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萬一陛下有個萬一……
“沒錯,庶皇子們都是都督府的都督,然后呢?”
李治對李泰的做法感到很費解。
我是都督≠我領兵。
天無二日,全大唐將士的心中只有一個太陽,那就是李世民陛下。
其他什么都督、將軍之類的,聽著牛皮哄哄,其實都沒有領兵之權。
士兵都分散在折沖府里,每逢戰事才分別排兵、遣將。
除了羈縻地區的都督府有軍政合一的實權之外,內地州縣的所謂都督府,更像是一個征兵的中轉機構+參謀部。
兵將分離,這是經過五胡十六國考驗的先進制度。
所以皇帝陛下才會這么放心地御駕親征。
李治自己還掛了個右武侯大將軍兼并州都督的職呢。
“我不再主管密探了,但據我猜測,魏王應該有更大的圖謀。
“至于具體圖謀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因為如我所說,我不管密探了。”
張亮一番車轱轆話,把李治給干沉默了。
總之,從李泰的所作所為來推斷,他肯定憋著壞。
至于是什么壞,別問,問就是壞。
二人正相顧無言,一直旁聽的程知節打破了沉默:
“萬一陛下……末將是說,萬一陛下有個萬一……
“那各都督和十六衛諸將,還是虛銜嗎?”
李治和張亮同時看向了老程。
姜還是老的辣,這上過戰場的腦回路,就是和別人不一樣。
“戰爭,是一念決生死的地方。尤其在漠北的曠野上。”
程知節解釋道,這并不是危言聳聽。
敵人只是威脅的一方面。
在遠離城市文明的草原戈壁上,到處都是致命的威脅。
比如缺水缺糧,比如天寒地凍,比如人和牲畜尸體堆積導致的水源污染,比如草原鼠群傳播的疫病,等等。
稍有不慎,就會一失足成千古恨。
惡劣的自然條件,正是北方游牧拼了老命也要南下的基礎動因。
“難道……李泰認為,父皇此戰……不祥?!”
李治心里咯噔。
父皇難道真的會遇上危險?!
按理來說是不會的。
唐軍又不是第一次深入漠北了,次次都是橫掃。
這次更是八萬大軍出動,協同突厥和室韋兩部。
至于鐵勒人的薛延陀,壓迫力還遠不及當年的東突厥。
八萬精銳對二流游牧,優勢在我!
然而,李泰的動作讓他深感不安。
如果四哥不是在搞行為藝術。
那就是在為父皇發生“萬一”做后手準備。
如何是好,應該如何是好……
李治不由自主地握緊了拳頭,征詢地看向兩位手下。
程知節和張亮低頭不語。
涉及陛下安危,這種事兒誰也不敢亂出主意。
一不小心就是一頂“詛咒圣人”的大帽子。
李治如臨深淵。
他知道,應該是自己拿主意的時候了。
父皇不在,牛鬼蛇神紛紛出動。
然而危中有機。
或許,機會就在其中……
李治眼睛微微一瞇,旋即抖擻精神,沉著地下令:
“程知節?!?
程知節一肅,立刻單膝下跪:
“末將在?!?
“你赴并州都督府,先穩住那里的情況?!?
別被李泰給偷家了。
程知節有些遲疑。
將軍私下接觸都督府這樣的軍事機構,乃是大忌。
“你且先去,朝中的流程我會替你安排?!崩钪喂麛嗟卣f。
程知節領命:
“是!”
李治繼續吩咐:
“張亮,你在長安不方便,攜我密信,聯絡外放的其余藩王?!?
張亮有些不解:
“殿下,您要和魏王爭奪其他庶皇子嗎?”
“不是庶皇子,是庶皇子以外的其余藩王?!崩钪蔚溃?
“也就是,我的叔父們?!?
眾所周知,太上皇李淵陛下也許有諸多不足。
但生兒子的本事那是一等一的。
在被最有出息的兒子李世民架空以后,他也并沒有下線。
而是繼續抖擻精神,老當益壯,又給李世民生了好幾個弟弟。
截至現在的貞觀十五年,除了李世民陛下以外。
李淵陛下尚在世的兒子,還有十五人。
這十五位皇叔,也都在外當著藩王。
更重要的是,這其中的數人,比如荊王李元景等等,也兼領著都督府都督一職。
李治這是學習四哥李泰的先進經驗,依樣畫葫蘆。
再去爭取其他的庶出兄弟,已經晚了,還會引起李泰的警覺。
而從一直被忽略的皇叔入手,那就正正好。
“遵命。”張亮領命。
“等等?!崩钪斡钟行┻t疑。
應該以什么切入口,去和皇叔們溝通?
讓他們跟著自己一道起兵?
大唐吃雞大賽即將開啟,是叔叔就來助我砍一刀?
不可能的,人家閑散王爺當得好好的,犯得著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造反么?
