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一旁觀戰的殷開山也忍不住喝了聲彩,隨即又挺槍欲助齊王一臂之力。李元吉見殷開山前來幫自己,非但不感激,反倒厲聲喝斥他。他可不想二打一,壞了自己的名聲。殷開山見李元吉不領自己的情,面色有點掛不住,卻不敢違命,只好退到一旁同屈突通一道為齊王吶喊助威。
樂仁昉見李元吉如此有骨氣,打心里就敬服他,不過手中那柄矛一點也不客氣,如游龍般直取對手的要害。李元吉不慌不忙,沉著應戰。他心里明白樂仁昉的武功不在自己之下,想輕易擊敗他根本不可能,必須耐著性子跟他過招,否則就有被對手取了性命的危險。樂仁昉見李元吉槊法如此精湛,不露一絲破綻,根本就沒有任何機會取勝,心里禁不住發急了。他的心態一變,手里那柄長矛就變得不聽使喚了,漸漸露出破綻。
李元吉瞧在眼里喜在心頭,他趁對手來不及回矛之際,猛地一槊往他頭部刺過去。原以為這一下可把樂仁昉的小命結果了,誰知樂仁昉手疾眼快,舉矛當胸一擋,當地一聲把飛來的馬槊擋開。李元吉見此招不成,也不著惱,旋即又是一槊朝對方的頭部刺過去。這一招勁兒夠狠,直把樂仁昉的兩臂震得發麻生痛。樂仁昉像被激怒了似的,咧開厚嘴唇啊啊直叫,一邊使出渾身解數與李元吉惡戰起來。兩馬累得直喘粗氣,兩將斗得大汗淋漓,滿臉通紅,忘乎所以。只見空中槊來矛往,快如閃電,火花四濺,撞擊之聲不絕于耳。
又戰過兩三百回合,雖勝負尚未分出,但形勢卻逐漸明朗起來。李元吉越戰越勇,氣勢咄咄逼人,而樂仁昉卻漸露疲乏,手中那桿長矛漸漸緩慢下來。斗到后頭,樂仁昉就有些支撐不住了。他想抽身逃脫,李元吉豈肯放過,死死將他纏住不放。樂仁昉疲于應付,完全處于下風。李元吉見狀,欣喜不已,一招猛似一招地狠斗樂仁昉,一邊不忘勸降。樂仁昉明知自己打不過李元吉,也無法從唐軍的重圍中逃走,可他就是寧死不降。
李元吉大怒,乘對方露出破綻之際,舉槊朝他身上刺過去。樂仁昉命不當絕,本是無法躲避,孰料他身下的坐騎因驚嚇而前蹄一揚,幾乎直立起來,那鋒利無比的槊尖就刺到了馬的脖子上。那馬疼得嘶叫一聲,一把將背上的主人甩在了地上。
殷開山和屈突通見樂仁昉從馬鞍上滾落下來,就連忙跑了上過,將他制勝。李元吉瞧著被綁成粽子的手下敗將,得意得縱聲哈哈大笑。樂仁昉滿面羞慚,隨即又把頭顱高高昂起,一副鐵骨錚錚、寧死不屈的英雄模樣。他這股英雄氣似乎把李元吉給鎮服了,他立即收住那充滿嘲諷和蔑視的笑聲。緊接著,他翻身下馬,上前親手為樂仁昉解去繩索,一邊誠心誠意地勸他歸順大唐。一會兒,樂仁昉完全被李元吉的真誠與厚意打動了,他二話沒說,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向齊王請降。李元吉大喜,趕緊俯身將樂仁昉扶了起來,并多加撫慰。
這會兒,城外的鄭軍死的死,降的降,所剩不過萬余人。他們得知主將單雄信已逃進城內,副將樂仁昉又剛剛被李元吉所擒,也就一下子泄了氣,紛紛拋下手中的武器,向唐軍伏地請降。李元吉見自己大獲全勝,甚是歡喜,接著便帶領勝利之師返回軍營。很快,洛陽城外就漸漸地平息下來。
戰斗就這樣結束了,整個過程還不到兩個時辰。然而,鄭主王世充卻在這短短的時間里損失了近三萬人馬,這如何不教他難受呢!這時候,他正頂著暖融融的陽光佇立在城樓上,俯視著城下那堆積如山的尸體,那血流成河的地面,胸口如同刀割般疼痛不已。他很傷心,但更多的是憤怒,卻一句罵人的話也說不出,只把那張臉陰沉得如同暴風雨即將來臨的天空。
身旁的臣子看見皇上臉色如此陰沉可怕,一個個嚇得心里直打哆嗦,尤其是之前主張出戰的段達、楊公卿,甚至還有老臣蘇威。他們擔心王世充因慘敗而追究他們的責任,甚至一怒之下將自己處死。至于敗軍之將單雄信,那就更不用說了,他早就自縛前來向皇上請罪。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王世充并沒有打算追究這些有罪之臣的責任。他只不輕不重地就剛剛結束的戰事發表幾句看法,就不再多說什么了,好像怕重新勾起內心深處的隱痛。這令眾臣感到十分詫異,同時也更加內疚和自責了。單雄信撲通一聲跪在皇上面前,口口聲聲請求王世充治自己的罪。王世充看見自己心腹愛將如此滿懷愧疚地請罪,陰沉的臉膛上居然掠起一絲笑意。當即他就赦免了單雄信的罪責,并親手將他扶起,好生撫慰一番。單雄信見王世充如此厚待自己,非常感動,發誓永遠忠于皇上,愿為皇上肝腦涂地。
