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為二伯從小性子跳脫,上面有大哥幫忙遮蓋,下面有比自己更年幼讓長輩頭疼,二伯性子最是焦躁。從小被祖父逼著寫楷書,打錯小錯皆是寫大字來懲罰,沒犯錯一天也要寫五百個大字,這可是二伯在她面前念叨叔叔小時候過的苦啊念叨的最多的。她還道是祖父管教嚴厲,所以自她記事起,總聽長輩說二伯年少時最讓人頭疼爬墻上樹的,但是卻從未見成年后的二伯犯什么大錯的。難道這除了祖父的嚴厲管教,還有多年習就楷書的功勞?
“你剛剛說你小叔愛寫什么?大篆小篆?”周朦朧見張麗玲怔怔不說話,就主動問起來。
“嗯。”張麗玲吶吶點頭,她覺得自己被嚇到了。回去一定要說給祖父聽聽,是不是自己道行太淺,被人拐著走還不自知。
“篆書吧,”周朦朧眨眨眼思索道,“篆書的特點是嚴正安穩、行筆緩慢,比較適合于焦慮、緊張、躁動者聯系,有利于調節心理,舒緩神經。”
“噢。”張麗玲已經只能一個字來回應了。她三個叔叔,自小都是每日要練字的。三叔的篆書,倒不是祖父按著頭讓他練的,是跟大伯一樣,自己選的。聽說幼時剛開始習字時,小叔是跟在二叔后頭寫楷書的,啟蒙練了幾年,自己換的篆書練。細思起來,小叔在家中雖然年幼,性子卻最是懦弱,性格也并不開朗,這么說,周朦朧又對癥下藥了。
見張麗玲有些神思不屬,周朦朧也不多問,左右她誰也不認識,說的對不對,怎么理解,自有張麗玲自己去琢磨去。她拿著字看了又看,又是好好感謝了一番,并稱改日定當登門道謝。
張麗玲這才扯回心思,捂著嘴笑道,“那倒是不必了。我祖父忙的很,著家的日子很少。也是他自己起意寫這幾個字,若是旁人上門來求,祖父必定是不理會的。周姐姐都喜歡就好,我們家有相熟的匠人,平時裱畫做框什么的手藝都入得眼,祖父送字,我就揀個順手便宜,把匾做好了再給您送來,只是要麻煩府上量量尺寸。”
周朦朧忙起身表態,“那可不信,老大人字字如金,我若是如此輕慢,睡覺都不得安穩的。”
張麗玲見她誠懇,就笑道,“若是周姐姐不嫌麻煩,上次我從您這兒帶回去的松子玉米餅,我祖父喜愛的緊,下回我送匾來,您再讓廚房做些我帶回去給祖父就好了。”
“啊?松子玉米餅?”周朦朧訝異的瞪大眼睛,她記得是甜甜咸咸的味道,當時只覺得做出來松脆好看,口味卻有些清淡了,沒想到誤打誤撞合了張老大人的口味了。“這個……這太輕慢了。老大人喜歡,我這邊婆子丫鬟多的是,隨時都可以做了送過去。”
“不輕慢不輕慢。”張麗玲連忙擺手,“我家老頭就是那性子,他看不上的人,金銀珠寶整箱送他也不帶看一眼的,若是他看得上的,您瞧,不用周姐姐開口,他自個兒就樂顛顛的寫了字要我上門來跑腿兒的。要我說,您到時候送點松子玉米餅,倒是比什么都好,他老人家鐵定歡喜。”
周朦朧窩心的點頭,“好吧好吧,那就松子玉米餅吧,到時候多做幾樣別的小點心,看看可有老人家喜歡的。”
張麗玲只覺得聽周朦朧說話陰颼颼都是冷風,又想聽,聽完又覺得心里頭怕怕的,像是走夜路的人,烏漆嘛黑只得往前面邁腿,卻踩不實不知道自己踏的是什么。雖然周朦朧沒提她下午還要出門有事,完成任務張麗玲呼出一口氣就告辭。
周朦朧起身相送,卻被張麗玲拒絕,看著她一個大肚子送客,怕是誰也不忍心的,周朦朧只得讓青黛和紫蘇親自送出門去。
張麗玲離去,周朦朧在酸枝木鏤雕藤條圓椅上坐著發呆,玉扁胡同掛個匾,多么芝麻綠豆的小事,竟然能掛上當朝首輔親筆寫的字?她可不是只識得金銀珠寶的俗人,張老大人年事已高,但是在其位卻還是有些年頭沒人挪得動的,就算是一些年后致仕了,告老還鄉了,在眾多文官,文人墨客中,他老人家一張墨寶還是相當有份量的。
這就是文官和武官的區別。武官除非是打仗,能得以留名青史,而文官,只要有真本事,哪怕是走下政壇,依舊有他的影響力暗暗存在。
發了會兒呆,周朦朧寫了個字條,讓陸英送到廣玉山房去,把這事兒告訴嚴氏一聲。現在這做匾,可就不是芝麻綠豆的事情了,她承了張家的情,也不知嚴氏能看出旁的什么玄機來不,知會一聲,也更心安。倒是陸英回來的時候,就帶了嚴氏回的條兒,只四個字,“甚好,甚慰。”
周朦朧展開看,才覺得心安了,于是微笑。
她不知道的是,張麗玲回府,直等到半夜,才等到一臉疲憊的祖父回來。草草交待一聲已經跟戚大奶奶說好了,她回頭去做好門匾再送過去,就急急把和周朦朧說的話原班模樣說給張老頭聽,說完小臉都苦成一團兒,“您說這戚大奶奶是不是太有心機了?她又不知道您要寫字送給她,她又是怎么知道我會跟她說起大伯二伯和小叔練字的事呢,而且她還說的那么精準……”
張老頭其實已經很累了,年紀不饒人,但是看著孫女等到現在,還一臉認真的較勁兒樣兒,張老頭臉色和緩的坐下來開解道,“你說的對,我送字,你要說起你大伯二伯小叔練字的事情,都是不可能被她預知的。丫頭,不能說人家太有心機,你只能說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張麗玲瞪大眼睛,“祖父您也相信,這句句都是戚大奶奶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蒙對的?那她也太神了吧?!怎么可能!她也就十七吧,比我才大個三四歲,怎么可能呢!我自小讀的書,怕是沒有幾個女子比我讀的多的了,可是我就是再讀三四年,我也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