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7章 定策!賭氣出走的老朱!

bookmark

第187章 定策!賭氣出走的老朱!

外面傳來金陵城百姓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

百姓們在四處奔走相告太孫殿下重賞慶賀的消息,對能給他們帶來財富的大明海軍好感倍增。

馬車仍在滾滾上前。

朱允熥撩起窗簾一角,向外掃了一眼。

將窗簾放下後,他淡淡道:“說得不錯?!?

“地方胥吏與豪紳相互勾結,乃是歷朝歷代的頑疾?!?

“若要大力整治,勢必引起強烈反彈?!?

“故而在此之前,必須以軍隊爲後盾?!?

“先將軍隊治理好了,將軍方將領從利益鏈中剝離出來。”

“有了軍隊的支持,稅務司才能犁庭掃穴,將其使壞作梗的胥吏和豪紳整治得服服帖帖?!?

重整軍隊是朱允熥謀劃了許久的事情。

他之前早早就向老朱進諫,要在軍隊裡面實行雙主官制。

但苦於沒有足夠多的合適人選,實際上一直沒有推行。

自大明軍事學院招收新兵的時候,朱允熥就已經打好了這個算盤。

麾下這一萬新軍,可全部是按培養軍官的模式來培養的。

他們是兵,但也可以是將。

他們既有基層當兵的經歷,也都讀過書,識得字。

他們懂軍事策略,本身還是驍勇善戰之士。

他們當中任何一個人扔出去,都可以擔任百戶,甚至是千戶。

其中還有不少人,之前就是軍官,不是普通的士兵。

他們是衝著大明軍事學院的招牌,衝著做太孫殿下的學生前途更遠大的想法,放棄原來軍官的身份,報名進入大明軍事學院,成爲新軍中的一員。

如今再放回去,提一兩級當軍官,一點問題都沒有。

楊士奇仍有些擔心,道:“太孫殿下,整肅軍紀雖是好事,但是否應該一步步推進呢?”

“若是全面整頓,一旦引起兵變,便是不可收拾之局。”

朱允熥嘴角邊掛起一抹淡淡笑意,道:“無妨,此番不但要整肅軍紀,更重要的是裁撤軍隊?!?

“只保留精兵強將,朝廷可以給軍隊提供更好的待遇,軍紀自然嚴明?!?

此言一出,楊士奇和姚廣孝皆愣住了。

大明的衛所制度乃是老朱所創,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是大明的根本制度。

但在朱允熥看來,衛所制固然有其可取之處,卻只適合特殊地區,特殊環境下。

讓整個國家的常備軍隊,都成爲衛所軍,並不適合。

熱兵器時代已經來臨,有槍支大炮的加成,大明不需要養那麼多軍隊。

大明需要的,是一支專業的精銳強軍。

而不是整天滿腦子想著種田的衛所軍。

“裁軍?”楊士奇忙道:“太孫殿下三思?!?

“整肅軍紀,全面禁止軍中將領經商,便已牽涉太大,若是再撤軍隊,恐後果難料??!”

朱允熥笑道:“簡單的裁撤,自然會引起將領和兵士的不滿。”

“但如果裁撤之後,給他們安排更好的去處呢?”

封建時代裁軍的方式,通常都是非常簡單粗暴的。

仗打完了,就將士兵們盡數遣散。

從哪裡來,回哪裡去。

至於他們退伍之後的死活,朝廷大多皆是完全不管的。

這就造成了一個非常矛盾的現象。

即朝廷需要徵兵的時候,無人願意主動應徵,往往要官府強制攤派。

而等幾年或者十幾年之後,仗打完了,朝廷要裁軍了,那些兵士又不願意退伍。

因爲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其實已無家可歸,無處可去了。

少小離家,再回去早已物是人非。

戰亂時代隨老朱打天下的將士,便更是如此。

他們的家人,多半都已經死於戰亂。

他們又能回哪裡去呢?

