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伊船長原計劃在查明奧羅拉羣島是否存在之後,便穿過麥哲倫海峽沿巴塔哥尼亞西岸北上;但在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羣島獲得的消息,使他決定繼續南下,希望能發現據說位於南緯60度、西經41度20分的某幾座小島。他現在的意圖是,萬一沒找到那幾座小島,那他將在季節允許的情況下向南極挺進。因此,我們於12月12日揚帆南下。19日我們發現已到達格拉斯指示的那個位置,其後我們在那片海域巡遊了整整三天,但沒有見到他說的那些小島。12月21日,天氣格外晴朗宜人,我們又開始向南行駛,決心沿著這一航向儘可能遠地挺進。在講述本故事的這一部分之前,爲了讓那些不太注意南極考察之進展的讀者有所參考,我最好先簡單地介紹一下迄今爲止人類爲到達南極而進行的爲數不多的幾次嘗試。
庫克船長的南極之行是有清楚記載的首次嘗試。1772年,他率“堅定”號南下,伴他同行的是弗諾上尉指揮的“冒險”號。同年12月,他發現自己已到達南緯58度、東經26度57分。在這裡,他遇上了一條狹窄的浮冰帶,冰厚八至十英寸,向西北和東南方向延伸。大塊大塊的浮冰常常緊緊地擠在一起,船隻通過非常困難。此時,根據所見到的大量海鳥和其他一些跡象,庫克船長認爲自己已接近陸地。他繼續向南行駛,天氣異常寒冷,直到他抵達南緯64度、東經38度14分。這時,他遇上了溫和的天氣和徐徐的微風,這種好天氣持續了五天,當時溫度計顯示的氣溫爲華氏36度。1773年1月,他們越過了南極圈,但此後未能向前挺進多遠。因爲在到達南緯67度15分時,他們發現前行的航道全都被一條巨大的冰帶堵死,那條冰帶一眼望不到頭,順著南方地平線橫亙在他們面前。冰帶由各種各樣的冰體組成——有些大塊的浮冰團綿延數英里,它們嚴嚴實實地擠成一堆,聳出海面達十八或二十英尺。當時季節時令已晚,沒有希望繞過那些障礙,庫克船長只好極不情願地掉頭北上。
次年11月,他重新開始南極搜尋。在南緯59度40分,他遇上過一股極強的向南流動的洋流。12月,當船隊到達南緯67度31分、西經142度54分時,天氣極度寒冷,且伴有陣陣大風和濃霧。那裡也有大量海鳥,其中最多的是信天翁、企鵝和海燕。在南緯70度23分,他們遇上一些巨大的冰山,隨後不久又見南方天空的雲潔白如雪,這說明他們接近了冰原。在南緯71度10分、西經106度54分,這些航海者像上次一樣受阻,一片延伸過整個南方地平線的巨大冰原橫在了船頭。冰原的北岸參差不齊,凹凸不平,嚴嚴實實,不可逾越,這道崎嶇的邊緣向南延伸了大約一英里。邊緣之後的冰原表面在相當一段距離內看上去比較平坦,一直伸向遠方綿亙不絕、重巒疊嶂的冰山山脈。庫克船長斷定這片茫
茫冰原延及南極,或者連接著一塊大陸。J.N.雷諾斯先生(他的不遺餘力和不屈不撓最終使得美國正在組建一支以南極考察爲目標之一的遠征隊)在談到“堅定”號的努力時說:“我們並不爲庫克船長能越過南緯71度10分線而感到吃驚,但令我們驚訝的是,他居然在西經106度54分到達那個緯度。帕默半島就在南緯64度的南設得蘭羣島之南面,並向南向西延伸至任何航海者都未曾涉足過的地方。庫克船長正是在駛往該地時被冰原所阻;而我們認爲這在那個方位點肯定會始終如此,尤其是在像1月初這樣早的季節——如果被描述的那些冰山之一部分屬於帕默半島之主體或屬於該陸地更偏南和偏西的某個部分,我們也不應該感到驚奇?!?
