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雖至耄耋,學亦不止
我的大學生活史比較漫長的;在中國唸了四年,在德國哥廷根大學又唸了五年才獲得學位。在哥廷根大學,我簡直如魚得水,到現在已經堅持學習了將近六十年。如果馬克思不急於召喚我的話,我還要繼續學下去。
對每個人來說,學習有沒有時間上的限制呢?學多久纔算圓滿呢?多久又是不圓滿呢?這個問題可能很難說清。真正的智者會將學習當做一生的事業,他不會將自己在學校的學業完結當做學習的結束,這可能是他新學習生涯的開始和延續,在季老身上,這一點表現得尤爲明顯。
對季老來說,學習沒有時間、地點和年齡的限制。他從年幼之時進入學堂,到耄耋之歲仍然筆耕不輟。學習是他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就像吃飯睡覺一樣平常,又不可缺少。季老一直推崇終身學習制,就像他在一篇文章中說的那樣,他想做的是一個“永恆的大學生”。他不會因爲不在學校,沒有老師在身邊,或者因爲自己已是一位十歲的老者,就覺得自己已經才高八斗、學識淵博,不用再繼續學習了。相反,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不惑越多,學習的積極性就更加緊迫和熱烈。季老在學習中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也在生命的延展中不斷煥發希望和蓬勃之氣。這就是季老雖已年老,卻依然精神百倍的原因之一。雖之耄耋,學亦不止。這不僅是種行爲,更是種鬥志和頑強的生命力。我們每個人都要認真體會,虔心學習。
“活到老,學到老。”不僅是現代人的想法,古代哲人也早已領悟其中真意。孔子就認爲學習是一件終身要做的事,他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一生就是學習的一生,他從十五歲立志學習,一直到去世都在孜孜以求。他本人對自己的人生定位也非常準確。孔子是一個爲了發憤求學,常常連腹中飢餓都感覺不到的人,有時連吃飯都忘了。一旦學問上有所獲益,他又會快樂得不能自已,甚至忘記憂愁,連日漸衰老的威脅也覺察不到。孔子的爲學精神是永遠年輕的,所以才能“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只有終生不倦地學習,才能時時保持進步的狀態,隨時都有新的境界。正如陸游所說:“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中國古代有“江郎才盡”的故事,就是警示人們要不停地學習。南北朝時期,樑朝有個人,名叫江淹,他年輕時家境貧寒,好學不倦,詩和文章都寫得很好,後來成爲當時賦有盛譽的作家。中年爲官以後,有一天晚上,他夢見一個自稱郭璞的人,對他說:“我的五彩筆在你處多年,請你還給我吧!”江淹聽了這話以後,到自己懷中去摸,果真摸到了五彩筆,便還給了郭璞。從此以後,江淹寫詩、文便再也沒有優美的句子了。
據史學家考證,江淹確有其人,他的詩文到後來退步也真有其事,但他的文采一落千丈的根本原因不是上面的那個還五彩筆的傳說。他早年家境貧寒,所以學習刻苦,“留情於文章”,而且非常注意向有成就的前輩學習,“於詩頗加刻畫雖天分不優,而人工偏至”,也就是說他雖缺乏做學問的條件,但加倍去努力、去鑽研。他的成就不是天意神授,而是來自於勤和思,勤奮不怠,好學不倦,這就是他前半生譽滿朝野的根本原因。到了後半生,官做大了,名聲也就大了,江淹認爲平生所求皆已具備,功名既立,需及時行樂了。於是他由嬉而隨,耽於安樂,自我放縱,再不求刻苦砥礪了。他說自己性有三短,其中的“體本疲緩,臥不肯起”、“性甚畏動,事絕不行”等就屬於“隨”的劣性。“隨”導致他事業心消磨,他只“望在五畝之宅,半頃之田”,什麼治國平天下的雄心壯志都煙消雲散了。後來詩文退色,“絕無美句”,這是必然的結局。
由江淹一事可見,只有不斷地汲取新知識,才能讓自己的知識系統時常更新,從而永遠站在時代的浪尖上,不被淘汰。
學無止境知無涯,正如逆水行舟一樣,不進則退,因此應當抱有終身學習的信念。有大學問的人,貴在勤勉和持之以恆的努力,取得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滿足現狀,再聰明的人也會有江郎才盡的那一天。同時,在人生的各個不同階段,知識能給人以不同的啓發,老年之時繼續學習,也會有新的開悟,催發出新的生命活力。所以,不論你處於哪個年齡段,都要牢記,學習是永遠要做的事。
《儒家智慧經典》:古人學問無遺力《相期以茶》:假如我再上一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