心知肚明,既用此爲作刀,便會好生掌馭。”

“若有朝一日,該要棄之不用時,亦會拋棄。”

姚廣孝雙手合什:“阿彌陀佛!太孫殿下明白便好。”

楊士奇也道:“有野心有抱負,且心狠手辣,太孫殿下用他作刀,確實是極爲合適的人選。僅用他清剿江湖盜寇,未免太可惜了,待他辦完此事,可以讓他做更多的事。”

朱允熥輕輕點頭。

這也正是自己的計劃。

先用紀綱對付那些江湖人士,將大明的治安整頓好。

接下來,就該用他來清洗朝堂了。

不過,這都是後話。

眼下還是先走一步看一步。

朱允熥轉而問楊士奇道:“齊泰說如今徵發的民工數量之多,史無前例,可有此事?”

這是之前齊泰罵自己時所說的話,但朱允熥卻記下來了。

自古“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有時候,敵人的話,也要聽一聽。

“倒也沒差,確有此事。”楊士奇道:“如今朝廷興建的工程之龐大,數量之多,皆是前所未有。”

“修路,修大堤,建水庫,糧倉,還有新城……都需要數不清的人力。”

“所用民工數量,委實龐大。”

“雖然所建皆爲民生,爲天下老百姓計,並非修宮殿驕奢淫逸,卻也不能太過。”

“好在如今糧價低廉,百姓負擔不重,尚可承受。”

請...您....收藏_6Ⅰ9Ⅰ書Ⅰ吧(六\\\九\\\書\\\吧!)

“昔前元因修黃河大堤而導致天下大反,皆是因爲百姓實已走投無路,才致如此。”

“如今我大明的情況並不一樣,太孫殿下也無須太過擔心。”

說到這裡,他語氣稍變,道:“似這般大建,也只能是今年獨此一例。若往後年年都這般,恐怕天下百姓,就要怨聲載道了,還請太孫殿下切記。”

朱允熥微微皺眉。

自古以來,相比賦稅,徭役纔是老百姓身上最沉重的負擔。

徭役即徵發老百姓免費爲國家做工。

諸如修長城,修宮殿,修大堤……

歷朝歷代都有。

但唯獨元朝很特殊。

元朝入主中原之後,並沒有完全融入中原社會。

在很大程度上,他們還將自己看作是草原遊牧民族。

中原僅僅是一塊被征服的土地。

中原民衆也僅僅是被征服的下等奴隸。

元朝的統治者,並不想深入管理中原百姓。

只要能完成交稅上貢,除此之外的事情,元朝統治者都不想管,不想問。

基於這一點,有元一代,統治非常鬆散。

只要包稅人將稅收上去了,下面殺人放火,強姦搶劫,元朝的統治者都不想過問。

也因爲如此,反而讓元朝百姓的負擔很輕。

比如說,自古以來,兵役都是壓在百姓身上的一個非常沉重的負擔。

但元朝就沒有兵役。

人家根本不信任漢民,也不用漢民去當兵。

便是徭役也非常少。

因爲元朝統治者根本不搞國家建設。

大堤不修,路也不修,對於城牆啥的,草原民族也素來不重視。

說白了,你們愛咋咋地,國家不管事。

相比較而言,百姓的負擔當然變得很輕。

但這種“輕”,是有極高昂的代價的。

一直到後來黃河潰堤,元朝統治者在糾結猶豫要不要重修大堤很久之後,最終選擇了徵發了大量民工,重修黃河大堤。

可元朝統治者,以前從來沒有這般大量徵發過民衆服徭役,沒有任何組織經驗。

只是像驅趕奴隸一樣,驅趕鞭打服役的百姓做工。

結果自然是亂成了一團糟,百姓不堪其罪。

最後就有了“石人一隻眼,挑起黃河天下反”。

……

事實上。

權力從來不會出現真空。

國家的權力不介入,就有其他人介入。

大元不管中原百姓,不治理基層的幾十年間,百姓並非沒有人管。

地方豪紳,趁勢填補了國家的權力空白。

比如說,修路這樣的事,國家不管,那便只能是地方自己組織人馬去修,地方豪紳的作用,便體現出來了。

同時,他們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公共事務中,不斷擴大權力。

組織修橋修路,負責徵收朝廷攤派的稅賦,維持基層治安,甚至是私設公堂,給民衆主持“公道”,也不斷鞏固自身的統治。

他們等於拿到了收稅權,建設權,財政權,司法權……儼然“國中之國”。

元朝統治者對此仍然不問不聞。

由此帶來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豪紳對鄉村的統治,漸漸變得根深蒂固。

“元以寬失天下”,這個寬,就是不管,不問,放縱!

