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遺碑誰刊郭有道
孫元起花費三天的時間,結合回憶中的學校情況,把演講稿整理出來,大致七八萬字,更名《學校學制初擬》,交給夏瑞芳。心中仍有些惴惴不安,畢竟這不是自己擅長的領域:“夏兄,這書真的好賣么?”
“我們印書的都不怕,你個寫書稿倒擔什么心啊?典型的‘皇帝不急太監急’啊!”夏瑞芳一邊翻看書稿,一邊打趣道,“你且安心!現在,就是一堆白紙,包上個‘孫元起百熙先生著’的書衣,都有人買回家看的!”
這話不是說韓大少的么?
不管了,既然人家印書的都不擔心砸在手上,自己操啥心?
第二日便搭上去天津的海輪。
輪船在海上航行一天兩夜,先后停靠青島、威海,最后到達終點天津塘沽。從塘沽坐車到天津,然后搭乘火車到北京前門外的火車站。去年夏天義和團興起時拆毀的鐵路,此時已經修復。但天津城已被夷為平地,從天津到廊坊、再到北京,一路上人煙稀少,偶爾還可見戰爭的遺跡。
孫元起回北京,并沒有告訴家里消息。等下了火車,已經是6月23日的下午。雇兩個力夫,把行李扛出火車站,隨便要輛大車,行李扔車上,便往回走。
坐在車上,看街道兩邊不時有坍塌焚毀的房屋,墻壁上還有煙熏火燎的痕跡,就問車夫:“師傅,去年夏秋那場亂子,鬧得可不少啊!”
“聽先生話音,也是咱順天府的人吧?”車夫抱著鞭子,先問一句,“去年那場亂子?皇上和老佛爺都被人趕出北京,跑到西安去了,您說能小么!當年,咸豐爺被人攆到熱河;如今,光緒爺被人攆到西安。你說,以后再攆,能跑到哪兒去?總不能跑到新疆、西藏那些蠻子的地界去吧!”
“……”孫元起現在可以確定,后世北京城的“的哥”那張嘴,完全是有師承的。只好又問:“那,死了不少人吧?”
車夫來了精神:“嚯!可死了不老少!僅在莊王府一處,就殺死、燒死了1700多位練拳的。自從洋鬼子進了北京,菜市口那是天天殺人,你想想,死的人能少么?那幫洋鬼子,都不是好人,燒殺搶掠,無所不來,據說德國元帥瓦德西還縱兵大掠三日,紫禁城、頤和園都被洗了!光小日本,就從戶部搶去白銀三百萬兩,怕人知道,還把戶部衙門給燒了。這不是掩耳盜鈴么?……”
從前門到后海,幾里路遠,說話間,分分鐘就到了。
到了近前,看房屋院落并沒有什么損毀,心中大定。仔細打量這居住了一年有半的房子,憑空有了溫馨的感覺。
“師傅,你且等一下,我叫人搬行李!”孫元起給了錢,片腿下車,到門口就要喊人。
咦!大門是關著的。孫元起以前在的時候,每日里學生來來往往,大門從來可都是敞著的。怎么回事?
上前敲了幾下門。
“誰呀?”一個陌生的聲音,定不是老佟。
腳步聲從遠到近,然后門開了一個小縫,從縫隙中探出一個人頭:“找誰?”
找誰?這話問的。這是我家,問我找誰?孫元起見這個人不認識,只好耐心地問:“你是誰?老佟、老趙、老鄭呢?”
“您是……老爺吧?”那個人遲疑了一下,試探著問。
老爺?說的應該是我吧!孫元起點點頭。
那人聽了,連忙打開門,然后朝后院飛奔而去,一邊跑還一邊喊:“老爺回來咯!老爺回來咯!”
孫元起伸在半空中的手臂僵在那兒:你倒幫我搬行李啊,怎么跑啦?
就聽前后院一陣雞飛狗跳的聲音,從門中涌出上百號人來。
“老爺?”
“老爺,你可回來嘞!”
“孫先生!”
……
孫元起沒想到院子里有那么多人,還有很多不認識的。從前院跑出的幾十個都是熟人,打頭的是韓蘧、陳驥德、周宗武、張純、顧之麟、劉斌這些老學生,還有趙家的兩個小子趙景行、趙景范,其他的落在后面,估計是老佟家、老鄭家,以及崇實中學后兩批學子。
到了孫元起面前,“噗通”“噗通”跪成一片,攔都攔不住。
“伯玉、以德,大家都還好吧?你倆先別跪著,我的行李還在外面車上呢!去給我搬進來!”沒法子,行李還在外面呢。
“好嘞!”韓蘧、陳驥德磕了頭,站起來吆喝一聲,“咸菜,景行、景范、景賢,過來搬行李!”