聽了單雄信的誓言,王世充滿意地笑了笑,心情也因此而舒暢了些。是呀,現在他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文臣武將對自己忠心不貳,需要他們為自己赴湯蹈火,萬死不辭。在這危難之時,他更需要群臣與自己同心同德,需要眾志成城抗擊城外的敵軍。正因為如此,他雖然對這場失利非常不滿,也想治有關臣子的罪,但最后還是決定不追究他們任何罪責,以此來換取他們對自己的忠心,激勵他們為自己賣命。
這一招還真管用,當即知恩圖報的單雄信就再次向王世充請戰。他爭著要率大軍出戰,徹底擊潰城外的唐軍,一雪前恥,以功贖罪。緊跟著,段達、楊公卿、張績等大臣也紛紛向王世充請纓出戰。不過這一回,王世充非常冷靜,并沒有因不久前的失利而喪失應有的理智和判斷力。他心里十分清楚,此仗過后李元吉的氣勢就更加旺盛,相反自己的將士情緒低落,幾乎到了聞戰色變的地步,以如此之師怎能敵得過咄咄逼人的唐軍。倘若真答應眾將的請求,到時必定又是一場大敗,甚至有可能因此而失去東都。正因如此,王世充一口氣就回絕了單雄信等人的請求。
這時,太陽已經高高地掛在天中央了,頗有熱度的陽光令王世充感到身上有些燥熱。于是,他下意識地抬頭望了望一碧如洗的天空。突然幾只禿鷲從半空中俯沖下來,朝地面的尸體撲過去。王世充明白這些該死的家伙又要啄食那些可憐的尸首,將白骨暴露在活著的人眼前。他似乎不忍心看到這殘忍而令人惡心的景象,就一轉身領著眾臣下了城樓,腳步有些沉重地朝宮內走過去。
現在,王世充不敢再冒險遣軍出城襲擊李元吉所統領的唐軍,而是命令段達、楊公卿、單雄信、張績等將軍領兵死守城池,不得出戰。他清楚要想解東都之圍,憑自己的力量根本無法實現,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竇建德的援軍身上。因此,他每日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登上城樓,向東瞭望。可每一次他所收獲的只有失望,因為他所渴望的援軍并沒有出現在視線里。他只能回到宮殿中,靠在龍椅上無比焦急地等待著,祈禱明天奇跡會出現。
然而,時間一天天過去,眼看就到四月底了,可竇建德的身影依然遲遲未能出現在王世充那雙充滿期盼的眼睛里。這可不能怪竇建德不夠義氣,而是因為他被李世民的部隊死死堵在了虎牢關,沒辦法前去救援東都。想起這事,竇建德也很鬧心,可又束手無策,只能呆在板渚的營帳中緊鎖雙眉,一籌莫展。他愁的不僅僅是援救王世充的事兒,還有自己軍中的糧草問題。說實話,夏軍兵馬眾多,糧草消耗實在是太大了。加上呆在成皋的時間又這么長,軍中的糧草已經所剩不多了。如果再不想辦法補充糧草,再過十天半月,就得斷炊了。這十幾萬將士沒飯吃,那還不亂了天哪!
不錯,要是真到了斷糧這種地步,那不用等唐軍來攻,自己就先潰不成軍了。假如這近二十萬大軍敗在成皋,那大夏將面臨覆滅的危險。這是一個多么嚴酷的現實,竇建德深深意識到了它的嚴重性,它的緊迫性。當下他要考慮的問題已經不是如何拯救王世充,而是拯救自己。這會兒,他有些后悔,后悔自己不該親率大軍前來營救王世充。然而現在后悔也沒用,他必須想辦法擊敗李世民,越過虎牢關,前往東都救援王世充。而他心里又明白唐軍牢牢占據了關要險地,一時半會是無法打敗李世民,奪取虎牢關。他能做的,就是從管州運取足夠多的糧草,以拖垮唐軍。
對,這是個好辦法!竇建德心里想只要唐軍斷了糧草,到時他們就必定會撤出虎牢關。那時候,他便可率軍乘機掩殺,大敗唐軍,活捉李世民。李世民一除,東都之圍自然而解。他便可伺機除了鄭國,抑或是聯合王世充一道兵進長安,滅了大唐。想到這兒,竇建德的神經細胞又不由得興奮起來,*的方臉上竟然露出欣喜的笑容。不過這一切都很短暫,如同雨過天晴后天空中一閃而過的彩虹。很快,他又陷入到苦思冥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