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又是白身的劉備,引不起皇甫嵩和朱儁的重視。可諸葛亮的到來,就不同了。武職粗鄙,皇甫嵩和朱儁一直都在往文人儒士的方向緊靠。皇甫嵩還好些,至少出身不差,朱儁出身寒門,受了無盡的白眼,深知結(jié)交文人雅士的重要性。
有時候,那些名士大儒的一二句話,就能讓人少奮斗十年。所以皇甫嵩和朱儁說不羨慕已是大儒的盧植,那都是話不從心,假得很。當(dāng)初,盧植的老師馬融給了盧植很高的評價,這讓盧植少走了很多彎路。
面對皇甫嵩和朱儁紆尊降貴的友好,諸葛亮也全單照收,不過卻是緊守禮儀,謙遜有佳,只見諸葛亮朗聲回道:
“恩師現(xiàn)居泰山,一切安好,勞煩將軍掛念了。跟在恩師身邊學(xué)習(xí),時常聽恩師提起,皇甫中郎將和朱中郎將軍略無雙,神機妙算,實乃我等后輩學(xué)習(xí)的楷模,還言若有機會在皇甫將軍和朱將軍身邊學(xué)習(xí)一二,必定增益無限,進步神速。”
諸葛亮以前在東吳,曾經(jīng)舌戰(zhàn)群儒,口綻蓮花,自然學(xué)了一身“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領(lǐng),察言觀色,知書達禮這些早已難不到諸葛亮了。
既然身為前輩的皇甫嵩和朱儁都能拉下臉來,對諸葛亮示好,那作為后輩,理應(yīng)回敬,更是要將皇甫嵩和朱儁高高捧起,這才是人際交流之中的有來有往,賓主皆爽。
接下來,諸葛亮完全收起廉恥之心,無視在場人員的內(nèi)心震撼,直接將皇甫嵩和朱儁不斷吹捧,將二人吹得堪稱三皇五帝,常勝將軍,力壓孫武等等,弄得皇甫嵩和朱儁聽著舒服,面上靦腆,偏偏沒人敢指摘諸葛亮。畢竟,童言無忌嘛。
且諸葛亮在那兒騎著水牛在天上飛,周圍也沒外人,又不是當(dāng)事人自賣自夸,也就理所當(dāng)然,大家忍忍就過去了。
“諸葛賢侄,舟車勞頓,遠(yuǎn)道而來,雖黃巾反賊已敗退,然將士疲憊,戰(zhàn)馬瘦弱,且隨老夫先回穎川城內(nèi)休整一番,也好歇息休養(yǎng),順便為老夫和公偉講講,你的老師伯喈的情況和子干那邊的戰(zhàn)事如何了?”
皇甫嵩和朱儁也是要臉的,雖然任由諸葛亮在那天花亂墜地奉承,也是沒什么大礙,可在場的就屬皇甫嵩和朱儁身份最高,年歲最長,這根本沒辦法長臉啊。于是,皇甫嵩為了阻止諸葛亮滔滔不絕地胡吹,趕緊邀請諸葛亮率兵進城休整,入了城內(nèi)之后再說。
一旁的劉備聞言差點忍不住要破口大罵,大忿皇甫嵩和朱儁的特別對待,同樣都是前來的援軍,憑什么你們就千邀萬請諸葛亮進城養(yǎng)軍,而劉備之前到來,卻是絲毫不提回城,甚至還讓劉備繼續(xù)星夜趕回去,回到盧植那邊去。劉備一想到星夜前往,內(nèi)心就生氣不止,好在注重掩飾,講究修氣,最終還是保持住了笑臉,權(quán)當(dāng)什么都沒發(fā)生。
廢話,跟著諸葛亮進城內(nèi),混吃混喝,比什么都重要,至少比面子重要,萬一進城,能騙到一官半職,或是將軍隊坐大,那還不是美滋滋。
不過,皇甫嵩和朱儁想讓諸葛亮領(lǐng)軍進城,諸葛亮卻是不愿意了。若是入城,難免會有更多的應(yīng)酬,諸葛亮不愿將時間浪費在白白的駐城之中,就真想駐扎城池,那還不如直接回兗州泰山,這樣還過得舒坦一些。
畢竟,泰山有蔡文姫在,有蔡邕在,最重要的是有家人在,而且諸葛亮也有心帶張寧回泰山,安置在府內(nèi),所以黃巾反賊沒有圍城了,諸葛亮也就對穎川失去了興趣,才不愿和皇甫嵩、朱儁這二個只懂帶兵打仗,不懂風(fēng)花雪月的糟老頭待一塊呢,忒不舒服,不痛快。
諸葛亮表示得大義凜然,中氣十足地拒絕皇甫嵩和朱儁的善意邀請,笑道:
“回二位將軍,小子初掌兵,寸功未立,逆賊待誅,實是不敢讓全軍休整歇息,以免弱了軍志,失了士氣,如今黃巾反賊四處流竄,小子不才,愿率兵窮追猛打,勢必將造反的黃巾反賊賊首全數(shù)誅殺,若不然,則永不回軍。”
“將軍好心,拳拳盛意,亮只好銘記在心,無以為報。然黃巾反賊極可能折路而返,投靠廣宗賊首張角,還望將軍能恩準(zhǔn),許我引兵回廣宗,向盧中郎將示警,助其一臂之力,共同破賊。”
諸葛亮的拒絕,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諸葛亮覺得拒絕入城,合情合理,并無不妥。而一旁的劉備卻是聽得目瞪口呆,這諸葛亮竟然給拒絕了,拒絕了。
皇甫嵩邀請入城,那代表什么,代表足夠的后勤補給,足夠的軍營駐地,足夠的軍資器械,可惜就被諸葛亮三言兩語就給拒絕了。劉備又遭受了重?fù)簦蛋抵眹@心好痛,活著好難好累。
皇甫嵩也被諸葛亮的話給雷得一臉懵逼,這是被拒絕了么?果然是年少無知啊,白白贈送的好處,都不愿要,不愧是蔡伯喈教出來的好學(xué)生,一樣的剛直不阿,正直無比。
瞧瞧,簡直是高下立判。宦官出身的曹操生怕被皇甫嵩和朱儁搶了戰(zhàn)果,二腳一抹油,溜得比兔子還要快。至于劉備更是不堪,沒有功名的白身不說,怎么攆都攆不走,讓劉備回軍支援自己的老師盧植都不愿意。
諸葛亮就不同了,無論是替父出征,還是求學(xué)于蔡邕,甚至是忠軍之事,不貪小便宜,這些都讓皇甫嵩和朱儁驚訝而側(cè)目,連連感慨英雄出少年,名師出高徒。
不過,諸葛亮的客氣,更加讓皇甫嵩和朱儁不敢馬虎隨意,畢竟和文人雅士結(jié)交,人人都愿意,但也是最麻煩、拘謹(jǐn)?shù)模杂胁簧鳎蜁湎略挶姑暫屯軗p。
皇甫嵩略略一想,剛有對策,卻被朱儁搶了先,比較沉默寡言的朱儁內(nèi)心比皇甫嵩更迫切想得到文人雅士的認(rèn)可。雖然,諸葛亮年歲極小,可諸葛亮能作為親近蔡邕的一根線。因此,朱儁少有的搶先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