頓時,應聲從人群中竄四個半大小子,跟著倆人出去搬行李去了。
“大家都起來,都起來。”孫元起看見趙景惠、宋景堯、鄭景懿三個小姑娘也跪在最后面,還不時地抹把眼淚。
這群人還沒起來呢,又來了男男女女幾十人,在后面又跪下了。
都磕了頭,才站起來。等韓蘧、陳驥德指揮著幾個小子把行李搬進屋,大家伙才到正堂敘話。就著這個當兒,老趙躉摸過來:“孫先生,您剛回來,有件事俺得先向你稟告一聲,請您拿個章程。”
孫元起打量一圈,沒看見老佟,按照道理,老佟早應該跑到身邊上了。是不是出去了?見老趙有事,隨口說道:“什么事情?說吧。”
“孫先生,您是不是瞅見院子里不少生人?”老趙一臉的忐忑不安。
孫元起點點頭。
“去年夏秋,你前腳走,后腳城里就亂起來,練拳的到處拆教堂、燒洋書,都瘋魔了。不知誰告的密,說俺們這兒有洋書,就有百十號拳民來抄家。先生你也知道,俺是山東人,正好來抄家的頭領也是俺們山東的,還是一個縣的老鄉。俺就說,這個府上的老爺是好人,救了俺全家的命,求他行行好。看在老鄉的份上,他們就沒抄,走了。”老趙邊說邊瞅著孫元起,看孫元起不斷點頭贊許,接著說了下去,“后來,洋人進了京,到處殺人,尤其是拳民,見一個殺一個。來抄家的那位首領走投無路,想起之前的事,就來求俺收留他們。俺們山東人最講義氣,唱書的不說么,‘點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俺就想,俺不能忘恩負義,就自作主張把他們留下了。”
“老趙,你做得對!”這種樸素的仁義精神至少值得提倡,所以孫元起很贊成老趙的做法,“那多了許多人,糧食還夠吃么?”
“盡夠了!”老趙見孫先生不僅沒有罵自己“收容匪人”,還夸贊了自己,頓時安下心,“先生放心,還有不少呢!用白米熬粥,每日用不了多少糧食。”
孫元起吃驚地問:“每天就喝白米粥啊?不會餓著?”
“餓著?”老趙驚愕地反問,“這些人貓在院子里,一天到晚,三兩重的活兒不干,每天兩頓白米粥喝著,這是多大的造化?俺們山東的地主老財也就這生活。”
算了,跟老佟一個德行。看著進了正堂,孫元起還是沒看見老佟,便問道:“老趙,怎么沒看見老佟啊?人呢?”
聽到孫元起問話,剛才還好好的老趙眼圈一紅,吞著嗓子說:“老佟……老佟他過世了……”
“哦,過世了。啊……老佟過世啦?”孫元起大吃一驚。老佟是他來到清朝后認識的第一個人,一直住在一塊兒,當作是家人一樣。怎么自己出去了一會兒,人就沒了呢?
老趙看著周圍滿滿一堂的人,哽咽著低聲勸道:“孫先生,這里還有很多人呢,都著您……老佟的事,等會兒回后院,慢慢給您說。”
孫元起明白,現在確實不是細究的時候,只好暫時藏住悲傷,做到堂中的主座上,學生們上前一一見禮,大致詢問了學習情況。隨后,跟學生們大致說了即將創辦學校的事情,以后,“物理傳習所”作為一個完整的單位并入新建學校的研究院中。希望在座的學生好好學習,到八月份一并參加考試,依照成績決定在新學校中的年級。
學生們聽說先生要建大學,都歡呼起來,急急忙忙回去溫書了。
孫元起轉入后院,看見老趙、老鄭兩家都跟著進來,便問:“老佟……老佟是怎么沒的?”說話間,聲音已經哽咽,淚水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頓時,后院哭成一片。
哭了一回,老趙才斷斷續續地說出老佟去世的始末。
話說孫元起走后沒多久,義和團就進了北京,整個北京亂成了一團。
“義和團”,在西方的文書記載中,通常被稱為“暴民”。這確實不差,他們不光燒洋書、拆教堂,連電燈、電話、自鳴鐘、管風琴之類都在破壞之類。參與洋務運動的官僚,或者外交官員,往往被冠以“二鬼子”的稱呼,予以抄家,不少達官顯貴都受波及,連孫元起的便宜叔祖、官至大學士的孫家鼐家里都被抄過,其他的可以想見。
