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海外塵氛猶未息
第二天,孫元起早起,痛痛快快地洗了個熱水澡之后,裹著浴袍坐在公寓的客廳中,一邊喝牛奶、吃早餐,一邊寫信。開始了繁忙的一天。
加大伯克利分校的馬丁教授在實驗取得成功以后,給他寄來一份詳細的實驗報告,希望孫元起能夠在審閱以后發給《Science》或者《Nature》。因為實驗報告的第一作者就是孫元起,第二作者才是馬丁自己。畢竟實驗的整體思路是孫元起的,馬丁只是驗證了實驗的可行性而已。
孫元起為馬丁這種無私的精神所感動,也有感于該實驗報告確實需要作進一步的改進,所以他想就此在寫一篇信,指出在該實驗中,散射粒子是不同于入射α粒子的新粒子,即質子。質子是構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帶正電,所帶電量和電子相等,質量為電子的1836.5倍。各種原子所含的質子數不同。當然,信中的數據沒那么具體準確,還需要馬丁他們在實驗中“驗證”,但觀點是非常明確。
質子是人類繼電子、光子之后發現的第三種粒子。現在光子、質子的發現權都要歸結到孫元起,光這么一想,就覺得成就感十足。
信寫好,又改了一回,正準備謄寫,就聽到有人敲門。孫元起皺了皺好看的眉毛:羅西教授他們不是說下午來么?哦,估計是報童、推銷員什么的吧。
當下,也不必換衣服,便穿著浴袍起身去開門。門剛開了一個小縫,便被人從外面推開了。推門的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女孩,后面跟著三個如花似玉的大姑娘。
孫元起一時之間手足無措:“對不起,對不起……我不知道是你們……你們是誰?大家先到客廳坐會兒,我要我需要換正式一點的衣服……”
還沒說完,便逃也似的跑回臥室。
四位姑娘也是一愣,然后爆發出一陣清脆悅耳的笑聲。作為大姐姐,薇拉笑著責備道:“妮娜,你這樣可有些沒禮貌哦,以后不能這樣子的。”
罪魁禍首的妮娜,羞澀地撓撓頭:“我本來是想繼續敲門來著,莉莉絲她推了我一下,才弄成這樣的。”
艾琳娜氣憤地說:“我看莉莉絲是故意的!”
莉莉絲已經沉浸在剛才美好的曖昧中了,完全無視艾琳娜的指責。
艾琳娜只有朝莉莉絲揮了揮拳頭,發泄一下心中的怒氣。
孫元起在有生的二十多年里,還沒有裹著浴袍出現在一群女生面前。雖然在游泳館時穿得更少,畢竟是大家都那樣。在臥室里手忙腳亂地換上正裝,才狼狽地來到客廳。一臉羞赧,朝四個女孩道歉:“諸位小姐,剛才實在是太失禮了。我原以為是報童、推銷員什么的呢!在此,懇請你們能原諒。”
艾琳娜也有些不好意思:“約翰遜教授,是我們冒昧打擾,說對不起的應該是我們。”
“哦,羅西小姐,不用客氣的。”孫元起在這群人中只認識艾琳娜,其他幾位都陌生得緊,“這幾位都是你的朋友嗎?”
“是的。這位是薇拉,”艾琳娜指著一位眉目清秀的女孩,開始介紹。
“薇拉小姐,你好!”孫元起在座位上微微欠身,“我的英文名字叫揚克·約翰遜,大學老師。”
“約翰遜教授,你是著名的科學家,見到你非常高興。”薇拉彬彬有禮地回答道。
艾琳娜繼續往下介紹:“這位是——”
“揚克先生,我是莉莉絲·伯格曼,不過我想你可以叫我莉莉。”這個女孩用清脆的聲音自我介紹,說話的時候,大眼睛撲閃撲閃地,長長的睫毛似乎可以扇出風來,緊盯著孫元起。“昨天我們在火車站已經見過一面了。今天再次見到你,非常高興!”
孫元起心中有了個評價:是個美女,就是太活潑了一點。依樣問候道:“我也是,莉莉小姐。”
緊接著,最后一位女孩也自我介紹道:“我是妮娜,見到你非常高興。還有,還有,剛才的事情非常抱歉,我不是故意的……”
“沒關系,美麗的妮娜小姐,關鍵是我也有責任。讓我們忘記這件不愉快的事情,好么?”最后的小女孩非常可愛,讓孫元起情不自禁想起了以前的一句話:蘿莉有三好,聲輕體軟易推倒。“對了,四位小姐喝點什么?不過我剛到這里,似乎只有紅茶。”
“那就紅茶吧!”“謝謝。”“好的。”“非常感謝!”
