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5章 就讓他們去禍害海外吧!大明白撿萬里疆域!

bookmark

第145章 就讓他們去禍害海外吧!大明白撿萬里疆域!

朱允熥心中亦是感慨無比。

他原本以爲,畫一張世界地圖應該是挺容易的。

真畫起來的時候,才發現此前沒有特意去記憶,也沒有什麼美術基礎,僅憑粗略的印象,將世界地圖畫出來,畫準確,還挺難的!

爲此,朱允熥反覆修改了很多遍,才總算得到一幅相對滿意的地圖。

他並沒有告訴老朱,地球是圓的。

雖然這一概念,早在更古老時代,就已經在中國存在。

但大多數的中國人,此時還是更願意相信“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

老朱亦是如此。

此時花時間花精力去告訴老朱,地球是圓的,由此而與他進行爭辯,毫無必要。

未來有的是機會。

反正他現在上呈的,是一張後世常見的平面地圖。

老朱盯著地圖,看了許久,問道:“此圖從何而來?”

“這是我翻閱衆多典籍,最後整理而成。”朱允熥也只能這般解釋了。

要讓大明提早進入大航海時代,當然離不開地圖的支持。

這張地圖,可不僅僅是爲了獻給老朱,也是日後指導出海船隊的至關重要的依據。

正因爲如此,朱允熥才反反覆覆的畫,仔仔細細的回憶腦海中殘存的記憶,一遍又一遍的修改,務求精準精確。

在未來,這張簡簡單單的地圖,將成爲大明徵服藍星的基礎。

別看這是後世非常簡單的東西。

可憑這個時代的科技水平,想要靠人力去測繪出一張這樣的地圖,不僅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和物力,還非得耗用數十年時間不可。

多半仍然不可能畫得如此精準。

在明朝內部,絕大多數人是反對去海外擴張的。

對百姓而言,他們擔心朝廷開疆拓土會增加稅賦,自己的兒子,丈夫還要去當兵,戰死沙場。

軍戶們也並不喜歡去遙遠的地方遠征,那太受罪了。

對士大夫而言,他們覺得這樣做是勞民傷財。

唯一支持的,恐怕也只有少量一心只想建功立業的武將了。

究其根本,以目前的生產力而言,征服遙遠的邊疆地區,除了滿足帝王的虛榮心之外,並不能帶來實際利益。

虧本的生意,自然沒有人願意幹。

只有朱允熥作爲穿越者,清楚的知道這樣做的好處,堅定不移的要開啓大航海時代。

他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說服內部的反對勢力。

首先是說服老朱。

若是朱允熥提出,由朝廷派大軍去遠征諸國,老朱肯定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出師遠征,勞民遠征,好大喜功,置國家,百姓於不顧!

這妥妥的昏君行爲。

老朱絕不可能支持!

他真要一意孤行的話,老朱恐怕寧可廢了他的儲君之位,都不會允許他這樣做。

但如果換一個做法,讓藩王,宗室子弟帶著一小隊一小隊的人馬,去海外開疆拓土呢?

事實上,歷史上大航海時代的早期,西方去海外開拓殖民地,採取的正是這一模式。

各種民間組織的探險隊,數不清的探險家,去海外尋找財富,開拓殖民地。

國家政權只不過是在後面打一下輔助,然後等著摘果實就行了。

當然,大明不一樣。

大明的民間勢力,沒有去海外冒險的傳統。

封建大地主們根本不屑於這樣做。

朝廷再怎麼鼓勵,他們多半也會無動於衷。

恐怕還會覺得,朝廷就是在坑自己呢。

誰去誰傻!

可藩王和宗室子弟就不一樣了。

首先,他們本身就掌握有軍事力量。

藩王直屬的軍隊,用來與北元這種龐大的王朝交戰,自是遠遠不夠,還需要調配朝廷的大軍。

但用來去海外蠻荒之地開拓殖民地,卻是足夠了。

甚至隨便一個宗室子弟,花點銀子招募幾百人,組建一支私軍,都夠了。

歷史上早期大航海時代的西方強盜,各種探險隊,都是這樣的規模。

有藩王和宗室子弟牽頭,士兵和百姓們也更願意相信,海外真的有寶貝,有利可圖。

要不然,朝廷怎麼會讓藩王和宗室們出海呢?

