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觀”

四、多元化的“幸福觀”

幸福是什么?一千個人會有一千個答案。對于那些身患疾病的群體來說,身體健康就是幸福;對于那些尚未解決溫飽的群體來說,吃好穿好住好也許就是幸福;對于那些下崗工人看來,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就是幸福;對于那些被拆遷戶來說,能夠住上自己的房子,就是幸福;對于那些討公道的群體來說,自己的訴求能夠得到申訴解決,就是幸福……幸福是什么,主要看各人的追求指標,當這個指標得到滿足時,就會感到幸福。不過,這種指標,也是隨著個人情況的變化而有所改變的。因此,幸福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追求、不斷滿足的過程。

(一)“幸福”指標體系的基本原則

雖然,衡量“幸福”的指標可能不一致,但關于“幸福”的指標體系,在選擇構成上有一些基本的原則。第一是針對性原則,緊扣政府可作為目標,側重于對于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政府公共管理可作為的方面和環節,篩選指標;第二是科學性原則,既能科學反映現階段居民幸福感的內涵,又與構建指標體系的目標相一致,能借助于所選取指標的指標值統計表現,反映一定問題,為提升政府服務效能提供依據;第三是可行性原則,能阻止實施所構建指標體系設計的調查,所選取指標易被認知,能為被訪者接受并有效反饋;第四是簡潔性原則,指標選取緊扣目標,避繁就簡,依據所建指標體系所要開展的調查,既服務于調研預期目的,又盡可能節約成本。

(二)幸福社會維度

江陰在2006年6月提出“幸福江陰”構想時,確定了到2010年,人均GDP在2005年基礎上翻一番的目標,除此而外,江陰還提出力求“個個都有好工作,家家都有好收入,處處都有好環境,天天都有好心情,人人都有好身體”的幸福指標。江陰的“幸福”指標,不僅包括了政府高度重視的GDP數據,還涵蓋了老百姓的工作、收入、環境、心情、身體等民生需求。

在社會心理學家看來,人類幸福的源泉來自需求的滿足。1943年,美國心理學家、社會學家馬斯洛提出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的追求具有普遍性而且有層次之分,并將之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和歸屬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由此可見,正如江陰市的幸福指標體系,幸福是不能僅靠單一的指標來衡量的,幸福是需要多方面考量的。比如,就有學者提出了幸福社會的四個維度,包括物質、精神、價值及現實目標維度。

1.幸福社會的物質維度

幸福不幸福,物質是基礎。沒有一定物質財富的積累和國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國民就根本談不上幸福。據有關調查報告顯示,在當代中國,人們感到不幸福的主要原因依然是貧窮。只有在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后,一些非物質因素對人們幸福感的影響才會越來越大。

“物質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在社會主義國家構建幸福社會,黨和政府還是應該把發展作為為民造福的第一要務,當然這里指的發展是科學的發展,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以人為本的發展。

2.幸福社會的精神維度

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沒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就不是完整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判斷一個社會幸福不幸福,除了要看人民吃沒吃飽飯,還要看有沒有戲看。精神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幸福社會的特征包括經濟、政治、文化多個方面,幸福社會既需要高度的物質文明,也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構建幸福社會不但要擺脫物質的空虛,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而且要擺脫精神空虛,切實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當成幸福社會的重要目標建設好。

3.幸福社會的價值維度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把需求分成五個層級,從較低向較高排列。人的全面發展和完善是個人最高層次的需求,滿足了自我價值的實現,就會產生幸福感。另外,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還靠個人在社會創造中所做的貢獻。這就是說,要用社會的尺度來評判人的價值。為社會奉獻、為人類造福,不僅不是同自我實現互不相容的,而且恰恰是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全面發展、實現最高層

次幸福的根本途徑。

4.幸福社會的現實目標維度

幸福不是鏡中花水中月,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可以說,幸福社會是一種體感社會,是一種現實的考量,是一種可觸摸的幸福。這就是個體的人在現實生活中要實現學有所教,老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養,家有所安。在社會的目標設計上要實現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充滿活力,安定有序。