“那就四杯紅茶!”很好,沒有哪位姑娘搗亂,點什么蘇打水。
等孫元起手忙腳亂地沏上紅茶,大家才坐定。一時間,也沒有什么話說,五個人就這么坐著。孫元起捧著茶杯,隔著牛奶紅茶升起的熱氣,心里開始考慮:這四位姑娘來找自己干嗎呢?
那個叫薇拉的女孩很文靜,細細的啜著茶水,不溫不火,好似在品味紅茶的芬芳。
艾琳娜大多時候是低著頭,只偶爾抬起頭打量一下自己,又瞥一下莉莉絲,然后迅速低下頭去。
莉莉絲則咬著嘴唇,毫無忌諱的盯著自己。
至于最小的妮娜,眼睛四下游動,似乎很好奇:為什么那四個人一句話都不說呢?
半晌,孫元起按捺不住了,他還有很多事情等著做呢,只好開腔打破寧靜:“艾琳娜,你們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
艾琳娜漲紅了臉,期期艾艾了半天,也說不出所以然來。倒是一旁的妮娜忍不住了:“是莉莉絲有問題要問你!”
薇拉轉過臉瞧了莉莉絲一眼,又轉過來,繼續品茶,沒有說任何話。艾琳娜立馬出聲喝道:“妮娜,胡說什么?!”
倒是事主莉莉絲,一咬牙:“是的,揚克先生,我有問題問你!”
孫元起作為男士,又是主人,只有擺出十二分的耐性,臉上帶著微笑:“艾琳娜,沒事的。莉莉絲小姐,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呢?”
“你……你結婚了么?”
“……!!”孫元起被雷得外焦里嫩,跟奧爾良烤雞翅一般:不都說西方人尊重別人隱私么?看著這四位姑娘緊盯著自己、閃爍著強烈八卦欲望的眼睛,怎么都不像啊?在八道囧囧有神的目光中,孫元起吭吭哧哧地回答道,“還……沒有……”
艾琳娜、莉莉絲、妮娜同時一拍掌:“太好了!”
“啊?……太好了?”孫元起覺得眼前的幾位姑娘,很有可能是九零后穿越過來的。
“那你喜歡什么樣的女孩?”
“你對外國女孩有什么看法?”
“聽說中國的男性都歧視并虐待他的妻子,是這樣嗎?”
“中國人可以娶很多妻子,你也有這樣的打算吧?”
……
兩個小時之后,孫元起才頭昏腦脹地送走了那四位心滿意足的姑娘。人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這四個姑娘,完全就是一部《還珠格格》。
中午睡了一覺,才把耳邊一直嗡嗡的聲音徹底驅除。
起床之后,用涼水洗了臉,覺得好多了。重新拿起那封信,仔細閱讀后,又改了幾處,謄清之后裝進信封里,單等一會兒有空寄出去。這時候,羅西教授陪著一群人來了。
這次來的人,除了昨日在火車站見的那幾位,還多了些新面孔。介紹之后才知道,新面孔都是大人物:MIT的校長,理學院、工程學院、自然科學學院等學院的院長。
一陣寒暄。在座的諸位充分體現了理工科干凈利落、簡潔明快的特點,迅速步入主題,開始商定未來兩周的安排:
“約翰遜教授,我們校方商量以后,您的行程安排大致如下:……”
“好的,就按照你們的安排來做,在未來的兩周內,安排6—7次講座。因為演講的內容會和現在課本上的內容不太一樣,我這里有一些提綱,希望在每次講座之前發給聽眾。”說著,孫元起從一堆手稿中,找出前不久在耶魯時準備的提綱,遞給離自己最近的MIT副校長哈迪·戴普教授,“我還是有點疑問,上午講座,下午討論的話,聽眾們……沒問題吧?”
