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中建鋼鐵的人要對付聶子遠,海哥受托,牽制城東聶家負責的一塊建筑區,他聶家想建高樓大廈,他們則偏不讓如意。
商場上的風云我不清楚,可是海哥一向不啻為白道人同流,這次又怎么肯躋身而進……
“海哥做事或許有海哥的道理,這個我不多管,但是……能不能請海哥看在我的面上,別傷害聶子遠。”
這些人動輒操家伙,江湖飄搖十幾年,要說手里不沾血腥也不可能,聶子遠勢單力薄,面對他們的狠歷和殘忍,到底也只是一個普通人,哪里能敵得過。
“你對聶子遠,”他凝眼看我,面容嚴肅,“你和他什么關系?”
什么關系……客人,恩人,朋友,男朋友……
“算是我的朋友吧,所以海哥,你要斷他的財路我沒意見,但真的別傷了他。”這么低的要求,應該輕易辦得到吧,左右也不過為一個錢,沒必要將人逼到死胡同。
海哥笑起來,“朋友,既然是朋友那當然不能動刀子。”
屋子里斜陽霰射進來,曬在水仙盆景上,嫩綠的葉子青蔥可見。
海哥轉眼又點上香煙,一只手把玩著彈珠,“那我也給你提個醒,有人出高價,買聶子遠的頭顱。”
我想自己是幻聽了,結巴道,“有人……要……要他的命?”
“江北聶家能搞這么大,你以為如何?得罪的人怕也不在少。我想他就是突然死了,也不知道自己死的誰手上。”
“……”我震驚的望著海哥,許久都不能相信。
聶子遠那般好的人,怎么會有人要他的命。
聶家世代經商,到現在能融通整個江北的經濟,決定其命脈,勢力恢宏至此,相信腳下也沒少踩死尸,重利輕義古往今來都是商人本性,其中為達目的,多少人家被逼坐牢,最后鬧得家破人亡,此時被盯上,怕逃不過也是因果報應。
心里重重愁嘆,聶子遠涉世未深,到底什么人會把父輩的罪責遷就到他身上。
海哥看出我被嚇得有些懵,提醒我喝茶壓驚。
一片隱隱蓋下,他站起來,背對我從抽屜里拿出一捆厚實的信封。
“這個你拿著用,算海哥的一片心。”
“海哥,我不能要。”
他硬是塞我手里,“阿姨的事我都知道了,這些算我孝敬他們的,雖然過去阿姨總罵我帶壞你,也沒少給我吃皮鞭。”
他朗聲笑起來,“帶壞你還有點難度,還是翠娘一點就通。”
“海哥,”把錢放到茶幾上,我道,“你戎馬倥傯,刀山火海風里來雨里去,掙錢也不容易。而且我媽現在看病也不缺錢,梁——聶子遠都包辦了。”
海哥笑道,“你用他的錢。”
“這事說來話長,我爸媽現在將聶子遠當女婿看,所以……”
海哥笑道,“是嗎,女婿。”
“海哥。”
“什么?你說。”
“你在生氣嗎?”
他收住笑容,彎腰從茶幾上撈過錢,“還當我是兄弟朋友,就拿上。”
“……”
他轉身出去,邊走邊道,“跟上,帶你見識下東西。”
地下倉庫里,羅列著他這些年的豐功偉績,大到千手觀音佛像,玫瑰木,小到新疆白玉,琥珀鼻煙壺……
他又給了我一串佛珠,說是小葉紫檀,它味道清香,可安神入眠。我本不愿收,因為知道價格不菲,他說道上的朋友送的,不花錢,執意給我。
中途,他接了一個電話,“帶頭大哥抓到了?趕緊的送過來,我倒要看看,到底哪個王八蛋竟敢在老子的地盤上撒野!”
知道他有事要辦,我也沒再待下去,說要回,他又說送我。
海哥開的是傳統的老爺車,雖然這種時候這樣的車子已經說不上多闊氣,可在我們兒時,那就是一種身份的體現。
車速很慢,我本以為海哥會飚速給我看,他卻開得那般小心。
等到家門口的時候,我鼓著勇氣問他,“海哥,你也老大不小了,找嫂子沒?”
斜陽落下,天色暗淡,海哥的臉色不太明朗,他忽地叱道,“小屁孩讀你的書去,少八卦多看書。”
他一直靠在車前,看著我走進小路,我走遠回頭的時候還能依稀看到他手上零星的火點。香煙。
回到家料理好一切事物,等到臨睡前,才忽然接到非音的電話。
“你最近有沒
有遇見過什么人?”
我想睡覺,沒時間跟她耗,“你想說什么,說吧。”
“就是……過去的熟人啊……就沒碰見過?”
難道她也認識海哥?
我不禁狐疑,“你再不說,我掛了,愛說不說,憋死你。”
“哎呀就是那個!郝博!我說他就沒去找過你?”
“……”這名字……
聽著這個名字,陳年舊事,想想都要心碎。
郝博,一個同梁非白一樣,消失在六年前的人。
第二天早上。
王嬸突然情況不對地跑到家里來,“小年,你聽說沒有啊,咱這一片的人都得搬家了!”
一時沒反應過來,搬家?
“這兩天上邊的都差人動員來了,說是什么,要蓋寫字樓,哎喲,正挨家挨戶地發房補呢。”王嬸擔驚說著。
“有這事……”
王嬸挑眉,疑道,“怎么,你還不知道?那大批人馬來回轉悠,咋還沒到你家來?”
我搖搖頭,忽然覺得事大,這種時候讓搬家,能怎么搬……
看著面前的王嬸,心里陡然一涼,“王嬸,你收他們的補貼了?”
我倒想有人能與我同進退,正所謂一根筷子一折就斷,幾根筷子……就不一定了。
“沒呢!哪能啊!大家都是這里十幾年的老住戶了,到現在已經半只腳踩進棺材,誰還愿意折騰,搬什么搬。”
是啊,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一個地方生活的久了,對那里就是連一寸土都會帶有感情的,更何況是人……
抽出記憶來,我說,“那我們現在要怎么做,這事到底誰在張羅,還有沒有商量的余地?”
其實我家搬過來這里不過這兩年,二十年,我算了算,大大小小的已經搬過四次家,實在難有“家鄉”的概念。
但想到老媽年老體弱,奔走不便,再者現在的房價到處都在漲,想來就我家這兩層土屋,就是拿到些房補也無濟于事,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哪里還看得到這等廉價房,貴的,又哪里買得起。
王嬸似也不大清楚,只道,“那些隔兩天又得來,你是讀書人,你到時候親自問問,看看什么個情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