(三)幸福指標體系:來自內地省市的做法

2011年,廣東省政府公布的《幸福廣東指標體系》,由客觀指標和主觀指標構成,前者包括職工平均工資、農民人均純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等指數。主觀測評包括個人發展、生活質量、精神生活、社會公平等。

“幸福廣東”包含著物質、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豐富內涵。幸福是人們對生活的追求和感受,其內涵是很豐富的,既涵蓋物質生活,也涵蓋文化生活,以及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幸福雖然是主觀感受,但并不是空中幻影,而是有其實實在在的物質依托的。首先,應是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有的國家物質條件極端匱乏,而且大搞個人崇拜和愚民教育,雖然人民所謂的幸福感可能很強,但那不是現代文明意義上的幸福。其次,文化生活也要不斷地改善。早在中共八大召開的時候,黨中央就提出社會主義生產的根本目的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求。人與動物最重要的區別就是人有文化需求,豐富的文化生活是建設幸福廣東的重要方面。再次,社會生活方面的訴求也必須不斷滿足。人民群眾要參與社會活動,要求有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要求公平正義。現在群眾的生活普遍改善,但由于部分社會成員是通過不正當手段非法牟利,人民群眾依然會不滿意,會認為不公平,幸福感依然不會很高。

既然“建設幸福廣東”的內涵是極其豐富的,那么我們就必須全面理解,而不能孤立強調某個方面。如果過分強調幸福要有物質財富,或者過分強調幸福是主觀感受,都容易出現問題。過去我們在改善物質條件方面強調得比較多,結果人民群眾收入增加了,但是幸福感并沒有同步增加。現在要防止走向另一個極端,過分強調幸福是主觀感受,將會忽視整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樣的幸福沒有物質基礎作為保障,也是容易出現問題的。我們強調幸福的內涵豐富,并不意味著沒有標準,幸福不是一個籮筐,什么東西都可以往里面裝。總之,要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幸福的內涵,才能保證“建設幸福廣東”政策和措施的科學性和針對性,才能實現幸福生活的藍圖。

同時,“幸福廣東”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必須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幸福是與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和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幸福的標準就會不斷變化,因而幸福是永遠無窮盡的。比如,解放初期有飯吃就覺得幸福,改革開放初期有錢花就覺得幸福。進入新世紀,幸福的標準也提高了,不光是有飯吃和有錢花就可以了,人民群眾的訴求也不斷增多。另外,制定“幸福廣東”的評價指標體系也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對于這個指標體系,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家的認識不是一下子可以統一的,也不能一下子拿出一個人人都滿意的指標體系,這個評價體系只能是通過實踐深化認識,統一認識,不斷修改完善。

“建設幸福廣東”要考慮當前又兼顧長遠,不能搞片面的政績工程。建設幸福廣東,最重要的是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不顧客觀規律,追求貼幸福標簽的政績工程。過去過分強調追求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形成了不健康的增長方式,如果現在過分追求讓人民群眾有幸福感,同樣容易出現“幸福”政績工程,獲得形式主義的“幸福”,甚至可能會形成不可持續的“幸福”。

廣東省的幸福指標體系內涵豐富,涉及全面,含義也隨發展而做出調整和改變,注重發展長遠的可持續性的幸福。同樣的,不僅僅是江陰市和廣東省,越來越多的地區和省市都把建立幸福生活作為自身發展的一個目標,對幸福的定義也是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一致的,都從各方面對幸福進行考量,不會以單一的指標進行衡量。

以湖北省為例,湖北省在編制幸福指數統計指標

體系時,把影響幸福指數的要素歸并為健康狀況、經濟狀況、家庭狀況、職業狀況、社會保障、文化教育、環境條件七個方面。安徽省則從居民收入、消費結構、居住質量、交通環境、人口素質、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生命健康、公共安全、人居環境、文化休閑、就業機會這十二個方面,選取了二十三個指標。再比如,統計部門希望通過統計指標體系的創新,從收入、保障、物價、住房、教育、環境、醫療、文化等方面對“幸福城市”的建設進程進行監測。目前他們正在設計一個包含收入水平、生活質量、社會服務等7大方面37個項目的幸福指標體系。

(四)正確看待“幸福指數及指標體系”

同在沙灘上曬太陽的富翁與乞丐,誰也不能說,腰纏萬貫的富翁,就比一無所有的乞丐幸福。如果僅僅把幸福當作內心感受的話,窮人的幸福感未必就低于富人。幸福不單單是內心感受。短時間的幸福感可以是脫離物質之上的純粹感受,長期的幸福卻需要相應的物質基礎作保障。在這種前提下,一個“幸福指數”是不是就一定能衡量出國民的幸福感?