“沒問題,我們MIT講求的就是高效!”戴普教授非常肯定地回答。“下面,我們想和約翰遜教授討論一下合作事宜——”
“合作?”這可溢出了孫元起所能想到的范疇。
從開場以后就淪為配角的羅西教授這時候插話道:“就是您在火車上所提及的,有關信號無線傳輸的……”
“啊……哦,你說的是無線電廣播之類的吧?”孫元起大致想起來。
“對!對!”羅西教授連忙點頭,“意大利科學家馬可尼在1895年發明了天地線裝置,改進了發射機和接收機,有效地增加了無線電傳輸距離。在1896年,電報已經能飛躍英吉利海峽。1899年,也就是去年,德國人布勞恩研發出了一套能夠調諧的接收系統,既能排除干擾,有大大提高了靈敏度,從根本上改進了馬可尼的無線電系統。現在,各國科學家都投入極大的精力,來研究無線電技術。”
戴普教授跟上說:“據羅西教授匯報,我們知道您對于無線信號發送、傳輸、接收等技術,具有成熟的想法,只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付諸實驗證明。我們認為,無線電廣播等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應該集中力量加以研究,為人類福祉貢獻科技的力量!所以有意和你達成合作意向,就此展開理論探討和實驗研究。”
“……”孫元起完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解釋道,“我也知道無線電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關鍵是現在我沒有時間投入進去,一則即將去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與盧瑟福教授就一些學術問題進行驗證;二則我還需要回國,畢竟我是一所學校的校長;第三,和耶魯大學組建的聯合實驗室正處于前期籌備階段,估計未來一段時間內都會很忙的……”
戴普教授明顯對此做了充分地調研,顯得成竹在胸:“這些都不是問題!據說,您和盧瑟福教授的實驗結束以后就會回國,爾后每年來美國三個月。您也知道,耶魯和MIT之間只有150英里,所以這三個月你可以來往于兩校之間。而且我們可以參照您和耶魯大學的合作模式,組建聯合實驗室,在你回國以后,就可以在中國建立相應的實驗分室,足以保證合作順利進行。”
孫元起想了想,也是,而且現在自己手頭不太寬裕,辦學校的經費也捉襟見肘,貌似以后的電信大亨都是超級富豪,如果能從無線電技術上撈一把,也算是拆東墻補西墻了。又大致回憶了一下以前所學的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通信原理之類的課程,覺得自己有了一些資本,當下回答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只有用中國的古話‘恭敬不如從命’來答謝MIT的厚愛了。”沉吟了一下,又說:“無線電理論方面應該是很成熟的,我會在稍后一、兩個月時間內寫本小冊子,來介紹相關理論。最困難的是相應設備的制作——其實,設備的制作也不是很困難,關鍵在于電子元器件的制造……”
在原先的學科體系里面,電子學是一門龐大而艱深的理工專業和學科體系,在這個體系里包含有無數分支學科,它們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電子學的統一整體。這些分支,按性質可劃分為四大類,即:系統與大系統技術;基礎理論與基礎技術;元件、器件、材料與工藝;交叉專業和學科類。具體有通信、廣播、電視、雷達、導航、電子對抗、計算機、能電子系統、電子線路與網絡分析、微波、天線、電波傳播、測量、電源、顯示技術、信號處理、信息論、自動控制原理、可靠性理論、固態電子器件與集成電路、真空電子學、電子元件、電子材料及有關生產技術、量子電子學、核電子學、空間電子學、生物與醫學電子學、射電天文學與雷達天文學……現代電子學猶如一株枝葉繁茂的大樹,深深地扎根于應用物理、應用化學、應用數學等基礎學科的沃土之中。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電子學的發展應該是從電子管起步,到晶體管,再到集成電路。在孫元起先前的時代,別說電子管了,晶體管都很少見,幾乎常見的設備上都會使用集成電路。可是眼下,估計連電子管都還沒有問世吧?
想到這里,孫元起有些頭痛,試探著問:“現在……有物理學家發明二極管、三極管么?”
“二極管?三極管?那是什么?!”羅西教授一頭霧水。
孫元起以手扶額,呻吟道:“組建實驗室,與其說研究無線電技術,不如說是研發電子元器件……”
戴普教授不是這個專業的,是個門外漢,不知道深淺,小心翼翼地問:“這,很困難么?”
“嗯,非常困難。樂觀地估計,在未來兩年內,只能掌握無線電相關理論,初步完成前期的電子元器件研發;五年內,大致可以在實驗室完成無線電廣播的試驗;至于真正的應用和推廣,至少在十年左右。”孫元起覺得這個實驗需要花費十多年時間,周期太長,估計MIT也會打退堂鼓。
羅西教授聽了之后,卻是一臉振奮:“總共才需要只要十多年?那不是非常順利么!1860年的時候,英國人斯旺就發明炭絲燈泡;1879年,我們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先生才把白熾燈的壽命延長到四十小時以上;1882年,才發現用日本八幡竹子做燈絲最好,并成立愛迪生電燈公司;之后很久,電燈才進入日常生活……從發明到應用,就花費二十多年!”
“八幡竹子?”孫元起雖然對具體時間不太熟悉,對于故事卻是從小聽到大的,只是對其中的“八幡竹子”很陌生,所以下意識的問一句。
“是啊!我們現在的燈泡里,都是日本的八幡竹子。”羅西教授指了指客廳壁上的白熾燈。
“還是竹子啊?”孫元起有些吃驚,也就是說,現在還沒有想到用雙線圈鎢絲做燈泡?