如此一來,藩王和宗室子弟,也能因此而立下功績,爭取獲得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爵位,又或者讓自己的爵位提升。

這對他們來說,是有很強的吸引力的。

至於說坑害普通老百姓之類的……

若讓他們留在大明辦事,這自然是極大的隱患。

但讓他們出海,去建立自己的海外殖民地,海外王國,那就不是啥問題了。

要禍害也是禍害的外面人,關大明百姓什麼事?

何況,以那些蠻荒之地的落後程度,只要他們去了,就會給那裡帶來文明和秩序,反而是造福當地百姓,有利於世界人民的事了。

再者,讓藩王和宗室子弟帶頭出海,獲取了利益之後,就會帶動整個大明社會跟進。

豪紳地主,士族、乃至平民百姓,都會緊隨其後。

工業化所需要的資源,也能通過海外殖民地源源不斷的輸入。

有了深度利益綁定之後,禁海和閉關鎖國就會遭到所有人的反對。

朝廷根本無須消耗鉅額軍費,派出大軍遠征。

只要跟在後面摘取勝利果實就行。

相反,若是直接由朝廷派兵去征服,反而制約多,風險高,不劃算。

交給藩王和宗室子弟,讓他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纔是最好的方法。

這些規劃,朱允熥此前都反覆想過,此時正好藉機提出來。

老朱並沒有懷疑他的話,看著地圖感嘆道:“天下果然很大,咱大明疆域如此遼闊,也不過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罷了。”

旋即,老朱的語氣,驟然一變。

“熥兒,你是不是想開疆拓土?”

“想讓大明的疆域變得更遼闊?”

“讓自己名垂青史?”

“爲此不惜民力,財力,物力?”

“咱告訴你,不行!”

老朱的臉色,陰沉如墨。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稍有不慎,戰敗便是不可收拾之局。”

“打仗這種事,可不是你兵精糧足,就一定穩操勝券的。”

“有時候,運氣不好,也會吃大虧。”

“當年咱兵鋒最盛的時候,讓徐達統率十幾萬大軍,遠征北元,結果卻遭遇了王保保的伏擊,數萬將士埋骨他鄉。”

“咱大明的國力,也因此而大大受損。”

“所幸老底子還在,仍沒有傷及根本。”

“可其中的經驗教訓,卻是極爲慘痛的。”

“漢武帝先後啓用衛青、霍去病,對匈奴多次用兵,確實打得匈奴四分五裂,狼狽不堪。”

“可漢朝自文景之治以來,好不容易纔積攢的一點國力,又何嘗不是因此消耗一空呢?”

“再多後來,巫蠱之亂爆發,李廣利兵敗,西漢在漢武帝之後,迅速走向衰敗。”

“隋煬帝亦是好大喜功,三徵高麗,耗費國庫錢糧無數,民不堪重負,揭竿而起,隋朝因此而亡。”

“就算善用兵者如唐太宗李世民,當年也在征伐高麗時吃了大虧。”

請...您....收藏_6Ⅰ9Ⅰ書Ⅰ吧(六\\\九\\\書\\\吧!)

“這些都是慘痛的教訓啊!”

“勞師遠征,於國家全然無益,這不是一位英明的帝王應該做的事情。”

“身爲帝王,要好好治理天下,善待百姓,讓天下老百姓安居樂業,都能有飯吃,有衣穿。”

“而不是爲了滿足自己功垂千古的慾望,貪一時戰功,將百姓們派出去打仗,讓老人的兒子,孩子的父親,女子的丈夫埋骨他鄉,於心何忍?”

“徵發他們去做徭役,服務遠征的大軍,那也是濫用民力,必然引起民怨四起。”

“你這地圖上的疆域,雖然遼闊,但都與咱大明隔山隔海。”

“獲得一大片的蠻荒之地,又不能供給大明,於朝廷國家有何益?”