1803年,克魯伊茲斯坦恩船長和利西奧斯基船長奉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之命進行環球航行。在向南努力的挺進中,他們只在西經70度15分處抵達過59度58分的緯線。他們在那兒遇上了向東的強洋流。他們看到了很多鯨,卻沒看見任何冰。雷諾斯先生談到這次航行時說:“如果克魯伊茲斯坦恩早一些時候到達那個位置,那他肯定會遇上浮冰??伤诌_上述緯度時正是3月。像通常一樣,主要從南邊和西邊刮來的風在強洋流的協助下,早已把浮冰推進了被北邊的南喬治亞島、東邊的南桑威奇羣島和南奧克尼羣島以及西邊的南設得蘭羣島所包圍的那個冰區。
1822年,英國皇家海軍的詹姆斯·威德爾船長率兩艘小船南下,挺進到了比以往的航海家所到過的緯度更偏南的地方,而且這次航行沒有遇到什麼特別大的困難。威德爾船長說,雖然在到達南緯72度線之前他的船常常被冰圍住,可到達該緯度後卻不見一塊冰,並且到達南緯74度15分時也沒發現任何冰原,而只是看見過三座島狀冰山。多少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他們看到了大羣大羣的飛鳥和其他一些通常表示有陸地的跡象,儘管他們從桅頂望見在南設得蘭羣島的南方有陌生的海岸向南延伸,但威德爾船長令那些認爲南極地區存在陸地的人感到泄氣。
1823年1月11日,本傑明·莫雷爾船長率美國縱帆船“沃斯帕”號從凱爾蓋朗島起航南下,意在儘可能地朝最南方挺進。他於2月1日到達南緯64度52分、東經118度27分。下面這段話引自他當天的航行日誌:“風力很快加強到十一級,我們利用這個機會向西行駛。無論有多麼相信越過南緯64度線後越往南行就越不必擔心遇上冰,可我們的航向仍然只是稍稍偏南,直到越過南極圈,而且抵達南緯69度15分。在這個緯度上沒發現冰原(就是如平原狀的大冰片),只看見很少的幾座島狀冰山?!?
在3月14日的日誌中,我還發現這段記錄:“此時海面上壓根兒沒有冰原,可看見的冰山不少於十二座。與此同時,氣溫和水溫都比我們在南緯60度和62
度之間時至少高出13度。我們現在位於南緯70度14分,氣溫爲華氏37度,水溫則爲34度。在這個位置,我發現地平經磁偏角爲東14°27′……我已經在不同的經線上數次駛進南極圈,並始終發現,駛過南緯65度線後,越往南行氣溫、水溫就越高,而磁偏角則以相同比例減小。在這條緯線之北時,譬如說在南緯60度到65度之間時,我們常常很困難地在無數巨大的冰山之間爲船找一條通道,那些冰山有的方圓達一至兩英里,高出水面不下五百英尺?!?
儘管前方是一片通行無阻的汪洋,但由於缺乏燃料和淡水,沒有適當的儀表儀器,加之當時季節時令也太晚,所以莫雷爾船長沒有嘗試繼續南下,而是掉轉船頭向北返航。他後來說,要不是這些考慮迫使他回頭,他當時即便不能直抵南極本身,至少也可能航行到南緯85度線。我對莫雷爾船長關於這些問題的想法談得稍微詳細一點兒,以便讀者能有機會看到我隨後的經歷在多大程度上能證實這些想法。
1831年,受僱於倫敦捕鯨船主恩德比兄弟的布里斯科船長駕“活力”號雙桅橫帆船駛向南半球海域,單桅縱帆船“圖拉”號伴它同行。2月28日,他在南緯66度30分、東經47度31分遠遠地望見了陸地,並且“因白雪的襯托而清楚地看到了沿東南偏東方向綿亙的山脈之黑色峰巒”。其後的整整一個月,他一直逗留在那個方位點附近,但由於風大浪高,他靠近那片陸地的距離未能超過十里格。眼看在那個季節不可能有更進一步的發現,他只好掉頭北上到範迪門地過冬。
1832年初,他再次南下,並於2月4日在南緯67度15分、西經69度29分看見了東南方向有陸地。這很快就被發現是一座島,靠近他第一次看見的那塊陸地突出的一個岬角。當月21日,他成功地登上了該島,並以英王威廉四世的名義宣佈佔領,用王后的名字將其命名爲阿德萊德島。這些詳情由倫敦皇家地理學會公之於世,該學會得出的結論是“平行於南緯66度線到67度線之間,在東起東經47度30分、西至西經69度29分的範圍內,有一片連綿不斷的廣袤的陸地”。雷諾斯先生在談到這個結論時說:“我們絕不認爲此結論顛撲不破,布里斯科的發現也並不成爲這種結論的根據。正是在該結論所說的範圍內,威德爾船長順著一條經線向南航行到了南喬治亞島、南桑威奇羣島,以及南奧克尼羣島和南設得蘭羣島以東海面?!弊x者將會看到,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將最直觀地證明那個學會得出的結論的確站不住腳。
以上便是人類向南半球高緯度挺進的主要嘗試,而現在讀者可以看到,在“簡·蓋伊”號南進之前,整個南極圈還有很大一部分從來沒被人跨越過。我們的前方有一大片領域尚待發現,而我正是懷著最強烈的興趣,聽蓋伊船長表示他要勇敢地向南挺進的決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