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7章 羅貫中拜服,方孝孺辭官!

bookmark

第117章 羅貫中拜服,方孝孺辭官!

砰!

羅貫中手中的酒杯掉落在地。

他仰頭望向吳王,卻見朱允熥正笑吟吟望向自己。

羅貫中慌忙跪了下去。

朱元璋對張士誠所部懲罰甚嚴,一旦發現,便是抄沒家產,全家罰爲奴籍。

更有甚者,會被斬首示衆。

畢竟,截至今日,大明雖已一統天下,但仍然有張士誠餘部不斷作亂。

張士誠原是私鹽販子出身,他在元末起義造反之後,也招募了不少沿海的盜賊。

後來張士誠被朱元璋所滅,那些舊部中的許多人,便又重新回到了海上。

他們當中的一些人,甚至與倭寇勾結,騷擾沿海邊境,殺燒搶掠,惡行累累。

元末明初的時候,東南沿海一直苦於倭寇作亂。

只不過,明初的軍隊,戰力強勁,遠非後世所能比,故而纔沒有形成大的禍害。

但東南沿海畢竟是大明的賦稅重地,倭寇的存在,也始終是一個嚴重的隱患。

正是基於這一點,纔有了明初的海禁。

也正因爲此,對於潛逃的張士誠舊部,官府素來不遺餘力的追捕。

驟然被朱允熥出言點破過往,羅貫中頓時嚇得神魂俱失。

他在小說中寫過許多英雄人物,也自認自己亦當爲英雄豪傑,似他們那般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心不跳。

可事到臨頭,才發現自己根本做不到。

紙上寫來容易,嘴上說來簡單,可真要直面生死,乃至全家老小的身家性命,又有幾人真能淡然而處?

羅貫中並沒有出言辯解。

他曾在張士誠手底下效力,此事當時有許多人知曉。

只是兵荒馬亂的年代,許多人四處顛沛流離,許多人生死存亡不知。

一旦離開之後,便沒了聯繫,自然也不會有人去官府告發他。

羅貫中不參加科舉,出仕做官,正是害怕樹大招風,被別人告發。

作爲普通百姓,在這個時代,沒有太多的人在意。

爲官就不一樣了。

多年戰亂後,不少人家破人亡,也因此離開家鄉,到別的地方居住。

天下初定,隨便尋一個新地方定居,都不會有人去追究什麼。

與和平年代不一樣,戰亂之後,這樣的人太多,也根本追究不過來。

在那些因戰爭而變得人煙稀少的地方定居下來,就自然而然成了當地的原住民!

羅貫中正是憑藉此,獲得了新生。

曾經張士誠舊部的人,死的死,逃的逃,大多不知所終。

而從前的朋友,並不清楚他在戰亂年代的經歷。

只要他自己不說,朝廷不會去細查一個普通百姓,此事便會永遠無人知曉。

然而,吳王殿下既然能一語道破天機,顯然是早已瞭如指掌。

此時再假言相辯,不僅於事無補,反而會罪加一等。

羅貫中跪在地上,全身瑟瑟發抖。

在外面的傳說中,吳王是極爲可怕的殺人魔頭。

他雖然年少,卻曾帶著錦衣衛滅了樸家滿門。

敢將威名赫赫的大將軍藍玉擅自抓捕。

通政司的大小官員,被他一次全被殺光,僅剩一個告病在家的通政使。

就在昨日,還剛殺了一位國公和爲他求情的官員,更將他們兩人的人頭,懸在旗桿上示衆。

外界提起這位監國,但會想到他的種種狠辣手段。

他的名,大多是威名,是兇名!

他會如何處置自己呢?

此際酒樓內的其他人,也皆是驚得鴉雀無聲。

吳王來見羅貫中,兵士只是圍住了酒樓外面,不讓外人再進入,並沒有驅趕早已提前進入的人。

故而,他們都一直在旁邊看著。

之前聽到吳王相邀,許多人還羨慕羅貫中運氣好,竟被吳王看重。

以後一飛沖天,指日可待。

卻不料,突然峰迴路轉。

難道吳王仰慕羅貫中是假,來殺他是真的?

朱允熥微微笑道:“你的老師施耐庵,曾是張士誠的軍師,本王說得可對?”

