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世間並無太多的巧合!朱允熥的怒!
“賣燒餅啦!賣燒餅啦!新鮮好吃的燒餅,快來買啦!”
“看一看,瞧一瞧,這裡有最好的跌打損傷膏藥……”
“賣酒啦,上等的好酒,一飲神仙醉,人間難得聞。”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新鮮的……”
……
金陵城的大街上,各種叫賣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朱允熥執政後,相比於從前,金陵城街道又何止繁榮了一倍。
原來只有趕大集的日子,才能見到人山人海的景象,如今卻是幾乎日日可見。
究竟原因,流動人口數量的增長,固然是其中之一,卻還不是主要原因。
畢竟,人口增長得再快,也不可能在短短一兩年內,便暴增幾倍。
更別說金陵城的面積終究有限,也裝不下太多的人。
街道上繁華熱鬧,最根本的原因,是老百姓手中有錢了,也就都愛出來購物了。
同樣的人數,大家都出來購物,和大家都不出門,街道上的人羣數量,自然是天壤之別。
大明製造局聘請了大量的工人,給工人開出的薪水都很高。
不僅能養活一家老小,還有多餘的閒錢出來給家人買一些好吃的零食,好看的飾品,好玩的玩具滿足精神消費的需求。
連帶著製造局工廠周圍的商店,生意也都在變好。
僱工們的薪水,都跟著水漲船高。
市場上當然越來越繁榮。
但整體上,這個世界的娛樂活動還是相對偏少的。
人們最喜歡的活動,仍是聚在一起八卦聊天。
人是羣居動物,社交需求永遠是人的第一位需求。
後世有許多喜歡宅在家裡的人,並不是沒有這方面的需求,而是因爲科技發達,這份需求便轉移到了網絡上。
無論是用威信,扣扣聊天,再或是刷逗音視頻,逛論壇看貼子,逛網站……本質上都是滿足這份社交需求。
真正斷掉網絡,完全切斷與外界的聯繫,還能繼續長時間一個人宅在家裡不出門的人,雖然不能說是完全沒有,但絕對是少之又少的。
這個時代沒有網絡,人們只能線下聯繫,聚在一起聊天的需求自然更旺盛。
消息傳播的速度並不慢,相反還十分快。
前幾日在西市賣飾品的漂亮小姑娘,和一位富家公子一起坐馬車離開的消息,就像長滿了翅膀一樣,飛快傳遍金陵城中的各個角落。
過去幾日,那位小姑娘的名氣可是越傳越大。
城中甚至還有不少人,特意出門走上很遠的路,就爲了去西市看她一眼。
有關漂亮小姑娘之事的八卦,自然也特別引人關注。
“聽說了嗎?西市那位擺攤賣飾品的漂亮小姑娘,今日跟著一位少年公子上了馬車。”
“這是名花有主了?卻不知那少年郎,究竟是何方神聖啊?竟能抱得美人歸?”
“我之前可是聽說,前去求娶那位小姑娘的人多如過江之鯽,其中不乏富貴人家,甚至朝廷勳貴,公侯之家的貴公子。”
“是啊,此事我也聽說了。據說,有一位世襲的國公,都想娶她爲妻,還許諾明媒正娶,八擡大轎過門,但人家小姑娘還是不願意呢。”
“要求這麼高嗎?連國公都不願嫁?她難道想嫁給皇帝老兒不成?”
“說不定是因爲那國公長得太醜,人家姑娘纔不願意的呢。要不然,今日怎麼就和一位公子哥上車了呢?”