老佟找了身破舊的衣裳,懷揣了六百兩銀票兌換的碎銀子、銅錢,每天天不亮就出門,連早飯都不吃,就在北京城轉悠,或者在茶館里打探消息。一聽說哪里有抄家,立馬過去,裝作拾荒的,專門揀拾圖書。如果見有拳民拿著圖書,就用銅錢、饅頭來換。別人問他要書干什么,他就裝傻,說有人收廢紙,做紙錢用。
六百兩銀子用完了,就每天出去撿。老佟不識字,但時刻記著孫先生交代“越多越好”的原則,只要是有字兒的紙書,都往家撿。義和團住進京師大學堂的時候,老佟連蒙帶騙,愣是一點一點地把京師大學堂里的紙片拾了個干凈。連扔在水池里的,都撈上來帶回去。
既然義和團被稱為“暴民”,自然不是溫良恭儉讓的君子。看到老佟偷偷摸摸的往懷里裝書,罵幾句那是好的,動不動就上來打幾拳、踢幾腳。老佟只有陪笑臉、裝孫子。有時候遇到暴戾的,把老佟毆打一頓,書撕毀,搶走身上的最后一個銅子,才揚長而去。等老佟能動了,又把撕毀的書給撿起來,帶回去。
西歷6月20號左右的時候,清軍和義和團圍攻東交民巷的使館區。作為英國使館北面屏障的翰林院,是大清最重要的藏書機構之一,藏有各種典籍、以及印書的雕版木片,包括修《四庫全書》時的底本,其中最貴重的當屬《永樂大典》。
明朝永樂元年,朱棣命翰林侍讀學士解縉等人,廣采天下書籍,分類編輯成書,不厭浩繁。第二年冬便編成了一部大型類書,朱棣命名為《文獻大成》。但朱棣仍嫌此書簡略,又命姚廣孝等人重修,自有書契以來,凡經、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陰陽、醫、卜、僧、道、技藝各書無不包羅。永樂五年(1407),書成,朱棣賜名《永樂大典》。全書22937卷,其中僅目錄就有16卷,共11095冊,總計約三億七千萬字。是古代規模最大的一部類書,自先秦至明初,所引書七八千種之多,保存了大量的文獻資料,極為珍貴。后人曾從中輯錄佚書五百九十種。現存《東觀漢紀》、《舊五代史》、《續資治通鑒長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等重要史籍,都自《大典》中輯出。
《永樂大典》正本被火焚毀,副本在明嘉靖后一直藏于皇史宬,清雍正年間移入翰林院。乾隆五十九年(1773)時曾對《大典》實存冊數作過詳細的統計:《大典》全書11095冊,當時還剩9881冊,佚去1215冊。《大典》比較大規模地陸續散出,是從咸豐十年(1860年)開始的。據繆荃孫《永樂大典考》載:“咸豐庚申(1860)與西國議和,使館林立,與翰林院密邇,書(《大典》)遂漸漸遺失。”而《大典》散佚的主要原因是當時利欲熏心的官吏監守自盜,而非有些論著想當然的以為是英法聯軍盜掠。劉聲木《萇楚齋隨筆》卷3中記錄了偷盜者的伎倆:“早間入院,帶一包袱,包一棉馬褂,約如《大典》二本大小,晚間出院,將馬褂加穿于身,偷《永樂大典》二本,……包于包袱內而出也。”這確實是“極巧妙刻毒”的偷書法。他們偷到《大典》后,多以十兩銀子一冊售給他們的洋主顧。所以,王頌蔚在《送黃公度隨使英法》一詩的注中說:“《大典》今存翰林院者,……傳聞英人購去,儲博物院。”并在詩中發出“頃聞倫敦城,稿尚盈兩屋”的慨嘆。
光緒元年(1875),翰林院中的《大典》只剩下不及5000冊。光緒二年(1876),《大典》只剩下3000余冊。光緒十二年(1886),繆荃孫在翰林院敬一亭中親手翻閱過的《大典》即有九百余冊。光緒十八年(1892),翰林院中的《大典》仍存有八百七十冊,因為《翰林院舊書目錄》下冊明確載有:“《永樂大典》,存八百七十本。”光緒二十年(1894),《大典》也大約還有八百余冊,因為翁同龢其時在翰林院中翻閱了此書。
老佟不知道從哪兒打探到的消息,從圍攻使館區開始,就在翰林院附近轉悠。看見翰林院里官吏逃走一空,便找了輛大車,招呼老趙、老鄭一塊兒,偷偷地往家里運書。兩三天內,足足運了十幾車,堆滿了三大間屋子。不知是老佟使了錢,還是良心發現,圍攻人員對于老佟的這種偷運行為保持了默許的行為。
