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霸權鐵律的作用,對大國民主化帶來了三種困難:一是民主化前的困難,二是民主化中的困難,三是民主后的困難。
民主前的困難是國家越大,冰山越大,不管春夏陽光多么強烈,冰山頂多停止擴張,但并不融化。
如果民主化的沖擊力特強,冰山自衛能力比較差,就可能把冰山撞裂,這叫分裂風險,民主的作用力如果過大,而且來得突然,在大國國體上又不均衡,冰山就變成碎片。
如果作用力不夠,冰山會把推動民主的人凍結,這是非常困難的事。
一般來說,民主化都帶來權威的下降,控制力減弱,誰把國家搞分裂了,就是千古罪人,雖然可能重新統一,但這是不可預期的。
假如國家是單一民族,分裂的風險會小一點。
民族的分布有兩種狀態:一種是沙拉狀,沙拉里有蘋果、梨、香蕉等各個民族成員,這種風險比較小,美國就是如此,每條街道上都有很多民族,都是一盤沙拉。
另一種民族分布相當于拼圖,一塊一塊的,比如英國的愛爾蘭、威爾士,西班牙的加泰羅利亞,加拿大的魁北克地區,蘇聯大部分地區都是這樣,這種國家的分裂風險始終存在。
民族同一性高的國家問題不大,比如羅馬尼亞、波蘭、保加利亞、匈牙利,比如波蘭族在國家占百分之九十三點幾,所以沒有分裂。
德國不僅民族的同一性高,國家的統一性也高,德國近代哲學家基本主張國家統一。
民主也有另一面作用,相當于一個裁縫,它在集權的地方開始剪,在非集權的地方開始縫,西部歐洲縫得更快,25個國家縫在了一起,這個問題,要看國家的具體狀態。
民主后的風險是復辟,中央集權的大帝國在民主后容易出現回潮現象。
第一個案例是魏瑪德國,從希特勒開始,變成第三帝國。
第二是蘇聯,蘇維埃聯盟成立上臺后收拾了88個自治體的自我選舉權,所有地方選舉的首腦上臺后,都要莫斯科發任命狀,這樣的國家不可能是真正的聯邦體制。
為什么會有復辟?最重要的是民主化造成了混亂,或別的反作用力開始啟動,有的是民主造成了分裂,原來有帝國傾向的民族會在民主和大國之間權衡,有人寧愿接受帝國統治,當然根本原因不是這個,而是治理中心的問題。
超大規模國家的民主化魔咒是霸權鐵律,因為反對民主的帝國化作用力太強,常常把民主的推動力化解于無形,這說法,有個前提,即這樣的大國一定是單中心治理。
在單中心治理的條件下,霸權鐵律無解,只要國家規模擴大,專制一定會加強,自由一定會減少,規模與活力不能兼得,但有一種辦法可以緩解,即多中心治理。
比如1291年建立的瑞士聯盟國家就是多中心治理,不管歐洲的帝國如何變遷,德國人的帝國、拿破侖帝國或其他帝國都沒改變瑞士的體制,他們建立了牢固的多中心治理制度,能抗風險。
多中心治理有多種形式,政治上的多中心治理,是主權統一下的次主權計劃分權,至少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主權在君的多中心治理,一般指諸侯聯邦。一種是主權在民的多中心治理,一般是民主聯邦制。
前一種是我國西周、君主專制時代前的英國以及德川家康時代的日本。
西周周天王相當于最高盟主,但沒有力量,周朝沒稅收,主要靠井田中的公田供應日常必需品,軍隊非常弱,西周剛建立,只有14個師,西都6個師,東都8個師,后來就是擺擺樣子。
周穆王土地不夠分,覬覦別人的土地,于是率軍親征,打犬戎,戰利品是四只狐貍,這樣的國家不能自給。
緩解規模壓力,只有與民主憲政配對的多中心治理才可能長治久安,規模活力兼具。
民主化有兩條道路:一是革命道路,二是改革道路。
革命的方式是突然一個強力作用在冰川上,冰川可能四分五裂,假如真的分裂了,革命后的專制主義傾向的復辟動力就非常強大:“你們搞的什么破民主化,還不如原來的。”于是重新專制化,為了把分裂出去的東西拿回來,會把多中心治理全部取消。
作用力越強,反作用力也越強,用改革的方式推進民主顯然要更好。
大國要推動民主,具體可以用易細法和兩試法。
什么叫易細法?老子講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化整為零的改革,大國沖擊力非常強,不能融化大冰山,在冰川底下燒個火爐行不行?一塊一塊地化,不著急。
兩試法是指試點法和試錯法。
試點是偉大創造,中國古代改革派,如商鞅、王安石都不懂。
商鞅懂,就不會被五馬分尸。
王安石搞青苗法,一下全國推廣,代價非常大,非常脆弱。
人們一開始看到的都是壞處,改革怎么推?假如只是試點,即使一開始看到壞處,門是關著的,比如開門會帶來一些蒼蠅、蚊子,這可以理解,很快就發展出各種各樣的殺蟲劑,改革有個過程,因為有了試點,所以敢于試錯,錯了也不會帶來什么問題,因為地方小。
操作上可以建立實驗區,每個試驗區都是一個新的治理中心,治理中心的政策跟其他地方的政策不一樣,選擇一些地方試點,就形成了新的治理中心,這叫社會變遷的漸進主義,不是突變,它催化的是自生秩序,是老百姓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只要不犯法,老百姓知道自己什么地方痛,所謂試點,就是讓每一只腳感受痛癢。
這有點像瞎子走路,左一點,右一點,中間一點,我們不要把人想成全知全能的,人只有有限理性。
對大國來說,推進民主可考慮十六字方針:劃區選點、逐級直選、自下而上、由點及面。
具體操作時要有大量培訓。要編制選舉手冊,有選舉監督員,監督員需要細致的培訓,一定要像羅伯特議事規則一樣,做得非常細致。而不是把人扔在河里,撲騰幾下,就說“你不會游泳,喝了三口水吧?還不爬上來。”
對轉型國家來說,要善于在改革中尋求紅利,把赤字消滅掉,改革的確要做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情,頭發很細,牽一發很容易,但什么樣的牽一發才能動全身?就是改變體制或機制。
比如戶籍制度改革,沒有工人農民之分、城鄉之分、暫住人口和常住人口之分,只有一個稱呼——公民,這也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利益先導型改革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按照羅爾斯的說法,會到權利不可能被利益所贖買的階段,各種各樣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平等待遇權、言論權、參與權,都不能被買賣,沒人能拿錢買斷公民權,這是非常重要的改革階段。
總之,不論實行何種政治體制,多中心治理都優于單中心治理,前提是主權統一,既能多中心治理,又能主權統一,還能長治久安,這也是我們國家要實行聯邦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