跪在地上的羅貫中,猛然擡頭。

想不到,吳王竟然連這個都知道。

尋常的張士誠舊部,只要沒有勾結倭寇,爲害百姓,朝廷還能網開一面。

畢竟,張士誠也曾是割據一方的霸主。

手底下兵士衆多,許多人只是在元末時走投無路,才被裹脅著加入。

大明初立,對這些人當然不會太過深究。

然而,若是張士誠麾下的核心人物,就截然不同了。

那是必定要追究到底的!

不僅是羅貫中,就連酒樓內的衆人,也都忐忑不安起來。

他們當中不少是相邀而來,或慕名而至。

如果羅貫中是反賊,那他們算不算同犯呢?

吳王親至,便是來殺人抓人嗎?

在衆人既驚又懼的眼神中,朱允熥伸手扶起羅貫中。

“你爲本王辦事,本王自會護你周全。”

“區區張士誠舊部而已,別人保不了你,也不敢保你。”

“但本王一句話,便能保你全家老小安全無虞!”

羅貫中頓時呆住了。

“殿下爲何如此待草民?”

半晌之後,他出言問道。

“本王喜歡看你寫的傳奇故事。”朱允熥笑道:“特別是你寫的三國演義。”

“啊!”羅貫中再度怔住。

此時的他,雖然根據陳壽的《三國志》和和裴松之註解,以及民間早已流傳的三國故事傳說,創作出了三國演義的絕大部分內容,可並沒有刊印發行。

世上知道這本書的人,應是寥寥無幾。

想不到吳王竟然看過。

這未免也太不可思議了。

正待出言相問,就在這時,外面有侍衛來報。

“方孝孺求見!”

朱允熥愣了愣。

方孝孺不惜追到聚賢樓來見自己,應該是急著想洗清身上的“冤屈”了。

略一沉思,朱允熥揮手道:“讓他進來吧。”

不一會兒,方孝孺從外面走了進來。

“參見吳王殿下!”

方孝孺恭身行禮:“聽聞吳王殿下在聚賢樓與文人雅士飲酒,縱談古今天下事,此舉不失爲千古美談。”

“方某不才,厚顏前來赴會。”

他再怎麼耿直,這種情況下,還是知道要稍微變通一二的。

方孝孺不願意變的,只是纂改聖人之言。

這涉及他心中所認的“死理”,他做人的底線!

朱允熥笑道:“方先生來得正好,本王正欲邀請羅先生去本王創辦的《大明日報》效力,他許是嫌棄本王學問低,不願屈就。”

“方先生是有大學問的人,你出面幫本王勸勸,羅先生也許就答應了呢。”

羅貫中連忙再度跪了下去:“草民絕無此念頭。”

“吳王殿下之才,天下聞名。”

“草民豈敢小覷?”

朱允熥面露喜色:“這麼說來,你是願意來本王的報社就職了?”

“殿下親自相請,草民卻之不恭!草民謝殿下知遇之恩,願竭盡心血以報。”

話說到這份上,羅貫中自知再也推不掉。

何況,若是能去除張士誠舊部身份的影響,老羅還是挺願意去大明日報任職的。

那可是天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

在上面隨便寫一篇文章,都能令天下皆知。

“好啊!以後,就請羅先生在《大明日報》上連載三國演義。”朱允熥將羅貫中扶起。

要讓訂閱報紙的人每天不間斷的讀報,連載小說無疑是極好的手段。

後世著名小說家金庸正是靠此支撐起了報社。

洪武大帝傳奇寫的是當朝皇帝,涉及政治正確,能自由發揮的空間有限。

而三國故事,在民間淵遠流長,再由羅貫中寫出來,一定能吸引數不清的讀者,進一步提高大明日報的銷量。

方孝孺冷眼旁觀,心中暗暗恥笑不已。

吳王身爲監國,不去邀請名動天下的飽學大儒,卻鄭重其事的來邀一個寫傳奇故事的不入流老書生,未免也太荒謬了。

不過,他可懶得規勸吳王這等無可救藥之人,但眼下卻是一個機會。

方孝孺拱手道:“恭喜吳王殿下喜得良才。”

“今日吳王殿下親至聚賢樓,足見求才若渴之心。”

“久聞吳王殿下雖然年少,卻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

“適才吳王殿下邀羅先生去大明日報寫三國演義。”

“三國故事,民間流傳甚廣。”

“方某亦有所耳聞。”

“若是能匯聚成書,必定被無數人爭相傳誦。”

