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11章 少康中興

諸侯們看到這位新王的奢侈和享樂,無形中便產生了艷羨和取代之心。但夏啟覺得江山穩(wěn)如磐石,所以對大臣們的非議,一概充耳不聞,對諸侯王的反叛,也只是匆匆鎮(zhèn)壓下去了事。這樣,做了9年的國王,的生活使他縮短了壽命,他很快就死去了。他的長子太康繼承了王位。

當初夏啟稱王時,曾借了大禹的余威,他自己也東征西戰(zhàn),才站穩(wěn)了腳跟。如今繼位的太康,既未見過祖父大禹的辛勞,又未見過父王夏啟當年征戰(zhàn),他耳濡目染的只是父親無休止的巡游和無度的揮霍(huo),所以他對治國一竅不通,吃喝玩樂的本領卻學了不少,尤其喜歡出去打獵。他做了國王后,丟開國家大事不管,整日外出狩獵,一去就是幾個月,快樂得忘了回家。

就在太康荒政、國勢日衰的時候,東邊的東夷族強大起來了。在東夷各國中,要數(shù)有窮氏的勢力發(fā)展最快了。它的國君是個勇猛善戰(zhàn)的神箭手,名字叫后羿。為什么叫后羿呢?傳說在帝堯時期,天上同時出現(xiàn)了十個太陽,頓時大地龜裂,河塘干涸。這時東夷人中有個名叫羿的神箭手,手持強弩,射下九個太陽,這才拯救了人類。現(xiàn)在,有窮國的國君射技神奇,人們認為這是神羿再世,所以就把他稱作后羿了。后羿箭法嫻熟,在他的影響和帶領下,國中的青年人也都喜射好武,而且還把鄰國的不少青年都招引到有窮國來,這樣年復一年,有窮國逐漸強大起來了。

這時,太康打獵的興致正濃,對朝中的政事不聞不問,對東夷方面的動向更是全然不知。一年秋天,他帶著自己的弟弟仲康及一幫大臣,離開王都,又到山林中打獵去了。后羿看到太康長期外出打獵,丟下國家大事不管,引起老百姓的怨恨,就乘機率兵奪取了夏朝的首都安邑,就是現(xiàn)山西省的安邑縣。太康聽說后,后悔不迭,但也無奈,他身邊兵馬無幾,不能與之抗衡,沒過幾年,便在憂郁中死去了。

太康的弟弟仲康見哥哥憂郁而死,自己又不能返回王都、便自立為夏王,繼續(xù)在外流亡,等待復國的時機。

且說那占了夏王都安邑的后羿,其實也是一個目光短淺的莽夫。他自己也十分喜歡打獵,喜歡玩樂,不善于管理國家大事。后羿手下有個大臣,名叫寒浞。他生性狡詐,騙取了后羿的信任。寒浞后來用小恩小惠收買了后羿的家奴、用酒把后羿灌醉后,殺死了他,并霸占了他的妻子和全部家產,掌了大權。后來,他有了兩個兒子,大的取名澆,小的取名叫豷。這兄弟倆長到十幾歲,力氣就大得驚人。寒浞見兩個兒子勇力過人,就請來武師教他們舞槍弄棒,領兵布陣,沒過多久,他們就成了智勇雙全的將軍。寒浞有了這樣的兩個兒子,真是如虎添翼,便把澆封到過地,所以也稱過澆;把豷封到戈地,所以也稱戈豷。

再說太康的弟弟仲康由于連年流亡在外,身患重病,加上心情不愉快,很快就死了。他的兒子后相又戴上了那頂徒有虛名的王冠,寒浞怕后相以后的勢力壯大,回來復興夏朝,就派大兒子澆帶兵去殺了后相。后相的妻子后緡這時正有身孕,她躲開了澆的搜捕,偷偷跑回了娘家。后來她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叫少康,后緡把眼淚咽到肚里,把仇恨埋到心底,她決心把少康撫養(yǎng)成人,將來去實現(xiàn)他父親報仇雪恨、興邦復國的遺愿。

