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陽光燦爛,秋風習習。張俟德站在殿外臺階上,對著有點刺目的陽光輕輕吁了口氣。此刻,他心中有種沉甸甸的感覺,他清楚出使涼州說服李軌歸降大唐是一件相當艱巨的任務,如果不能完成,那自己就很有可能被皇上罷官免職。于是,他那張豐腴的圓臉上顯出憂愁之色,接著又忍不住嘆息了聲。這一聲不輕不重的嘆息恰巧落到從后面走過來的裴寂耳朵里,他不由停住腳步,面帶微笑地望著身材中等的鴻臚少卿打趣道:
“張大人,何故嘆息呀,是不是感到肩上擔子很沉重?”
張俟德見到皇上最寵幸的權臣,慌忙彎腰施禮。然后,他畢恭畢敬地回答裴寂道:
“裴大人,實不相瞞,在下正為此事憂愁。皇上委以卑職重任,然在下自知才疏學淺,能力不足,恐有負皇上信任哪。故而……”
“張大人,皇上可是相當器重你呀。”裴寂斂去笑容,正色道,“何止皇上,太子殿下也十分賞識你,常在本官面前夸你呢!這招降李軌一事是由太子殿下提議的,所以你務必完成使命,以不辜負太子殿下對你的賞識。自從張大人聽取本官的建議,出入東宮,太子殿下就把你當自己人了,而且非常器重你。望張大人竭誠盡心,以不負太子殿下!”
“承蒙太子殿下錯愛,卑職自當竭忠盡力,以效犬馬之勞。”張俟德語調鏗鏘地回句,接著微蹙著兩道濃眉說,“可在下愚鈍,還請裴大人賜教!”
“過謙了,張大人!你乃朝中有名舌辯之士,能言善辯,不輸蘇秦。就憑你這張利嘴,李軌還能不乖乖歸順皇上?豈用我指教!”裴寂含笑道。
“裴大人抬愛了,在下實感手足無措,乞望裴大人指點迷津!”說著,張俟德又拱手深深一拜。
裴寂見張俟德如此誠心誠意地向自己求教,心中不由一喜。當然更重要的是,張俟德現今是太子這邊的人,也就成了自己的政治同盟。對盟友,裴寂一向是樂于幫助的。于是,他呵呵一笑說:
“既然張大人如此誠心,本官就不好意思再作推辭了。好,本官就替你出個主意吧,全當拋磚引玉。”
“請裴大人賜教,在下洗耳恭聽!”張俟德心喜,又一揖禮相請。
思忖會兒,裴寂便湊近張俟德,附耳低語幾句。接著,他仰面哈哈一笑,很自信地說道:
“張大人,只要你照本官說的去做,就不愁李軌不向皇上俯首稱臣了,哈哈!”
“妙,妙計!裴大人真乃神人也,難怪皇上如此聽信于您!”張俟德一臉喜不自禁地說道,“在下敢斷言,李軌一聽說秦王將率大軍親征涼州,必驚慌失措,拜伏于地,向皇上稱臣。”
“是呀,你想一邊是大兵壓境,一邊是封王嘉賞,李軌能不避害趨利,歸附大唐嗎?”裴寂斷言道,“本官敢肯定,李軌必歸順皇上!”
“是,是是!”張俟德歡快地連連點頭稱是,“有裴大人這虛張聲勢之計,李軌豈能不乖乖就犯,向皇上俯首稱臣呢?此真乃絕妙之計也!”
說罷,張俟德禁不住一陣哈哈大笑,一臉的愁云消散得無影無蹤。裴寂也頗為自得地微微一笑,接著與張俟德一道拾級而下。
翌日清晨,張俟德帶著一隊人馬,迎著初升的朝陽,沿著那條通往涼州的官道快速前行。時已入秋,路兩旁的草地和樹木也被瑟瑟秋風染成一片枯黃,那些枯萎的樹葉隨著一陣陣秋風旋舞著,紛紛飄落于地。張俟德一邊打馬奔馳,一邊欣賞著蕭瑟的秋景,心情很怡然,并無傷秋的沉重感。
幾天后,張俟德領著自己的護衛隊進了涼州城,拜見了大涼王李軌。李軌一向自視勝高,并不把李淵和他的新王朝放在眼里。因此一聽說李淵要自己歸順于他,李軌就不由仰面對著大唐使者縱聲哈哈大笑,十分狂傲無禮。在座的曹珍、關謹、梁碩、安修仁等僚屬也跟著大涼王放肆地大笑不止。面對這君目中無人的家伙,張俟德不由怒氣頓生。也是,不管怎樣他也是上國使者,豈容偏隅之主如此怠慢?