“方某建議,不如由吳王殿下來爲此書寫一首開篇詞。”

“一則以示吳王器重羅先生,禮賢下士之意。”

“二則吳王高才,此詩詞一出,必定隨今日之佳話,一同流芳千古。”

“將來天下人論及此事,亦是一段傳奇了。”

他嘴上這般說著,心中想的卻是那些粗鄙不堪的傳奇故事,配上朱允熥寫的爛詩詞,正好相輔相成,讓其成爲天下人眼中的笑話。

方孝孺的話一出口,樓內頓時響起一片叫好之聲。

吳王所寫的那首長城雪詞以及那幅對聯,早已在老朱的有意宣揚下,傳遍天下讀書人耳中。

吳王也隱約成爲大明少年才子的化身,一改老朱家盡是泥腿子的形象。

他們這些文人,本來閒著無事時,就會寫詩作詞,比試水平高低。

請...您....收藏_6Ⅰ9Ⅰ書Ⅰ吧(六\\\九\\\書\\\吧!)

此際聽到方孝孺邀請吳王現場作詩詞,這可是極難遇到的事,哪有不叫好之理?

朱允熥淡淡望了方孝孺一眼。

他剛纔還在奇怪,爲什麼方孝孺會跑來湊熱鬧?

原來是特意跑來爲難自己,想讓自己不下不了臺?

不過,他似乎運氣真的不太好。

竟然出了一個這樣的題目。

既然如此,那他就不客氣了。

朱允熥轉頭望了望四周人羣,振聲道:

“本王身爲監國,肩負萬鈞重擔,不敢在詩詞歌賦上浪費太多時間,以免誤了治國大策。”

“不過,方先生所言,不無道理。”

“羅先生是本王仰慕已久的人,本王今日便爲他的書作一首開篇詞,又有何妨?”

“來人,筆墨侍候!”

方孝孺臉上頓露狂喜之色。

原本聽到朱允熥的第一句話,還以爲他要拒絕,正想著要再如何激他。

沒想到,朱允熥後面卻主動應承了下來。

這可真是太好了。

此子抄了一首詩詞一幅對聯,就真以爲自己有才了嗎?

自欺欺人之輩,今日便讓他露出真相!

思索間,已有書吏備好了筆墨。

朱允熥並不提筆去寫,而是由書吏謄錄。

酒樓內安靜下來,衆人都想聽這位被大明朝廷吹得神乎其神的少年天才,究竟會寫出什麼樣的詩詞。

畢竟,在此之前,朱允熥只在朝堂上寫過一首詞。

而那首詩,還涉及大位之爭,影響重大,很難說沒有任何黑幕,是否早就提前請別人提前寫好了。

凡是涉及這種事關天下根本的大事,人們都會很自然而然的往陰謀上去聯想。

至於後面的那幅對聯,更是皇帝陛下在內廷裡傳出來的,究竟是不是別人代作,在讀書人中,也極富爭議。

有不少人便認爲,那根本不是吳王所寫。

今日能親眼目睹吳王當場題詩詞,便能解開許多人心中的疑團了。

無數道目光聚集下,朱允熥緩步走到窗前,伸手打開窗戶,眺望長江。

此時斜陽正西,漫天金鱗,遍灑長江。

他迎風而立,念出了第一句: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方孝孺心中驟然升起一股不妙的感覺。

莫非吳王真有驚世詩才不成?

不,不會!

纔剛開頭而已。

雖也勉強算是不錯,但後面必定狗尾續貂。

心念方起,便聽朱允熥又繼續念道:

“是非成敗轉頭空。”

方孝孺的心,再度咯噔了一下。

未及有任何思緒,又聽到了聲音響起。

朱允熥竟似是文思泉涌,不假思索,詩詞如信手拈來。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方孝孺的臉,刷地一下,變得慘白無比。

場中衆人也皆是屏住了呼吸。

實難相信剛纔這幾句詩詞,竟是出自一名十幾歲的少年之口。

而這位少年,還是當今吳王殿下,大明的監國。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朱允熥緩緩念出。

方孝孺只覺一陣陣口乾舌噪。

他自幼飽讀詩書,對詩詞文章自是熟悉無比。

雖然方孝孺素來以明王道,致太平爲己任,並不專精於詩詞文章,可基本的功底,卻是絕不會缺失的。

甚至還是作詩寫文的高手,所寫的文章,被天下讀書人爭相傳誦。

要不然,也不會有如此之高的名氣。

正因爲如此,方孝孺比誰都更清楚,七步成詩只是傳說。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這纔是真實的現狀。

要知道寫這兩句話的作者賈島,可是被韓愈尊爲“天恐文章渾斷絕,更生賈島著人間”的曠世奇才。

連這等人物都不免發出這樣的感慨,更別論尋常的文人騷客了。

可朱允熥竟然在須臾間,就吟出了如此詩詞。

這當真是一名少年該有的才學嗎?