“那裡的百姓,不通教化,強行征服,也難以爲我大明所用。”

“反而要派兵駐守,徒耗國力。”

“若不是北元不斷侵襲大明邊境,咱都不想派兵去遠征北元。”

“咱們就守著大明如今的萬里江山,好好過日子,足夠了。”

老朱逮著他就是一通輸出,語氣十分嚴肅。

隨即站起身來,踱著步子道:“不行,咱得將周邊諸國,都列爲不徵之國,寫入祖訓之中,告誡後世子孫,只要對方不來侵犯我大明,皆不得隨意征伐。”

朱允熥還是第一次見到朱元璋如此認真。

也是第一次如此嚴厲的教訓他。

此前哪怕是審聶渙兒,也更多的是威壓,憤怒與生氣。

由此可以看出,老朱心中確實是裝著百姓的。

這其中也許有很多是小農思想,只想抱著自己的一畝三分田,好好的過日子。

只想讓天下百姓,都能做一個太平人,安穩過一生。

“皇爺爺!”朱允熥一直等到老朱發泄完了,才解釋道:“您誤會了,孫兒我並不打算派大軍出征海外。”

Www¤тt kдn¤¢O

老朱愣了一下,問道:“那你是何意?”

朱允熥指著地圖上的中原地區,道:“其實周王室一開始的地方,就只有這麼一小塊。”

“不過是京師周邊的千里之地罷了。”

“再遠一點的地方,便都是蠻荒之地。”

“後來,周王室通過不斷分封,將那些蠻荒之地都分封給諸王,讓諸王去征服,去開拓……”

“一代又一代,篳路藍縷,然後纔有了後來的萬里疆域。”

“江山傳承,時移世遷,一直傳到了咱大明手中。”

“若是當初周王室不開拓,不進取,恐怕如今的金陵城,仍然還是蠻荒之地。”

他說著,將手指向地圖上的新大陸,後世的美洲。

“這裡距咱們大明的數萬裡之遙。”

“朝廷派大軍去遠征,自是毫無必要,且勞民傷財。”

“但是,如果不派軍隊,只封一個藩王,給一個名號,便交給他去經營呢?”

“據孫兒所知,那裡還十分荒涼,只有一些野人部落,根本無須派大軍前去征服。”

“藩王自身的衛隊,就足夠了。”

老朱頓時愣住了。

朱允熥說的,都是老朱也清楚的史實。

中原九州,皆是從蠻荒之地,慢慢開發出來的。

金陵城就更是如此了。

而當初開發的辦法,就是分封。

隨便拿一塊荒涼之地,賞賜給有功之臣。

剩下的,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就依靠這種辦法,周王朝慢慢就有了十分遼闊的疆域。

如果真如朱允熥所言,海外蠻荒之地,還處於未開發的狀態。

分封諸王,讓他們去那裡謀生,將來也歸入大明的版土,是不是也可以呢?

老朱並不是真的不想開疆拓土,而是覺得代價太高,付出太多,回報太低。

不劃算,不值得。

可如果只需要封一個空名頭,朝廷什麼都不用付出呢?

白撿萬里疆域?

老朱開始有些心動了。

像周王室那般分封,是已有的先例。

而且,還有近在眼前的例子,那便是北元。

北元正是通過分封,獲得了龐大無比的疆域。

四大汗國,每一個都不可小覷。

雖然因橫徵暴斂,相互爭鬥而分崩離析,可其中也未必沒有可取之處。

朱允熥察言觀色,看出老朱的神態變化,當即補一刀。

“皇爺爺,那些地方開發之後,也並非不能回報大明。”

他伸手指向南美洲,道:“據孫兒所知,在這片地方,兩種作物,一名土豆,一名紅薯。”

“此二者,皆堪稱神物。”

“不僅美味可口,其畝產更是可達數千斤。”

“並且,對地塊的肥力要求極低。”

“即便是最下等的貧瘠之地,荒山廢土,也可以隨意載種。”

“倘若能派船去這裡,將土豆和紅薯的種子取回來,在大明推廣種植,則未來數百年,大明再也不用擔心糧食問題。”

此言一出,老朱的臉色頓時大變,急聲問道:“此言當真?”