光緒二十六年6月23日,清軍和義和團為了攻擊使館,采用了火攻之術,喪心病狂地放火焚燒作為英國使館北面屏障的翰林院。這明顯是有預謀的,因為當時正刮著清涼的北風,火焰被刮得越來越逼近使館的建筑物。于此同時,進攻者與防守者進行了一場頑強的戰斗,一直持續到傍晚。英國公使館一方面是為了解救自己,一方面是搶救圖書,積極出動人員救活。而火焰在傍晚時才被撲滅下去,但在未撲滅之前,構成翰林院四分之三以上房屋的廟宇、考場、藏書室等已被焚毀。
就在當天,老佟、老趙、老鄭三人又拖著大車,趕到翰林院。那時候,已經開始放火,翰林院火焰四起。這對老佟他們的偷運沒有造成任何影響。老佟作為管家,安排老趙、老鄭往家運,自己從院子里往外搬書。老佟輕車熟路地溜進院里,找到藏書室,急急忙忙地往外搬書。上午,已經運回了兩趟。老佟看火勢太大,連中午飯都沒顧上吃,催促著趕快搬運。
當時,兩軍正在交火,作為主攻場所的翰林院內彈如雨下。就在搬書的時候,一顆流彈擊中了老佟。等老趙、老鄭拉車回來的時候,老佟斜倚在書堆邊,已經息了氣,半邊書堆都被染紅了……
聽完,孫元起淚如雨下,又想起了最初在馬神廟的時光:
罵他是日本人,他一窩脖子,慢條斯理的說:“日本人?咱可不稀罕!咱可是正經八百的旗人。”
當時自己無處住宿的時候,逮住他的時候,他厲聲尖叫:“殺人啦——救命哪——!”
請老頭兒買東西的時候,他說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咱老佟也是一號兒,絕不做那昧心的事兒!”
在逛大柵欄的時候,他在熟人面前豎著大拇哥炫耀:“孫先生的學識,那是數——這個!”
……
過了半晌,孫元起站起來,對老趙、老鄭說:“走,看看老佟運回來的書!”
老趙、老鄭應了一聲,前頭領路。
路上,孫元起突然問道:“老佟的后事怎么辦的?佟家的三個小子呢?”
“老佟不是有個侄子在京師大學堂當門房么?鬧拳匪的時候,來我們這兒住了幾天。后來看一時半會兒消弭不下去,就回鄉下了。誰想到,沒幾天,老佟就過去了!當時亂糟糟的,也不敢出門,只好定了副壽木,先入殮了。幸好老佟的孫子景圣在,禮數倒不缺。年頭里的時候,老佟的侄子進京接孩子回家過年,順便探探口風,才知道老佟已經過世半年了。雇了車,把老佟給接了回去,算是入土為安了!”說到這兒,老鄭嘆口氣,“老佟,好人哪!”
“可不是咋地!”老趙接口道,“年前,老佟侄子來接孩子的時候,我們就跟他說好了:老佟是府上的人,這三個孩子也是他帶過來上學的。所以,來年三個孩子還要送過來。這是逝者的遺愿,我們不能違背。以后孫先生從國外回來了,也會這么講。年后,他們又把孩子送過來,還帶了不少東西。我們都沒要。”
“嗯,你們做得非常好。”孫元起點點頭,“下回老佟家再來人,告訴他們,我們這里缺人,讓他們家過來一個,也好有個照應。”
老趙、老鄭連連點頭,表示記下了。
說話間,已經到了屋前。老鄭上去打開門,就見滿滿五六間屋子里都是書,各種都有。
孫元起說:“你們先去忙吧,我在這里看看。”
老趙、老鄭應聲去了。孫元起一個人呆在屋里,仔細翻閱。這些書放在這兒,就沒有人動過,上面已經落了一層灰塵。最下面的跟地面接觸,有些回潮,若是不加以處理,這個夏天定然會霉爛不少。需要乘著晴日的時候,讓老趙家的、老鄭家的把書搬出去晾晾。有幾本封面上有些黑紅的顏色,仔細看時,卻是干涸的血痕。想來就是老佟最后搬運的書。翻著,鼻子一陣陣發酸。急忙放到一邊。
又在書堆里翻檢。老佟撿回來的書,那是什么都有,前一本可能是明本《史記》,后一本可能就是《三字經》、《百家姓》,甚至還有《時憲書》、《麻衣相法》之類的。最后,孫元起見到一本“孫元起百熙先生著,京師大學堂刊行”的《初等物理教科書》,想來是老佟在京師大學堂撿的,不禁笑罵一聲:“老佟你個笨蛋!”
罵著,眼淚卻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