在方孝孺與場中衆人滿臉的不可置信神色中,朱允熥隨手拿起桌上的酒壺,往口中倒酒,同時高聲誦道:“一壺濁酒喜相逢。”

放下酒壺,他念出了最後兩句。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全場寂靜無音。

衆人都還沉醉在剛纔那幾句簡短平淡的詞句中。

心神震撼!

實難相信世間竟有人出口成詩,隨便一吟便堪稱千古名句!

平平淡淡的用語,便彷彿說平常話一般。

卻自有清空之氣,浩瀚滄桑之意,撲面而來。

朱允熥笑道:“用本王這首臨江仙,爲你的三國演義作開篇詞,如何?”

說話間,擡眸一望,卻見羅貫中竟已是淚流滿面。

他深深下拜:“殿下之才,令人如高山仰止。”

“殿下今日作詞之恩,羅某唯粉身碎骨以報。”

“自今日起,羅某必爲殿下所託之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身爲三國演義的創作者,羅貫中一直想給自己的書寫一篇開篇詞。

但絞盡腦汁,想來想去,卻也沒有想出好詞。

便只能暫時放在一邊。

此際聽了吳王的詞,只覺此詞慷慨悲壯,意味無窮,讀來令人蕩氣迴腸,與三國演義所寫的故事,簡直是絕配!

青山不老,看盡炎涼世態;佐酒笑語,釋去心頭重負。

任憑江水淘盡世間事!

這與自己的人生,與三國傳說,相映相成。

吳王能寫出此詞,足見其才。

將此詞贈與他,作爲三國演義的開篇詞,則可見其用心。

故而,羅貫中才會感激涕零。

朱允熥哈哈大笑:“羅先生,言重了!”

此詞本來就被後人用在三國演義的開篇詞上,我不過是提前拿來一用罷了。

他轉而望向方孝孺:“方先生以爲,本王的詞如何呢?”

話音落下,才發現方孝孺早已失神落魄,站在那裡用別人都聽不見的聲音喃喃自語,也不知在說些什麼。

他今日前來,是想令朱允熥名聲掃地的。

卻沒想到,反而成全了對方。

自己投靠吳王的嫌疑不僅沒洗清,又還加重了幾分。

許久,方孝孺才從失神中回神。

“今日得見吳王隨口作詞,竟能寫至此等境界,才知世間真有“天才”。”

“方某自幼讀書,亦曾被無數人贊爲“聰慧過人”。”

“如今始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方某這點微末之才,與吳王相比,便是螢火之光,與日月爭輝。”

“吳王殿下,方某服了!”

他作揖拱手,拜別後轉身離開。

一邊走,一邊輕聲念道:“舉世皆宗李杜詩,不知李杜更宗誰?能探風雅無窮意,始是乾坤絕妙詞。妙啊!妙啊!”

他走出酒樓,仰頭望天,笑道:“長江後浪催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能得親眼見證,亦不失爲平生快事。快哉!快哉!”

豪氣沖天而起,眼角眸邊,卻有兩行清淚,滾滾流出。

……

是日,朱允熥於聚賢樓內,當衆作臨江仙,轟動朝野!

世間再無人質疑少年吳王詩才。

同一日,方孝孺辭官!

