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婦女在詩歌方面有卓越成就的並不是出身名門望族的貴婦閨秀,而偏偏是那些社會地位最低的藝妓。她們經(jīng)常留心於詩書、翰墨之間,來往於文人墨客之間,出現(xiàn)在盛筵飲宴之上,以能歌善詩留下了一個又一個風流佳話。這些歌妓詩人最有名、最傑出的詩人當數(shù)薛濤。
薛濤(?一約831年),字公庋,本是長安良家女子,自幼隨父流寓蜀中。薛濤從小天資聰慧,相傳她八、九歲時即知聲律。一日,她父親對著院中井邊的一株梧桐樹吟道:“庭除一古桐,聳桿入雲(yún)中”,薛濤隨口續(xù)上:“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父親爲此驚詫,想不到這首出口不凡的手時詩句,竟成爲日後歌妓生活的讖語。入蜀不久,父親去世,母親孀居,含辛茹苦地把薛濤撫養(yǎng)到及笄之年。十五六歲的薛濤容貌秀麗、善歌能詩,文采豔絕,在成都已小有名氣。貞元元年(785年),韋皋爲川西節(jié)度使,常召她侍酒賦詩,薛濤從此開始了她的樂籍(營妓)生活。
中唐以後,社會世風漸衰,文恬武嬉、相沿成習,聚會飲宴,召喚歌妓陪詩伴酒成爲一時風尚。從韋皋到李德裕鎮(zhèn)蜀數(shù)十年間,薛濤以歌妓身份出入於幕府宴席,結交了許多名流文士,當時與薛濤來往唱和的有元稹、白居易、牛僧孺、令孤楚、裴度、嚴綬、張籍、杜牧、劉禹錫、吳武陵等20餘人,大部分都是文壇上有名的詩人。
薛濤與著名詩人元稹唱和交往最多,有著長時間深深的戀情。元和年間,元稹奉使入川,來成都後久聞薛濤詩名,便密意求訪。嚴綬成人之美,每次都讓薛濤去伺候,第一次見面時,元鎮(zhèn)手持筆硯,薛濤筆走龍蛇,書作筆、墨、紙、硯《四友贊》。元稹對她的書法詩篇大爲歎服,從此引爲知己。後來元稹返京後,薛濤隱居浣花溪,滿園遍種菖蒲。她的居家附近是通往長安的大道,車馬往來不絕。許多人都慕名拜訪。爲了便於書寫詩歌,薛濤別出心裁,自己製作了一種精美的粉紅小彩箋,很多人喜愛,人稱“薛濤箋”。薛濤經(jīng)常就用這種小彩箋,不斷題詩寄贈遠在長安的元稹,其中有“長教碧玉深藏處,總向紅箋寫自隨”的表白;元稹也在箋上題詩贈答:“錦江滑膩峨嵋秀,幻出文君與薛濤。言語巧偷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紛紛詞客皆停筆,個個公侯欲夢刀。別後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fā)五雲(yún)高”。雖然後來薛、元愛情以悲劇而告終,但“薛濤箋”卻成爲歷史上廣泛流傳的信紙珍品,直到今天,仍然深受姑娘們的喜愛。
薛濤曾被貶罰鬆州,據(jù)何光遠《鑑戒錄》記載說,主要原因是**和受賄,引起韋皋惱怒,於是將薛濤罰赴四川邊陲鬆州(今四川松潘)。薛濤現(xiàn)存詩中有《罰赴邊有懷上韋令公》詩二首,第一首雲(yún):
聞道邊城苦,今來到始知,
羞將門下曲,唱與隴頭兒。
鬆州地處抗拒吐蕃侵擾的前線,薛濤是作爲“軍樂”派遣的,任務是去前線慰勞官兵。在這裡,作者不僅對在艱苦環(huán)境中戍守邊地的將士寄予深切同情,也把邊塞荒漠之景與自己內(nèi)心的幽怨結合起來,唱出了一個處於被侮辱被損害地位女子的心聲。在鬆州,薛濤還寫了《十離詩》,表達自己失寵後的悵惘苦悲心情,後人頗有非議。