對于幸福指數的屬性,我們可以發現,目前所使用的其他各類統計指標,比如GDP、基尼系數之類,多半都是“舶來品”,盡管它們具有普遍性,卻也不能忽視不一樣的國情背景。“幸福指數”更是如此。相同的衡量指標體系,得出的實際幸福度肯定有所差別,這就讓“幸福指數”有個先天不足。

再者,當“幸福指數”進入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字時,為了某種人為的需要,它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被詬病的概念?有些地方政府為了“指數”而施政,關注于數值的提高,而忽視了影響百姓眼下的幸福感的現實因素?因此,對于幸福指數和指標體系,我們必須正確看待。

1.它是目標不是指標

因為對“什么是幸福”的理解大有偏差,所以很難保證列入考核的幸福指數不出現問題,因為有考核和指標,所以會有權力的應付,數據就會摻假,“被幸福”也就會出現。本質問題在于,幸福是每個人的主觀感受,而不可能分數化、小數點化或指標化。雖然說“每個家庭都有相同的幸福,卻擁有不同的不幸”,但幸福不可一概而論,更不可成為指標。一旦幸福成為官方公文上的數據,這就已經是一種不幸了。因此,避免“幸福施政”走向荒唐的最主要方法,就是要避免指標化。

2.它更需具象考量

首先,在政策層面上,應有一套完整的評價體系,除了健康與基本生存福利、經濟福利、政治福利、社會福利、文化福利、環境福利等內容,更要有對貧富差距、收入分配不公、教育衛生資源分配不均、腐敗問題等方面的評價標準;其次,“幸福社會”還應交由民眾來評判,充分尊重民眾的主觀感受,比如有人就提出以民眾痛苦指數來反襯幸福指數。 шшш_ Tтká n_ C ○

總之,“幸福指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百姓生活幸福與否的狀況,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幸福指數”也不是完全真實可靠的,它并不能說明一切,因此我們還是要公正、客觀地看待“幸福指數”這個數字。

國民幸福指數是一個綜合性的指標體系,內涵豐富,涉及面廣。這也決定了提高國民幸福指數是一項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需要從多方面、多層次進行努力。毋庸置疑,人的幸福感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質和精神基礎之上的,受經濟、政治、文化、社會、自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經濟因素的影響最大,生活富裕、物質財富充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人們的幸福感。相反,經濟條件差、物質生活水平低則會大大降低人們的幸福感,所以建設幸福生活首先要讓老百姓真正的富起來,財富不是唯一的因素,但卻是必不可少的基礎條件。同時,政治建設方面的民主狀況、法治狀況,文化建設方面的精神文明狀況、國民教育狀況,社會建設方面的就業狀況、社會保障狀況、安全穩定狀況,生態建設方面的自然環境狀況,以及個人的家庭狀況、教育狀況、健康狀況、職業狀況等,都對人的幸福感、對國民幸福指數產生重大影響。因此,要提高國民幸福指數,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大力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建設,不斷提高社會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程度。

(本章完)