……

第303章 登基稱帝!傳言起!第三十二章 解決之法第二十五章 朱棣的提議!第265章 小插曲,以及老朱發現的大隱患!第306章 朕臨天下,滅女真三部!馬皇后!第263章 老朱:薑還是老的辣,爺爺我更勝你一籌!第270章 老朱的好勝心!被瞞住的隱情!第96章 消息!震怒的老朱!第190章 大明開疆,自今日起!黃子澄的黨羽!第249章 發動羣衆!笑瘋了的老朱!第295章 老朱交待後事!第208章 北元騎兵的末日第212章 草原的心,另一手佈置!第106章 老朱的賞賜!巨大的成功!楊士奇和姚廣孝的不解!第193章 瘋狂的熱潮!第260章 朱允熥透露的絕秘!第260章 朱允熥透露的絕秘!第207章 一帥無謀,挫喪萬師第343章 最後的請求,再見老朱!第285章 快刀斬亂麻!心性!第316章 我要做一個有爲的昏君!第176章 釣魚嶼!賣國賊!第286章 老朱的感慨,誤會大了第三十六章 老朱真正的考覈第219章 意料之外的宣佈退位分治!第105章 輿論的威力,金融革命!第174章 愛好和平的寶島人民!朝野爭議!第97章 查案! 老朱的決斷!第142章 老朱的哀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十四章 成功在此一舉!第148章 大明的第一支海軍!第335章 老朱見“馬皇后”!第295章 老朱交待後事!第131章 姚廣孝點破陰謀,老朱的猜忌第315章 人性的弱點!春宵一刻!第205章 科學的發展!遠航!消息!第343章 最後的請求,再見老朱!第112章 震懾與收服,熬鷹之道!第292章 大烏龍參見陛下!恭喜陛下!第274章 世間並無太多的巧合!朱允熥的怒!第98章 天數有變!從來就沒有真相!第200章 狂跌的糧價!被氣瘋的大戶們!第204章 威望!意外的驚喜!第304章 野心勃勃的朱高煦!密謀!第七十七章 波瀾不驚處,深藏千尺浪!第217章 老朱的驚天發現危機!第237章 用途!謝太孫殿下大恩!第144章 變革之法!給老朱獻上世界地圖!第277章 處罰,權力的根本!第174章 愛好和平的寶島人民!朝野爭議!第132章 陰狠毒辣的妖僧,誅殺呂氏!第六十三章 你要肩負起大明江山!第六十二章 朱標的遺願!第六十四章 意想不到的局面!第207章 一帥無謀,挫喪萬師第242章 剿匪,熊孩子的遊戲!第193章 瘋狂的熱潮!第五十七章 咱也老了!第346章 大明的新時代,再添一把火!第176章 釣魚嶼!賣國賊!第九章 老朱的考驗第114章 挖坑坑自己?將戰神梟首示衆!第七十三章 絕不栽贓陷害,老朱的聖旨!第五十五章 以莽作刀,以孝爲盾!第309章 獻策!大明未來的建設!求見!第339章 平定叛亂!陛下的用意!第175章 大明第十六行省!大開發!第131章 姚廣孝點破陰謀,老朱的猜忌第三十七章 最佳時機!第86章 科技時代!技術的力量!第163章 秦王朱樉之死!第98章 天數有變!從來就沒有真相!第213章 傅友德的提醒,朱棡的決定!第183章 重賞!更深的用意!第八章 咱如何能信你?第326章 恐慌!計劃和憐憫!第98章 天數有變!從來就沒有真相!第184章 金融的威力!楊士奇的報告!第107章 第一批槍支的問世,大明製造局!第278章 優秀的演技,沒讀過多少書!第87章 邀請!謝謝你的告密!被氣暈的朱允炆!第82章 真正心機深沉的人!往事!第242章 剿匪,熊孩子的遊戲!第348章 三條建議!科學大會!命運的改變!第284章 反將一軍!第249章 發動羣衆!笑瘋了的老朱!第335章 老朱見“馬皇后”!第148章 大明的第一支海軍!第114章 挖坑坑自己?將戰神梟首示衆!第84章 不信我,亦不信別人!滅亡之日!第174章 愛好和平的寶島人民!朝野爭議!第149章 速射炮!熊孩子的正確使用方法!第293章 欠了一屁股債的大明楊榮的招!第265章 小插曲,以及老朱發現的大隱患!第313章 熱議與準備,大明新徵程的開始!第301章 祖宗家法,老朱最後的謀劃!第四十九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惟忠惟孝!第299章 老朱的問題!爺孫配合,才能成大事!第236章 統治的藝術!多謝相助!第110章 意想不到的轉折!