反手就是一個舉報好伐。
李泰也同樣如此。
那七位庶子兄弟,總體來說也就是普通王爺水平,既沒能力也沒野心。
李泰總不能也直接赤果果地煽動他們造反吧?
“先……向皇叔們致以誠摯的問候吧?!?
李治最后決定,先談感情。
感情到位了,雖然不至于能完全魅惑叔父們,讓他們跟著自己主動挑事。
但,如果真的發生什么大事。
比如陛下在北伐時……對吧。
那么,如果能多爭取一方的支持。
尤其是一個都督的支持。
那對自己來說,肯定是有利的。
不至于被李明和李泰兩個人帶著節奏走。
…………
李治離開了程知節府,已是半夜時分。
他本來就睡眠不好,現在更是心事重重,難以入眠。
“總覺得,哪里還缺什么,而且還是很重要的環節……”
李治眼神呆滯地看著長安的街景,努力地思考著。
都督府,軍隊,各州藩王,外地……
外地……
“長安!長安還是空缺!”
李治恍然大悟。
長安是全國的政治中心不假,各股力量盤根錯節也不假。
但是,長安城本身的軍事安排,仍然是一片真空!
李泰在洛陽,李承干跟著陛下在朔北漠南,他們很難直接施加多少影響力。
而李明,每天被政事糾纏得焦頭爛額,精力有限。
最核心的都城,卻成了各支勢力的盲點!
“首都防務是核心中的核心,父皇不可能將其移交到某人的手中,而是分散管理,互相制約。
“武侯衛負責首都治安,李泰遙領左武侯衛,右武侯衛則是由我負責。
“宮中的力量,禁軍的主力、以及隨身百騎,已隨陛下親征,剩下的只能夠維持日常秩序……”
禁軍都是很單純的,就是為了皇帝的安全而生的。
皇帝出征,他們自然就跟到哪里。
至于皇宮,離了皇帝什么都不是。
“也就是說,太極宮本身的防衛,正處于非??仗摰碾A段!
“也就是說,李明……李明!”
李治自己都被自己的大膽想法給嚇住了。
他果斷命令車夫:
“掉轉車頭,不回宮!
“去往南衙,右武侯衛屯營!”
…………
“要利用好彭蠡、洞庭、洪湖等原云夢澤水系的儲水、放水作用。
“修筑堤壩、疏浚河道、清除湖底淤泥并舉,將豐水期的大江洪水向幾個大湖引導,雨季蓄水、旱季用水。
“這樣,才能舒緩未來大江流域的水旱災害,避免荊楚湖廣一帶再受災?!?
太極殿上,李明就南方洪水做出重要指示。
“臣遵命。”暫領工部的高季輔上前一拜。
李明看著這和自己不一條心的長孫同黨,意味深長地說:
“此事你與民部互相配合,由吏部評判成效,能者上不能者下。
6◇9◇書◇吧
“若有徇私舞弊、延宕瀆職的行為,由門下省會同刑部、大理寺、御史臺,從重處罰?!?
高季輔心中一凜,唯唯諾諾地告退。
“大災之后必有大疫,受災當地應及時處理人畜尸體,并提前準備石灰等物資,洪水退去后組織人力進行消毒?!?
李明繼續道:
“大司空,此事交于你主辦?!?
長孫無忌深吸一口氣,緩緩領命:
“遵命?!?
把這兩件吃力的救災工作丟給長孫一黨,希望這些蟲豸能消停一些,而且這些工作以預防為主,就算他們拖延給我埋雷,雷也不會爆在我手里……
李明心中暗道。
“退朝?!?
又度過了愉快的一天。
他回到了兩儀殿側殿的書房,繼續泡在文件海里。
他覺得自己被自己坑了。
表現得太完美了,把調起高了。
怕萬一出了什么岔子,辜負了人民的期待。
說白了就是,自己身上的偶像包袱已經有點重了。
逼著他把幾乎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治國上。
“哪有什么漢唐氣象,都是我在負重前行……”
李明發出一聲哀嘆。
他最近唯一的慰藉,就是又多了一份報表需要他過目。
這份報表比較特殊。
是來自高句麗的。
高句麗從礦產、田畝、貨幣到社會治理,各方各面都已經被他的遼東滲透得七七八八。
那個國家主要經濟數據和重大情報,都能定時送到了他的桌子上。
這些數據,不但高句麗的名義統治階層無法掌握。
其精確程度,甚至超過了大唐(遼東除外)的經濟數據。
這就讓李明感到很舒服。
即使隔著幾千上萬里的距離、一個多月的時差。
他都敢說,他對高句麗的理解已經遠超執政淵蓋蘇文了。
當然,數據只是一方面。
通過無處不在的商社、礦場和農場,李明實際上已經實現了對高句麗基層的控制。
高句麗人要么在他的礦場挖礦,要么在他的農場種田,產品銷往他的遼東,日常消費的也是他遼東出產的鐮刀錘子等商品。
讀的是他的《平壤晚報》,學習的是漢字漢語,甚至連工作學習之余,加入的也是他的赤巾軍高句麗分部。
可以說,高句麗的方方面面都被他李明給拿捏了。
“高句麗要打內戰啦?”