薛濤聰明機智,不獨長於詩才,也以幽默善辯見長,飲宴上經(jīng)常談笑風生。《唐語林》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當時有一位黎州刺史,宴席上作《千字文》令,要求語中須帶禽魚鳥獸。這位刺史先說:“有虞(與魚字同音)陶唐”。座客忍笑未罰。輪到薛濤行令,她說:“佐時阿衡。”刺史大叫:“語中無魚鳥一類字,該罰酒!”薛濤微微一笑:“衡字內(nèi)有小‘魚’字,而刺史大人的‘有虞陶唐’卻是一‘魚’沒有”。舉座大笑,刺史甚窘。又傳說高駢鎮(zhèn)蜀時,命薛濤佐酒,行一字諧音令,說:“須得一字,既要逐韻,又須形象。”他自己先行令說:“口似沒樑鬥”。薛濤對道:“川似三條椽。”高駢說:“奈一條曲何?”她笑答:“相公爲西川節(jié)度使,尚且用一破鬥;至於窮酒佐只雜有一條曲椽,又何足怪!”高駢默然,座客讚歎,其敏捷善辯由此可見一斑。
薛濤雖然豔麗出衆(zhòng),才藝俱佳,卻終生未嫁。她與文壇許多文士名流酬唱往還。卻始終未能與誰喜結良緣,致使後世有“孤彎一世,無福學鴛鴦”之嘆。作爲佐酒陪詩的歌妓,愛情畢竟是不幸的,她的詩作有幾首反映內(nèi)心的幽怨傷感,讀來十分感人,如《柳絮》詩:
二月楊花輕復微,春風搖盪惹人衣。
他家本是無情物,一任南飛又北飛。
借春天的柳絮比喻自己飄蕩不定、無依無靠的飄零心跡。在《春望詞四首》第三首中,她沉痛地抒寫下了自己愛情理想幻滅後的悲傷心情:
風花日將老,佳期猶渺渺。
不結同心人,空結同心草。
薛濤的愛情悲劇是中國古代才女的共同悲劇,她們都有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和追求純真長久愛情的美好願望,卻往往事與願違,傷鬱而卒,只是薛濤作爲歌妓詩人,更爲不幸些。
薛濤晚年移居成都郊區(qū)的碧雞坊,建造了一座吟詩樓,作爲棲息吟詠之地,並且身著女冠(道姑)服裝以明自己不是風塵女子的志向,過著一種孤寂而恬淡的生活。但薛濤並沒有完全與世隔絕,有時也依然感嘆國事。《籌邊樓》一事,就是她感慨時事而留下的晚年作品:
平臨雲(yún)鳥入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
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樓。
由於官軍們的貪婪掠奪,招來了羌族的頻頻侵擾,結果官軍節(jié)節(jié)敗退,以至四川的首府成都,登樓便能看見邊防的烽火,反映了女詩人撫時感事、憂深思遠的心情。
薛濤大約卒於唐文宗太和五年(公元831年),享年64歲。當時的西川節(jié)度使段文昌,曾親自爲她撰寫墓誌銘。
薛濤的詩巧麗清奇、哀婉俊逸,時有佳句。她自己對詩才也頗爲自信,在贈元稹的詩中曾說:“詩篇調(diào)態(tài)人皆有,細膩風光我獨、知”。她的詩很少有粉脂氣,在晚唐詩壇上獨樹一幟,後人也給予很高的評價,唐末的張爲在對中、晚唐有代表性的詩人進行分類時,把她歸入“清奇雅正”之列;元代辛文房在《唐才子傳》中也認爲薛濤的詩“情盡筆墨,翰苑崇高”,稱她是“唐女流詩人第一”。相傳薛濤一生寫下了500多首詩,但流傳至今的只有七、八十首。儘管如此,也是唐代女詩人遺留作品最多的人。她的詩經(jīng)常被後人所傳頌,有些作品確實很值得稱道。如《題竹郎廟》:
竹郎廟前多古木,夕陽沉沉山更綠。
何處江村有笛聲,聲聲盡是迎郎曲。
再如《送友人》詩:
щшш¤ тTk Λn¤ c ○
水國葭萌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昔,離夢杳如關塞長。
這兩首詩都是向來被人傳誦的名篇。薛濤詩最有名的還是《春望詞》四首、現(xiàn)介紹其中的兩首:
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
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
那堪花滿枝,翻作兩相思。
玉著重朝鏡,春風知不知。
清麗自然,妙語天成,真誠唱出一個女情痛苦的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