可權力被豪紳掌握後,他們對底層百姓的壓迫,並沒有放鬆,反而進一步加強。

只不過,壓迫他們的人,從國家變成了豪紳。

可國家還會守底線,豪紳可是沒有底線的。

元朝也成爲了豪紳的盛世。

底層痛苦不堪。

豪紳卻對元朝十分滿意。

對於推翻大元的統治,豪紳並不感興趣。

元末四處烽火,卻是真正意義上的底層百姓起義。

無論是一開始的韓山童,彭瑩玉,還是後面的張士誠,陳友諒,包括朱元璋皆是底層出身。

而非像別的朝代一樣,以豪強或者軍事集團將領爲主。

這在整個華夏史上,都是極爲獨特的。

有兩個原因造成這一點。

一是元朝對漢人的不信任,使得漢族豪紳手中沒有兵權,沒有武裝力量,無法趁機摘果實。

另一方面則是,這些豪紳又對元朝的統治非常滿意,內心裡並不願意推翻元朝。

雖然元朝是外族,但與階級利益相比,民族矛盾又算得了什麼!

除了大元,還有哪個朝代能對基層不管不聞不問,任由豪紳自行統治的呢?

豪紳們對元朝,可以說是發自內心的支持與擁護。

也正因爲如此,纔有老朱開局一隻碗,成就皇帝之位傳奇。

一個人的成功,固然離不開自身的努力,也有著歷史進程的加持。

元末的特殊環境,讓底層有了脫穎而出的機會。

若是換一個朝代,多半就是底層起義點火,豪強摘取最後的勝利果實了!