老朱正是考慮到這一點,纔沒有將軍隊大量遣散,而是搞衛所屯田駐軍制。

“如何安排?”楊士奇追問。

給裁撤的士兵安排更好的去處可不容易。

他腦海內飛快思索,卻想不出來。

“地方官府衙門的胥吏不是很囂張嗎?”朱允熥笑道:“那就讓他們滾蛋,讓退役下來的老兵取代他們。”

楊士奇瞠目結舌。

大明的胥吏,分爲書吏和衙役兩類。

官作決策,吏掌文書,役供差遣。

書吏,朝廷能夠從國子監學子當中挑選並委派。

衙役則主要依靠當地人。

衙役又分正役、白役。

正役屬於擁有正式編制的衙役,能夠領取官府的薪俸。

白役通常爲臨時徵發,沒有編制,依朝廷規制不能領取任何薪水,屬於無報酬的“服役”。

但規定歸規定,實際情形卻大不相同。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各府縣的衙役,於朝廷諸位高官而言,自是卑微低賤的存在。

但對底層百姓而言,手握權力的衙役,可是老百姓絕不敢招惹的。

擁有令老百姓懼怕的權力,他們便有無數撈錢的手段。

沒有一分錢報酬的白役,都有人爭搶著去當。

朝廷規定白役最多隻能服役一年,隨後便要輪換。

可實際上,有些地方想出了投機取巧的辦法,那便是每年更改一個名字。

今年叫李二,明年叫李三,後年叫李六……

上報給朝廷的衙役人員姓名,便不相同。

藉此矇混過關,賴在官府衙門持續服役。

這種狀況,在各地衙門當中,並非罕見。

由此也能夠看出,當衙役是許多人一心嚮往之事。

要知道在明初之時,朝堂上的高官,有不少出身於胥吏。

半晌過後,楊士奇方纔回過神來:“地方官府衙門的正役無法安排如此衆多之人,若讓他們去做白役,情形恐怕更爲糟糕。”

他曾長期於底層社會生活,對胥吏之害瞭如指掌。

正役或許還有些忌憚,擔憂被人告狀而丟掉工作,白役則更爲狠辣。

畢竟,他們無法從衙門領取報酬,只能依靠自身想方設法“撈錢”。

一個縣,往往僅有數十個正役。

全國一千多個縣,加起來也不過幾萬人。

老朱在全國設立了三百多個衛所。

請...您....收藏_6Ⅰ9Ⅰ書Ⅰ吧(六\\\九\\\書\\\吧!)

依照規制,每個衛所約五千六百餘人。

三百多個衛所累加起來,總計有一百八十餘萬軍隊。

即便只裁撤三分之一,全國的衙門,也難以安置這麼多人。

更別提,原來衙門的胥吏,也不能盡數裁撤。

總得有熟悉衙門各項事務的人引領,不然,那些退役歸來的大頭兵,無論何事都可能弄得一塌糊塗。

朱允熥笑道:“朝廷可增加各地衙門的衙役編制,另外再設置能夠領取薪水的幫役?!?

“至於當下無報酬的白役,其中出色者可轉爲正役或幫役,餘下之人,全部裁撤。”

地方官府衙門的工作極爲繁重,此前的人手根本難以滿足需求。

以“白役”來從事這些工作,表面上看,能夠爲朝廷節省銀錢。

這也是老朱如此安排的初衷所在。

衛所軍隊通過屯田養活自身,國家便無需支出軍費。

官府衙門使用免費的白役,朝廷也無需支付薪俸。

老朱始終難以擺脫老農樸素的思想,能節省一分是一分。

不花費錢財便能將事情辦妥,那自然是再好不過。

但實際上,人性不可違逆,如此行事只會導致亂象頻生。

軍隊屯田致使軍隊逐漸喪失戰鬥力。

白役不發放薪俸,他們便會自行設法撈取錢財。

在朱允熥看來,這些皆爲弊端,必須大力改革。

他心中早有成竹,此刻講來,亦是條理清晰。

“裁軍後的安排,可分爲三類?!?

“其一,給予遣散銀子。領了銀錢後,任其自行離去。”

“其二,分配田地,給予與原軍戶時相同份額的屯田。得了田地,以後又無需再赴前線浴血拼殺,他們又怎會有怨言?”

“其三,轉爲各地衙門的正役或幫役?!?

