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前40世紀—約前26世紀初
盤古開天辟地以后,陰陽二氣**融合,漸漸產生了人類。那時候的人,不是出自娘胎,而是有的從天上掉下來,有的從地下冒出來。三個一群,五個一伙,都長成人的形狀。這些人全是高大丑陋的漢子,分散居住,以飲水吃草為生,沒有知識,也沒有君王長者。在屬于木德時期的寅年,金、木、水、火互相沖擊,生成祥瑞之氣,在昆侖山的山腰上,瑞氣凝結,化為靈胎。由這靈胎里生出十三個人來,為首的一人就是天皇氏。天皇氏遍體茸毛,面色青黑,全身。長發披肩,身高三丈六尺。天皇氏崇尚木德,清靜淡泊,無為而治。他創造了天干和地支,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這是后來的叫法,那時甲還不叫甲,叫作閼逢;乙也不叫乙,叫作旃蒙;丙叫作柔兆;丁叫作強圉;戊叫作著雍;己叫作屠維;庚叫作上章;辛叫作重光;壬叫作玄默;癸叫作昭陽。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那時子還不叫子,叫作困敦;丑叫作赤奮若;寅叫作攝提格;卯叫作閼單;辰叫作執徐。已叫作大荒落;午叫作敦烊;未叫作協洽;申叫作湄灘;酉叫作作噩;戌叫作閹茂;亥叫作大淵獻。天干和地支輪流配合,周而復始,輪轉一周,是六十個甲子,用以確定每一年的位置。從此以后,五運始興,大化始立。天皇氏兄弟13人共同治理天下18000年。繼承他們的是地皇氏。
地皇氏崇尚火德。出生于熊耳山和龍門山中。當時兩座山中,忽然放出紅光,高達數丈,從光中生起五色祥云,將兩山籠罩,隨后又生出十一個人來。其中以地皇氏最為聰明特異,他身高三丈三尺,臂粗數圍,全身長毛,面黑如墨,目光如火,站立在眾人中間,開始統治四面八方。
過去天皇氏雖然創立了干支,但只用來紀年,人們還是晝夜不分,日月不辨,不知道太陽的升降和月亮的朔望盈虧。地皇氏于是確定白天照耀大地的為太陽,夜間最亮的星星為月亮。從沒有月光的那一夜始,到出現一線月光,經過月亮最圓的時候,再回到只剩一線月光,直到月光消失。這一月亮從虧到盈再到虧的過程,歷時29天或30天,被定為一個月。其余那些三三兩兩,散布在天上的稱為星星。星與星之間的空處稱為辰。日月星共稱為三辰。三辰確定以后,以十一月為冬至,總共365天,十二個月為一年。如此周而復始,從此龍興鸞集,萬民安樂,文明發展。地皇氏與十個兄弟共同治理天下18000年。繼承他們的是人皇氏。
人皇氏崇尚土德。在地皇氏末年,忽然地氣沖天,天地交相感應,在刑馬山之提地谷,誕生了九個男孩,九人以人皇氏為首,他生得面皮白凈,目若明星,身高三丈。人皇氏考察山川,將天下劃分為九個區域,自己治理一區,讓八個兄弟各治一區,因此又號稱居方氏。
這時風氣逐漸開化,年月季節都已明確,萬物茁壯生長,到處是山林和鳥獸。人們居住在一起,又沒有衣服,雌雄兩性對視之下,都感到很奇怪,雄性看到雌性,不知道對方那個地方為什么凹下去,雌性看雄性不明白對方的那個為什么凸起來。有一天,某個雄性的**挺然而立,便對凹下去的一方說:“我有余而你不足,讓我們試試以有余補不足怎么樣?”遂向凹處插入,這下雙方都感到妙不可言,其樂無窮,眾人見狀,紛紛效法。于是分凹者為女,凸者為男,男女從此得以區分。而自插入后,不但感到舒服,凹者的肚子漸漸大起來,十個月以后,有的生男,有的生女,從此有了生育。有了生兒育女,就有了父子君臣。