“這話倒是有道理,聽說今日去的那位公子,英俊瀟灑,風流倜儻。顏如宋玉,貌比潘安。小姑娘一見便喜歡,所以纔跟著她上車。”
“我怎麼聽到的不一樣呢?我聽說是是因爲那位公子的權勢驚人,就連前來爲難小姑娘的公侯家的貴女都被他罵走了。小姑娘一則感激他相救之恩,二則喜他年少英俊,三則見他權勢之大,自己也無法拒絕,纔跟著上了車。”
“胡說,胡說,不是這樣的。那位公子罵貴女是真的,但小姑娘跟他上車離開,卻是因爲他才思敏捷,才華過人,對出小姑娘出的一幅千古絕對,小姑娘愛慕少年公子的才華,才坐上了她的車。”
“善哉,善哉。若果真如此,也不失爲一段人間佳話,正所謂‘郎才女貌’,書中自有顏如玉。姑娘愛慕公子的才華,亦是正理。”
“我輩讀書人,皆以此爲傲,哈哈哈哈。”
“不對,不對,你們讀書人還是少往自己臉上貼金吧,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我聽說,那位漂亮小姑娘,是一位練家子,江湖好手。別看她身材瘦弱,其實卻有牛虎之力,武功也是一等一的高強,尋常便是等閒十幾個大漢,也近不了她的身。”
“言之有理啊!要不然,爲什麼她長得這般美貌,卻還能招搖過市,無人敢欺呢?如果是因爲她身手厲害,那便說得通了。”
“不錯,我也聽到消息。這次小姑娘和那位公子上車,是因爲兩人交手過招,小姑娘輸給了那位公子,小姑娘欽佩他的武藝高強,這才隨他上了馬車。”
“哈哈哈,若果真如此,那真是我輩武人的榮幸。”
“學好武功,果然還是有用的。我以後也要好好練功,將來再有誰家的姑娘出來比武招親,定要撥得頭籌。”
“你們這羣粗鄙的武夫,這分明就是無稽之談!”
“這纔是真相!人家小姑娘明爲擺攤,實則是比武招親。”
“她長得那般瘦弱,我見猶憐,怎麼可能會有牛虎之力呢?”
“你沒聽說過‘人不可貌相’嗎?人家這才叫深藏不露。你看那說書先生的故事裡,長得好看的小姑娘,哪個不是身手不凡的?”
“那是瞎編的故事!”
“這就是真相!難道只有讀書人可以用詩詞歌賦騙得女子歡心,我們習武之人,就不能憑自己的身手,抱得美人歸嗎?”
……
金陵城的各個茶館,或是街道上的人羣休息聚集處,人們爲此爭得口水橫飛,吵得面紅耳赤。
各種版本故事都有。
甚至還流傳出擺攤的小姑娘本是天上的仙女,只是一千年前下凡時,得一凡人相救,而今再來報恩的故事。
類似的版本,還有漂亮小姑娘本是蛇妖,是狐妖,是鬼怪……等等。
總之,各種離奇的版本都有。
朱允熥大約做夢也想不到,只因他帶著顧盼君上了馬車,自己便被傳成許仙第二,董永第二,兼寧採臣第二……
當然,倘若真知道了,也只能感嘆一句謠言的可怕,佩服大明百姓的八卦精神和想象力之豐富了。
此際,朱允熥正坐在馬車內,顧盼君坐在一旁。
此際的少女,早已不復之前的灑脫活潑,而是像一個做錯了事的孩子,低垂著頭,一言不發。
只不過,美人畢竟是美人。
她此際的樣子,與歡笑之時截然不同。
望上去是一臉委屈,無助,哀求,可憐的模樣。
令人見到便不由得觸動到心底的那一絲柔軟,不忍再責怪於她。
朱允熥想起前世曾在網絡上看到的,某個漂亮小女孩一臉可憐巴巴,淚眼汪汪望向人的模樣。
那時候,網友們紛紛驚歎,假如這是我女兒,就算她犯了天大的錯,看到她這幅樣子,我也不忍心再罵她一句了。
此際的顧盼君,給人的感覺,便是如此。
只不過,真人帶給人的衝擊力,還遠比照片和視頻大得多。
這或許並非她有意而爲,以此乞求別人的原諒和憐憫。
而是因爲長得如此,神情變化的時候,就自然而然這樣了。
朱允熥仍板著臉,一言不發。
楊榮坐在對面,神色亦有些尷尬且窘迫。
“太孫殿下是何時發現的?”他終於忍不住問道。
“這麼明顯的局,我若是再不能發現,豈不是成了任人愚弄的傻子?”朱允熥冷哼了一聲,又瞪了他一眼。
請...您....收藏_6Ⅰ9Ⅰ書Ⅰ吧(六\\\九\\\書\\\吧!)
