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老朱的處理之法,召見!
皇宮。
老朱坐在火盆旁,一邊烤火,一邊翻看著今日的《大明日報》。
所看的內容,就是頭版頭條的洪武大帝傳奇。
“咦,今天報紙上的故事,寫得特別好!”
老朱看得入迷了,驚聲讚歎不已。
“寫這個文章的作者是換了嗎?越寫越越好了!咱要賞他。”
吉垣在一旁笑著欠身:“聽說如今寫這文章的作者,名叫羅貫中,才華橫溢,尤其擅長寫傳奇故事。”
“此人曾經是張士誠的部下。他的老師施耐庵更是做過張士誠的軍師。”
老朱眉頭一皺:“這種人爲什麼不抓起來下大獄,定罪問斬?竟還讓他在報紙上寫文章!”
聲音中已蘊含怒意。
吉垣一驚,連忙跪了下去:“陛下,奴婢這就去傳旨,抓了羅貫中。”
說著,彎著腰站起身,就待往外走。
“回來!”老朱輕喚了一聲。
吉垣又連忙轉身。
“讓他在《大明日報》上寫文章,是誰的安排啊?”
吉垣心中一緊,過了一兩個呼吸的時間,才低低出聲道:“聽說是吳王殿下的安排,吳王殿下還說,只要他在《大明日報》上寫文,就赦免他過去所犯之罪。”
他只覺得心跳加速,額頭上也開始冒冷汗。
“嗯!”老朱應了一聲,又看向報刊上的文章,忽然笑了起來。
“熥兒就是有眼光!”
“這人的文章確實寫得不錯!”
“讓他去《大明日報》寫咱的故事,是物盡其才。”
“張士誠軍師的弟子算什麼,他一個文人,也沒殺過人,作過惡。”
“如今張士誠都死了,就不必追究那些了。”
“熥兒說赦免,那就赦免了吧。”
“你派人去告訴他,讓他好好寫,寫好了,咱還有賞。”
吉垣沒料到老朱會突然轉怒爲喜,懸著一顆心終於落地。
也不由暗歎,吳王果真是得寵。
此事若是換了一個人來做,少不得被皇帝陛下重重責罰。
可一聽說是吳王做的,皇帝陛下不僅沒有生氣,反而讚許有加。
如此待遇,就算故太子在世的時候,也有所不及。
那時候,陛下雖然疼愛太子,但該責罵的時候,也是毫不留情的。
“是!奴婢待會兒就去傳旨。”吉垣臉上笑容滿面,喜氣洋洋。
皇帝陛下不動怒,他們這些近侍的日子纔好過。
“這幾天都有什麼事發生嗎?”
老朱將報紙放到一邊,淡淡問道。
許是氣溫驟降的緣故,再加上老朱年齡大了,這幾天,老朱的身體一直不太好。
整日躺在牀上休息,都沒有去看外界送過來的情報信息。
也正因爲如此,纔不會不知道羅貫中的事。
吉垣將早已準備好的密報呈了上去。
老朱隨手翻開。
第一條便是李景隆被殺之事。
老朱默默看完,輕輕嘆了口氣。
“文忠!”他喃喃而語,眼眶內竟有淚珠瀰漫。
吉垣彎著腰站在身旁,連呼吸都變極小,不敢發出任何聲響。
皇帝陛下這是想起李景隆的父親李文忠了。
“殺得好啊!”
突然間,老朱怒喝了一聲。
“這個李景隆,竟敢阻熥兒當天下武將之師,阻我大明江山傳承,這種人不殺,還留著幹什麼?”
吉垣仍彎著腰,凝神靜氣,一言不發。
“對了,李景隆有兒子嗎?”老朱側身問道。
“有一個兒子。”吉垣立即答道:“奴婢聽說,吳王殿下雖然處死了李景隆,但並不打算牽連其家人,還準備讓李景隆的兒子承襲爵位。”
“好!”老朱讚道:“熥兒做得好。”
“文忠畢竟是咱的外甥,他對大明也是有功的。”
“他的兒子犯法被殺,但文忠的功仍然是功,由他的孫子繼承爵位,此舉甚妥!”
吉垣浮起笑容道:“吳王殿下處理朝政,素來都是極妥當的。”
老朱斜眼看了他一眼,目光又迅速移開。
這段時間讓朱允熥監國理政,老朱對他也是越來越滿意了。
覺得他處理起政事,較之當初的標兒,還要更圓滑老練,得心應手,很合他的心意。
要知道,熥兒才十四五歲啊!
這個年齡便能將朝廷大政處理得井井有條,將來何愁他不能治理好天下呢?
一念及此,老朱心情大悅。
剛纔因李景隆之死而激起的對李文忠的思念和少許愧疚之情,也轉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嘴角邊不由自由翹起一抹弧度。
隨後便拿起了另一封密報。
這一份講的正是朱允熥在聚賢樓邀羅貫中前去《大明日報》,而後方孝孺出題,朱允熥作詩的事。
“好一個‘滾滾長江東逝水’,熥兒寫的詩詞,該讓那些滿腹經倫的讀書人汗顏了,哈哈哈哈!”