這個時期,君王都是有道明君,臣子都是賢良之士,典章逐漸完善,政教由此興起;禮義逐漸齊備,君尊臣卑由此確立;饑餐渴飲,人民的食物逐漸豐富;男女**,百姓的婚姻逐漸出現。人皇氏兄弟九人,共同治理天下15600年。有人說45600年是錯誤的。
人皇氏之后,有五龍氏繼承,五龍氏兄弟五人,老大叫皇伯,老二叫皇仲,老三叫皇叔,老四叫皇季,老五叫皇少。五人共治理天下,各治一方。乘坐五條飛龍,往來巡視,推行無為而治的方針。今天的上郡膚施有一座五龍山,就是五龍氏產生的地方。
繼五龍氏之后治理天下的是巨靈氏。巨靈氏出生在汾睢,與元氣共生,氣魄恢宏,執掌大權,役使五丁力士,驅策陰陽,變易山川,居無定處,曾在蜀中追蹤野獸的足跡。
繼巨靈氏之后治理天下的有句疆氏、譙明氏、涿光氏、鉤陳氏、黃神氏、狙神氏、犁靈氏、大魏氏、鬼隗氏、弁茲氏、泰逢氏、冉相氏、益盈氏、大敦氏、靈陽氏、巫常氏、泰壹氏。泰壹氏是一位若隱若現而又長生不老的神靈。后來黃帝和老子學會了泰壹氏的仙術,泰壹氏之書也流傳到后世。其后又有空桑氏和神民氏,他們使人和神各異其業而精與氣又能互相溝通。猗帝氏、次民氏、辰放氏繼立。遠古時候的人,用樹皮草葉遮羞蔽體,辰放氏教給人民用木頭把獸皮搗軟,穿在身上以抵御風寒,人民無不遵從,因此號稱衣皮之民,他的王位傳襲了四代。其后為蜀山氏、騩豗氏、渾沌氏,他們雖握有生殺子奪之權,但仁慈寬恕,樂善好施,天下百姓既畏服他們的權威,又感念他們的恩德。當時陰陽平和,萬物無爭,一派祥和景象,甚至鳥巢可以任人探視,野獸可以任人牽走,不會引起驚恐和反抗。他們的王位傳襲了十一代。其后為東戶氏,在他當政的時候,飛禽走獸成群結隊,森林草木繁密茂盛,百姓安居樂業,風俗淳樸,路不拾遺。他的王位傳襲了十七代。其后繼立者為皇章氏、啟統氏、吉夷氏、幾蘧道氏、稀韋氏、有巢氏。遠古時候的人,居住在曠野的天然洞穴里,與草木禽獸為伴,甚至與禽獸同食共眠而相安無事。到這個時候,人的狡黠機靈日漸增多,開始欺凌禽獸,于是禽獸也開始與人為敵。而人的牙齒手爪不如禽獸的鋒利,不是禽獸的對手,有巢氏就教會人們在樹上構筑巢穴,住在里面以躲避野獸。那時的人還不懂得種莊稼,吃的是草木的果實;不懂得用火,渴了就喝禽獸的血,餓了就將禽獸的肉連毛吞下,因此叫作茹毛飲血。把禽獸的皮剝下來,披在身上當衣服。有巢氏的王位傳襲了兩代以后,被燧人氏取代。
燧人氏手下有四位賢臣,一位叫明山,一位叫必育,一位叫成博,一位叫隕丘,這四位賢臣共同輔佐燧人氏治理天下。那時的人不懂得用火,不知道吃熟食。燧人氏仰觀天文,俯察地理,探索星宿運行的規律和五行生克的道理,發現空中有火,附著在木頭上就會燃燒。有一天,燧人氏到南邊巡視,看見一只鳥正在啄大樹的枝叉,啄著啄著,有磷磷的火光閃現,燧人氏立刻省悟。于是用鋒利的石塊在木頭上鉆孔,從而得到火種,又教會人們烹飪,把食物放在燒熱的石頭上,烤熟了再吃,不要吃又腥又臊的生肉,百姓大獲其利。
那時還沒有文字,燧人氏創立了結繩記事的制度:發生了大事,就在繩子上打個大結,小事就打個小結。燧人氏還修建了宣講教化的高臺,建立了在中午交易的市場,修筑了供貿易之用的道路,于是政通人和,民情大順。因此,隧人氏又被稱為燧皇。他的王位傳襲了八世,繼他之后治理天下的是庸成氏,再后伏羲氏就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