“至於將領,一部分轉爲相應的地方官吏,一部分進入大明軍事學院讀書深造,日後編入新軍?!?

“倘若他們皆不願,也能夠領取一筆銀錢,歸家安享餘年?!?

“又或者如軍屯一般,分配相應的田地。”

“只要士兵和將領在裁軍之後,皆能安置妥當,便無需擔憂軍隊生亂?!?

“裁軍和整肅軍紀可同步進行。”

“只保留精銳之兵。”

“全國所有的兵馬,皆似如今大明海軍一般,待遇高,前途好,又何愁不能做到軍紀嚴明呢?”

“到那時,稅務司查稅,軍隊便不會再成爲阻礙了!”

楊士奇再度呆住,他猛然響起外面的新軍將士,僅以一萬人,便能不費吹灰之力的征服倭國。

如果大明的軍隊,都有這般戰力。

那大明軍隊的數量,確實可以大幅度裁減。

“太孫殿下的治國之能,遠超卑職萬倍?!?

“如此安排甚是妥當。”

“只是,要做成此事,所需的銀錢,恐怕並非小數?!?

朱允熥笑道:“這就得依靠你的大明銀行了,先行貸款墊付?!?

“後續朝廷每年皆有鉅額商稅收入,不必憂心還款之事?!?

這便是有錢的益處。

若無銀錢,他所有的規劃皆爲空中樓閣。

“太孫殿下謀算周全,胸有成竹,卑職欽佩之至。”

他們於馬車上交談著,不知不覺間,已然抵達了皇宮門前。

楊士奇笑道:“這最後一事,乃是陛下對太孫殿下違旨出征倭國之事極爲震怒,殿下恐怕需好好向陛下請罪了!”

姚廣孝合十言道:“太孫殿下無需過度憂心。昔日太孫殿下抗旨未歸朝,率軍遠征,朝中便有人呈上奏章彈劾太孫殿下,稱太孫殿下自作主張,公然抗旨,不忠不孝,恐難以承繼大統?!?

“陛下閱此奏章之後,勃然大怒,當下便下旨,將上奏之人活活杖斃。”

“自此之後,朝中再無人敢參劾太孫殿下?!?

“由此可見,陛下雖對太孫殿下違旨遠征之事心懷惱怒,但心底還是頗爲疼愛太孫殿下的?!?

朱允熥嘴角微微上揚。

老朱最大的優點之一,便是對子孫後代極爲寵愛。

當然,若換一個角度,這也可能是他最大的缺陷。

馬車在宮門前停了下來。

“陛下口諭!”公公扯著那刺耳的鴨公嗓尖聲喊道。

朱允熥趕忙疾步上前接旨。

只聽得那公公高聲念道:“咱年事已高,哪經得起那般熱鬧,這獻俘儀式,咱絕不參加!”

“咱這脾氣,糟糕得很,更是半點兒氣都受不得,那個忤逆不孝、抗旨不遵的孫兒,咱一眼都不想見!”

“咱要到城外好生休養去了!”

“這皇宮,就留給那個大逆不道的逆孫獨自呆著吧!”