李明饒有興致地讀著情報委員會負責人尉遲循毓呈上的報告。
他的“好事我們做,壞人淵蓋蘇文來當”政策卓有成效。
如今的高句麗已經成了高壓鍋,工人農民把自己的一切悲催境遇,都歸罪給了荒淫無道的淵蓋蘇文和當地酋長豪強。
不過,這并不是這次內戰的導火索。
導火索出在高句麗統治階級內部。
遼東在高句麗當地開礦種田的經濟利益,被故意流入了當地的豪強手中。
這些地頭蛇本來就不服平壤的王廷,更不服淵蓋蘇文。
如今有了錢,他們就想搞事了。
敲了,淵蓋蘇文也從遼東那里拿到了錢,也想修理那些地頭蛇。
兩者一拍即合。
而遼東在高句麗開設的礦場和農場、以及在鄉間田野推行的教育。
又為他們雙方提供了組織度足夠高的優質兵源。
有兵有錢,可以開戰了。
只是在此之前,有一個小問題——
“他們的兵都加入了赤巾軍在高句麗的支部。
“總不能讓平壤支部和安市城支部、國內城支部之間打內戰吧?
“信送過去一個月,還來得及,以高句麗統治階級的動員效率,這仗離打起來還早。”
他旋即批示一句:
“以和為貴?!?
短短一個詞,便將萬里之外的鄰國內部糾紛消弭了。
“殿下?!?
房玄齡照例來此匯報工作。
他也差不多快把自己的辦公室搬到這里了。
“殿下剛才在朝會上的出手,果然不凡吶?!彼鏌o表情地拍著馬屁。
李明殿下做出了精妙的政治操作,自然是要口頭表揚一下的。
但因為這種精妙操作太多了,老房也很難調動“震驚”的情緒了。
李明確實學得很快。
才主持工作多久啊,已經能熟練地利用不同的議題來反向“拖延”對方的時間精力,達到治國政斗兩不誤了。
李明把思緒從萬里之外的高句麗拉回來,問道:
“那起案子,資金流向查得如何了?”
他問的是經濟危機之中,銅為何突然緊缺的直接原因。
錢荒起源于銅鐵短缺,鐵的去向只能大概搞清楚個草圖——
消失在幽云一線的邊界地帶,大概率流入草原了。
但銅,就連這點草圖也沒有了。
好像就這么憑空消失了一般。
作為鑄幣材料,銅產量比鐵更少,管控也更嚴格。
各地的銅礦原材料是沒有問題的,錢荒時還能從各地調來生銅用于鑄幣,就是例證。
那,當時短缺的應該就是另一種主要銅制產品——
也就是,銅錢了。
李明判斷,有大批銅錢或被窖藏、或被運至境外,才直接導致了那次通貨緊縮。
“還未有眉目?!狈啃g直白地回答。
大唐沒有銀行轉賬,追查不到資金流向。
發出去的銅錢就像潑出去的水,如果持幣的人不突然大撒幣,驚動了縣衙,誰也發現不了。
“關鍵是,這些錢是怎么進入了壞人的口袋。
“抓不住源頭,我們根本無從查起……”
李明仰頭,仔細思考起來。
在治國的間隙,手頭上的幾件大案懸案,也得花精力解決。
九成宮一起、遼東謠言一起、自己遇刺一起、經濟危機一起。
都有一點進度,但都沒有徹底破獲,抓住最后的幕后黑手。
目前所知,齊王李祐老哥參與了其中的前三起。
只是還不知道這傻子是扮豬吃虎的主謀,還是替人火中取栗的真傻子。
至于經濟危機,則徹底沒有頭緒了。
但此事比較緊急,對國計民生的影響太大了,不知道主謀還會不會再次發難。
所以優先讓房玄齡解決。
“臣……再仔細排查吧。”房玄齡回答得不是很自信。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代名相的能力再高,也不可能在科技手段不支持的情況下,搞清楚每一筆大額資金的往來。
他已經差不多把東西市的商戶翻了個遍了,硬是沒有查出詭異的資金出入。
總不可能把全國的商人都排查一遍吧?
就在這時,走廊外傳來砰砰砰的跑步聲。
能在殿中這么肆無忌憚地奔跑,除了李明小老弟,也就另一位性子越來越野的前·貴公子了。
那跑步聲逐漸靠近,隨即戛然而止,大約是被內侍“友善”地提醒了一下。
過了一會兒,那個黝黑的腦袋果然出現在了書房門口。
“明哥,大事不好了!”
長孫延粗著喉嚨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