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字逸少,瑯邪臨沂人,東晉書法家。歷代學書、論書者都以他作為書家的最高典范,稱他為“書圣”。
王羲之所屬的王氏家族是東晉的豪門望族之一。他的祖父王正官至尚書郎,父親王曠官至淮南太守。王曠不僅是書法家,擅長行書、隸書,而且在西晉政權不穩之時,首創過江之議,為司馬氏奠定了新的王朝。
王羲之年幼時說話遲鈍,并不出眾。長大以后,逐漸變得能言善辯,才華畢露,而且氣度不凡。有一次,東晉太尉郗鑒派人到王家求取女婿,來人到東廂房一一察看王家子弟,回去后對郗鑒說:“王氏每個后代都很好,但一聽到是郗公擇婿,便都緊張起來。惟獨一人仍在東床上袒胸露腹地吃東西,好像沒有聽見一樣。”郗鑒聽了說道;“此人正是我理想中的好女婿?!币淮蚵?,就是王羲之,于是把女兒嫁給他?!疤桓箹|床”,一時傳為佳話。
當時王家勢力很大,有“王與馬,共天下”之說。生長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王羲之有著實實在在地大干一番的雄心壯志,并不滿意當時流行于文人士大夫中的清淡風氣。由于王羲之少年時就很有名聲,再加上出生豪族,朝廷多次委派他當侍中、吏部尚書等官職,他都不愿干。王羲之希望的是在邊疆建功立業,一展宏圖。
在揚州刺史殷治的勸說下,王羲之終于做了殷治麾下的護軍將軍。由于王羲之自視甚高,性格上又好仗義執言,不能招當局者青睞。因此,他的仕途很不順利。45歲時,王羲之自護軍出遷為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故人稱“王右軍”。這對王羲之來說是個沉重打擊,但他在會稽任上還是殫精竭慮,造福一方。
但是,東晉王朝的整個形勢卻越來越糟。殷治與另一位權臣桓溫不和,并因北伐失利被廢為庶人,王羲之頓生兔死狐悲之感,對仕途心灰意冷。永和九年,王羲之與友人宴集于山陰的蘭亭,寫下了千古華章《蘭亭集序》,表露出他想出世的念頭。在這思想轉變的時刻,恰逢王羲之所看不起的王述來檢查會稽郡的行政。王述處處挑剔會稽行政等方面的毛病,王羲之深以為恥,于是稱病辭職。他跑到父母墳前大哭一場,寫下著名的《告誓文》,發誓不再出仕做官。
王羲之辭官之后,自然適性的生活使他的書法不再受時代與人為的壓抑,得到充分發揮,終成一代大家。
王羲之在家庭環境的熏陶下,7歲開始學習書法。以后,他又拜著名女書法家衛夫人為師。衛夫人筆法傳自鐘繇,所以王羲之既有家學,又得名人指授,進步很快。
后來,王羲之渡江北山,游名山大川,見到李斯、曹喜的書法碑刻;又到許下見到鐘繇及梁鵠的書法,到洛陽,見到蔡邕所書的《石經》,在王洽那里看到了東漢張昶的《中岳碑》。這時,登泰山方知眾山小,王羲之決定直接向鐘繇等書家學習,博精群法,取名家之長,創造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書法。這一從繼承到創造的過程使王羲之擺脫了最初的學步,卓然成一大家。
到了會稽后,王羲之幾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練習書法中,曠日持久,苦學不廢,池塘里的水由于他每次練完字后涮筆都變黑了,被人稱為“墨池”。
王羲之還從自然中尋找創作靈感。王羲之特別愛鵝,不過這并非僅是一般的生活癖好,而是與書法藝術創作緊密相連的。他曾詳察過鵝的游水姿態,從中悟出用筆的方法,認為執筆時食指要像鵝頭那樣昂揚微曲,運筆時要像鵝掌撥水那樣舒展自如而有力量,這樣才能使全身的精力貫注在筆端上。曾經有山士的鵝很好,王羲之執意要買,但道士要求他寫《道德經》交換;王羲之高興地寫給了他,帶著鵝回家了。
正是因為王羲之博采眾長,苦練不輟,才能創作出百代典范、千古流芳的書法藝術作品,對后世產生了非常久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