……

第341章 氣勢洶洶的問罪以及嚇傻了!第128章 佛前應對,拈花一笑!第七十二章 楊士奇的謀劃第168章 真正的名將!真正的神器!第300章 老朱:咱不會死,只是和你聯手演一場大戲!第344章 老朱的“醒悟”!天下人的大明!第278章 優秀的演技,沒讀過多少書!第248章 老朱的建議,解決之法!第250章 權力運作的兩條線,反腐風暴!第307章 射向老朱的箭!暗流!謀劃和消息!第244章 敲打!試探與交鋒!第四十二章 誰是反賊?千鈞一髮!第145章 就讓他們去禍害海外吧!大明白撿萬里疆域!第93章 離經叛道!快刀斬亂麻!第十五章 朱允熥的理由!第四十章 譁變!第307章 射向老朱的箭!暗流!謀劃和消息!第215章 申城見聞!呆若木雞的老朱!第三十章 宰輔之才!第95章 崩潰的朱棣!走投無路的燕王!第二十八章 謠言!第345章 正式撤藩!開科取士和京師大學!第104章 挑撥!嶄新的時代!第330章 朱高煦的威,軍工廠之變!第147章 太孫新政的開始,讓世界臣服於大明!第256章 迂迴進行土地改革,意外的反應!第五十一章 用意!第一章 皇爺爺,請立我爲皇太孫,登基稱帝!第345章 正式撤藩!開科取士和京師大學!第164章 改革的春風,討伐倭國!第181章 回朝!老朱:咱要傳位!第308章 父子之情!分析!五種可能!第五章 我的才華能力,勝過他十倍!第二十章 皇爺爺,孫兒願意認罪!第八十章 爲了救你們,一定要狠狠地打!第124章 治罪!朱允熥的手段!第222章 發展的方向,大明科學院!第265章 小插曲,以及老朱發現的大隱患!第115章 李景隆之死!方孝孺竟是二五仔?第298章 老朱昏迷!弒君!第四十五章 請罪,英雄末路!第四十五章 請罪,英雄末路!第二十五章 朱棣的提議!第224章 楊士奇的辦法,收天下之糧!第六十五章 朝堂上從來沒有笨蛋!第91章 罪證! 高招!第216章 大明頭號經濟學家朱元璋!第213章 傅友德的提醒,朱棡的決定!第七十章 十步之內,人盡敵國!(二合一大章)第203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十三章 絕不栽贓陷害,老朱的聖旨!第319章 文明元年!天子之任,子民之責!第203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71章 美貌少女!一切由我這個妹妹做主!第183章 重賞!更深的用意!第284章 反將一軍!第八十章 爲了救你們,一定要狠狠地打!第313章 熱議與準備,大明新徵程的開始!第321章 優勢在我!爲營救皇帝而來!第323章 各懷鬼胎!朱橚的算計!第225章 發現,笑得合不攏嘴的老朱!第147章 太孫新政的開始,讓世界臣服於大明!第六十四章 意想不到的局面!第198章 被氣炸的老朱!太孫殿下有令!第289章 男人的快樂,出大事了第299章 老朱的問題!爺孫配合,才能成大事!第338章 平叛!逼宮!第七章 兄友弟恭!第264章 大變樣的應天府,被攔住的老朱!第301章 祖宗家法,老朱最後的謀劃!第161章 潘多拉魔盒打開! 轉進如風的朱棣!第191章 大明的沸騰!驕傲自滿?第262章 老朱:咱要去見見朱孫!第208章 北元騎兵的末日第十五章 朱允熥的理由!第316章 我要做一個有爲的昏君!第三十六章 老朱真正的考覈第251章 老朱:沒咱也行,正式傳位!第149章 速射炮!熊孩子的正確使用方法!第329章 消除隱患!天子之怒的連鎖反應!第229章 激烈爭論!老朱的殺機!第197章 老朱的見聞,消息!第146章 祭天告祖,正式立儲!第137章 朱允炆瘋了!第327章 兄弟爭執!走火入魔!第218章 草原之變,除名!會盟!第261章 起風了,四處傳播的“機密”!第337章 情報的遺漏!消息!第十章 辦差第210章 屠夫?不,是草原上最尊貴的客人!第283章 徐家的算計,朱允熥的謀劃第二十章 皇爺爺,孫兒願意認罪!第161章 潘多拉魔盒打開! 轉進如風的朱棣!第102章 加大力度,戰神要出山?第188章 老朱的旨意和安排!第81章 四叔,我是爲了救你!牆腳當然要狠狠挖(二合一大章)第113章 齊泰投效,老朱的怒與喜!第六十九章 立威在前,施恩在後第88章 身敗名裂朱允炆,揚名立萬朱高煦!第311章 千古一帝!用兵之道,蕩平女真!
