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敢與強者爲伍
我認識沈先生已經五十多年了。當我還是一個大學生的時候,就喜歡讀他的作品。我覺得,在所有並世的作家中,文章有獨立風格的並不多見。除了魯迅先生,就是從文先生。
季老曾經寫過一本專門追憶自己師友的書,書裡的人不僅有他的朋友,還有許多德高望重的老前輩,在季老看來他們既是自己的朋友也是自己的老師。他們大多在季老取得成績前就已經獲得普遍認可,跟這些人交往,季老受益匪淺。沈從文先生就是季老極其推崇的一位。
季老說自己與沈先生相識已逾半個世紀,最開始認識的時候季老還是個窮學生,那時的沈先生已是著名作家,兩人的社會地位有極大的差距,但沈先生沒有因爲這個原因輕視季老,反而一視同仁,甚至在自己結婚的大喜之日給季老發來請帖,這讓季老受寵若驚。有一段時間,沈先生“被剝奪了寫作的權利”,他並沒有因此沉淪,而是將精力投入到其他領域。他研究古紙、古代刺繡、古代衣飾,憑藉自己驚人的毅力和鑽研能力,很快在新的領域取得可喜的成績。沈先生這種於困境中堅忍不拔的精神深深打動也感染了季老。
那時候,在季老心中,沈先生是偉岸的、德高望重的,是權威與地位的象徵,季老並沒有因爲社會地位的不同而與沈先生劃清界限,也沒在與之交友過程中感到壓抑。他不斷從沈先生身上吸取給養,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他總覺得,結交一個比自己優秀的朋友是榮幸的,這給自己提供了一個進一步改善自己的可能。我們每個人也應從中得到啓示。
孔子曾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他勸誡人們應多與優秀者交朋友。同這些人交往,往往能夠增長見識,加強能力,明白事理,獲取進步。
一位成功人士在談到他已經去世的朋友時說:“他的智慧和才華敲擊著我的心靈。他不是用言語或思想,而是用生命的行動,使他自己也使別人變得更優秀、更偉大。”
對於那些偉大而善良的人,有時僅僅因爲不經意的一瞥,也會感化人心。
法國文豪夏多布里昂和華盛頓僅僅見過一面,卻鼓舞了他一輩子。後來,在描述這次見面時他說:“華盛頓進入房間時,我還是個默默無聞的人。我作爲一個陌生人,從他面前走過。當時他是個聲名顯赫的入,而我卻前途未卜。或許我的名字在他的記憶中不會持續一天。然而,我卻非常高興,因爲他的目光打量著我。我的一生都感到溫暖。一個偉人的目光裡也有奇特的力量。”
一個優秀朋友的建議、及時的暗示或友善的勸告,可能爲我們的生活開闢一條全新的道路。所以,請多與優秀的人交往,他們會讓你受益終生。但是生活中,改變自己的並不只有朋友,一個強大的對手也可使自己受益匪淺。
1996年世界愛鳥日這一天,芬蘭維多利亞國家公園應廣大市民的要求,放飛了一隻在籠子裡關了4年的禿鷹。事過三日,當那些愛鳥者們還在對自己的善舉津津樂道時,一位遊客在距公園不遠處的一片小樹林裡發現了這隻禿鷹的屍體。解剖發現,禿鷹死於飢餓。禿鷹本來是一種十分兇悍的鳥,甚至可與美洲豹爭食。然而它在籠子裡關得太久,遠離天敵,失去了生存能力。
無獨有偶。一位動物學家在觀察生活於非洲奧蘭治河兩岸的動物時,注意到河東岸和河西岸的羚羊大不一樣,前者繁殖能力比後者更強,而且奔跑的速度也比後者每分鐘要快13米。他感到十分奇怪,既然環境和食物都相同,何以差別如此之大?爲了解開其中之謎,動物學家和當地動物保護協會進行了一項實驗:在兩岸分別捉10只羚羊送到對岸生活。結果送到西岸的羚羊發展到14只,而送到東岸的羚羊只剩下了3只,另外7只被狼吃掉了。
謎底終於揭開了,原來東岸的羚羊之所以身體強健,是因爲它們附近居住著一個狼羣,這使羚羊處在“競爭氛圍”中。爲了生存下去,它們變得越來越有“戰鬥力”。而西岸的羚羊長得弱不禁風,恰恰是因爲缺少天敵,沒有生存壓力。
上述現象對我們不無啓迪,生活中出現一個對手、一些壓力或一些磨難的確不是什麼壞事。一份研究資料說,一年中不患一次感冒的人,得癌癥的概率是經常患感冒者的6倍。至於俗語“蚌病生珠”,更說明了問題。一粒沙子嵌入蚌的體內後,蚌將分泌出一種物質來療傷,時間長了,便會逐漸形成一顆晶瑩的珍珠。
什麼樣的對手將造就什麼樣的自己。敢於接納對手尤其是強於自己的對手是一種氣度,更是一種膽識。從某種程度上講,對手越強,對我們的發展越有利。他可以刺激我們不斷改善自己,超越他也就超越了過去的自己。
其實,對手也是朋友的化身,接受他們,然後像朋友一樣與之相處,自己也會受益匪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