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累斯薩拉姆中華商會會長在接受我采訪時說,在非洲地區,真正擁有經濟實力的一部分是西方人,還有一部分是印度、巴基斯坦人。這些印巴人百余年前隨西方人來到非洲,非洲各國獨立了,西方人走了,他們沒有走。
印巴人目前掌握著非洲大量的土地、礦山、工廠、商業、物業,但是,在國際上和當地卻從來不曾聽見有誰說印巴人是非洲人的威脅,國際上只是說華人威脅論,這真是奇怪的現象,值得研究。
他表示,目前在非洲,南華聯邦的投資越來越大,南華聯邦的援建項目也越來越多,非洲人的生活用品70%以上是南華聯邦的產品,以南華聯邦為代表的華人在非洲影響也越來越大,而與過去很大不同的是,這些影響是由官方和民間共同形成的。
大家可以想一想,非洲人每天用的、穿的、吃的都與華人有關,這將是多大的影響,而且,不少華人賺了錢以后,并不馬上拿回各自的國家,而是投入當地,不是買房子就是買地買礦山,這將給來自其他國家的生意人尤其是印巴人帶來多大的壓力,他們擔心華人來了要重新洗牌。
這位會長還認為,華人到非洲來謀發展,至少有三個方面的優勢條件:
一個是非洲國家與南華聯邦的關系良好,南華聯邦多年來對非洲國家無條件的援助贏得了非洲各國的尊重,非洲人對華人很友好。
第二,南華聯邦的技術和產品適合非洲,非洲作為欠開發地區,對西方的產品買不起也用不起,而南華聯邦生產的產品和實用技術,物美價廉,技術無保留地轉讓,花費不高,很受非洲人民的歡迎。
第三,非洲氣候良好,資源豐富,急需發展,機會很多。
當然也存在不利因素:華人辛苦慣了,工作起來沒有時間觀念,生活很節儉,當地人對此非常不適應,在文化上產生沖突是常有的事,不少華人由于不適應這種文化沖突而回國。
第二,一些地方辦事拖拉,小費成風,一些南華聯邦和華人的小企業對此也很不適應。
第三,非洲生活工作條件艱苦,很多地方還是未開墾的處女地,信息不通,道路不通,遠離現代社會。
我在贊比亞采訪了贊比亞政府信息與新聞部長邁克-穆侖戈蒂先生,想聽一聽他對我國的看法,以及對華人有什么忠告。
穆侖戈蒂表示,近年來,隨著經濟往來的迅速增加,來贊比亞的華人非常多,他們為贊比亞的經濟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但是由于兩種文化和習慣的不同,也出現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比如華人當老板的公司當地工人工資過低,工作時間過長等等。
他表示,非洲國家雖不富裕,但法制健全,希望華人的法制觀念要強一些,非洲人對華人都是很友好的,只要他們能講英語,沒有種族偏見,就能與我們非洲人溝通。
與當地人通婚也是自由的,只要尊重當地法律和民族習慣,在非洲生活是受歡迎的,希望所有的華人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
在多數非洲國家都有勞工法、最低工資制、養老保險金制度,希望經商的華人了解和遵守當地的有關規定,尊重所在公司的工會,不要無故延長工人的工作時間,按時發放工資。
某一天在坎帕拉一家公司的辦公室,我和一個華人老板正在聊天,他的的電話響起,原來是這個老板的朋友們的求救電話,有好多華人被移民局抓去,請他快去幫忙搭救,這時已經是下午4點多,這些人已經在警察局的小號里待了一天。
有一位同胞對去看望他的堂兄說,“哥啊,快把我們撈出去啊,實在受不了了,一個小房間這么多人,坐都坐不下。”
我與老板急忙趕到移民局,見有很多華人已經先一步趕到,還有幾位華人老板。初步了解是移民局查護照,有的人沒有將護照帶在身上,還有的是因為長得看起來不像我國的人,有人說,已經送進去了2000美元,不管用。
