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仁則也是個飽讀兵書之輩,頗有謀略,那怎么才能誘使他打開城門出來跟我們大戰一場呢?”長孫順德問房玄齡。
“韋仁則的確頗有智謀,難以讓他上當。”房玄齡答道,“不過所幸的是,涇陽城真正作主的人不是他,而是劉鷂子。劉鷂子此人不學無術,有勇而無謀。只要拿幾句話激怒他,他必按捺不住,開門出戰。”
房玄齡說完,將眼睛轉向李世民。李世民手支下巴,低頭考慮了好會兒,方計上心頭。他抬頭哈哈一笑,對房玄齡說:
“好,那我們就用激將法,將劉鷂子引出城。這賊自視甚高,不可一世,那我們就叫士卒好生貶損他,辱罵他,以此激怒他,如何?”
“好計策,好計策!”房玄齡撫掌笑道,“以劉鷂子的脾氣,到時必定會暴跳如雷,喪失理智,即便韋仁則再怎么勸也不管用。”
“大都督,那就這么說定了。”長孫順德一拍大腿高聲道,“這事就包在我身上,明日一早我就領兵去城門下罵他個狗血噴頭,看他還坐的住不!”
計議已決,李世民心里甭提有多高興。長孫順德走后,他依然同房玄齡縱談天下時事,相談甚歡。直至深夜,他方攜房玄齡的手,一道走進臥房。兩人抵足而眠,形同手足,甚為親密。
第二天一大早,長孫順德領著數百名善罵的士兵來到東城之下。他們席地而坐,破口大罵,極盡辱罵之能事。與此同時,李世民也忙著調兵遣將,布置作戰前的各種準備。
城墻上的守軍睜開眼就聽到城下敵軍的謾罵,很是不快。當即就派小校稟告太守韋仁則。韋仁則知是計,很淡定,只沖著剛進來的劉鷂子淺淺一笑,一副若無其事的大度相。劉鷂子卻無法裝淡定,當下就氣得呱呱直叫,嚷著要出去找罵自己的人拚命。韋仁則勸阻他,說這是敵人的激將之計,其目的就是要誘守軍出城。劉鷂子一聽,更急了,說難不成我還怕他李世民不可,因而更聽不進韋仁則的勸說,一心就想領兵出城,找乳臭未干的李家小子干一場。
不一會兒,劉鷂子身披鎧甲,手持流星錘,飛馬來到城門之上。城下長孫順德見一員胡將立于城上,猜是賊寇劉鷂子,便指令手下士卒用最難聽的話齊聲大罵胡賊。劉鷂子聽著從風中傳來的那些不堪入耳的辱罵聲,不禁兩目圓睜,怒不可遏。同時,他又瞧見城下士兵只有四五百人,心生輕敵之意。他大喝一聲,令守門將士開門。
很快,劉鷂子率領大隊人馬沖出城門。長孫順德見門開了,心中一喜,立馬命令眾將士披甲執銳撤退。劉鷂子見敵軍逃跑,越發得意,舞著雙錘直沖上前去。就在賊軍悉數出城追擊之際,早已埋伏在城兩側的義軍突然一齊冒了出來,將劉鷂子和他的部下團團圍住。李世民一邊命令將士守住城門,一邊拍馬揮槊直取劉鷂子。
劉鷂子見被義軍主力包圍,恐慌不已,一面與李世民交戰,一面沖著城墻上的太守韋仁則呼救。韋仁則本就痛恨劉鷂子平日對自己吆五喝六,作威作福。現見他被義軍圍在垓心,暗自歡喜,哪有救他之意。就讓這伙該死的強盜統統死在李世民手下,以泄我心頭之恨。韋仁則幸災樂禍地望著賊寇哈哈大笑不止,壓根兒就沒把劉鷂子的求救放在心上。
房玄齡見城上的韋仁則毫無動靜,似乎猜出了他的用心。于是,他便打馬上前,高聲與韋仁則搭話,請他投降,以免傷害生靈。韋仁則也是深明大義、愛惜蒼生的官兒,他被房玄齡一番正氣凜然且十分懇切的言辭說動了心,又親眼看見義軍氣勢旺盛,銳不可當,便決定獻城投降。一會兒后,城頭上就升起了義軍那面絳白旗。
劉鷂子仰面看到那面在風中獵獵飄揚的旗幟,不覺一陣心慌意亂,手中流星錘不聽使喚地向左晃動了一下。李世民充分利用對方這一破綻,乘機猛力一刺,把劉鷂子捅了個透心背。旋即,他使勁一挑,把這個該死的胡賊拋到了半空,緊接著砰地一聲又摔到地上。劉鷂子直挺挺地仰躺在在硬邦邦的泥地上,鮮血從胸口直噴出來。緊跟著長孫順德一刀將賊首的腦袋砍了下來,挑在刀尖上,一邊策馬奔馳,一邊高喊劉鷂子已斬。眾賊寇一聽頭領已死,頓時像個炸裂了的皮球一樣泄氣了。他們無盡戀戰,紛紛卸甲投降。不到半個時辰,城下的斯殺聲就消散了,周遭一片沉寂。
這時,城內的守軍也將所有的城門打開。太守韋仁則自縛出門納降。李世民進城時,受到城內官吏百姓夾道歡迎,場面十分熱烈感人。李世民沒有追究韋仁則的任何責任,令他依舊鎮守涇陽。韋仁則大喜過望,伏地跪拜,遲遲不肯起身。
接著,李世民又好生安撫了番城中官吏,使他們死心塌地追隨自己。當天李世民開倉放糧,賑濟百姓。全城百姓對他感激涕零,愿從軍的青壯年不計其數。為此,李世民的軍隊一下子猛增到九余萬,實力大增。
李世民占領涇陽,威震渭北,其他守城隋軍和盜賊紛紛投降。不幾日,渭北一帶就基本上屬于義軍了。這時,軍事要地也就只剩下扶風。李世民在朝邑時已令劉弘基、殷開山率軍取扶風。然而由于扶風偏遠,加之一路遇勁敵,所以當李世民攻取涇陽之是,劉弘基部才進入扶風。說來劉弘基的運氣真不錯,在他進入扶風的前兩天包圍扶風的幾百平涼賊寇被丘行恭用計殺退。
扶風被這伙賊寇圍攻了兩三個月,早已是人困馬乏,糧草不足。因此見義軍列陣城下,太守竇璡嚇得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而今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么出城納降,要么戰死沙場。竇璡是個識時務的將領,十分了解當前的形勢,清楚楊家江山危如壘卵,大廈將傾。而李淵義軍深受天下百姓擁戴,且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其必為天下之主。這么一思想,他就生出投靠義軍的念頭。可他的內心深處又有較強的忠君之義,武將骨氣,因此遲遲下不了跪地求降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