光陰似箭,少康轉眼間長到20歲了。20年來,他不斷從母親及外祖父那里受到報仇雪恥的教育,立志發(fā)憤圖強,為復興夏朝做準備。起先,他在外祖父那里管理畜業(yè),一有機會就學習帶兵打仗的本領。不料,一年夏天寒浞聽到消息知道少康是夏后相夫人的遺腹子,大為震驚,他還以為夏后氏已被滅絕了呢。聽到如此惡訊,寒浞心神不安,心想,此人不除,后患無窮。于是,立即派出大臣椒,帶領一班人馬,前來捕殺少康。哪知少康聽到此訊,就趕緊逃到虞舜后代有虞氏那里,從而躲過了椒的追捕。這有虞國的國君叫思,一向對后羿、寒浞的暴政不滿,又見少康氣度不凡,大有夏人先祖的遺風,就讓他在部落里擔任管理膳食的官,學習管理財物的本領。這樣,少康就變成了一個文武雙全的人。后來,虞思看到少康忠于職守;辦事干練,為人可靠,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并把一塊叫做“綸”的地方交給他管理。綸這個地方方圓10里,有很好的田地,還有兵士500人,對少康這個亡國之君的后代來說,總算有了恢復夏朝的根據(jù)地和武裝力量。

過了許多年,在少康治理下的綸地人丁興旺,生產發(fā)展,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成了遠近聞名的“天國”。過去散居在山林中的夏人,聽說少康是夏后氏的后代,他治理下的綸地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yè),于是紛紛前來投奔,少康的力量不斷壯大起來。

一切都準備好了,少康便從綸地起步討伐寒浞。寒浞多年來只顧享樂不理政事,大失民心,就是他手下的心腹將士們也早與他離心離德。這時突然兵臨城下,而且打的是夏王國的旗幟,哪個還敢抵抗?于是被少康打得一敗涂地。寒浞也在亂戰(zhàn)中被殺死。在人們的歡呼聲中,少康回到了夏故都。他奠典先祖,安撫百姓,設置百官,重整國家。幾年后,少康的實力更加雄厚,于是,又起兵討伐過澆和戈豷。這時,過澆和戈豷雖奮力頑抗,但大勢已去,終于被少康消滅了。天下又回到夏禹子孫的手里。這件事,在歷史上稱為“少康復國”或“少康中興”。