第341章 氣勢洶洶的問罪以及嚇傻了!第128章 佛前應對,拈花一笑!第七十二章 楊士奇的謀劃第168章 真正的名將!真正的神器!第300章 老朱:咱不會死,只是和你聯手演一場大戲!第344章 老朱的“醒悟”!天下人的大明!第278章 優秀的演技,沒讀過多少書!第248章 老朱的建議,解決之法!第250章 權力運作的兩條線,反腐風暴!第307章 射向老朱的箭!暗流!謀劃和消息!第244章 敲打!試探與交鋒!第四十二章 誰是反賊?千鈞一髮!第145章 就讓他們去禍害海外吧!大明白撿萬里疆域!第93章 離經叛道!快刀斬亂麻!第十五章 朱允熥的理由!第四十章 譁變!第307章 射向老朱的箭!暗流!謀劃和消息!第215章 申城見聞!呆若木雞的老朱!第三十章 宰輔之才!第95章 崩潰的朱棣!走投無路的燕王!第二十八章 謠言!第345章 正式撤藩!開科取士和京師大學!第104章 挑撥!嶄新的時代!第330章 朱高煦的威,軍工廠之變!第147章 太孫新政的開始,讓世界臣服於大明!第256章 迂迴進行土地改革,意外的反應!第五十一章 用意!第一章 皇爺爺,請立我爲皇太孫,登基稱帝!第345章 正式撤藩!開科取士和京師大學!第164章 改革的春風,討伐倭國!第181章 回朝!老朱:咱要傳位!第308章 父子之情!分析!五種可能!第五章 我的才華能力,勝過他十倍!第二十章 皇爺爺,孫兒願意認罪!第八十章 爲了救你們,一定要狠狠地打!第124章 治罪!朱允熥的手段!第222章 發展的方向,大明科學院!第265章 小插曲,以及老朱發現的大隱患!第115章 李景隆之死!方孝孺竟是二五仔?第298章 老朱昏迷!弒君!第四十五章 請罪,英雄末路!第四十五章 請罪,英雄末路!第二十五章 朱棣的提議!第224章 楊士奇的辦法,收天下之糧!第六十五章 朝堂上從來沒有笨蛋!第91章 罪證! 高招!第216章 大明頭號經濟學家朱元璋!第213章 傅友德的提醒,朱棡的決定!第七十章 十步之內,人盡敵國!(二合一大章)第203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十三章 絕不栽贓陷害,老朱的聖旨!第319章 文明元年!天子之任,子民之責!第203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71章 美貌少女!一切由我這個妹妹做主!第183章 重賞!更深的用意!第284章 反將一軍!第八十章 爲了救你們,一定要狠狠地打!第313章 熱議與準備,大明新徵程的開始!第321章 優勢在我!爲營救皇帝而來!第323章 各懷鬼胎!朱橚的算計!第225章 發現,笑得合不攏嘴的老朱!第147章 太孫新政的開始,讓世界臣服於大明!第六十四章 意想不到的局面!第198章 被氣炸的老朱!太孫殿下有令!第289章 男人的快樂,出大事了第299章 老朱的問題!爺孫配合,才能成大事!第338章 平叛!逼宮!第七章 兄友弟恭!第264章 大變樣的應天府,被攔住的老朱!第301章 祖宗家法,老朱最後的謀劃!第161章 潘多拉魔盒打開! 轉進如風的朱棣!第191章 大明的沸騰!驕傲自滿?第262章 老朱:咱要去見見朱孫!第208章 北元騎兵的末日第十五章 朱允熥的理由!第316章 我要做一個有爲的昏君!第三十六章 老朱真正的考覈第251章 老朱:沒咱也行,正式傳位!第149章 速射炮!熊孩子的正確使用方法!第329章 消除隱患!天子之怒的連鎖反應!第229章 激烈爭論!老朱的殺機!第197章 老朱的見聞,消息!第146章 祭天告祖,正式立儲!第137章 朱允炆瘋了!第327章 兄弟爭執!走火入魔!第218章 草原之變,除名!會盟!第261章 起風了,四處傳播的“機密”!第337章 情報的遺漏!消息!第十章 辦差第210章 屠夫?不,是草原上最尊貴的客人!第283章 徐家的算計,朱允熥的謀劃第二十章 皇爺爺,孫兒願意認罪!第161章 潘多拉魔盒打開! 轉進如風的朱棣!第102章 加大力度,戰神要出山?第188章 老朱的旨意和安排!第81章 四叔,我是爲了救你!牆腳當然要狠狠挖(二合一大章)第113章 齊泰投效,老朱的怒與喜!第六十九章 立威在前,施恩在後第88章 身敗名裂朱允炆,揚名立萬朱高煦!第311章 千古一帝!用兵之道,蕩平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