楊榮剛開始介紹顧盼君此人的時候,他就警覺起來。
對方顯然是備而來。
而且十分巧合地,就在他需要找一名女子來過老朱的關,偏偏就有一名如此絕色的少女,恰好在前幾日出現在金陵城的集市上。
還因長相太過於漂亮,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這一切看上去,就很像有心人的故意安排。
如果朱允熥只是一個普通人,他也不會想太多。
但朱允熥不是尋常百姓,而是大明的太孫殿下。
大明除了皇帝陛下之外,最有權勢的人。
有權勢的,不止是他自己,就是他身邊的人,任何一個放在外面,都足以呼風喚雨。
他們要安排一點什麼事,製造一些巧合,並不困難。
不過,那時候,朱允熥還是不太敢確定。
直到戎裝少女出現。
一開始,朱允熥也不清楚戎裝少女的身份。
但後來透過她的言語,聯想到一個人。
大明開國元勳徐達之女——徐妙錦。
她口中的哥哥,自然便是徐家長子,魏國公徐輝祖了。
徐家的家風,素來比較古怪。
與信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人家不同,徐家之女,自幼皆請名師教導。
從前的長女,也就是後來嫁給了朱棣的徐妙雲,便自幼飽讀詩書,精通四書五經,被外人稱爲“女諸生”。
至於徐妙錦,卻是喜歡舞刀弄棒,也愛讀書,能文能武,兼性格潑辣,還喜戎稱,常以“女中丈夫”而自稱。
加上徐輝祖是一個寵妹狂魔,在徐達身死,徐妙雲出嫁後,徐家的事,便是徐妙錦說了算。
這一點,在探聽司上報的情報中,亦有提及。
朱允熥笑道:“開始我也不知,不過,你們千不該,萬不該,就不該將徐妙錦也引入這個局中。”
楊榮有些不解,望向朱允熥。
“說假話的最高境界,是半真半假,甚至是九真一假。”
“演戲亦是如此。”
“一場假戲,加入徐妙錦這個不知情的真人,便能演得更像。”
“可惜,你們卻忘了一件事。”朱允熥嘆道:“這世間的女子,只要腦子沒問題,總歸是想嫁一個好男人的。”
“徐妙錦的哥哥徐輝祖,開國元勳,中山王徐過的長子,大明魏國公。”
“徐輝祖正當年少,身高威武,英俊瀟灑,儀表堂堂,兼且自幼飽讀詩書,文武雙全,人品亦堪稱上佳,從未傳出過不好的名聲。”
“如此人物,尚公主都綽綽有餘。”
“更何況,他還願意屈尊下駕,明媒正娶,八擡大轎過門。”
“倘若真是一尋常民間女子,我實在想不通她有什麼理由拒絕。”
“除非她另有所圖……”
楊榮愣了一下,道:“太孫殿下就憑此斷定?萬一是因爲少女心有所屬,早就有了意中人,故而不願嫁魏國公呢?”
“不錯,確實存在這種可能性。”
朱允熥點頭,道:“但她剛好在眼下這個時間段,出現在大明的西市,這是第一次巧合。”
“徐妙錦又恰好今日前來勸說,讓我看到了一場好戲,這是第二次巧合。”
“她拒絕徐妙錦的請求,拒絕做國公之妻,這是第三次巧合。”
“這世上雖然並非沒有小概率的事件,只是極其少見。”
“當諸多巧合發生的時候,那它便大概率是有心人的安排了。”
“何況徐妙錦勸她的時候,她露出猶豫糾結之色,卻並沒有那種少女想起心上人的甜蜜笑容。”
“由此以觀之,她心中並無什麼意中人,卻拒絕徐妙錦的勸諫,就更不正常了。”
“那可是徐輝祖,大明世襲的魏國公,又正當少年,二十餘歲的年齡,長相也是英俊瀟灑,玉樹臨風,名聲也好,從沒有尋常紈絝子弟的惡習……”
“斷然拒絕這樣的人,實在太蹊蹺了。”
“這些加在一起,不是演戲,還能是什麼呢?”
楊榮拱手深揖拜道:“太孫殿下心細如髮,明察秋毫,學生佩服。”
朱允熥冷冷道:“你用不著給本宮戴高帽子。”
“楊榮,你居然敢夥同外人,設局欺瞞本宮,你好大的膽子!”
他的語氣,驟然變得凌厲起來。
楊榮再也不敢坐在那裡,撲通一聲,跪了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