事實上,在1910年,美國人庫利茲才發明鎢絲燈泡;至于雙線圈鎢絲燈泡,則是1931年日本人三浦順一發明的。這也是后來在全球廣泛使用的白熾燈燈泡。
看到羅西教授很肯定的點頭,孫元心中一喜:嗯,這可以做做文章。便開始籌劃實驗室的相關事宜:“戴普教授,如果成立聯合實驗室的話,最好實驗室分為四個分室,一個繼續探索無線電相關理論,一個負責研發相關設備;另外兩個專門研發新型電子元器件,一個負責電子管,一個則是嘗試晶體管。估計啟動資金會比較龐大……”
“沒問題!”坐在一旁的MIT校長拍板定音,“我們希望能盡快看到詳細的計劃書和籌備方案,如果可以的話,現在就可以進行前期籌備工作。”
孫元起對于MIT雷厲風行的效率非常佩服,相比之下,耶魯就有些按部就班了,于是也不客氣:“計劃書和籌備方案,我會在一周內提供給校方。同樣,我希望在這兩周之后,也就是我前往麥吉爾大學之前,負責研發電子管的實驗室可以開展工作!”
兩周后,被授予MIT榮譽哲學博士、講座教授的孫元起,向新成立的電子學聯合實驗室提交一份《關于白熾燈的幾點改進意見》,匆匆離開了MIT,踏上了前往麥吉爾大學的火車。麥吉爾大學開學在即,作為講座教授的孫元起還有一門課程的任務,同時,盧瑟福已經眼巴巴地等了一個多月了。
之后的幾個月時間里,作為IPRT負責人,元素實驗室、電子學實驗室主任,耶魯、MIT、麥吉爾等大學講座教授,揚克·約翰遜博士的名字震撼了全世界的科學界:
1900年9月7日,MIT出版社出版揚克·約翰遜博士的最新專著《無線通信系統概述》。隨即《Science》雜志發表書評,認為全書“用精湛的理論和超前的眼光,集中討論了蜂窩的概念、移動無線電傳播、調制技術、多址技術及無線系統與標準,并結合理論對無線通信系統的各個方面進行精辟的論述和獨到的預言,為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引,堪稱無線通信領域的‘圣經’,該領域的所有從業人員必須也必然要通讀該書。”
1900年10月23日,MIT電子學實驗室宣布,根據揚克·約翰遜博士的方案,制成充氣雙線圈鎢絲燈泡,平均壽命在600小時以上,是原來竹絲燈泡的5~10倍。
1900年11月11日,MIT電子學實驗室將新取得的充氣雙線圈鎢絲燈泡專利授權給愛迪生電燈公司使用。為此,愛迪生電燈公司將向MIT支付一筆不菲的專利使用費,其中包括一項別人認為是雞肋的專利“愛迪生效應”,即熱電子發射效應。與此同時,愛迪生電燈公司在MIT電子學實驗室設立“愛迪生電子學講座教授”席位,首任教授由揚克·約翰遜博士出任。
1900年12月25日,揚克·約翰遜博士領導下的耶魯大學元素實驗室宣布發現一種新元素,并被命名為“氡”。該元素為放射性鈾、鐳和釷的衰變產物,是一種惰性氣體。同時,創新性地提出了元素衰變學說和“同位素”的概念,并認為元素衰變為自然發生的核反應。
1901年1月1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馬丁教授與揚克·約翰遜博士聯合署名,在《Science》上發表一篇實驗報告,稱在此前的人工核反應中發現一種新粒子,即質子。它是構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帶正電,所帶電量和電子相等,各種原子所含的質子數不同,質量為電子的千倍以上。
1901年2月14日,MIT電子學實驗室利用愛迪生效應,發明了熱電子真空二極管,用來檢測無線電信號,具有靈敏的檢波整流作用。
1901年3月12日,麥吉爾大學盧瑟福教授與揚克·約翰遜博士聯合署名,在《Nature》上發表長篇論文《原子的核外電子組態:從光譜、能級到不相容原理》,從實驗入手證明《化學原理》中所提出的核外電子分布模式;同時提出“躍遷假設”,把量子理論開創性地應用到原子理論中去,成功地解釋了氫原子的核式結構和氫光譜的規律。量子論又一次取得了成功。
1901年4月25日,MIT電子學實驗室制成了真空三極管,具有放大與控制作用,并可用于發生高頻振蕩信號,從而可以替代電火花發生器和高頻交流發電機,成為無線電技術中最基本、最關鍵的電真空器件,并為無線電技術由長波向短波發展提供了條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