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強人文關懷,通過心理疏導增強幸福感
(一)心理疏導與人文關懷
心理疏導是通過解釋、說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間的理解,運用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方式,來影響對方的心理狀態,改善或改變心理問題人群的認知、信念、情感、態度和行為等,達到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狀態的目的。
人文關懷,是對人的生存狀況的關注,對人的尊嚴與符合人性的生活條件的肯定,以及對人類解放與自由的追求。人文關懷是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發展等需要為出發點和歸宿,以充分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豐富人、發展人、完善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內在價值尺度。在生活層面上,人文關懷以消除貧困為奮斗目標;在價值層面上,人文關懷以達到社會公平與正義為奮斗目標;在理想層面上,人文關懷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奮斗目標。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就是要尊重人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關心人豐富多樣的個體需求,激發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人文關懷是心理疏導的內在要求和目的,心理疏導是實現人文關懷的一種手段,注重心理疏導的形式本身就體現著人文關懷。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以人為本”的原則要求在具體生活領域內的體現。
社會的和諧發展依賴于每一位社會成員的健康和良好的發展狀態,而每個社會成員健康和良好的發展狀態,關鍵在于其心理疏導狀況的不斷提高和完善。
(二)群眾幸福感為何離不開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
當前,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已經進入了社會全面進步、人民群眾生活較為富裕的歷史時期。不僅逐步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其發展速度也為世人所矚目,但隨之而來的是,一些影響社會和諧的問題開始凸顯:社會轉型期急劇的社會變化,導致人們生活和工作壓力明顯增大,各種心理行為障礙大幅度增加。特別是一些“上班族”,生活、工作壓力不斷增大,生存方式、思維模式和日常生活都在發生變化,心理要求與現實變化存在落差,加之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糾葛,更容易產生壓抑、焦躁、不安、緊張、冷漠、懷疑、怨恨、偏執等不良情緒,甚至有人因此而陷入痛苦之中。這些不良情緒如果得不到及時疏導化解,經過長期的累積發酵,就會造成心理障礙、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機,不僅傷及個人身心健康和幸福,也會造成一些社會問題。這就迫切需要政府和社會加強人文
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人們樂觀、豁達、寬容的精神,有效調適人們的情感和心理,幫助人們克服心理障礙,促進人們心理健康,塑造健全人格,推動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三)如何建設公眾的社會心理疏導機制
1.構建制度化的社會支持和心理疏導機制
通過創新傳統思想政治工作形式,推進專業社會工作在城鄉社會的覆蓋,通過心理咨詢、個案輔導、同伴支持等手段,構建制度化的心理疏導機制。
當前,我國正處于城市化的加速期,城市社會結構變化加快、社會問題引發的矛盾增多、城市居民工作生活壓力加大,城市化面臨許多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要積極把握城市居民思想實際和心理特點,針對社會結構變化導致部分社會群體歸屬感降低,企業改制、城市拆遷、貧富差距拉開引發的社會矛盾和心理失衡,工作生活壓力加大導致人們的心理負擔過重等情況,加強心理疏導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潛在因素,培養積極健康向上的社會心態。要結合城市的特點,發揮好社區(街道)、學校、企業、媒體等單位在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工作中的作用,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把心理服務融入文化建設和業務工作。這方面,上海市取得了很好的經驗。作為國際化大都市,上海社會群體構成更為復雜,利益訴求更加多樣,思想觀念碰撞更為激烈,社會管理難度更大。上海市各級黨政組織注重將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與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結合起來,貫穿于改革調整、運用于城市管理、滲透于城市發展;在實際工作中,社區黨組織、駐區單位黨組織和“兩新”黨組織聯建共創,推動心理疏導工作進社區、進家庭、進心靈,營造了快樂、健康、有序的和諧社會氛圍,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在鄉村,留守兒童、婦女和老人的社會心理也面臨著極大的挑戰。留守兒童缺乏親情關愛,導致心理敏感、脆弱,部分地區頻發留守女童被侵害事件。婦女面臨感情缺失的問題,孤獨是常見問題,一些進城務工農民結成“臨時夫妻”。老人更是與疾病和孤獨為伴,心理健康水平較低。這些都需要通過制度化的方式加以關注和解決。
2.重視對弱勢群體的心理疏導工作
南開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李強教授認為,對于預防和控制極端個體心理失衡,建立良好的官方系統和民間系統兩種社會支持系統是必要的。在現有社會支持系統下,有兩類人群較難獲得有效的社會支持:一是沒有穩定工作單位
或工作單位(如有些民營、私營公司)不能提供有效的社會支持;二是家人、親朋好友同為弱勢群體,由于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都較低,在遭遇大的壓力**事件(如家庭經濟困難、下崗失業、患病、升學就業、拆遷)時,難以獲得有效的社會支持。因此,在和諧社會建設與和諧心理促進中,亟待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社會支持系統,尤其是針對上述兩類人群的社會支持。這一對極端個體心理疏導的社會機制,一是進一步發揮政府支持的主渠道作用,強化政府有關部門的社會責任,加強企事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社會責任,將員工心理衛生服務納入員工福利計劃當中。二是發揮民間系統的社會支持作用。通過社會倡導和行政推動,建立“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富幫窮”、“強幫弱”幫扶關系,克服人際關系的“差序格局”對弱勢群體帶來的不利影響,提高弱勢群體的社會關系資源,增強他們應對壓力事件的能力。
3.注重突發事件參與群體的心理干預機制
南開大學社會心理學系主任、中國社會心理學會會長樂國安教授提出: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當代中國社會轉型進入了一個新的“風險社會”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各種各樣的利益保衛行動和利益磋商行動已經越來越占據社會生活的中心,使得利益的供給和分配,成為引發各種社會沖突和群體性突發事件的一個焦點領域,成為當前社會問題和社會心理問題的一個突出方面。在這一背景下,應對群體性突發事件必須建立經常性的預測、預防和心理干預的社會機制。
第一,在預測方面,主要是開展如下工作:(1)建立社會穩定度指標。(2)評價國民生活滿意度。第二,積極開展預防工作,包括:(1)提高社會公平度。(2)設立社會安全閥機制。讓社會成員有途徑表達他們的意見和訴求,要建立獲取民意的機制。第三,開展心理干預工作。主要指突發事件發生過程及之后,借用各種心理治療手段,幫助當事人處理當前存在的問題,恢復心理平衡,安全度過危險期,以緩和當事人內心的緊張感,使之心理和情緒恢復到一種理性或較為理性狀態的一種社會應對機制。
為突發事件各類當事人提供心理援助和心理干預,不但有助于當事人的心理健康,同時也有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和社會局面的安定。這一工作機制可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對突發事件,特別是災難事件的各類當事人進行心理危機干預或心理援助;一是對消極性群體性事件的預防和處理,以防止事態的進一步發展和擴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