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萬曉送林葉回到勝王村老家。
林翔從師範學院畢業,到錦雲縣初中當了數學老師,他很適合也很享受這份工作。去年處了對象,是同事,教英文的。兩人相處融洽。“五一節”結婚,這陣子正忙著婚禮的事呢。林葉這趟回來正好參加弟弟的婚禮。
*************
初次見林葉的父母,聽林葉說父親平時喜歡喝茶。萬曉給林爸帶了一盒大紅袍,還特別買了一套紫砂茶具。
林葉和母親做午飯的時候,萬曉和林爸聊天,就自然以茶葉爲題。萬曉爲此可是提前專門做了功課,瞭解大紅袍的來歷、大紅袍的功效等等。
********
咱們國家的武夷巖茶歷史悠久,是烏龍茶中的極品。所謂巖茶,因“巖巖有茶,非巖不茶”而得名。主產區爲中國福建武夷山茶區,坐落在福建省西北部。其中武夷大紅袍,則是巖茶之王,堪稱國寶。
大紅袍,生於武夷峭崖懸壁之間,臻武夷山川靈秀之所鍾,蘊巖骨花香至味爲涵,自然純粹,品高自顯,大紅袍口碑極佳,譽滿天下。
大紅袍屬“葉紅鑲邊”半發酵茶。其條形壯結、勻整,色澤深褐鮮潤,沖泡後茶湯呈深橙黃色,清澈豔麗;葉底軟亮,葉緣硃紅,葉心淡綠帶黃;兼有紅茶的甘醇、綠茶的清香。最突出的特點是它獨處巖骨花香之勝地,品飲時有妙不可言的“巖韻”。
大紅袍的母樹爲千年古樹,據說現武夷山九龍窠陡峭絕壁上僅存4株,系植于山腰石築的壩欄內,有巖縫沁出的泉水滋潤,不施肥料,生長茂盛。從2006年起,國家有關部門對母樹大紅袍停止採摘而進行留養。茶葉工作者採用無性繁殖的方式培育大紅袍茶樹取得成功,其品質保持了原母樹獨特的風格。2007年10月10日,“烏龍之祖國茶巔峰—武夷山絕版母樹大紅袍送藏國家博物館”儀式在紫禁城外的端門大殿舉行,最後一次採摘自福建武夷山母樹大紅袍的茶葉20克正式由武夷山市人民Zhengfu贈送給國家博物館珍藏。
根據品質可分特級大紅袍,一級大紅袍,二級大紅袍,按照產地不同劃分爲正巖、半巖和洲茶。
關於大紅袍這名字的來歷,有不同的說法。一說是因爲在早春茶芽萌發時,從遠處望去,整棵樹豔紅似火,彷彿披著紅色的袍子,所以得名大紅袍。另外一種說法則更爲傳奇,據說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有一名舉子丁顯上京赴考,路過武夷山時突然生病,腹痛難忍,巧遇天心永樂禪寺一位和尚,和尚取其所藏茶葉泡與他喝,病痛即止。丁顯考中狀元之後,前來向那位和尚致謝,問及茶葉出處,得知後脫下大紅袍繞茶叢三圈,將袍子披在茶樹上,故而得“大紅袍”之名。
大紅袍歷來尊貴稀罕,九龍窠巖壁上的那幾棵茶樹,最好的年份,茶葉產量也不過幾百克。據說民國時一斤就值64塊銀元,折當時大米4000斤。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毛**大方地贈送他四兩大紅袍母株茶葉。對方還不識貨居然還覺得**小氣,真是“老外”!好在周總理給解釋了,尼克松總統方肅然起敬。
萬曉把做功課瞭解的關於大紅袍的這些事兒跟林爸聊,真是對了路子呢。
**************
大紅袍的分級,可根據品質的不同劃分。
特級大紅袍:春季採製的大紅袍爲級別最高的。春茶期間一般無病蟲危害,無須使用農藥,茶葉無污染,因此,春茶,特別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茶品質最佳的。所以,衆多頂級名茶均出自春茶前期。
一級大紅袍:夏季採製的大紅袍由於採製時正逢炎熱季節,茶樹新梢生長迅速,有“茶到立夏一夜粗”之說,很容易老化。茶葉中的氨基酸、維生素的含量明顯減少,使得夏茶滋味不及春茶鮮爽,香氣不及春茶濃烈。夏茶中花青素、KafeiJian、茶多酚含量的增加,從而使滋味稍微苦澀,品質稍遜於特級大紅袍。
二級大紅袍:在秋茶後期,氣候雖較爲溫和,但雨量往往不足,會使採製的大紅袍茶葉顯得較爲枯老。特別是茶樹歷經春茶和夏茶的採收,體內營養有所虧缺,因此,採製而成的茶葉,內含物質顯得較爲貧乏。在這種情況下,不但茶葉滋味淡薄,而且香氣欠佳,葉色較黃。
在歷史上,武夷巖茶按產地不同劃分爲正巖、半巖和洲茶。
正巖地區又分爲名巖區和正巖區兩個部分。名巖區指武夷山三坑兩澗地區,即慧苑坑、牛欄坑、大坑口,兩澗指流香澗和浯源澗,而正巖則指除了三坑兩澗外其餘的山峰與山巖。
半巖指除了正巖以外的區域。
洲茶則是公路兩邊、溪流兩岸的平地所產的茶。
2002年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武夷巖茶》標準文本中,將武夷巖茶產區劃分爲名巖區和丹巖區,2006年該標準文本中將武夷巖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限於武夷山市所轄行政區域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