類似的事,在歷史上,曾上演了無數次。

然而,元朝雖然推翻了,但豪紳對基層的影響和統治,並未因此而清除。

……

第275章 事情的原委,潛藏的權力危機第315章 人性的弱點!春宵一刻!第十章 辦差第242章 剿匪,熊孩子的遊戲!第114章 挖坑坑自己?將戰神梟首示衆!第200章 狂跌的糧價!被氣瘋的大戶們!第103章 戰神的愛好,老朱的感慨和密令!第100章 大改革時代,來了!跨出關鍵的第一步!第349章 明軍的困境!女真來降!第307章 射向老朱的箭!暗流!謀劃和消息!第218章 草原之變,除名!會盟!第269章 應對老朱的辦法,朱允熥的婚姻大事第101章 引爆京城!老朱的疑慮和信任!第314章 帝王權柄,冊皇后,大明天軍的傳說!第273章 相思!識破演戲!第四十六章 武將與文官的區別!第七十八章 帝威恐怖!風起於浮萍之末!第81章 四叔,我是爲了救你!牆腳當然要狠狠挖(二合一大章)第五十七章 咱也老了!第308章 父子之情!分析!五種可能!第101章 引爆京城!老朱的疑慮和信任!第297章 權力的變異!老朱:今日非打死朱允熥不可!第134章 戰爭的本質,呂妃之死!第346章 大明的新時代,再添一把火!第341章 氣勢洶洶的問罪以及嚇傻了!第六十七章 老朱的帝王術!第331章 不祥之兆!狂妄與囂張!第345章 正式撤藩!開科取士和京師大學!第三十九章 闖府!第167章 周密的準備,班門弄斧!第110章 意想不到的轉折!第128章 佛前應對,拈花一笑!第288章 金陵城的戰爭機器第七十六章 陛下,天家總是不一樣的!第七十六章 陛下,天家總是不一樣的!第280章 粉墨登場!太孫殿下真千古未有之奇才!第347章 御前應對!考校 封賞和算計!第十二章 蔣瓛的提議,老朱的懲罰第三章 二哥仁義,弟弟就卻之不恭了!第四十七章 聖旨到!第十八章 孝順之道!第113章 齊泰投效,老朱的怒與喜!第254章 開大明萬里海疆!第97章 查案! 老朱的決斷!第236章 統治的藝術!多謝相助!第151章 鐵面無私的熊孩子!皇親國戚,統統下獄!第250章 權力運作的兩條線,反腐風暴!第153章 國事爲重!咱要閉關修行,不見客!第283章 徐家的算計,朱允熥的謀劃第五十八章 抓藍玉只是因爲誤會?第143章 殺秦王朱樉!削藩?第249章 發動羣衆!笑瘋了的老朱!第238章 巨大的收穫!第336章 美人計的真諦!重情重義的老朱!第256章 迂迴進行土地改革,意外的反應!第339章 平定叛亂!陛下的用意!第146章 祭天告祖,正式立儲!第203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94章 獻王和燕王背刺?殺了,殺了,全部都殺了!第318章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要插上大明王旗!第123章 皇命無用,被氣炸的黃子澄!第116章 方孝孺要洗清冤屈?羅貫中的往事,朱允熥的算盤!第164章 改革的春風,討伐倭國!第四十一章 吳王殿下可是要造反?第329章 消除隱患!天子之怒的連鎖反應!第二十九章 孝順兒子!第103章 戰神的愛好,老朱的感慨和密令!第304章 野心勃勃的朱高煦!密謀!第137章 朱允炆瘋了!第134章 戰爭的本質,呂妃之死!第326章 恐慌!計劃和憐憫!第114章 挖坑坑自己?將戰神梟首示衆!第96章 消息!震怒的老朱!第207章 一帥無謀,挫喪萬師第二十三章 就按先生說的辦!第253章 唯一的選擇!第226章 大工程!大明的稀奇事!第169章 炮火覆蓋帶來的小小震撼!第271章 美貌少女!一切由我這個妹妹做主!第271章 美貌少女!一切由我這個妹妹做主!第251章 老朱:沒咱也行,正式傳位!第219章 意料之外的宣佈退位分治!第三章 二哥仁義,弟弟就卻之不恭了!第97章 查案! 老朱的決斷!第七十九章 君子報仇,隔日正好!第143章 殺秦王朱樉!削藩?第206章 開火,剿滅北元之戰!第220章 草原新神朱允熥,文章署名朱元璋!第三十六章 老朱真正的考覈第293章 欠了一屁股債的大明楊榮的招!第343章 最後的請求,再見老朱!第133章 請求!時代變了!第四十六章 武將與文官的區別!第170章 全部殺光,一個不留!第二十六章 陽謀!第280章 粉墨登場!太孫殿下真千古未有之奇才!第285章 快刀斬亂麻!心性!第三章 二哥仁義,弟弟就卻之不恭了!第229章 激烈爭論!老朱的殺機!
