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注定是個被很多人銘記一生的年份。
四月中旬的最后一天,漢室唯一幸存的正統血脈,天子劉協無端暴斃。此事一經傳出,從北到南掀起軒然大波,傳承四百余年的大漢王朝轟然崩塌,蒼穹變色,大地黯淡,日月蒙塵,天下震動。
時隔半個月,淮南袁術篡奪帝位,自稱秉承天意,順應民心,改元開國,君臨天下。于壽春登基稱帝,國號仲家,自詡仲家皇帝,定都壽春,置公卿百官,改建安二年為仲家元年。遂昭告天下,傳檄各鎮諸侯速速歸附,如若不然便視為謀逆叛亂,仲家皇朝將傾舉國之兵戡亂討逆,廓清寰宇,掃平天下。
弒君在前,篡位在后,冀州袁紹和淮南袁術兄弟二人徹底顛覆了沿襲東、西兩漢的劉氏皇朝,漢室江山就此斷絕。一時間,天下百姓茫然不知所措,無數儒生文士和熱血青壯義憤填膺,對袁氏兄弟破口大罵,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揚言要替天子報仇,鏟除國賊,誅殺逆賊,為黎民百姓伸張正義,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書生意氣,壯士熱血,滿腔激憤,卻終究無濟于事,真正能夠鏟除二袁的還是各鎮諸侯勢力。
在這個節骨眼上,各鎮諸侯中有資格有實力挺身而出的諸侯不在少數。例如:同為漢室宗親的荊州劉表和益州劉璋,實力日益強大的兗州曹操和聲名鵲起的江東孫策;他們都有資格有能力站出來,登高一呼,為漢室正名,為黎民百姓伸張正義。然而值此風起云涌的緊急關頭,他們紛紛緘默其口,按兵不動,坐觀風云變幻,坐視民怨沸騰,隔岸觀火。靜待時變。
這是一個領袖群雄的絕好機會,也是一個收取民心、壯大實力的天賜良機,他們對此心知肚明,心動不已。可是
??他們更加知道這個機會輪不到他們頭上。因為在他們之中還有一位更有實力更有資格且名正言順的諸侯霸主,這個領袖群雄的機會非他莫屬,舍他其誰!
他就是占據雍州、涼州、司隸、并州、漢中和塞上朔州等六個州郡的當朝大將軍,天下第一諸侯霸主———李利李文昌。
大勢所趨,民意如潮。在這股無形巨力的推動下,李利大將軍第一次行使天下兵馬大將軍的職權,頒布大將軍令,號令天下諸侯和有志之士同仇敵愾,討伐二袁,
建安二年六月。大將軍李利頒布討賊檄文,號令各鎮諸侯討伐冀州袁紹和淮南袁術。
這份討賊檄文,與兩年前劉協頒布的《罪己聲討詔》相仿,洋洋灑灑上千言,直指二袁。言辭犀利,文采斐然,字字誅心。
檄文中歷數冀州袁紹十大罪狀,其中第一大罪名就是弒君謀逆,當誅九族;最后一條罪狀是,妄動刀兵挑起戰端,致幽冀二州百姓于水火。生靈涂炭。討伐叛逆的檄文中,袁紹居首位,袁術緊隨其后。淮南袁術袁公路,妄自尊大,篡位稱帝,無信寡恩。為禍大江南北,罪惡滔天,天若不除,人必誅之。
檄文一經頒布,袁紹和袁術二人真正成了一對難兄難弟。無形中促使這對貌合神離的兄弟再次走到一起,被討賊檄文推到大漢天下的風口浪尖上,淪為遭人唾棄的大奸大惡之徒,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不到半個月,討賊檄文傳遍中原大地,大江南北,傳到各鎮諸侯手里,并于各州各郡張貼檄文,號召天下有志之士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同心協力,同仇敵愾,討伐二袁。
短短一個月內,數以萬計的青壯、士子和綠林游俠涌入司隸境內,聚集在李利麾下,強烈要求加入西涼軍,鏟除袁氏兄弟。
與此同時,除冀州袁紹和淮南袁術之外,各鎮諸侯紛紛響應,派遣使者前來洛陽,與李利商議聯合出兵事宜。其實就是代表其主表明態度,希望就近出兵,討伐與之相鄰的謀逆亂賊,不愿意勞師遠征,省得勞而無功,最終得不到任何好處。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天子劉協駕崩之后,整個天下風聲鶴唳,各鎮諸侯輕易不會再與其他諸侯會面。就像此次響應李利號令聯合出兵討伐二袁一樣,沒有哪路諸侯親自領兵前來會盟,而是派遣麾下謀士趕來洛陽商議出兵事宜。
前車之鑒猶在眼前,各鎮諸侯焉能重蹈覆轍。萬一被別人悄無聲息地謀害了,不明不白地丟掉性命,豈不是死得太冤了?
