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何進能夠力挽狂瀾,將擁立庶皇子劉協的勢力打壓下去,大漢的權柄自然而然落到何氏手中,那時就真正的貴不可言了。
感到事態緊急的何進也有些慌亂,畢竟這比之前鎮壓黃巾之亂,還要緊張,最主要的是涉及自身,何進難免心中沒底。何進這時只好問計於各人,說道:
“有誰願意追隨我一起入宮,正君位,擁立嫡長子皇子辯登基,並且討伐十常侍等國賊?”
何進還以爲可能會冷場,不曾想話音一落,還是有人堅持何進的,又有一人挺身而出,與曹操潑冷水不同,這人卻是極爲贊成何進所言,說道:
“願意向大將軍借來精兵五千,斬關入內,冊立新君,擁皇子辯就位,盡誅閹豎,爲朝廷掃清污穢,以安天下萬民之心。”
那人侃侃而談,何進實爲奇異,仔細一看,原來是三公之一的司徒袁逢之子,袁隗之侄袁紹袁本初,這袁紹正官居爲司隸校尉,掌管司隸治安,袁紹出身世家,四世三公,身家清白可比曹操曹孟德要討喜得多。
何進也很是介意自身的屠夫出身,一直在努力擠身文人士子之流,立志將何氏打造成袁氏這樣有底蘊的家族,看到袁紹願意站出來,何進心裡一鬆,這也算是袁氏的表態,只要朝中大臣願意支持何進,何進倒沒覺得那區區女流之輩的董太后和閹豎十常侍蹇碩等人能翻出什麼浪花來。
“大善。袁紹聽令,令汝親點御林軍五千兵馬,其餘各人隨我前去皇宮,扶立太子辯即皇帝位。”
何進深知片刻耽誤不得,趕緊讓袁紹點起五千御林軍,畢竟御林軍本來就在袁紹的統轄之下,只不過天子腳下,必須有何進這個大將軍,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軍令,纔算是師出有名,不爲人所詬病。
袁紹領令很快就先一步離開大將軍府,前往司隸軍營,帶齊兵馬,火速趕往皇宮,袁紹一身軍裝,全身披掛,找到何進等人匯合,只見何進引領著何顒、荀攸、鄭泰等大臣三十餘人,正在緩慢地皇宮靠近。
有了守宮司馬潘隱的相助,何進在袁紹領兵之下,很快就進入了皇宮大門,率兵直奔漢帝所在的宮殿,何進讓袁紹將御林軍兵馬分散把守各處要地。
然後尋到何皇后,確認何皇后和劉辯皆無恙之後,帶著文武百官,來到靈帝的棺柩之前,宣佈漢帝駕崩,按照祖規,扶立太子劉辯即可登皇帝位。
宮殿外是大批大批的御林軍精兵,文武百官自然不會有所異議,皆納頭就拜,高呼劉辯爲陛下,擁皇就帝。何進總算是又賭勝了一把,再次粉碎了董太后和蹇碩的合謀,趁著劉辯已經即了皇帝位,同時把持了皇宮,何進覺得是時候對十常侍清算了。
何進派袁紹領兵進入後宮,捉拿蹇碩,十常侍之一的蹇碩此時樹倒衆人推,其他十常侍紛紛跟蹇碩劃清界限,蹇碩沒辦法,只能慌張地逃跑入御花園,被爲求自保的十常侍郭勝提前埋伏在花陰之下,就地斬殺。
蹇碩所屬的宮內禁軍,已被郭勝勸降,盡皆投順,郭勝帶著禁軍,連同其他十常侍一起去向何進納降,希望何進不要牽連無辜。
不想,袁紹掌管精兵強將,正是有心殺賊,向何進進言,說道:
“中常侍長年賣官,又是與官員相勾結,互爲營私,結爲黨朋,今日皇宮之內,大將軍已是勝算在握,理應可以乘勢將十常侍張讓等宦官皆盡誅殺於此時。”
袁紹也不是沒有私心,畢竟十常侍依靠著漢帝,一直唯錢視圖,大力賣官,這導致前來依附袁氏的人少了很多,大家都花錢去買了,誰還會願意去當袁氏一輩子的門生,再慢慢熬資歷上位,當個一官半職。
故而袁紹對於宦官張讓等人也是有恩怨在先,又受袁氏所託,有意將新仇舊恨,利用何進帶兵進宮的機會,一一向張讓等宦官清算一番。
不過,皇宮之內,難免牆外有耳,況且張讓等人雖是賣官,卻與買官之人保持著挺平和的關係,自然也有那些心思放在宦官之上的官員,前去向張讓等人通風報信,畢竟只要張讓等人不死,憑著這些宦官的耳邊風,能讓很多官員少奮鬥許多年。
得知消息的十常侍張讓等人,一聽到袁紹居然向何進進言,說要是將十常侍統統給擼了。有蹇碩的前車之鑑,張讓等人哪裡還敢怠慢,事態緊急,漢帝又已死,張讓等人也沒什麼好辦法。
好在宦官與皇宮內宮素來互爲犄角,脣亡齒寒,死馬當活馬醫的張讓只好令人備下大量的錢財和奇珍異寶,慌張地前去投靠何太后。
獻上厚禮之後,張讓急急地向何太后求救,說道:
“太后,還望太后憐憫,救救我等忠僕,當初漢帝病重,起先是蹇碩有心設計,想要謀劃陷害大將軍,參與此事僅僅蹇碩一人而已,與其餘人等不幹事,太后也知我等十常侍素來以天子爲大,侍候漢帝極誠極忠。”
“現在大將軍聽信袁紹的危言誣隱,想要將我等皆就勢盡誅,還請太后能夠看在我等宦官還算熟悉宮中侍奉事務,留我等一條性命。”
張讓也是被迫無奈,現在形勢比人強,張讓不得不率先低頭,萬一何進真的聽從了袁紹所說,那張讓等人想逃都逃不了,好在何太后又是貪財女流,兼之認爲兒子劉辯已是成功登上皇帝之位,算是風浪已過,沒什麼大妨礙了。
何太后畢竟拿人手軟,也就網開一面,寬慰張讓等人,說道:
“爾等無須擔憂,我定當保住你們身家性命。”
張讓等人一聽何太后鬆口,趕緊再表忠心,還事前附帶其他厚禮許諾給何太后,何太后果然一諾千金,傳旨讓何進進到內宮前來相見,何太后私底下一看到何進,兩眼淚汪汪,談起何氏秘事,說道:
“大兄可是忘了當初我們兩兄妹出身貧寒,地位低微,若不是張讓等人,我等焉能夠享受此等榮華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