老朱興奮不已,看著密報所寫的詩詞,兩眼發光。
吉垣在一旁笑著插言道:“可不是嘛,聽說吳王殿下的詩詞一寫出來,金陵城內,不知有多少人爭相傳誦。”
“無一不誇吳王殿下有驚世之詩才。”
“若不是生在帝王之家,咱大明朝下屆科舉的新科狀元,非吳王殿下莫屬。”
老朱臉上笑容燦爛,雙手張開拂袖道:“咱老朱家的子孫,不用當什麼新科狀元。”
“熥兒將來是要當皇帝的人,寫詩詞文章對他來說,不過是茶餘飯後的消遣罷了。”
“不過,熥兒的詩詞,大氣磅礴,不似有些文人,扭捏作態,盡是小家子氣。咱喜歡熥兒寫的詩詞!”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寫得真好啊!”
老朱仰天大笑,眉語間的得意之色,毫不加掩飾。
過了許久,才停下來,又道:“那個方孝孺辭官了?”
請...您....收藏_6Ⅰ9Ⅰ書Ⅰ吧(六\\\九\\\書\\\吧!)
“回陛下,是的。聽說他辭官之後,吳王殿下還親自去拜訪了他。”
“私下與他談了許久的話,也不知是說了啥。”
“後來,方孝孺就離開了金陵城。”
吉垣細細彙報著收集來的情報。
“就讓他去吧。”老朱臉上神色複雜:“當初他的老師宋濂,是標兒的老師。”
“外人都說他是宋濂最出色的弟子,咱本想著,讓他來給標兒的兒子當老師,也不失爲一樁千古美談。”
“但如今看來,方孝孺這人,有學問是不假,卻不是做官的料。”
“就此離開,免得無辜受了牽連,也好。”
老朱想起了朱允炆和呂氏的事,頓時一陣心煩意亂。
“今日可還有什麼事?”
吉垣將一封奏章遞上前來。
“今日送《大明日報》入宮的時候,吳王殿下也送來一封奏章,說是有關戶部尚書趙勉貪污受賄數十萬兩銀兩一案,還請陛下定奪。”
老朱神情一振,眸內驟然爆射出兩道精光。
他對於貪污受賄之事,素來深惡痛絕,一旦發現,都是嚴懲不貸的。
猛然間聽到貪污受賄數十萬兩銀子,心裡頭頓時有若驚雷劈下。
何況貪污受賄的人,還是戶部尚書趙勉,老朱十分熟悉之人。
他霍地一下,一把搶過吉垣手中的奏章,認真看了起來。
越看越心驚,越看怒意越盛。
“嘩啦!”
老朱猛地將奏章扔了出去。
“這個趙勉,竟敢做出這等貪贓枉法之事,國法難容!國法難容!”
他胸膛上下起伏不斷,顯然被氣得不輕。
半晌之後,方漸漸平息,淡淡問道:“熥兒對此怎麼說?”
吉垣腰彎成了九十度,雙眼望著腳塵:“吳王殿下說,趙勉貪污受賄之事,大多經由其妻之手。”
“而他的妻子,乃是翰林學士劉三吾的女兒。”
“劉三吾是陛下信任之人。”
“此事該如何處理,他不敢擅自做主,還請陛下定奪。”
老朱怒罵道:“劉三吾這個老不死的,家教不嚴,纔會生出這等敗壞家風的女兒!”
旋即,他又嘆了口氣:“給劉三吾留點體面,讓他辭官吧!朝廷裡容不下他這樣的人了!”
“至於這個趙勉。”老朱道:“將參他的奏章和他貪樁枉法的證據,都給他送去,問他是否還有要辯解的。若是沒有,就讓他和妻子家人自行了斷吧。”
吉垣怔了怔。
皇帝陛下這般處置,可謂是極爲寬宏大量了。
若是擱在以前,非得將趙勉抄家滅族不可。
而現在卻只是讓其自行了斷。
陛下老了,也越來越仁慈了。
“是!”吉垣應聲。
“呂氏的生日,快到了吧?”老朱忽然問道。
“三日後便是了。”吉垣道。
老朱又問道:“此次查出戶部賬目不對,以及趙勉貪樁枉法的,就是那個姚廣孝吧?”
吉垣道:“正是此人!”
“熥兒很會用人啊!”老朱道:“咱之前就說想見見他來著。”
“你去傳旨,明日召姚廣孝見駕。”
“是!”吉垣轉身欲走,卻又被老朱叫住。
“慢著!”老朱沉吟道:“姚廣孝不是一個和尚嗎?”
“就不必召進宮來見了。”
“咱也許久不曾去寺裡燒香。”
“明日正好去一趟天界寺,燒香禮佛。”
“你去傳旨,讓天界寺僧錄司左善世召集附近的僧人,明日都前往天界寺,記得一定要召這個姚廣孝去。”
“到時候,咱就在寺裡見他。”
“熥兒不是說他是妖僧嗎?”
“天界寺裡有佛祖看著,若真有什麼妖,正好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