然而此次討伐袁紹、袁術兄弟二人卻是個極好的壯大實力的機會,出師有名,堂堂正正的王道之師,可以名正言順的搶地盤,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豈容錯過?
眼下袁紹占據天下第一大州,人口眾多、最為富庶的冀州,此外還占據著青州,這就是兩塊大肥肉,與之相鄰的兗州曹操、徐州呂布和幽州公孫瓚早已垂涎三尺,急不可耐地想要撲上去咬一口,最好能將其一口吞下。
冀州袁紹是這樣,淮南袁術同樣如此。時至今日,袁術已先后占據豫州大半郡縣,除丹陽郡外的揚州全境,另外還搶占了徐州的廣陵郡,等于是占據兩州之地,與冀州袁紹相比毫不遜色。這同樣也是兩塊大肥肉,而與之相鄰的諸侯則是西涼李利、荊州劉表,還有與之態度**的江東孫策和徐州呂布。
袁氏兄弟源于一脈,承襲祖上余蔭,袁術占據淮南,袁紹占據河北,一南一北,在大漢疆域上迅速發展成為實力強大的諸侯勢力。在此之前,恐怕還沒有人意識到他們兄弟二人于悄無聲息中已經形成南北輝映之勢;倘若兩股勢力連接成片,大漢天下的半壁江山就落到他們手里,如此一來袁氏家族問鼎江山已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完全可以做到。
然則隨著天子劉協暴斃于冀州,袁術稱帝于淮南,原本前景廣闊的袁氏兄弟瞬間被推到風口浪尖之上,淪為眾矢之的。緊接著,伴隨大將軍李利頒布的討賊檄文傳遍天下,本來有機會將兩股勢力整合到一起的袁氏兄弟,轉眼間身陷重圍,被各鎮諸侯團團圍困,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已然身陷絕境。
七月中旬,各鎮諸侯使者相繼抵達洛陽,謁見大將軍李利。
如果說各鎮諸侯使者之前還有些牽強、名不正言不順的話,那么現在他們就是名正言順的真正使者了。自從劉協駕崩后,天下無主,各鎮諸侯自然而然的成為藩王勢力,在某種意義上說,諸侯國已悄然形成。諸侯之間雖有實力強弱之別,但身份地位卻是對等的,等同于戰國爭霸的局面。
時下淮南袁術雖然稱帝了,可各鎮諸侯并沒把袁術放在眼里。所謂的仲氏政權也僅限于袁術自己的地盤上,對其他諸侯勢力沒有任何作用,根本無人理會。所以現在仍然是建安年號,而袁術派遣使者對各鎮諸侯的封官許愿,除了徐州呂布之外,其他諸侯根本不予理睬。
于是隨著李利號令群雄討伐二袁之后,徐州呂布的處境十分尷尬,既想出兵響應,又擔心被諸侯們排擠,甚至于暗中加害。思量再三,他最終決定兩不相幫,按兵不動,作壁上觀,只要各鎮諸侯不來攻打徐州就行。
洛陽會盟如期舉行,李利親自接見了各鎮諸侯使者,并與之簽訂盟約,正式組成討伐二袁聯盟。此次入盟的諸侯是:荊州劉表、兗州曹操、幽州公孫瓚和遼東公孫度,加上李利自己,合計五路諸侯組成討伐聯盟。
然而就在會盟當天下午,又有幾股姍姍來遲的勢力加入聯盟。他們是:益州劉璋、江東孫策和幽州反叛勢力閻柔派來的使者,此外還有兩個烏桓部落使者和一個鮮卑部落使者。這些草原蠻夷也要求加入聯盟,出兵討伐冀州袁紹,這讓各鎮諸侯使者哭笑不得,在是否接納蠻夷入盟的問題上議論紛紛,始終無法達成一致意見。
最終李利獨斷專行,公然斬殺蠻夷部落使者,并將其隨從一并處決,手段之兇狠決絕,令諸侯使者們驚駭不已。
一聲令下斬殺數百名蠻夷使團之后,李利對此沒有解釋,只丟下這樣一段話:“我漢人家事何須假手于人?此等蠻夷宵小企圖趁火打劫,簡直是不自量力,自己送上門來找死!誰說攘外必先安內,只要我李利還活著,就會攘外安內并舉,必要之時可先攘外后安內。大漢疆域豈容蠻夷宵小放肆!”
快刀斬亂麻之后,李利并沒有為難幽州叛軍閻柔派來的使者,正式接納其入盟。至此,八路諸侯勢力組成了討伐聯盟,使者們秉承其主之意,共同推舉李利大將軍為盟主,荊州劉表和兗州曹操為副盟主。隨后商議具體出兵事宜,其實就是使者們傳達了各自主公的意圖,而后聽從李利分派調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