第303章 登基稱帝!傳言起!第三十二章 解決之法第二十五章 朱棣的提議!第265章 小插曲,以及老朱發現的大隱患!第306章 朕臨天下,滅女真三部!馬皇后!第263章 老朱:薑還是老的辣,爺爺我更勝你一籌!第270章 老朱的好勝心!被瞞住的隱情!第96章 消息!震怒的老朱!第190章 大明開疆,自今日起!黃子澄的黨羽!第249章 發動羣衆!笑瘋了的老朱!第295章 老朱交待後事!第208章 北元騎兵的末日第212章 草原的心,另一手佈置!第106章 老朱的賞賜!巨大的成功!楊士奇和姚廣孝的不解!第193章 瘋狂的熱潮!第260章 朱允熥透露的絕秘!第260章 朱允熥透露的絕秘!第207章 一帥無謀,挫喪萬師第343章 最後的請求,再見老朱!第285章 快刀斬亂麻!心性!第316章 我要做一個有爲的昏君!第176章 釣魚嶼!賣國賊!第286章 老朱的感慨,誤會大了第三十六章 老朱真正的考覈第219章 意料之外的宣佈退位分治!第105章 輿論的威力,金融革命!第174章 愛好和平的寶島人民!朝野爭議!第97章 查案! 老朱的決斷!第142章 老朱的哀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十四章 成功在此一舉!第148章 大明的第一支海軍!第335章 老朱見“馬皇后”!第295章 老朱交待後事!第131章 姚廣孝點破陰謀,老朱的猜忌第315章 人性的弱點!春宵一刻!第205章 科學的發展!遠航!消息!第343章 最後的請求,再見老朱!第112章 震懾與收服,熬鷹之道!第292章 大烏龍參見陛下!恭喜陛下!第274章 世間並無太多的巧合!朱允熥的怒!第98章 天數有變!從來就沒有真相!第200章 狂跌的糧價!被氣瘋的大戶們!第204章 威望!意外的驚喜!第304章 野心勃勃的朱高煦!密謀!第七十七章 波瀾不驚處,深藏千尺浪!第217章 老朱的驚天發現危機!第237章 用途!謝太孫殿下大恩!第144章 變革之法!給老朱獻上世界地圖!第277章 處罰,權力的根本!第174章 愛好和平的寶島人民!朝野爭議!第132章 陰狠毒辣的妖僧,誅殺呂氏!第六十三章 你要肩負起大明江山!第六十二章 朱標的遺願!第六十四章 意想不到的局面!第207章 一帥無謀,挫喪萬師第242章 剿匪,熊孩子的遊戲!第193章 瘋狂的熱潮!第五十七章 咱也老了!第346章 大明的新時代,再添一把火!第176章 釣魚嶼!賣國賊!第九章 老朱的考驗第114章 挖坑坑自己?將戰神梟首示衆!第七十三章 絕不栽贓陷害,老朱的聖旨!第五十五章 以莽作刀,以孝爲盾!第309章 獻策!大明未來的建設!求見!第339章 平定叛亂!陛下的用意!第175章 大明第十六行省!大開發!第131章 姚廣孝點破陰謀,老朱的猜忌第三十七章 最佳時機!第86章 科技時代!技術的力量!第163章 秦王朱樉之死!第98章 天數有變!從來就沒有真相!第213章 傅友德的提醒,朱棡的決定!第183章 重賞!更深的用意!第八章 咱如何能信你?第326章 恐慌!計劃和憐憫!第98章 天數有變!從來就沒有真相!第184章 金融的威力!楊士奇的報告!第107章 第一批槍支的問世,大明製造局!第278章 優秀的演技,沒讀過多少書!第87章 邀請!謝謝你的告密!被氣暈的朱允炆!第82章 真正心機深沉的人!往事!第242章 剿匪,熊孩子的遊戲!第348章 三條建議!科學大會!命運的改變!第284章 反將一軍!第249章 發動羣衆!笑瘋了的老朱!第335章 老朱見“馬皇后”!第148章 大明的第一支海軍!第114章 挖坑坑自己?將戰神梟首示衆!第84章 不信我,亦不信別人!滅亡之日!第174章 愛好和平的寶島人民!朝野爭議!第149章 速射炮!熊孩子的正確使用方法!第293章 欠了一屁股債的大明楊榮的招!第265章 小插曲,以及老朱發現的大隱患!第313章 熱議與準備,大明新徵程的開始!第301章 祖宗家法,老朱最後的謀劃!第四十九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惟忠惟孝!第299章 老朱的問題!爺孫配合,才能成大事!第236章 統治的藝術!多謝相助!第110章 意想不到的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