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字睿卿,號競雄,別號鑒湖女俠。浙江山陰(今紹興)人。我國近代著名的資產階級女革命家。
1875年,秋瑾生于福建閩縣(現屬閩侯縣),在福建和紹興度過了她的童年和少年時代。那時,秋瑾目睹帝國主義者蹂躪祖國的大好江山和清政府媚外賣國的種種劣狀,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反抗的火種。秋瑾自幼敬佩岳飛、文天祥、花木蘭等民族英雄和女中豪杰,喜歡讀辛棄疾等人的愛國詩文,還學會了擊拳、舞劍和騎馬等武藝。
秋瑾自幼喜愛武術。1891年初夏,秋瑾和家人隨祖父秋嘉禾由福建回到故鄉紹興。不久,她就向武藝高強的單老四學習武藝。她不僅學會了打拳、耍刀、使棒、舞劍,還學會了騎馬,騎術相當不錯。當時,她家住在紹興城南的和暢堂23號。和暢堂的后面,便是紹興城內著名的塔山了。每當曙光初現的時候,秋瑾便登上塔山,耍刀舞劍,苦練過硬本領。秋瑾認為,革命不僅要靠嘴和筆,還要用刀和槍,要具備健壯的體魄和高超的武藝。因此,她總是把練武和實現救國救民的革命理想聯系在一起。
秋瑾十分喜愛刀劍,把刀和劍當作革命的利器。在《寶劍歌》中,她寫道:“千金市得寶劍來,公理不恃恃赤鐵。死生一事付鴻毛,人生到此方英杰。”“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在為革命奔走的過程中,秋瑾幾乎刀不離身。
成年后,秋瑾嫁與湖南湘潭王廷鈞。1903年,她隨夫移居北京,目擊被八國聯軍劫后的慘象,更加激起了她對清政府及其洋主子的痛恨。同時,秋瑾閱讀了《革命軍》、《浙江潮》等書刊,她的革命熱情更加高漲。翌年春,秋瑾沖破封建家庭的束縛,離別子女,自籌盤纏,只身赴日本留學。秋瑾抵東京后,先補習日文,后入青山實踐女學校讀書,并積極投身到民主革命洪流中去,組建旨在“反抗清廷,恢復中華”的實行共愛會、十人會。秋瑾結識孫中山、陶成章等志士仁人,共商革命大計。她創辦《白話報》,鼓吹革命,提倡男女平等。
回國后,秋瑾經徐錫麟的介紹,加入光復會。1905年7月,秋瑾復赴日本,又加入中國同盟會,并被推為同盟會浙江主盟人。從此,在孫中山的領導下,秋瑾以更加高昂的革命熱情投入反清斗爭。她先后在上海創辦中國公學和《中國女報》,又在紹興明道女學堂、吳興潯溪女校執教,啟迪民智,鼓勵人們參加爭取民族解放和婦女解放的斗爭。她積極聯絡革命志士和各地會黨,從事武裝起義的各項準備工作。
1905年11月,日本政府與清朝政府勾結,由日本文部省頒布了所謂《取締清國留學生規則》,禁止中國留學生的革命活動,強迫留學生遵守清朝政府的法令。中國留學生八千余人,利用停課等方式來抗議日本這一反動法令。同盟會領導人之一陳天華,為表示抗議投海自盡。在留學生舉行的追悼會上,秋瑾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主張全體留學生返回祖國,當她講到激動之處,隨手便從靴筒里抽出“倭刀”,插于講臺之上,并且大聲疾呼:“如有人回到祖國,投奔滿虜,賣友求榮,欺壓漢人,吃我一刀。”
1907年初,秋瑾接替徐錫麟主持紹興大通學堂的工作后,以此為基地,加緊培訓反清革命的武裝骨干。她多次親赴金華等地籌組和發展革命武裝,組織光復軍,親擬革命文告,與徐錫麟計劃皖浙起義,同舉義旗。由于情勢緊急,徐錫麟于7月6日在安慶提前起事,不幸失敗被殺,波及紹興。7月13日,大通學堂被清軍包圍,秋瑾挺身迎敵,終因寡不敵眾而被捕。
秋瑾早已抱定為革命獻身的決心,在殘酷的刑審中,她始終堅貞不屈,保持革命氣節,只留下“秋雨秋風愁煞人”這一壯烈的絕命詞。在鐵骨錚錚的革命黨人面前,清政府無計可施,生怕久押生變,于15日凌晨在紹興軒亭口向她舉起了罪惡的屠刀。秋瑾的遺體葬于杭州西湖西泠橋畔,孫中山親筆題寫了“巾幗英雄”的匾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