……

第232章 齊泰認罪,機密與疑惑!第236章 統治的藝術!多謝相助!第287章 老朱:這是什麼情況?一個誤會引起的第249章 發動羣衆!笑瘋了的老朱!第125章 老朱的處理之法,召見!第92章 真正頂尖的謀士!朝堂風暴!第244章 敲打!試探與交鋒!第十四章 想借舅舅的屁股一用!第六十章 打死!立刻打死!第十三章 呂氏的安排,賀禮!第95章 崩潰的朱棣!走投無路的燕王!第249章 發動羣衆!笑瘋了的老朱!第326章 恐慌!計劃和憐憫!第五十章 宮外事,省油的燈!第106章 老朱的賞賜!巨大的成功!楊士奇和姚廣孝的不解!第二十八章 謠言!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278章 優秀的演技,沒讀過多少書!第206章 開火,剿滅北元之戰!第295章 老朱交待後事!第235章 老朱從未想過的角度!統一還是鬥爭?第84章 不信我,亦不信別人!滅亡之日!第178章 明倭友好協議!新二十一條!第332章 謀略與掌握!何懼一死!第294章 老朱:要你扶他登基稱帝!第268章 老朱的明悟!一條繩上的蚱蜢!第七十章 十步之內,人盡敵國!(二合一大章)第四十章 譁變!第308章 父子之情!分析!五種可能!第132章 陰狠毒辣的妖僧,誅殺呂氏!第88章 身敗名裂朱允炆,揚名立萬朱高煦!第85章 最高處的風景,真正的人生快事!第199章 官倉沒糧?大善人放糧啦!第213章 傅友德的提醒,朱棡的決定!第144章 變革之法!給老朱獻上世界地圖!第163章 秦王朱樉之死!第318章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要插上大明王旗!第四十二章 誰是反賊?千鈞一髮!第三十九章 闖府!第三十六章 老朱真正的考覈第129章 殺機 感慨!老朱的震驚!第237章 用途!謝太孫殿下大恩!第338章 平叛!逼宮!第113章 齊泰投效,老朱的怒與喜!第138章 權力的奇妙!姚廣孝的情報與擔擾!第六章 詩詞歌賦,終是小道!第85章 最高處的風景,真正的人生快事!第208章 北元騎兵的末日第189章 老朱的提議,根本國策的轉向!第282章 徐妙錦的分析!關鍵原因!第173章 收復寶島臺灣,以理服人!第256章 迂迴進行土地改革,意外的反應!第340章 功勞與罪責!向皇帝攤牌了!第311章 千古一帝!用兵之道,蕩平女真!第六十二章 朱標的遺願!第116章 方孝孺要洗清冤屈?羅貫中的往事,朱允熥的算盤!第258章 朱允熥醉酒,給你們出一個主意!第216章 大明頭號經濟學家朱元璋!第254章 開大明萬里海疆!第319章 文明元年!天子之任,子民之責!第304章 野心勃勃的朱高煦!密謀!第149章 速射炮!熊孩子的正確使用方法!第87章 邀請!謝謝你的告密!被氣暈的朱允炆!第三十五章 起風了,要變天!第四十六章 武將與文官的區別!第209章 草原上的恐怖傳說!第七十四章 監國!老朱的意圖!第219章 意料之外的宣佈退位分治!第248章 老朱的建議,解決之法!第239章 沒想到的結果!姚廣孝的建議!第七十四章 監國!老朱的意圖!第287章 老朱:這是什麼情況?一個誤會引起的第176章 釣魚嶼!賣國賊!第194章 北伐!夏原吉的重要發現!第六十六章 鋒利的刀!第235章 老朱從未想過的角度!統一還是鬥爭?第161章 潘多拉魔盒打開! 轉進如風的朱棣!第十八章 孝順之道!第152章 正義的光!全賴陛下英明!第八十章 爲了救你們,一定要狠狠地打!第158章 殺瘋了!滿朝盡是二五仔!第三十五章 起風了,要變天!第102章 加大力度,戰神要出山?第105章 輿論的威力,金融革命!第251章 老朱:沒咱也行,正式傳位!第94章 獻王和燕王背刺?殺了,殺了,全部都殺了!第305章 謠言!靈堂前的鬥爭!準奏!第五十七章 咱也老了!第343章 最後的請求,再見老朱!第177章 倭國大軍的末日!第319章 文明元年!天子之任,子民之責!第十七章 老朱的怒意!第253章 唯一的選擇!第154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284章 反將一軍!第231章 稅務司成了“剿匪司”?前來自首!第133章 請求!時代變了!第二十三章 就按先生說的辦!第112章 震懾與收服,熬鷹之道!第十九章 利國利民的大寶貝