第275章 事情的原委,潛藏的權力危機第315章 人性的弱點!春宵一刻!第十章 辦差第242章 剿匪,熊孩子的遊戲!第114章 挖坑坑自己?將戰神梟首示衆!第200章 狂跌的糧價!被氣瘋的大戶們!第103章 戰神的愛好,老朱的感慨和密令!第100章 大改革時代,來了!跨出關鍵的第一步!第349章 明軍的困境!女真來降!第307章 射向老朱的箭!暗流!謀劃和消息!第218章 草原之變,除名!會盟!第269章 應對老朱的辦法,朱允熥的婚姻大事第101章 引爆京城!老朱的疑慮和信任!第314章 帝王權柄,冊皇后,大明天軍的傳說!第273章 相思!識破演戲!第四十六章 武將與文官的區別!第七十八章 帝威恐怖!風起於浮萍之末!第81章 四叔,我是爲了救你!牆腳當然要狠狠挖(二合一大章)第五十七章 咱也老了!第308章 父子之情!分析!五種可能!第101章 引爆京城!老朱的疑慮和信任!第297章 權力的變異!老朱:今日非打死朱允熥不可!第134章 戰爭的本質,呂妃之死!第346章 大明的新時代,再添一把火!第341章 氣勢洶洶的問罪以及嚇傻了!第六十七章 老朱的帝王術!第331章 不祥之兆!狂妄與囂張!第345章 正式撤藩!開科取士和京師大學!第三十九章 闖府!第167章 周密的準備,班門弄斧!第110章 意想不到的轉折!第128章 佛前應對,拈花一笑!第288章 金陵城的戰爭機器第七十六章 陛下,天家總是不一樣的!第七十六章 陛下,天家總是不一樣的!第280章 粉墨登場!太孫殿下真千古未有之奇才!第347章 御前應對!考校 封賞和算計!第十二章 蔣瓛的提議,老朱的懲罰第三章 二哥仁義,弟弟就卻之不恭了!第四十七章 聖旨到!第十八章 孝順之道!第113章 齊泰投效,老朱的怒與喜!第254章 開大明萬里海疆!第97章 查案! 老朱的決斷!第236章 統治的藝術!多謝相助!第151章 鐵面無私的熊孩子!皇親國戚,統統下獄!第250章 權力運作的兩條線,反腐風暴!第153章 國事爲重!咱要閉關修行,不見客!第283章 徐家的算計,朱允熥的謀劃第五十八章 抓藍玉只是因爲誤會?第143章 殺秦王朱樉!削藩?第249章 發動羣衆!笑瘋了的老朱!第238章 巨大的收穫!第336章 美人計的真諦!重情重義的老朱!第256章 迂迴進行土地改革,意外的反應!第339章 平定叛亂!陛下的用意!第146章 祭天告祖,正式立儲!第203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94章 獻王和燕王背刺?殺了,殺了,全部都殺了!第318章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要插上大明王旗!第123章 皇命無用,被氣炸的黃子澄!第116章 方孝孺要洗清冤屈?羅貫中的往事,朱允熥的算盤!第164章 改革的春風,討伐倭國!第四十一章 吳王殿下可是要造反?第329章 消除隱患!天子之怒的連鎖反應!第二十九章 孝順兒子!第103章 戰神的愛好,老朱的感慨和密令!第304章 野心勃勃的朱高煦!密謀!第137章 朱允炆瘋了!第134章 戰爭的本質,呂妃之死!第326章 恐慌!計劃和憐憫!第114章 挖坑坑自己?將戰神梟首示衆!第96章 消息!震怒的老朱!第207章 一帥無謀,挫喪萬師第二十三章 就按先生說的辦!第253章 唯一的選擇!第226章 大工程!大明的稀奇事!第169章 炮火覆蓋帶來的小小震撼!第271章 美貌少女!一切由我這個妹妹做主!第271章 美貌少女!一切由我這個妹妹做主!第251章 老朱:沒咱也行,正式傳位!第219章 意料之外的宣佈退位分治!第三章 二哥仁義,弟弟就卻之不恭了!第97章 查案! 老朱的決斷!第七十九章 君子報仇,隔日正好!第143章 殺秦王朱樉!削藩?第206章 開火,剿滅北元之戰!第220章 草原新神朱允熥,文章署名朱元璋!第三十六章 老朱真正的考覈第293章 欠了一屁股債的大明楊榮的招!第343章 最後的請求,再見老朱!第133章 請求!時代變了!第四十六章 武將與文官的區別!第170章 全部殺光,一個不留!第二十六章 陽謀!第280章 粉墨登場!太孫殿下真千古未有之奇才!第285章 快刀斬亂麻!心性!第三章 二哥仁義,弟弟就卻之不恭了!第229章 激烈爭論!老朱的殺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阳市| 桂林市| 安顺市| 新河县| 新兴县| 滨州市| 汶川县| 邵阳县| 麦盖提县| 巴彦县| 五家渠市| 丹凤县| 抚顺县| 城步| 濉溪县| 灵台县| 新乐市| 肥西县| 武清区| 马山县| 右玉县| 曲麻莱县| 梁平县| 盈江县| 曲水县| 景洪市| 庆阳市| 巴中市| 高碑店市| 大荔县| 浮山县| 河曲县| 广州市| 新乡市| 长沙县| 织金县| 鹿泉市| 法库县| 商河县| 临泉县| 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