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甘蔗。”
女子的笑容,清麗怡人,舉世無雙;甘蔗的味道,更是清甜可口,沁人心脾。
辛伯宇更在意的,顯然是后者,他有些迫不及待地問道:“我們這里,可以種植這種作物嗎?”
宋雨潞溫婉地點頭:“這是姐姐從臺灣帶回來的,已經試種了一年,事實證明,我們這里也很適宜。”
辛伯宇若有所思,他細細地打量著手中的植物,說出來的話,也非常專業認真:“我省廣泛種植的糖類作物,原為竹蔗。但竹蔗含糖量較少,且纖維多,蠟層厚,不利于出糖澄清。”
宋雨潞聽了,連連點頭:“您要是這樣說的話,我們省似乎更適合種植甘蔗。”
辛伯宇的眼睛霎時閃亮:“怎么說?”
宋雨潞周到地請辛伯宇到涼亭當中就坐,一邊走一邊細致地向他介紹著:“我聽大姐說,甘蔗是屬于一些特定區域才能種植的作物,它的生長期有著需要高溫、喜歡強光、需水量大、吸肥多等等的特點,這種植物對于構成氣候資源的熱、光、水等方面條件有著特殊的依賴性。咱們省正處南疆,氣候最是適宜,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而且溫光雨同季,三者相互配合,非常有利于甘蔗的生長和糖分的積累,因此,特別適宜種植糖料甘蔗作物。這是我們省得天獨厚的優勢。”
辛伯宇聽得連連點頭:“是啊,可是我們省,近百年來一直種植的都是竹蔗,它的缺點很多,很難再進一步推廣,為此我一直很頭疼。”
宋雨潞也點頭認可:“這個我也聽大姐說過。我們這里種蔗的自然條件優越,所以種蔗制糖有著悠久的歷史。”
“辛省長,甘蔗在爪哇、臺灣一代培育得非常成功,據說適合咱們本地種植的品種就多達100多個,您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到兩地去考察一番,帶回來種子嘗試,咱們不是有農事試驗場嗎,可以讓他們嘗試培育繁殖。”
辛伯宇又將宋雨潞仔細打量一番,贊嘆道:“太好了。姜夫人,請恕辛某眼拙,原來,您是我的貴人啊!”
宋雨潞淺淺一笑:“省長,我們不過是聊了兩句天,貴人一詞,從何說起呢?”
辛伯宇鄭重起身,抱拳拱手,以示感激之情:“我這幾日正在憂煩,用何作物,可以替代竹蔗。沒想到,您就給了我這樣一個大大的好消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姜夫人,謝謝您。”
宋雨潞連忙還禮:“省長您客氣了。”
客套的笑容背后,是女子的沉思。
關于甘蔗的這些話,都是前幾日她和大姐在花果園游玩的時候,大姐告訴給她聽的。關于她家花果園里的甘蔗們的前世今生,大姐都一一說得異常詳細。
大姐的目的,難道就是現在,要她向辛伯宇,推薦全省的甘蔗種植嗎?幸好她的專業素養,讓她的記憶力絕佳。否則她又不是農大畢業的,怎么可能知道得這么多?
可是,宋家也不是農業世家,大姐的這些知識,又從哪里得來的?
而且若是故意為之,宋雨瓊又為何不親自上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