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兌提醒肥義隱退避禍,可是肥義偏要迎難而上,迎難而上并不是要坐以待斃,他便派出人去打探,確實發現安陽君章招募武士,與田不禮聯絡頻繁。
肥義夜不安眠,食不下咽,輾轉躊躇,可是,想不出應對的好辦法,最后,只得對趙王身邊的侍從高信說:“今后如果有召大王外出的事情,一定要先告訴我。”
高信答應。
這一天,主父與惠王一同在沙邱游玩,安陽君章也在隨行之列。
沙邱有座高臺,是商紂王時期修筑,在這里還建有行宮二所,主父與惠王各住一宮,兩座行宮距離五六里,安陽君章住在兩座行宮中間的館舍內。
田不禮對安陽君說:“惠王出游在外,帶來的護衛不多,如果用主父的命運召喚惠王,他一定會去,我在途中埋伏,殺死惠王,再用主父的名義安撫眾人,誰敢反抗?”
安陽君章早就等著這一天了,說道:“這個辦法好!”派心腹內侍,假裝是主父的使者,深夜到惠王宮中稟報:“主父突然生病,讓大王速去!”
高信感到事情可疑,急忙告訴相國肥義,肥義心想:“主父身體康健,這件事一定有問題。”對惠王說:“事情可疑,讓我先去,如果路上沒有事,大王再去不遲。”又對高信說:“緊閉宮門,不要輕易開門。”
肥義與數名隨從,十幾乘車去主父的行宮,到了半路,伏兵誤以為是惠王,蜂擁而上,把肥義這些人全部砍殺,田不禮舉著火把驗視,原來是肥義,大驚道:“事情有變,在沒有完全暴露之前,攻入惠王行宮,才可能成功。”
田不禮稟明奉安陽君章后,安陽君也慌了,披掛上陣,帶人來攻惠王行宮。
高信得到肥義的吩咐,已經預作準備,黑燈瞎火,田不禮是臨時做出攻打行宮的想法,準備不足,直到天亮也沒有攻進去。
天亮以后,高信讓宮內護衛從屋頂上向外射箭,射死射傷很多人,箭射完了以后,護衛們站在高處用屋頂的瓦片打外面的人。
田不禮讓人找來一根木頭,綁上一塊大石頭用來撞擊宮門。
“咣當,咣當”響聲如雷。
眼看宮門就要被撞開,惠王焦急萬分。
正在這關鍵時刻,只聽得宮外一片大亂,喊殺聲四起,高信站在高處向外看,只見兩隊軍馬殺來,田不禮被這些人殺得大敗,四散奔逃。
原來,肥義已派人通知了公子成和李兌,兩人商議后,各率一枝軍馬連夜前來接應,二人趕到時,正好遇到田不禮圍攻王宮,化解了惠王危機。
安陽君兵敗,問田不禮:“現在怎么辦?”
田不禮說:“你去投奔主父,涕泣哀求,主父必然庇護,我在這里拼死擋住追兵。”
公子章按照田不禮的話,單人匹馬投奔主父宮中,主父果然開門放入宮內,問明情況,可憐兒子,便把他藏匿在自己宮中。
田不禮帶領殘兵與公子成、李兌交戰,寡不敵眾,田不禮被李兌斬殺,李兌考慮安陽君無處可逃,定是跑到主父宮中,帶兵圍了主父行宮。
叫開宮門,李兌手提著寶劍在前面開路,公子成在后,見到主父,二人叩頭說:“安陽君反叛,法理不容,請主父讓安陽君出來自首。”
主父說:“他沒有來我宮中,二位去別的地方找他去吧。”
李兌、公子成再三請求,主父就是說沒有。
巍峨高大的趙武靈王說話有點底氣不足,這讓公子成和李兌有了勇氣。
公子成看看李兌,李兌說:“事已至此,只能強行搜查,抓不到安陽君,再謝罪不晚。”
公子成說:“說得對,只能這樣了。”呼集親兵數百人,在主父宮內進行搜查,吩咐無論是犄角旮旯,只要能藏人的地方,全部搜到。
時間不長,在一處夾墻內發現安陽君,牽出以后,李兌上前手起劍落,斬斷安陽君的人頭。
等人頭落地,公子成才反應過來,問道:“為什么這么急?”
李兌回答說:“如果遇到主父,給咱倆要人,咱們給不給?我們抵抗是臣子無禮,不抵抗把安陽君交給主父,我們后患無窮,不如現在就殺了他。”
公子成心中暗自佩服李兌考慮問題長遠,處理事情果斷。
李兌提著安陽君的腦袋,路過主父住處的時候,聽到了主父哭泣的聲音,出了行宮以后,對公子成說:“主父接納安陽君章,是心存憐憫,疼愛兒子。我們因為捉拿章,圍了主父行宮,搜到章殺掉,使主父傷心,這件事情平息以后,主父因為圍困他的行宮給我們治罪,這可是禍滅九族的罪過啊!”
公子成一想,是啊!安排個罪名最簡單不過了。
李兌看公子成一愣神,他說道:“惠王年幼,不能對大事做出決斷,我們應該自己決定。”
李兌說完,沒等公子成表明態度,便吩咐手下軍兵向宮內喊話:“惠王有令:宮內人等,先出來的免罪,后出來的與叛賊同罪,滅九族!”
行宮里面的官員及內侍等人,聽說是趙王命令,不辨真偽,爭著跑出宮來,單單只剩得主父一人。
主父在宮內喊人,空蕩蕩無人答應,想要出宮,宮門已經在外面上鎖,呼喊外面的人無人答應。
一連圍了七八天,主父在宮內餓得很,沒吃的,院子里樹上有鳥巢,這么大的主父,英雄蓋世的趙武靈王竟然爬樹掏鳥蛋吃,鳥窩也就幾個,再往后,樹皮草根趙武靈王也吃,就這樣過來一個來月,一代雄主竟然被這樣餓死了。
主父死后,外面的人不知道。
李兌這些人還是不敢進去。進去以后,主父奄奄一息,你說救還是不救,救了,自己后患無窮,不救,君王有難臣子不救,也是死罪。
眼不見,心不煩。
直到過來三個多月,這才讓軍士打開宮門,主父的尸體已經枯癟了,公子成陪著趙惠王來到沙邱宮,視殮發喪,把趙武靈王安葬在代地。