第266章 文武全才的乾隆皇帝第242章 楊繼盛冒死劾嚴嵩第25章 大將蒙恬、蒙毅第235章 民族英雄戚繼光第13章 夏朝的滅亡第143章 洛陽紙貴第67章 叔孫通制訂朝儀第221章 賈似道誤國第232章 靖難之役第123章 光武中興第26章 宋楚之戰(zhàn)第60章 季札掛劍第268章 中興名臣曾國藩第167章 瓦崗軍起義第234章 于謙保衛(wèi)北京第122章 昆陽大戰(zhàn)第108章 綠林、赤眉起義第166章 隋文帝治國第80章 “紙上談兵”的典故第122章 昆陽大戰(zhàn)第134章 曹植七步成詩第206章 元昊建立西夏國第153章 石勒讀漢書第165章 陳后主亡國第187章 詩壇巨擘杜牧第211章 蒙古聯(lián)宋滅金第65章 豫讓刺趙襄子第256章 思想啟蒙的先驅龔自珍第166章 隋文帝治國第85章 李斯諫逐客第143章 洛陽紙貴第82章 “竊符救趙”的故事第40章 勾踐臥薪嘗膽第123章 光武中興第203章 朱溫滅唐稱帝第88章 少年英杰甘羅第148章 “書圣”王羲之第110章 陸遜火燒連營第173章 女皇武則天第217章 方臘起義第115章 醫(yī)圣張仲景第6章 精衛(wèi)填海第63章 美女西施第275章 愛國華僑陳嘉庚第23章 周厲王專營私利第275章 愛國華僑陳嘉庚第224章 文天祥起兵抗元第53章 李悝實行改革第25章 大將蒙恬、蒙毅第27章 齊桓公的雄圖霸業(yè)第134章 曹植七步成詩第137章 三顧茅廬第127章 文人政治家曹丕第36章 曹劌指揮魯軍抗齊第202章 “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第113章 張衡發(fā)明地動儀第153章 石勒讀漢書第139章 樂不思蜀第64章 韓、趙、魏三家分晉第243章 胡惟庸案第83章 “毛遂自薦”的典故第266章 文武全才的乾隆皇帝第161章 “兒皇帝”石敬瑭第256章 思想啟蒙的先驅龔自珍第151章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第218章 宗澤三呼“過河”第29章 楚莊王一鳴驚人第151章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第248章 說書藝人柳敬亭第140章 周處剛直取禍第103章 平定七國之亂第219章 岳家軍大破兀術第278章 中國共產黨人陳獨秀第253章 寫人寫鬼的蒲松齡第74章 奇貨可居第239章 李自成進北京第67章 叔孫通制訂朝儀第118章 雕版印刷術的發(fā)明與傳播第16章 紂王暴政第89章 “諸子百家”和“百家爭鳴”第117章 貫高守信第115章 醫(yī)圣張仲景第217章 方臘起義第74章 奇貨可居第137章 三顧茅廬第144章 荀灌女搬兵解圍第144章 荀灌女搬兵解圍第258章 林則徐廣東禁煙第98章 鴻 門 宴第120章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第56章 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第168章 李淵父子起兵第171章 儒、道、佛“三教論衡”第162章 梁武帝做和尚第159章 孝文帝定計遷都第158章 馮太后臨朝稱制第276章 維新宣傳家梁啟超第151章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第7章 燧人氏鉆木取火
第266章 文武全才的乾隆皇帝第242章 楊繼盛冒死劾嚴嵩第25章 大將蒙恬、蒙毅第235章 民族英雄戚繼光第13章 夏朝的滅亡第143章 洛陽紙貴第67章 叔孫通制訂朝儀第221章 賈似道誤國第232章 靖難之役第123章 光武中興第26章 宋楚之戰(zhàn)第60章 季札掛劍第268章 中興名臣曾國藩第167章 瓦崗軍起義第234章 于謙保衛(wèi)北京第122章 昆陽大戰(zhàn)第108章 綠林、赤眉起義第166章 隋文帝治國第80章 “紙上談兵”的典故第122章 昆陽大戰(zhàn)第134章 曹植七步成詩第206章 元昊建立西夏國第153章 石勒讀漢書第165章 陳后主亡國第187章 詩壇巨擘杜牧第211章 蒙古聯(lián)宋滅金第65章 豫讓刺趙襄子第256章 思想啟蒙的先驅龔自珍第166章 隋文帝治國第85章 李斯諫逐客第143章 洛陽紙貴第82章 “竊符救趙”的故事第40章 勾踐臥薪嘗膽第123章 光武中興第203章 朱溫滅唐稱帝第88章 少年英杰甘羅第148章 “書圣”王羲之第110章 陸遜火燒連營第173章 女皇武則天第217章 方臘起義第115章 醫(yī)圣張仲景第6章 精衛(wèi)填海第63章 美女西施第275章 愛國華僑陳嘉庚第23章 周厲王專營私利第275章 愛國華僑陳嘉庚第224章 文天祥起兵抗元第53章 李悝實行改革第25章 大將蒙恬、蒙毅第27章 齊桓公的雄圖霸業(yè)第134章 曹植七步成詩第137章 三顧茅廬第127章 文人政治家曹丕第36章 曹劌指揮魯軍抗齊第202章 “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第113章 張衡發(fā)明地動儀第153章 石勒讀漢書第139章 樂不思蜀第64章 韓、趙、魏三家分晉第243章 胡惟庸案第83章 “毛遂自薦”的典故第266章 文武全才的乾隆皇帝第161章 “兒皇帝”石敬瑭第256章 思想啟蒙的先驅龔自珍第151章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第218章 宗澤三呼“過河”第29章 楚莊王一鳴驚人第151章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第248章 說書藝人柳敬亭第140章 周處剛直取禍第103章 平定七國之亂第219章 岳家軍大破兀術第278章 中國共產黨人陳獨秀第253章 寫人寫鬼的蒲松齡第74章 奇貨可居第239章 李自成進北京第67章 叔孫通制訂朝儀第118章 雕版印刷術的發(fā)明與傳播第16章 紂王暴政第89章 “諸子百家”和“百家爭鳴”第117章 貫高守信第115章 醫(yī)圣張仲景第217章 方臘起義第74章 奇貨可居第137章 三顧茅廬第144章 荀灌女搬兵解圍第144章 荀灌女搬兵解圍第258章 林則徐廣東禁煙第98章 鴻 門 宴第120章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第56章 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第168章 李淵父子起兵第171章 儒、道、佛“三教論衡”第162章 梁武帝做和尚第159章 孝文帝定計遷都第158章 馮太后臨朝稱制第276章 維新宣傳家梁啟超第151章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第7章 燧人氏鉆木取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陆县| 漯河市| 舟曲县| 岐山县| 广宁县| 家居| 盐津县| 开封市| 大城县| 宕昌县| 台州市| 沙湾县| 博罗县| 普洱| 大埔县| 双柏县| 集安市| 莱西市| 吉隆县| 固安县| 重庆市| 天津市| 铜陵市| 通城县| 咸阳市| 长顺县| 托里县| 衡东县| 唐河县| 蓝山县| 濉溪县| 锡林浩特市| 大余县| 泰来县| 桓仁| 嫩江县| 元朗区| 清丰县| 牡丹江市| 同仁县| 凤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