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小結第六章 領導干部,為群眾幸福而工作_一、各級黨委是幸福社會建設的核心領導力量第六章 領導干部,為群眾幸福而工作_小結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小結三、密切聯系群眾,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方針是內在要求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群眾幸福_二、保障民主權利是幸福社會建設的前提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二、當代中國存在的民生問題現狀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三、推進文化建設的現實路徑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一、幸福路線圖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三、和諧社會與幸福社會建設第六章 領導干部,為群眾幸福而工作_二、黨員干部要樹立正確的壓力觀和幸福觀第六章 領導干部,為群眾幸福而工作_二、黨員干部要樹立正確的壓力觀和幸福觀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二、當代中國存在的民生問題現狀第七章 GDP增長與幸福社會建設_小結二、加強人文關懷,通過心理疏導增強幸福感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一、幸福路線圖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二、非物質因素對幸福感的影響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小結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二、公共幸福最終要落實到每個個體的感受上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一、中國的幸福觀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小結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一、幸福路線圖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觀”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二、生態文明的制度建設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一、幸福路線圖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一、中國的幸福觀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三、民生建設是幸福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三、民生建設是幸福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三、和諧社會與幸福社會建設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觀”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一、文化建設衍生出的幸福觀第七章 GDP增長與幸福社會建設_一、我國經濟建設歷程與當前問題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群眾幸福_一、我國的民主權利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群眾幸福_一、我國的民主權利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三、民生建設是幸福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小結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小結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三、幸福是需要每個成員共建共享的共同的結合三、如何構建幸福感與GDP同步增長的經濟和社會機制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二、文化建設是幸福社會建設的重要方面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三、民生建設是幸福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七章 GDP增長與幸福社會建設_二、GDP增長對幸福社會建設的重要性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三、民生建設是幸福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如何構建幸福感與GDP同步增長的經濟和社會機制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三、幸福是需要每個成員共建共享的共同的結合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一、幸福路線圖第六章 領導干部,為群眾幸福而工作_小結第六章 領導干部,為群眾幸福而工作_小結第六章 領導干部,為群眾幸福而工作_四、在政府的領導下提高群眾幸福指數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為施政目標_小結第六章 領導干部,為群眾幸福而工作_小結第十二章 創建良好的輿論環境,提升群眾幸福感_一、輿論引導,增強群眾幸福感第七章 GDP增長與幸福社會建設_小結結語 共建共享共幸福_一、構造政府引導、社會組織協作、民眾共同參與的格局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一、幸福路線圖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小結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二、當代中國存在的民生問題現狀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三、民生建設是幸福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群眾幸福_二、保障民主權利是幸福社會建設的前提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小結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小結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二、非物質因素對幸福感的影響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二、當代中國存在的民生問題現狀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小結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三、推進文化建設的現實路徑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小結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一、個人幸福生活離不開公共幸福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為施政目標_一、越來越受關注的國民幸福感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二、西方的幸福觀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二、西方的幸福觀第十二章 創建良好的輿論環境,提升群眾幸福感_一、輿論引導,增強群眾幸福感第六章 領導干部,為群眾幸福而工作_二、黨員干部要樹立正確的壓力觀和幸福觀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小結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群眾幸福_小結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小結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三、民生建設是幸福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結語 共建共享共幸福_一、構造政府引導、社會組織協作、民眾共同參與的格局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二、當代中國存在的民生問題現狀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三、幸福是需要每個成員共建共享的共同的結合第十二章 創建良好的輿論環境,提升群眾幸福感_一、輿論引導,增強群眾幸福感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二、西方的幸福觀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為施政目標_一、越來越受關注的國民幸福感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二、西方的幸福觀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為施政目標_一、越來越受關注的國民幸福感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二、公共幸福最終要落實到每個個體的感受上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觀”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一、中國的幸福觀三、如何構建幸福感與GDP同步增長的經濟和社會機制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一、文化建設衍生出的幸福觀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觀”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一、幸福路線圖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群眾幸福_二、保障民主權利是幸福社會建設的前提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小結結語 共建共享共幸福_一、構造政府引導、社會組織協作、民眾共同參與的格局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小結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群眾幸福_二、保障民主權利是幸福社會建設的前提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為施政目標_二、地方政府的幸福探索
