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幸福是需要每個成員共建共享的共同的結合
幸福是個體和公共的整體幸福,個體幸福離不開公共幸福的保障,公共幸福又需要個體幸福的共同營造,而公共幸福又最終要落實到個體幸福的實體上。總而言之,幸福需要的是社會每個成員和社會組織的共建。
(一)幸福需要個體力量的融合
幸福社會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需要每個個體都參與建設,隨著傳媒行業的發展,社會中每個個體爲社會做出的貢獻,即使是微小的貢獻也會被社會所認知,得到大衆的讚揚。世上最美的媽媽吳菊萍雙手接住從10樓掉下的孩子的事件受到了廣大羣衆的高度讚揚,而她自己經診斷左手臂多處骨折,受傷較嚴重,完全康復可能需要半年時間?!斑@是本能,是作爲一個母親應該做的事情。”吳菊萍一直這樣解釋自己的救人動機。社會幸福需要個體的力量的共建,只有這樣,人民才能共享整個社會的幸福成果。
同樣的感人事件發生在北京“7.21”暴雨中,京港澳高速被淹,150名農民工不顧自身安危,將200多名乘客營救到安全地帶。面對致謝和酬金,他們卻質樸地說道:這是做人的本分,一個人的良心。也正是這些個體力量的融合真正詮釋了幸福的價值,給幸福社會帶來一絲溫暖,讓整個社會有了愛的存在。同樣是那天晚上,因北京暴雨影響,首都機場滯留大批旅客。出租車從機場到市內行駛困難,很多橋無法通行。羣衆中有人自發組織了“望京人赴機場免費救援”車隊,車隊集結了二十餘輛車,開赴首都機場接人。而在北太平橋下,幾個井蓋被水壓衝開,每個井蓋都有一名環衛工人把守,拿身體作警告標誌。廣渠門
橋下被淹的車輛拖不出來,一名警察對人羣喊道:“誰來幫忙拉一把?”結果幾十人衝上去。此外,在雨中,還發生了更多感人故事。一對母女在暴雨中跋涉了1公里後,一位不認識的市民開車將她們送回了家;一個飯館裡的小男孩一直站在沒過膝蓋的水裡,告訴路人有個井蓋被頂起來了……正是因爲這些個體力量的融合,讓社會有了一種共患難的意識,人們也開始關注社會的公共幸福,開始爲每個個體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儘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因爲這些個體力量的融合,社會才更多了一些正能量,幸福社會纔有了更加深刻的內涵。幸福需要個體的力量的融合,不僅僅是個體的幸福生活,更是一種與社會,與他人的共建共享的幸福。
(二)幸福需要社會組織的力量
幸福社會更需要社會組織的力量的共建,社會組織作爲一個有著人力資源的組織羣體,在幸福社會的建設過程中更應注入更多的力量,爲建設幸福社會而做出組織的貢獻。志願者組織是一個龐大的自願組織,也因爲這些無私奉獻的羣體的存在,幸福社會更多了許多的熱心和無私之人。中國青年志願者是一個以青年爲主體的志願者組織,它們有著自己的品牌活動,關愛農民工子女、西部計劃、海外服務計劃、抗震救災志願者、上海世博志願者服務、志願者微笑服務奧運會。這些志願者無私的奉獻,在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上充分展現了中國形象,他們的笑容成爲了中國的符號,也成了中國人民幸福的標誌。日常生活中我們也隨處可以看到志願者的身影,在農民工子弟學校,志願者爲學生教授課程;在街道上,志願者爲行人指路;在公交站,志願者在維持秩序。而當國家面臨重大自然災害
的時候,志願者的身影更隨處可見,在志願者身上,中華民族的美德體現得淋漓盡致。
與志願者組織類似的是社會公益組織。社會公益組織一般是指那些非政府的、不把利潤最大化當作首要目標,且以社會公益事業爲主要追求目標的社會組織。早先的公益組織主要從事人道主義救援和貧民救濟活動,很多公益組織起源於慈善機構。因爲這些社會公益組織的存在,社會更有了一股公共的愛心,生活在社會中的每個個體也有了一種家的關懷。發生在上海市長寧區北翟路協和路路口的事件很有代表性,快遞員秦小亮17600元現金在去銀行途中從口袋掉落並被風吹散,現場有人撿起歸還,有人撿錢離開,小秦當時只拿回3700元,最後在公益組織的捐助和有德人的歸還後小秦手裡拿到了22450元。這一事件有了一個完美的結局。在得知這一事件後,公益組織立即聯繫小亮並主動捐助讓他感覺到了社會的溫暖。很多的公益組織都扮演著這種助人的角色,李連杰成立的壹基金,提倡每個人捐贈1元錢,以“盡我所能,人人公益”爲願景,致力於搭建專業透明的壹基金公益平臺,專注於災害救助、兒童關懷、公益人才培養三大公益領域,幫助了很多兒童解決了上學難的問題,圓了更多兒童的成才夢。整個社會因爲有了這些社會組織的力量,變得不再冷漠,變得溫馨而幸福,每個個體生存在這個社會集體中都能隨時感覺到幸福。因爲社會組織的存在,在面對困境的時候,個體可以隨時得到更多的幫助,解決問題,也因爲社會中個體力量的融合,讓社會組織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機構,而是整個社會的一個整合,所有的個體,所有的組織爲的都是營造一個幸福的社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