第232章 齊泰認罪,機密與疑惑!第236章 統治的藝術!多謝相助!第287章 老朱:這是什麼情況?一個誤會引起的第249章 發動羣衆!笑瘋了的老朱!第125章 老朱的處理之法,召見!第92章 真正頂尖的謀士!朝堂風暴!第244章 敲打!試探與交鋒!第十四章 想借舅舅的屁股一用!第六十章 打死!立刻打死!第十三章 呂氏的安排,賀禮!第95章 崩潰的朱棣!走投無路的燕王!第249章 發動羣衆!笑瘋了的老朱!第326章 恐慌!計劃和憐憫!第五十章 宮外事,省油的燈!第106章 老朱的賞賜!巨大的成功!楊士奇和姚廣孝的不解!第二十八章 謠言!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278章 優秀的演技,沒讀過多少書!第206章 開火,剿滅北元之戰!第295章 老朱交待後事!第235章 老朱從未想過的角度!統一還是鬥爭?第84章 不信我,亦不信別人!滅亡之日!第178章 明倭友好協議!新二十一條!第332章 謀略與掌握!何懼一死!第294章 老朱:要你扶他登基稱帝!第268章 老朱的明悟!一條繩上的蚱蜢!第七十章 十步之內,人盡敵國!(二合一大章)第四十章 譁變!第308章 父子之情!分析!五種可能!第132章 陰狠毒辣的妖僧,誅殺呂氏!第88章 身敗名裂朱允炆,揚名立萬朱高煦!第85章 最高處的風景,真正的人生快事!第199章 官倉沒糧?大善人放糧啦!第213章 傅友德的提醒,朱棡的決定!第144章 變革之法!給老朱獻上世界地圖!第163章 秦王朱樉之死!第318章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要插上大明王旗!第四十二章 誰是反賊?千鈞一髮!第三十九章 闖府!第三十六章 老朱真正的考覈第129章 殺機 感慨!老朱的震驚!第237章 用途!謝太孫殿下大恩!第338章 平叛!逼宮!第113章 齊泰投效,老朱的怒與喜!第138章 權力的奇妙!姚廣孝的情報與擔擾!第六章 詩詞歌賦,終是小道!第85章 最高處的風景,真正的人生快事!第208章 北元騎兵的末日第189章 老朱的提議,根本國策的轉向!第282章 徐妙錦的分析!關鍵原因!第173章 收復寶島臺灣,以理服人!第256章 迂迴進行土地改革,意外的反應!第340章 功勞與罪責!向皇帝攤牌了!第311章 千古一帝!用兵之道,蕩平女真!第六十二章 朱標的遺願!第116章 方孝孺要洗清冤屈?羅貫中的往事,朱允熥的算盤!第258章 朱允熥醉酒,給你們出一個主意!第216章 大明頭號經濟學家朱元璋!第254章 開大明萬里海疆!第319章 文明元年!天子之任,子民之責!第304章 野心勃勃的朱高煦!密謀!第149章 速射炮!熊孩子的正確使用方法!第87章 邀請!謝謝你的告密!被氣暈的朱允炆!第三十五章 起風了,要變天!第四十六章 武將與文官的區別!第209章 草原上的恐怖傳說!第七十四章 監國!老朱的意圖!第219章 意料之外的宣佈退位分治!第248章 老朱的建議,解決之法!第239章 沒想到的結果!姚廣孝的建議!第七十四章 監國!老朱的意圖!第287章 老朱:這是什麼情況?一個誤會引起的第176章 釣魚嶼!賣國賊!第194章 北伐!夏原吉的重要發現!第六十六章 鋒利的刀!第235章 老朱從未想過的角度!統一還是鬥爭?第161章 潘多拉魔盒打開! 轉進如風的朱棣!第十八章 孝順之道!第152章 正義的光!全賴陛下英明!第八十章 爲了救你們,一定要狠狠地打!第158章 殺瘋了!滿朝盡是二五仔!第三十五章 起風了,要變天!第102章 加大力度,戰神要出山?第105章 輿論的威力,金融革命!第251章 老朱:沒咱也行,正式傳位!第94章 獻王和燕王背刺?殺了,殺了,全部都殺了!第305章 謠言!靈堂前的鬥爭!準奏!第五十七章 咱也老了!第343章 最後的請求,再見老朱!第177章 倭國大軍的末日!第319章 文明元年!天子之任,子民之責!第十七章 老朱的怒意!第253章 唯一的選擇!第154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284章 反將一軍!第231章 稅務司成了“剿匪司”?前來自首!第133章 請求!時代變了!第二十三章 就按先生說的辦!第112章 震懾與收服,熬鷹之道!第十九章 利國利民的大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