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小結第六章 領導干部,為群眾幸福而工作_一、各級黨委是幸福社會建設的核心領導力量第六章 領導干部,為群眾幸福而工作_小結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小結三、密切聯系群眾,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方針是內在要求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群眾幸福_二、保障民主權利是幸福社會建設的前提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二、當代中國存在的民生問題現狀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三、推進文化建設的現實路徑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一、幸福路線圖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三、和諧社會與幸福社會建設第六章 領導干部,為群眾幸福而工作_二、黨員干部要樹立正確的壓力觀和幸福觀第六章 領導干部,為群眾幸福而工作_二、黨員干部要樹立正確的壓力觀和幸福觀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二、當代中國存在的民生問題現狀第七章 GDP增長與幸福社會建設_小結二、加強人文關懷,通過心理疏導增強幸福感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一、幸福路線圖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二、非物質因素對幸福感的影響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小結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二、公共幸福最終要落實到每個個體的感受上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一、中國的幸福觀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小結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一、幸福路線圖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觀”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二、生態文明的制度建設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一、幸福路線圖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一、中國的幸福觀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三、民生建設是幸福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三、民生建設是幸福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三、和諧社會與幸福社會建設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觀”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一、文化建設衍生出的幸福觀第七章 GDP增長與幸福社會建設_一、我國經濟建設歷程與當前問題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群眾幸福_一、我國的民主權利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群眾幸福_一、我國的民主權利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三、民生建設是幸福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小結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小結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三、幸福是需要每個成員共建共享的共同的結合三、如何構建幸福感與GDP同步增長的經濟和社會機制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二、文化建設是幸福社會建設的重要方面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三、民生建設是幸福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七章 GDP增長與幸福社會建設_二、GDP增長對幸福社會建設的重要性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三、民生建設是幸福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如何構建幸福感與GDP同步增長的經濟和社會機制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三、幸福是需要每個成員共建共享的共同的結合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一、幸福路線圖第六章 領導干部,為群眾幸福而工作_小結第六章 領導干部,為群眾幸福而工作_小結第六章 領導干部,為群眾幸福而工作_四、在政府的領導下提高群眾幸福指數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為施政目標_小結第六章 領導干部,為群眾幸福而工作_小結第十二章 創建良好的輿論環境,提升群眾幸福感_一、輿論引導,增強群眾幸福感第七章 GDP增長與幸福社會建設_小結結語 共建共享共幸福_一、構造政府引導、社會組織協作、民眾共同參與的格局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一、幸福路線圖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小結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二、當代中國存在的民生問題現狀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三、民生建設是幸福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群眾幸福_二、保障民主權利是幸福社會建設的前提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小結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小結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二、非物質因素對幸福感的影響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二、當代中國存在的民生問題現狀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小結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三、推進文化建設的現實路徑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小結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一、個人幸福生活離不開公共幸福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為施政目標_一、越來越受關注的國民幸福感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二、西方的幸福觀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二、西方的幸福觀第十二章 創建良好的輿論環境,提升群眾幸福感_一、輿論引導,增強群眾幸福感第六章 領導干部,為群眾幸福而工作_二、黨員干部要樹立正確的壓力觀和幸福觀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小結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群眾幸福_小結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小結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三、民生建設是幸福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結語 共建共享共幸福_一、構造政府引導、社會組織協作、民眾共同參與的格局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二、當代中國存在的民生問題現狀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三、幸福是需要每個成員共建共享的共同的結合第十二章 創建良好的輿論環境,提升群眾幸福感_一、輿論引導,增強群眾幸福感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二、西方的幸福觀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為施政目標_一、越來越受關注的國民幸福感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二、西方的幸福觀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為施政目標_一、越來越受關注的國民幸福感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二、公共幸福最終要落實到每個個體的感受上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觀”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一、中國的幸福觀三、如何構建幸福感與GDP同步增長的經濟和社會機制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一、文化建設衍生出的幸福觀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觀”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一、幸福路線圖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群眾幸福_二、保障民主權利是幸福社會建設的前提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小結結語 共建共享共幸福_一、構造政府引導、社會組織協作、民眾共同參與的格局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小結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群眾幸福_二、保障民主權利是幸福社會建設的前提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為施政目標_二、地方政府的幸福探索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阴县| 陇西县| 南乐县| 平顶山市| 沙坪坝区| 长顺县| 南漳县| 松滋市| 新竹县| 定陶县| 富锦市| 东城区| 雷波县| 淮滨县| 葵青区| 广饶县| 噶尔县| 牡丹江市| 都江堰市| 九台市| 叙永县| 大同市| 郧西县| 通江县| 鄂州市| 监利县| 漠河县| 永善县| 邢台市| 江都市| 全南县| 遂川县| 正定县| 太仆寺旗| 启东市| 津南区| 长治市| 墨竹工卡县| 兴和县| 周宁县| 武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