不過,張俟德畢竟是涵養極高的說客,他努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之后,就向李軌他們施展出自己的口舌之才,展開凌利的心理攻勢。然李軌乃久經考驗之將帥,對口舌之辭向來不當回事,更無懼怕之心。當然他對李淵封王加爵還是有點動心,可很快又被曹珍、梁碩等人勸他稱帝的請求冷了下去。是呀,李淵可以當皇帝,為什么我李軌就不能呢?這么一想,李軌就決定不接受李淵的旨意,向他稱臣。
幾番游說之后,張俟德明白光拿言詞逼李軌就犯已無可能。于是,他只得將裴寂授給自己的那則妙計搬出來對付李軌。果如裴寂所料,李軌一聽說李世民將率大軍強占河西之地,不禁變了臉色,一時默然無語。與此同時,曹珍、關謹、梁碩等也面面相覷,一時間竟不知如何是好。李軌他們清楚大唐的軍力遠在自己之上,若機智善戰的秦王真率數十萬精兵強將攻打涼州,那他們確實招架不住,到時極有可能城破人亡。張俟德的目光逐一從對方的面上掃過,琢磨到了他們的顧慮。沉吟了一下,他又以三寸不爛之舌力說李軌歸順大唐,以保全河西之地。
李軌靠在虎皮交椅上,捻須沉思良久,遲遲難以決斷。就在這時,曹珍突然開口了,他一反剛才的強硬主張,建議大涼王聽從張俟德歸順大唐。話音未落,殿中就響起了一片驚呼聲。大家眼光齊刷刷地注視著曹珍,神色異樣。真的,他們做夢也沒想到一心勸李軌稱帝的曹珍會來這么一出,這也太出人意外了!曹珍能夠讀懂眾人眼神里的內容,他微微一笑,然后聲如洪鐘地將自己的理由細說了番。
眾人認為曹珍的話切合實際,能保全自已的官位和性命,也就紛紛點頭表示贊同。最后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權衡利弊,安修仁和關謹也勸李軌歸順大唐。眾僚屬之中,只有梁碩持反對意見,他認為李淵一直對河西虎視眈眈,即便歸順大唐,大涼王也未必能保住河西和身家性命。與其如此,倒不如與李淵殊死一搏,也許還能搏出一片真正屬于自己的天地。即便最終失敗,也可以昂著頭死,何須向他人卑躬屈膝,俯首稱臣呢!
曹珍聽梁碩這么一說,立馬反駁對方不識時務,會送了大涼王的前程以及河西數十萬的生靈。梁碩也不示弱,挺直腰板與曹珍據理力爭。于是乎,大殿內響起一片爭吵聲。
此時,李軌好像根本沒聽見手下的爭論,兀自低頭蹙眉思索。好長一段時間過后,他才拿定了主意。于是,他一拍身前紫紅色的幾案,當眾宣布了自己的決定。殿中立馬響動著一片歡呼,那是曹珍主降派為自己的勝利而歡呼雀躍。梁碩得知李軌的決定,又驚又氣,卻也無可奈何。他知道自己無法改變大涼王的想法,多說也無益,也就不想再進諫了。他只那么兩眼冒火地掃視了一眼曹珍和眾同僚,接著起身拂袖而去。
曹珍望著梁碩匆匆離去的背景,不禁得意地冷哼了聲。他又一次斗贏了這位對手,而且他相信自己能夠一步步從梁碩手中奪過權力,甚至將他送上斷頭臺。
張俟德在焦慮不安中終于等到了自己最想要的結果,他一聽說李軌答應歸順大唐,兩眼頓時閃爍出興奮與喜悅的光芒。接著,他高度贊揚了一番李軌,稱他英明睿智,是一位識時務的俊杰。李軌聽了相當高興,隨后他便令其弟李懋跟張俟德一道入大唐向李淵上表稱臣納貢。
數日之后,張俟德便領著李懋在太極殿朝見大唐天子。李淵收服了河西大涼王,自是歡喜不已,當下封李懋為大將軍,厚賞張俟德。緊接著,他又派張俟德持節前往涼州,冊拜李軌為涼州總管,封涼王。
李軌歸附了大唐,這令李淵消除了一大顧慮,從而對平定西秦充滿了信心。因此,兩天后他就封秦王為西討元帥,即日率軍西征薛仁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