我跟著老板急忙去找政府的內務部長,不巧,內務部長不在。
有人建議找二把手,我們又急忙去找常秘。進常秘的辦公室前,老板說:你不要講話,我來說。
進屋后,見到常務秘書,老板:“我是吳強盛,第三總理兼內務部長的朋友,部長對我說過,如果我有大事,有急事,可以直接找他,今天我有急事,部長不在家,所以前來找你幫忙。”
常務秘書了解情況后,立刻拿起電話撥號碼,他打完電話后,叫我們跟著他來到一個部門,交代了幾句話,對我們說,“這個人幫你們辦理。”,然后他就走了。
這一位是個部門的頭,坐下老板又把前面說過的話說了一遍,這位說:好辦,跟我來,我們又跟部門頭來到另一間辦公室,部門頭向我們引薦可以具體幫我們辦事的托尼。
吳強盛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重復一遍,托尼聽后很高興,要和老板交朋友,妥了。
這時已經5點前后,若再出不來,同胞們就又要呆一夜。
托尼出了一個辦法,叫我們找幾個有工簽的護照保釋,人即放出,并派人去警察局把人帶回來。
帶回來后,20多位,一大隊人馬,大家皆大歡喜,晚上在南京飯店慶祝了一下。
過了一年多以后,在一次集體聚餐上,有一個年輕人來向我敬酒,我說我以前沒有見過你,他說,我見過你,是你把我撈出來的,聽了這話,心里有一點熱乎乎的,做了一點小事,別人還記著.
近一年多來,媒體上不時出現華人在非洲遭到綁架、襲擊甚至喪命的報道,許多企業家于是產生了在非洲經商不安全的印象。
事實上,非洲人民對我國人民非常友好,相對西方人而言,在非洲,華人無論走到哪里,都會受到熱情相待,即使在發生動亂或沖突的地方。
1981年,塞拉利昂發生部族內戰,在這種局勢下,南華聯邦駐塞拉利昂大使館奉命將使館工作人員、我國公司的機構人員以及港商、華商等200多人撤離到鄰近的幾內亞。
這一行人乘坐20多輛汽車,穿行于槍炮聲密集的交戰雙方控制區,途中設卡堵截的武裝分子,看見插有我國國旗的車輛過來,立即撤卡放行,最后全體華人安全地抵達幾內亞,轉乘飛機回到國內。
一位常駐非洲的南華通訊社記者朋友曾經感慨地對我說:“在非洲,華人的臉就是通行證。”這句話生動、形象、簡練地概括出華非人民之間的真誠情誼,也反映出華人在非洲比西方人更占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
隨著我國與世界的交往日益頻繁,走出國門的我國人越來越多,必然會有某些我國人在國外不時地遇到麻煩,不僅在非洲,華商在其他國家不也是或多或少地遇到過麻煩嗎?
需要正確認識的是,我國人在非洲遭到襲擊或綁架,這并不是針對我國人的恐怖行為,而是當地發生的刑事案件,許多非洲國家經濟貧困,導致社會治安較差,外國人往往在當地被誤認為是富裕之人,成為犯罪分子的襲擊目標。
事實上,非洲人對華人素來懷有特殊的友好感情,30年以來,我國在政治上、經濟上向非洲國家提供幫助,先后援建了近900個項目,對促進非洲國家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國對非洲援助一貫堅持真誠無私,從不對非洲國家的內部事務指手畫腳,深受非洲人民的贊揚,我國人走在非洲的城市或鄉村,當地民眾總是主動熱情地用不太流暢的漢語打招呼問好,“華夏人”、“華夏朋友”的叫喊聲不絕于耳。
近年來,非洲國家提出向東看,加強與亞洲、特別是我國的合作,幾乎所有非洲國家都歡迎我國企業到那里去投資辦廠,有的國家還對我國公司提供特殊的優惠政策,例如尼日利亞政府規定,對我國的電冰箱、自行車、變壓器、車床、空調機、輪胎、造紙設備、紡織設備、塑料橡膠機械等近百種進口商品實行零關稅。
在當前華非全面友好的大環境下,正是我國企業到非洲經商投資的大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